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417节

  李治听说石见国的大银矿竟然也要到手了,不由喜出望外,道:“做的很好。”

  有了这个银矿,便能以采矿之名,勘探倭国地形,将来也更容易找到理由,攻打倭国本岛。

  比如矿工走丢之类。

  郝处俊道:“回陛下,其实倭人一开始并不答应,是因为本国出了状况,他们不得已才答应。”

  李治问:“出了什么状况?”

  郝处俊道:“靺鞨骑兵突袭了倭国信浓的高井城,城破之后,将男子、老幼全部杀死,年轻女子则俘虏送回本国,当做奴隶。”

  “那高井城距离倭国都城飞鸟已经不远了,飞鸟贵族非常惊恐,派人前往百济,将宝女王请回倭国,如今宝女王已重新执掌倭国都城。”

  李治愣道:“那中大兄呢?”

  郝处俊道:“中大兄率领军队,驻扎在美浓,应该正在跟宝女王谈判吧。”

  李治想了想,道:“其实当时我军与中大兄对峙时,他就可以请回宝女王,镇守本州。可他权利欲太强,如今宝女王自己回来了,他们俩不可能谈判出好结果的。”

  郝处俊道:“陛下所言极是。眼下倭国内忧外患,恐怕不用咱们出手,就会亡国了。”

  李治沉吟了一会,道:“应该没那么容易。传旨刘仁轨,还是按照原定计划,稳扎稳打,先控制住九州。”

  郝处俊应了一声,问道:“陛下,九州地区,该如何治理?”

  李治摆手道:“此事不急,先让刘仁轨管着,等二月朔望朝再详细讨论吧。”

  郝处俊应诺一声,告退离去。

  李治回到寝殿,将桌上一本书拿起来翻看。

  这是阿波伎献给他的一本翻译过的耽罗纪事。

  耽罗并无史书,每一任国王,都会亲自执笔,记录下国内发生的重要事情,供后世子孙借鉴。

  李治想了解的也并非耽罗情况,而是通过这本书,了解倭国情况。

  耽罗第二十五任国王,就记录下一件有用的事。

  彼时,倭国还未统一,分为虾夷国,和国和隼人国。

  隼人国,便是九州原住民,后来被和国击败,兼并了他们领土。

  正当李治看的入神时,王伏胜来到身边,低声道:“陛下,皇后殿下派人请您过去一趟。”

第393章 改为武姓

  殿门之外,武媚娘和李贤正在候驾。

  李治瞧见李贤也在,便知道武媚娘是为何事而来。

  正如他所想,入正殿后,武媚娘便说道:“陛下,明日便是贤儿的十岁生辰,母亲最近身子不好,妾身想带他去武府过生辰,让母亲欢喜一下,冲冲喜,您看可以吗?”

  李治点头道:“当然可以。”

  侧头看了李贤一眼,感慨道:“不知不觉,咱们的贤儿都十岁了,时间过得可真快。”

  李贤笑嘻嘻的道:“孩儿却觉得过得太慢呢。”

  李治叹道:“傻小子,等你长大后,可未必还有现在这般快活。”

  李贤总听大人说这种话,心中却一点不信,自思:“等我大了,想做什么做什么,想去哪就去哪,怎会不快活?”

  李治嘱咐道:“明日出宫后,乖乖听你母亲的话,不可顽皮了。”

  李贤道:“父亲这话不妨和太平去说,她可比我顽皮多了。”

  武媚娘哼道:“你们兄妹是半斤八两。”

  李治在立政殿坐了一会便走了,武媚娘也忙着准备李贤明日生辰的事,便让他继续回崇文馆读书。

  李贤好不容易今天不用读书,自然不肯回去,经过大吉殿时,眼珠子一转,绕道来到大吉殿。

  刚到殿门口,便听到里面传来阵阵呼喊声:“咬他!咬啊!”

  李贤眼中露出惊喜之色,快步进入殿内,只见四皇子李廉正跟一群内侍们正在斗虫。

  李贤快步上前,只见斗盆之中,两只青背虫激斗正酣。

  李贤性子贪玩,又继承了母亲的精力旺盛,对什么都感兴趣。

  唐人酷爱斗鸡斗虫,斗虫已发展成一门高深的职业,民间甚至还有专门的抓虫人和养虫师。

  这两只青背虫都属于上品斗虫,在民间售卖的话,相当于普通人几个月工钱。

  当然了,只有有钱人才玩的起斗虫,他们只怕买不到好虫,根本不在乎那么点钱。

  李贤一点不客气,将脑袋趴在斗盆上,正看的起劲时,忽见一只手将斗盆抽走。

  抬头一看,斗盆被李廉拿在手中,两只虫子被倒在地上,李廉一脚一个,将两虫踩死了。

  李贤吃了一惊,道:“四兄,你这是做什么?”

  李廉并不理他,走到一张椅子上坐下,拿起一个柑橘,吃了起来。

  李贤也不生气,来到他旁边,也伸出一只手,要去拿柑橘,却被李廉一巴掌拍在手上。

  “你们立政殿没有好柑橘吗?干嘛来吃我这些下品柑橘。”李廉冷淡的道。

  李贤捏着手,低着头不语。

  李廉吃完柑橘后,迈步回到自己的寝殿,在榻上一躺,翘着二郎腿,翻看着一本小册子。

  正看的有趣时,忽觉旁边热热的,转头一看,李贤不知何时来到屋中,也把脑袋凑到他旁边,和他一起看了起来。

  李廉赶忙将他一推,没好气道:“你怎么还不走?”

