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上将军 第140节

  雁门城。

  城头上,雁门郡丞陈孝意,以及雁门守令王确,校尉史楚之、贾凡双,听着部下的回报,一脸惊讶。

  “突厥为何突然退兵?莫非是故弄玄虚?”

  王确有些疑惑,随即看向陈孝意。

  “不,突厥若是故弄玄虚,绝不会选择连夜离开,突厥人马匆忙撤退,定是发生什么事!”

  陈孝意摇头,看向身旁禀报的士卒。

  “派出斥候,速去探查!”

  陈孝意开口下令道。

  “喏!”

  士卒闻言,连忙领命,转身离去。

  …………………

  平原内。

  突厥营地之中,听到斥候禀报,多目咄禄脸色很是难看,连忙匆匆起身。

  “快!把箭矢准备好!等会给我把那些隋朝骑兵,全都射死!”

  “等除掉这支隋军骑兵,我们再把雁门的隋军除掉!”

  莫默达干骑着马,带着亲信,对着来来往往忙碌的部曲兵马催促道。

  多目咄禄带着两个亲信,快步来到莫默达干面前。

  “达干!这支隋军与其他隋军不一样,不能大意,我们还是先行返回雁门关,待我的部曲休整之后,我们再一起与这支隋军交战!”

  多目咄禄看着莫默达干开口劝道。

  望着已经开始集结的兵马,多目咄禄神情满是担忧,昨晚的经历,即便是此时回想,都不禁让人感觉毛骨悚然。

  那感觉。

  就仿佛被人看穿一样!

  “他们不是才一千人左右?”

  莫默达干听着多目咄禄的话,眉头微皱,不以为意。

  “就算没有你的部曲,单是我麾下,就有近两万人!两万人对战一千人,二十倍的差距!”

  莫默达干看向那些集结的人马,对着多目咄禄说道。

  对于多目咄禄夜袭隋朝骑兵,最终被埋伏溃逃的事情,莫默达干感觉就是多目咄禄中原兵书读太多,聪明反被聪明误。

  草原勇士最擅长的是正面交战。

  以多目咄禄部曲人马,对方不过一千人,直接正面交战就好,何必偷袭。

  想起多目咄禄连夜带着溃败的人马逃到这里,莫默达干就忍不住想笑,都忘记多少年,没有看到多目咄禄如此狼狈过。

  “不……”

  多目咄禄还是十分担忧,然而话还没说,就被莫默达干打断。

  “你回去休息吧!这支隋军骑兵交给我!”

  莫默达干说完,便带着麾下部将,朝着营地外走去,率领突厥大军,前往隋军骑兵赶来的方向。

  原地。

  多目咄禄看着这一幕,脸色有些忧虑,可一想到自己麾下的人马,一整夜都没有睡觉,如今根本毫无战力,急需休息。

  “传令下去,所有人都不能脱衣睡觉,随时待命!”

  多目咄禄对着亲信吩咐道,随后从一旁路过的突厥人手中,抢过一匹战马,吩咐另一名亲信去把自己的武器拿来,便骑马朝着营地外赶去。

  平原上。

  突厥大军浩浩荡荡的并排一列,人山人海。

  独目刀疤脸的莫默达干,以及手持七尺铁蒺藜骨朵的多目咄禄,带着亲信部将,在突厥大军前方。

  七尺铁蒺藜骨朵宛如一把延长的大锤,铁锤上特意打出一根根短短突出的铁尖,由于昨晚是夜袭,多目咄禄的七尺铁蒺藜骨朵,并没有收割中原人的性命,不过在以往与中原人的交战中,很多隋军士卒,都被多目咄禄的七尺铁蒺藜骨朵,活生生砸死。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被多目咄禄的七尺铁蒺藜骨朵打中,不死也伤。

  而莫默达干擅用三丈套马索,喜欢混战中生擒敌将,这也是莫默达干威名的由来,军功在突厥人中,少有人能匹敌。

  另一边。

  隋军骑兵将士,也并排在一起,虽说一眼就看出,比突厥人辽阔的大军人马少,但一个个隋军将士的气势,却要远远超出突厥人。

  无他,常胜之师!

  自从跟随伏子厚,所有隋军将士还从未体验过兵败,不管敌军兵马是多少,不管是十余倍还是二十余,不管是南下,亦或者北上。

  所有敌人,都在他们麾下落败溃逃。

  每一个隋军将士都发自内心的相信,只要有伏子厚的率领,任何敌人在他们面前,都将会落败。

  “怎么打?”

  李世民骑着战马,此刻马背左右两侧,挂满一个个箭筒,每一个箭筒内,都会留有小部分空隙,然而即便如此,一眼看去,李世民马背上的箭矢,恐怕都不下两三百。

  “听你的!”

  伏子厚手持马槊,对着李世民说道。

  比起自己,正面交战,伏子厚更相信李世民。

  李世民不管是领兵作战,还是谋划整个战局,都善于考虑成本,考虑将士的死伤,故而让李世民领兵,足以让人放心。

  何况,伏子厚这段时日中,惊讶的发现,在正面交战时,李世民十分善于寻找敌军的弱点。

  所以如果正面交战的情况下,连李世民都没有把握取胜,伏子厚绝对不会选择贸然开战,而是毫不犹豫的领兵撤离。

  昔日老师就教导过。

  人无完人,一个人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很多事情,都要选择有能力的人去做,就如同选锋,谁善于领兵进攻,谁善于领兵防守,谁善于领兵殿后,谁胸中富有谋略。

  无论是领兵还是治国,就是要学会用人!

