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 第45节

“舒晴,这首词如何,你喜欢吗?”

萧万昌趁势靠近顾舒晴,软声问道。

点点头,顾舒晴倒没多大表情:“虽然上半阙意境差了些,但不失为一首好词。”

“哈哈,哈哈哈!”

而此时,萧万平开始仰天长笑。

甚至,他一手捂着肚子,一手扶着桌面,笑得眼泪流出。

“老八,你笑什么?”萧万昌脸色一寒,问道。

萧万平只是摆手狂笑,没有回话。

“八殿下,你这是何意?”顾舒晴也出言问道。

“舒晴,不用理他,我看他八成是疯病又犯了。”

过得片刻,萧万平终于止住了笑声。

“无病呻吟,简直狗屁不通。”

“你说什么?”萧万昌双拳紧握。

“我说你甚至不知道这首词的曲牌格式,便胡乱凑了个上阙,还敢将它据为己有,简直不知羞耻。”

“枉你还说研究文学多年,完全没有礼义廉耻,笑话,简直是笑话。”

萧万平一番话,说得萧万昌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老八,本殿下看你今日是不想活了。”

萧万昌终于破了防,他再也忍受不了萧万平那嚣张的气焰。

他踏步上前,揪着萧万平的衣领,不管不顾,挥拳便要打下去。

“不可!”

一旁的独孤幽赶紧将两人分开。

这里的动静,立刻引来了全场围观。

两个皇子的争斗,最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大家乐得看热闹。

只是顾风,却是眉头紧皱。

“发生什么事?”

“顾伯爷,八殿下醉酒了,误会。”独孤幽赶紧解释。

“我没醉!”

萧万平大手一挥,打开了萧万昌的手臂。

而后抬起右手,指着他的鼻子道:“你给我好生听着,这首词的词牌名,叫水调歌头。”

紧接着,萧万平收拾思绪,竭力让自己清醒。

他搜索儿时背书的记忆,郎朗吟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吟罢上阙,萧万平随手抄起桌上一壶酒,仰头饮下。

他的脸,在烛火的照耀下,显得那般高冷。

“哐当”

他将酒壶随手一扔,脚步踉跄环视一周。

一头紧紧扎着的青丝,让萧万平深感束缚。

他干脆摘下发簪,丢在了地上,任凭凌乱的长发,在风中飘扬。

紧接着,他高声诵出下半句。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吟诵完毕,萧万平不屑看了萧万昌一眼。

“这,才是真正完整的词。”

不想再多说一句,萧万平拖着沉重的步伐,缓缓离开众人的视线。

整个庭院安静得可怕。

第47章 后劲

良久,顾舒晴低着头轻咬嘴唇。

“水调歌头?完美的意境,完美的词。”

不用多言,大家也都知道,真正剽窃这词的,是萧万昌。

他脸色涨红,不敢抬头。

心中对萧万平的恨意,更是达到顶峰。

“诸位,你们自便。”

顾舒晴只低声说了一句,不再去理会一众宾客,转头离开。

遇到如此佳句,她必须第一时间将它摘抄下来。

“舒晴,舒晴...”

萧万昌追在她后面,本想解释一二,奈何顾舒晴根本不理她。

“哼。”

衣袖一甩,萧万昌冷哼一声。

“顾伯爷,本殿下不胜酒力,先行告辞。”

此时不走,还留在这里丢人现眼?

捡起地上的长袍,萧万昌头也不回,灰溜溜离开了顾府。

“五殿下,你别走啊,这菜还没上齐呢。”顾骁幸灾乐祸,假装挽留。

随后,他又看了一眼萧万平离去的方向。

“我这姐夫,虽然身患癔症,没想到倒有些本事。”

顾骁心中萌生了一些想法。

“呼”

主桌的方鸿青,长出一口气。

他仰头饮了一杯酒,杯子重重砸在桌面。

“没想到啊没想到,老夫究其一生,都醉心文学诗词,到头来,却远不如一后辈,这‘大儒’之名,往后再不敢居。”

摇了摇头,方鸿青满脸愧色。

捋了一把花白的胡须,他拱手道:“顾伯爷,此地老夫已经无颜再待,先行告辞了。”

“顾骁,送方大人。”顾风也不拦阻,起身说道。

“不必。”方鸿青拒绝了顾骁的相送。

其余宾客,见萧万昌和方鸿青先后离去,意兴阑珊,也纷纷告辞。

翌日。

帝都兴阳城炸开了锅。

痴傻皇子萧万平,醉酒写下千古名词,国学大儒、国子监祭酒方鸿青自叹不如。

一时间,《水调歌头》犹如一阵风,迅速吹遍了帝都每个角落,成为游学仕子、佳人才子必读的词。

太极殿。

群臣议事。

方鸿青似乎憋了一夜,见景帝到来,立刻站出来启奏。

“陛下,老臣有事启奏。”

景帝一愣。

这家伙,平日里负责在国子监教书育人,朝会时,根本没什么本可奏。

今天倒是第一个站出来,这让景帝大为好奇。

“方爱卿,你有何事?”

“启奏陛下,老臣惭愧,请辞国子监祭酒一职。”

“什么?”

景帝眉头一皱,歪着头看向方鸿青。

“好端端的,为何请辞?”

“老臣资质愚钝,才疏学浅,不及八殿下远矣,若继续待在国子监,只会误人子弟,还请陛下恩准。”

“老八?”景帝一脸困惑:“昨晚在顾府,他对你做什么了?”

这种官员的中大型聚会,景帝自然了如指掌。

只不过,朝会时间很早,景帝的眼线,尚未来得及禀告宴席上发生的具体事情。

“陛下,切莫误会八殿下,只是老臣实在汗颜,心中有愧罢了。”

“究竟怎么回事?”景帝环视群臣。

百官尽皆低头不语。

“董成,你不是也去了,你来说。”

工部侍郎董成,无奈站了出来,将昨晚的事说了一遍。

听完,景帝眼睛睁得如铜铃一般大。

“老八会对对子,还写下了千古佳句?”

他有些啼笑皆非,看样子是根本不信。

“的确如此。”方鸿青附和:“八殿下的才华,简直震古烁今,无人能及。”

景帝呵呵一笑,捋着龙须道:“方卿,你是不是昨晚酒喝多了,朕的这个儿子,朕心里最清楚,哪会什么诗词歌赋?”

“老臣绝对没有妄言,正因如此,老臣觉得,由八殿下担任国子监祭酒,方是我大炎之光。”

此话一出,朝堂哗然。

方鸿青担任国子监祭酒,已经二十余年,任劳任怨,为大炎输送了许多人才。

他也乐此不疲,当仁不让。

而今竟然为了一首词,便要让位一个傻子,简直匪夷所思。

首节 上一节 45/8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