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499节

  武敏之迷迷糊糊间,侧过身子,准备继续睡,大门忽然被人推开,只见一人冲进屋中,扑在床榻边,呜呜哭泣。

  武敏之猛地惊醒,坐起身子,低头一看,来人原来是他的妹子贺兰敏柔。

  “阿妹,你怎么了?”武敏之摸了摸脑门,表情还有点懵。

  贺兰敏柔只是大哭,并不说话。

  武敏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想要起身去安慰妹妹,可他内里只穿了一件裈(内裤),不太方便起身。

  幸好,贺兰敏柔哭了一阵,哭声终于变小了。

  武敏之忙问:“妹子,到底怎么了,谁欺负你了,阿兄为你出气!”

  贺兰敏柔抽抽噎噎的道:“兄长,阿娘要将我嫁去薛府。”

  武敏之一愣:“是让你嫁给薛讷吗?”

  贺兰敏柔委屈的点点下巴。

  武敏之素知母亲喜欢趋炎附势,如今薛仁贵如日中天,在长安城声望极高,她将妹子嫁去薛府,并不奇怪。

  “姨母答应了吗?”他关心的是另一个问题。

  “母、母亲说……已经跟皇后姨母说了,姨母也没有反对。”贺兰敏柔又哭了起来。

  武敏之心想:“薛讷与太子交好,姨母估计是想通过敏柔,再巩固这一层关系。”

  贺兰敏柔见他不说话,抬起红肿的眼睛望着他:“兄长,你怎么不说话,你不管柔儿了吗?”

  武敏之沉声道:“你既不愿嫁,我一定不让你受委屈。你出去等着,我穿好衣服就去武府找母亲,和她分说此事,姨母那边也尽管交给我!”

  贺兰敏柔仿佛找到主心骨一般,用力“嗯”了一声,擦了擦眼泪,离开了屋子。

  武敏之很快穿好衣服,早饭也顾不上吃,带上贺兰敏柔,就气势汹汹的直奔武府。

  走在武府坐落的平康坊大街上时,发现街上有不少背着书袋的少年,都是武氏子弟,正朝武府而去。

  不少人还朝兄妹二人打招呼。

  武敏之奇道:“他们是做什么去?”

  贺兰敏柔道:“前阵子姨母下了命令,让在旧府开私塾,请了三位有名望的夫子坐堂,武氏子弟都能免费就读,还有免费茶食,故而亲戚们都把孩子送过来了。”

  武府扩建过几次,占地面积极大,分为新府区和旧府区。

  旧府区基本已经荒废,无人居住,拿来开一座私塾,教导族人倒也不坏。

  武敏之如今长进不少,也见不得族人不务正业,点头表示赞同。

  不一会,进入府门,一路来到三进后院。

  武顺昨晚参加了一个贵妇圈的茶会活动,晚上回来的晚,都这时候了,还在酣睡。

  武敏之兄妹在门外通传。

  武顺听说儿子回来,原本高兴,又听说女儿也来了,顿感不妙,知道是贺兰敏柔找儿子告状了。

  她穿好衣服,让儿子和女儿进到屋中,笑道:“敏之,今日怎么有空回来了?”

  武敏之哼了一声,道:“母亲,柔儿的大婚你为何不跟我商量一声,就擅自做主?”

  武顺见儿子果然是来兴师问罪,瞪了贺兰敏柔一眼,朝武敏之陪笑道:“这事不能怪我啊,是你姨母定下,我能有什么办法?”

  武敏之哼道:“那我立刻入宫,找姨母问个清楚!”

  转头便要走。

  武顺赶忙喊住他,笑道:“你这孩子,连我的话也不信了,这事是我和你姨母一起商议的,那薛大将军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武艺和韬略,又与太子殿下交好,将来前途无量,你妹妹嫁给他有什么不好?”

  武敏之翻了翻眼皮,道:“管他有多好,也要柔儿喜欢才行吧,你都不问一下她的意见吗?”

  武顺扫了贺兰敏柔一眼,淡淡道:“柔儿,母亲帮你安排的这桩婚事,你有什么不满吗?”

  贺兰敏柔低下头来,不敢与母亲抗争。

  武敏之瞪眼道:“柔儿刚才都跑去我那里哭诉了,当然不满意,总而言之,这门亲事我不同意!”

  武顺气急道:“你这孩子,我和你姨母这么安排,也是为她好,你年纪小,经历浅,不清楚对女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武敏之大声道:“我不管,总之我答应过柔儿,不会让她受委屈。父亲不在,柔儿的婚事该由我做主,就算这事闹到陛下那里,也是我的理!”

  武顺又气又急,拿儿子没办法,只好朝女儿撒气。

  “你这丫头,怎么一点不懂事,你知道我为你的婚事操了多少心,才帮你找到这么好的一个如意郎君?你还去找你兄长告状,你是要气死我吗?”

  贺兰敏柔头更低了,眼泪哗啦啦流了下来,哪里敢顶嘴一句?

  武敏之横跨一步,挡在贺兰敏柔跟前,冷哼道:“母亲,你再骂柔儿,我就把她接到我那儿去。”

  武顺哀叹一声:“我真是上辈子做了孽,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小霸王。好,你妹子的婚事我可以让步,那你必须尽快成婚,你都加冠一年多了,也该成婚了。”

  武敏之露出迟疑之色。

  武顺哼道:“你若是不同意,我就闹到你姨母那里去,到时候未必能如你所愿!”

  武敏之一摆手,道:“那好,我答应便是。”

  武顺大喜,道:“人选我和你外祖母已经商量好了,还是弘农杨氏家的第八女,很温顺的一个女子,容止也美,你也见过几面!”