  “好!”

  李世民听到伏子厚的话,当即没有拒绝,骑马上前两步,一边骑马,一边扫视对面突厥大军人海。

  数息后。

  当看到远处的突厥大军,犹如拔掉木栏的洪水一般,突然开始朝着这里涌来。

  “全军将士听令!”

  李世民神情一凝,常常风吹日晒的脸颊上,怒目圆睁,一抹令人颤栗的神情,缓缓浮现。

  “杀!”

  李世民拿起弓弩,大喝一声,率先朝着突厥大军杀去。

  “杀!”

  伏子厚用力踢马背,率领胡靖渊、殷天纵等隋军将领,以及所有隋军将士,朝着突厥大军杀去。

  平原上。

  地平线腾起尘雾,千匹战马鬃毛倒竖,撕裂大地的铁蹄轰鸣声中,一名名隋军将士,看着前方的突厥人,纷纷举起弯弓,张弓搭箭,将箭矢射向突厥大军。

  李世民身穿衣甲,手持长弓,短促的胡须上,凤眼怒睁,看着伏子厚骑马拿着马槊,冲到自己面前,李世民心里无比踏实。

  “杀!!!”

  “杀!!”

  啸杀声中,双方射箭,在密集的箭矢中,不少隋军将士都中箭落马。

  然而汹涌疾驰的隋军里,没有一个隋军胆怯,在额头青筋暴起中,在衣甲寒光交相辉映下,一名名隋军骑兵将士,迅速结成整形,与人山人海的突厥大军交错冲杀在一起。

  刹那间,千匹战马嘶鸣。

  混乱厮杀之中,喊杀声,疾驰落下马背的身影,连绵不绝,鲜血溅射到每一个隋军将士身上,有些还滴到将士一张张黝黑面庞之中。

  在疾驰的马背上,一名名隋军将士,不断拿着武器,与疾驰闪过的突厥男子砍杀。

  “混账!”

  手持长弓的莫默达干,方才射杀一名隋军将士,注意到不远处,两道身影在突厥大军中,犹如无人之境,所过之处,突厥皆落马而亡。

  见此情形,莫默达干怎会不知,再这样让那二人率领隋军冲杀下去,麾下部曲迟早要被杀溃。

  并且莫默达干一眼就看出,那在前冲杀的两人,便是隋军的主将。

  “随我来!驾!”

  莫默达干对着亲信大喊一声,率先骑马,朝着那两道身影追去。

  “达干!”

  手持七尺铁蒺藜骨朵的多目咄禄,一挥,把一名隋军将士打落马背,看着追去的莫默达干,连忙喊道。

  然而在混乱的战场,如此众多的厮杀声,多目咄禄的声音根本传不到莫默达干耳中。

  “驾!驾……”

  见状,多目咄禄也只能拿着武器,追赶莫默达干而去,若是莫默达干出事,整个突厥大军都会溃败,多目咄禄也好不到那里去。

  战场上。

  在骑马冲杀中,李世民不断拉弓放箭,射杀突厥人的性命。

  伏子厚在李世民前方,一边骑马,一边挥舞手中的马槊,不断收割突厥人的生命。

  二人配合愈发默契,李世民箭术举世无双,伏子厚一骑一槊,一对一马战无敌,有李世民的箭矢开路,伏子厚从不需要担心会被围攻,而有伏子厚在前方厮杀,李世民在后面可以全心全意放箭。

  整个战场四周都是密密麻麻的突厥人,然而在李世民与伏子厚面前,仿佛无人一般,别说阻拦在前面的突厥人,就是在两侧的突厥人,看到李世民与伏子厚的生猛模样,都面露惊惧。

  生猛的中原人,他们见过。

  但他们还从未见过,居然有人,能仅依靠两人,便为整个隋军开路!

  望着由李世民、伏子厚二人开路,气势愈发高涨的隋军骑兵,突厥人纷纷都在心中,升起一丝丝惧意。

  两军交战,想要阻拦一支大军的冲杀,仅凭一两个人是不可能的,更别说眼下,在伏子厚与李世民的率领下,隋朝骑兵大军,把整个突厥大军都撕开一个大口。

  “给我死!”

  莫默达干骑马飞驰间,拿起弓弩,将箭矢对准飞速伏子厚。

  之所以是伏子厚,因为伏子厚拿的是马槊,在后面的李世民拿的是箭矢。

  只要把厮杀在前的伏子厚射杀,那么后面的李世民,自然会被突厥人杀到跟前。

  随着莫默达干松口,箭矢瞬间在混乱的战场中,飞向伏子厚。

  对于自己的箭术,莫默达干有着万分信心,以往除了套马索,自己最厉害的,便是箭术,作为一个草原自幼狩猎长大的人,莫默达干比任何人都熟悉弓箭。

  “杀!”

首节 上一节 140/1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