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 第807节

“儿臣再请问诸位大人,我大梁和卫国,一向井水不犯河水,甚至密谍之事,暗中交好,为何卫国在岁宁边境有兵马异动?”

“这...”

一众文武,哑口无言。

这个问题,他们确实一直想不通。

就连梁帝也没想到卫国会有如此举动。

众人被萧万平的话带了进去,纷纷皱眉沉思。

“那你说,为何会这样?”梁帝再度发问。

“父皇,儿臣斗胆请问,咱们在兴阳城的密谍,此时可曾有关于镇北军动向的情报?”

这个问题很敏感,梁帝不禁晃了晃身躯。

他看了百官一眼,权衡利弊后方才答道:“传回的情报,已经是一个月前了,那时镇北军的确在兴阳城附近。”

“这么说,近一个月来,咱们并没掌握镇北军真实动向了?”

梁帝似乎有些心烦,挥了挥手:“你想说什么,就直接说,不要拐弯抹角。”

“是,父皇。”

萧万平告了个罪,紧接着说道:“儿臣大胆猜测,此时镇北军已经化整为零,分成数批返回燕云了。”

此言一出,朝堂登时哗然。

“平西王,你这猜测,未免有些无中生有。”兵部尚书立即反驳。

“对,几十万大军,有异动的话,无相门的人,不可能没有察觉。”刑部尚书附和。

扬嘴一笑,萧万平反问:“想必诸位大人也知道,这萧万平原本就是诡计多端,狡诈无比之徒,你们就能保证,他没办法神不知鬼不觉将镇北军重新调回燕云?”

三个尚书登时面面相觑,不敢回话。

事关重大,他们的确不敢保证。

万一萧万平一语成谶,他们必然会失去梁帝信任。

这结果,他们承担不起。

而刘丰,此时也陷进了萧万平的思维中,只顾思考,根本顾不上反驳。

刘康终于发话了。

“刘苏,你这猜测,实属勉强,说说缘由。”

“是,皇伯父。”

虽然封了王,名义上和刘康已经平起平坐,但萧万平还是对他极其恭敬。

这也在没站边的其他官员中,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捋清思路,萧万平继续出言:“我这么猜,是因为岁宁异动一事。”

“这两者又有什么关联?”梁帝问道。

“卫国无缘无故在我南边调兵遣将,目的为何?儿臣心想,他是为了联合炎国,侵吞我大梁!”

一语再次震翻百官!

朝堂上犹如炸开了锅,纷纷交头接耳。

梁帝眼角微微抽搐,脸色立刻拉了下来。

刘康则是眯着眼睛,细细琢磨萧万平的话。

“都给朕安静点!”

梁帝不由大声怒斥。

这些声音,恍若蚊子一般,吵得他心烦。

“刘苏,你继续说!”

“炎昭帝和卫国公主姜怡芯,本就有婚约在身,他们联手,其实并不奇怪。儿臣之所以猜测镇北军极有可能暗地里返回燕云,正是因为卫国在南边的异动。”

话到这里,所有人总算明白了,萧万平为何敢这么猜的原因。

“他们想两边夹击,卫国从南边进攻,炎国从西边?”刘康接过萧万平的话,悚然说道。

“不错,正是这样!”

为了将黑的说成白的,这番说辞,萧万平可是准备了一些时间。

从逻辑上看,确实毫无破绽。

就连那三个尚书,此时也找不到话语反驳。

第821章 朝堂论证

见萧万平说得振振有词,朝堂上不由沉默许久。

论战力,北梁最强。

被两国夹击,这个局面,在朝野君臣心中,其实早有心理准备。

因此,北梁的政策,一直是交好一国,再攻打一国。

可现在,这个政策,似乎失效了。

炎卫两国联手了!!

“刘苏的分析,众卿有何看法?”梁帝虽然脸色严峻,但仍然捧起茶盏。

他不能慌!