  弘农杨氏便是前隋皇室,杨夫人的家族。

  武敏之一摆手,道:“你们自己决定便是,不用问我。”牵着贺兰敏柔,转身大步离开。

  出门之后,贺兰敏柔又低声抽泣起来。

  武敏之笑道:“问题都解决了,你还哭个什么?”

  贺兰敏柔哽咽道:“兄长为了帮我,却要搭上自己的婚事,早知如此,柔儿宁愿嫁给薛讷……”

  武敏之笑道:“你不用为我操心,我已经二十一岁了,迟早要娶妻,反正我也没有中意人,随便娶一个就是,况且那杨氏我见过,倒也是个美人,娶进房中也无妨。”

  贺兰敏柔抬头凝望着他:“兄长真是这样想的?”

  武敏之感慨道:“外祖母对我那么好,我早就决定娶杨氏为妻,也好让她老人家高兴高兴。之前拒绝,不过是想再玩两年罢了。”

  贺兰敏柔见他表情,知他并未撒谎,心中好受多了。

  两人在武府用过早膳,又去向杨夫人请了安,陪她说了一阵话。

  用过午膳后,杨夫人休息去了。

  武敏之准备回府,贺兰敏柔将他送出门外,却不肯回去,一路跟着武敏之。

  “柔儿,你快回去吧,别送了。”

  贺兰敏柔道:“兄长,你下午想做什么?”

  武敏之道:“当然是去找朋友。”

  贺兰敏柔抿嘴一笑,道:“可是去找那位小吴王?”

  武敏之笑道:“不错,有几日没见他了,找他说说话,下下棋,喝喝酒。”

  “那我也去。”

  武敏之失笑道:“你去做什么?我们聊的事你肯定不感兴趣。”

  贺兰敏柔低头想了一会,低声说:“兄长,我如果……嫁给吴王的话,你会不会高兴?”

  武敏之吃惊道:“你中意他吗?”

  贺兰敏柔面色微红,道:“算不上中意,只是听高安公主提过一些他的事,感觉他是个可怜人,而且还和兄长很像。”

  武敏之奇道:“他和我很像吗?”

  “是啊,你们都很温柔体贴,反正要嫁一人,不如就嫁给他好了。”贺兰敏柔指的温柔体贴,便是两人都很爱护自家妹子。

  武敏之笑道:“傻妹子,你想嫁给人家,总要先问一下人家同意不同意吧?”

  贺兰敏柔的脸更红了,两只小手搅在一起,低声道:“难道他有意中人了?”

  “那倒没有。”武敏之捏了捏下巴,道:“不过我也曾跟他提过你,他似乎并无特别反应啊。”

  贺兰敏柔听了后,柳眉一弯。她性子虽柔顺,其实也有心高气傲的一面。

  长安城的世家子弟们将她誉为第一美人,每个年轻男人见了她,都会想方设法的讨好她,就连武媚娘都夸赞过她的容貌。

  所以她对自己很有自信,原本她想嫁给李吉,也只因他与自家兄长关系好,又不太讨厌罢了。

  如今听到武敏之这样说,心中顿时有几分不服气,暗想:“我多见那小吴王几面,再朝他笑一笑,不信他两眼空空。”

  她毕竟脸嫩,不会将心思显露出来,微笑道:“既是如此,那就算了,不过我听说吴王有几个妹妹,也想跟她们亲近一下。”

  武敏之点头道:“李兄那几个妹子都受过苦,是可怜人,你去陪她们说说话,倒也挺好。”

  两人当即一起朝着吴王府而去。

  ……

第459章 两大强国

  小吴王李吉一共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

  他的两个弟弟随着年纪增大,都已封爵,搬出去住了,两个妹妹虽也封了县主,却依然和他一起住。

  武敏之来到吴王府时,李吉却有事出去了,并不在府中,只两个妹妹在府。

  信安县主年纪大一些,约莫十三四岁,她在后堂陪客,宣城县主则去找李吉回来。

  等了一个多时辰,李吉终于回府。

  他让两个妹妹陪贺兰敏柔去后院闲逛赏花,随即拉着武敏之来到书房说话。

  武敏之问他刚才哪里去了。

  李吉一边倒茶,一边埋怨道:“还能去哪,当然是忙正事啊,最近长安城混进来很多黑户,你不知道?”

  武敏之接过他递来的茶,笑道:“我又不是雍州府官员,哪里知道这些?”

  李吉诧异道:“你不是内领府的吗?内领府最近应该也很忙才是啊。”

  武敏之愣道:“为何?”

  李吉盯着他看了一会,见他不似隐瞒,便道:“你可知道来长安城的那些黑户,都是哪里人吗?”

  “不知。”

  “都是从西域过来的化外人!”

  武敏之心中一动,道:“是不是因为大食的缘故?”

  李吉笑道:“你这不是知道吗?”

  武敏之笑道:“我只对大食的情况知道一些。”

  李吉解释道:“这次来的化外人很多,有可萨人、大秦人(罗马)、柏柏人、勿斯里人、白达人、粟特人、昆仑奴等。”

  武敏之道:“这不奇怪,大食人已经结束内战,即将扩张,周边国家无不惧怕。那些国家的百姓害怕被逼迫信仰大食教,故而四处而逃,有逃去更西边的,也有逃来我们大唐的。”

  “我就说呢,怎么突然来了这么多化为人。”李吉恍然大悟。

  武敏之笑道:“你瞧着吧,等大食人开始动手,还会有更多逃难而来的人,你们雍州府以后有的忙了。”

首节 上一节 499/5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