  李贤笑道:“四兄,这册子上的故事怪有趣的,你哪儿找到的?”

  李廉板着脸道:“不关你事,今天并非沐假日,你为何不去崇文馆读书?”

  李贤道:“四兄还不是没去?”

  李廉自嘲一笑,道:“我去不去,也没人在意。”

  李贤凝望着他,道:“四兄,你很不快活吗?”

  李廉冷冷道:“关你什么事,你赶紧走!”

  李贤低下头,嘀咕道:“我只是想和四兄一起玩一会嘛。”

  李廉道:“可我不想跟你玩,你别像个癞皮狗一样,行不行?”

  李贤脸上露出一丝怒色,随即又压下了脾气,轻轻道:“四兄,我知道你是故意这样的。”

  李廉哼道:“故意什么?”

  李贤望着他,道:“我知道,你故意装出一副贪玩模样,故意不与兄弟们来往,故意让父亲对你失望,这都并非你的本意。”

  李廉听了后,微微一惊,抬头凝望着虚空,怔怔出神

  他是一个极为聪明的皇子。

  虽然萧嗣业并未透漏任何计划给他,然而他还是通过萧氏中人的反应,以及对他的教导,猜出萧氏想扶持他当太子。

  他其实并不想当太子,只希望有父母疼爱他。

  只可惜,他生母被逐出宫廷,贬为庶人,两个妹妹得父亲喜欢,可以见到母亲,可他却不行。

  也许只有他当上太子,或者更进一步,当上皇帝,才能再见到自己的生母。

  他经过复杂的心理挣扎后,终于决定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然而他才刚做出决定没多久,萧嗣业就死了。

  萧氏中人也不再教导他学问,反而开始教他玩乐。

  若是普通的孩子,只会觉得高兴。

  可李廉太聪明了,他已经猜到父亲遇刺,与萧氏有关,所以萧嗣业才忽然死了。

  萧氏对他的变化,说明他们已经放弃了扶持他当太子,这让李廉十分痛苦沮丧。

  他们从未问过他的意见,就擅自决定扶持他当太子。

  如今又没有争得他的同意,就将他给放弃了。

  李廉才十三岁,便已经感受到了权利争斗的残酷,变得自暴自弃,开始疏远所有人,包括父亲和萧氏中人。

  李治忙碌,根本没察觉到这个儿子的变化,况且因为萧嗣业的原因,对他也有几分芥蒂,没有多管他。

  萧氏中人自身难保,也没功夫再把精力放在他身上。

  高安公主和义阳公主与他关系本来就不算太好,几次被他冷漠对待后,便不再来找他了。

  李勇以前还总来找他,向他诉说着什么“二兄李孝变了”之类的话。

  结果被他冷言冷语了几次,便嚷着“你也变了”,再也不来大吉殿。

  谁也没有去想,他为什么变化,谁也不关心他心中的痛苦。

  不知不觉中,他这个四皇子渐渐被所有人遗忘,就算他不去崇文馆读书,也没人过来找他。

  去年他就该开府了,却没有任何人提上一句。

  李廉一颗心也变得越来越冰冷,行事也越来越自闭。

  却不想,李贤竟是第一个发现他秘密的人。

  而李贤之所以能发现,是因为他和李廉小时候很像,一样的聪明,一样的顽皮。

  唯一的区别是,萧淑妃被逐出皇宫,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

  李贤却一直有母亲和父亲的宠爱。

  李廉被冰封的内心,因为李贤这句话,出现一条裂缝。

  从缝隙中冲天而出的,是一股怨愤之意!

  “你懂什么?你又知道什么?”他恶狠狠的望着李贤。

  李贤微微有些害怕,却还是说道:“四兄,我知道,你生母的遭遇,还有萧氏的遭遇,都让你不欢喜。可你要看开一些,多学学两位姊姊,她们不也很快活吗?”

  李廉怒声道:“你什么都不懂,她们能和我一样吗?你给我滚,不然我对你不客气了!”

  李贤慢慢退到门口,望着凶神恶煞的李廉,终于转身走了。

  当他来到门口时,却见一名小内侍跪在门口,朝李贤叩首道:“六殿下,您别走,求您帮帮四殿下吧。”

  李贤正憋着气呢,哼道:“我本来也想帮的,可他那么凶,让我怎么帮?”

  小内侍泣声道:“四殿下晚上经常做噩梦,有时候还因为噩梦吓哭了。四殿下最近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差,已经很久没有露出笑容了。”

  李贤嘀嘀咕咕道:“我才十岁不到,怎么什么事都要我来做呢?”

  小内侍道:“这一个月来,已经没有人来大吉殿看四殿下了,只有您才会来看他。”

  李贤不做声了。

  一旁的张保傅提醒道:“殿下,别管这些闲事了,赶紧去崇文馆吧,不然皇后殿下知道了,定要责怪您。”

  她不开口还好,听她搬出武媚娘,李贤哼了一声,道:“那你去告状好了。”

首节 上一节 417/5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