百官鸦雀无声,他们似乎都被萧万平的分析折服了。

刘丰的那三个尚书,面面相觑,想要找到破绽反驳,却发现做不到。

最终,刑部尚书只能做了个假设。

“这一切都是平西王臆测,若推断错误,我大梁岂不贻误战机?”

“那若推断正确呢?”

萧万平笑着反问。

“推断正确,我大梁若贸然将主力调往西境,届时南境空虚,卫国直捣渭宁,那便是亡国之祸。”

“相比起贻误战机,孰轻孰重,请诸位大人自行斟酌。”

听完这句话,梁帝长出一口气。

他放下茶盏,缓缓站起身。

“刘苏,就当你所说不差,那你可有应对之策?”

“唯一的办法,便是按兵不动,以不变应万变,只要各处驻军不动,炎卫两国便不敢贸然动手!”

这句话,终于让刘丰的人,再度找到了破绽。

“平西王此言差矣,就算咱们按兵不动,炎卫两国还是会发动攻击,届时我大梁还不是腹背受敌?”刑部尚书率先出言。

萧万平发现了,三个尚书中,数这刑部尚书头脑还算可以。

兵部尚书立刻附和:“对,与其如此,咱们不如主动出击!”

“哎呀!”

萧万平当堂伸了个懒腰。

“若不是二位大人效忠我大梁多年,我差点要怀疑,你们是敌国奸细了。”

“王爷!”

刑部尚书一脸愤懑:“我等对大梁忠心耿耿,敢问何出此言?”

“我问你们!”

为了赢得好印象,萧万平姿态放得很低,并未用“本王”称呼自己。

“炎卫两国合作,是不是因为有利可图?”

“王爷,这还用说,国策制定如经营商道,都是趋利避害,没有利益,他们怎会狼狈为奸?”兵部尚书答道。

“那我再假设,假设他们真的灭了咱们大梁,往后两国会如何发展?”

“久而久之,必定是国力强的,吞并国力弱的,最终天下一统!”刑部尚书随即答道。

“很好!”

微微一笑,萧万平继续道:“那谁国力强,谁国力弱,就得看如何瓜分我大梁了,是也不是?”

三人环环相顾,不知道萧万平想说什么。

但他说的道理,谁都知道。

兵部尚书只好无奈点头:“不错,是这个理!”

“所以!”

最终,萧万平总结道:“就算炎卫两国合力攻击我大梁,也绝对不是真心合作,他们都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呢。”

“只要在战场上,谁牺牲的人数少,谁攻取的城池多,那往后谁的国力就更强。”

“而我们大梁,只要按兵不动,炎卫两国不知道我们的军力部署,各怀鬼胎之下,我请问诸位大人,他们哪一国,会当冤大头,率先对我大梁发起进攻?”

一番话,说得朝堂针落可闻。

足足过了盏茶工夫,刘康才站了起来。

“趴趴”

他拍了几下手,赞道:“平西王分析,分毫不差,炎卫两国,谁敢先动武,那就要便对我大梁的疯狂报复,只要咱们按兵不动,他们谁都不敢先动手!”

刘康的话,让一些被萧万平说得云里雾里的大臣,终于明白过来。

按兵不动,首先,炎卫两国不知道大梁军力部署,哪一国都不敢去试探,因此绝不敢妄动。

其次,抛开兵力部署不谈,就算两国想同时进攻,也会忌惮北梁不顾一切的报复。

“就是这样!”萧万平声音响彻大殿。

“炎卫两国联姻,看似关系稳定,实则各怀鬼胎,谁都不想吃亏。”

兜兜转转一大圈,萧万平终于自圆其说,成功说服了梁帝,包括文武百官。

此时的刘丰在他面前,黯然失色,只有垂首听训的份。

殿中缓缓站出一人,见他满头白发,萧万平也不认识。

不过看他官服以及站位,应该是工部尚书。

“没想到平西王鲜少涉足朝堂,竟然有如此真知灼见,下官佩服,佩服至极!”

他说得极其诚恳。

有一便有二。

首节 上一节 807/8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