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生存指南 第111节

  因此,他们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弯津船队竟然持欢迎态度,主动给出了优待,就是这里相对贫瘠,物产很一般,比较出名的只有生铁、木材和海盐。

  嗯,这一带海岸线相对平缓,拥有大量泥质滩涂,容易建设盐田,气候也很适合晒盐,是曰本中古世代的主要盐产地之一。同时曰本人正式迁移到此处才四百多年,开发程度相对较低,导致森林资源极其丰富,百年木料比比皆是,又有发源大山之间的大河流过,能开铁田,铁砂品质还极佳。

  说实在的,相马家的物产和弯津有些重复了,是隐形的竞争对手,不过好在弯津的工艺水平比这里强太多太多,以后也可以把这里当成一个原材料供应地,从这里拉生铁、木料回去加工。

  弯津坊主们把这里考察了一圈,货没卖掉多少却也不失望,反而对这里寄予厚望,也积极签了一些合约。

  主要是以货易货的采购合约,陆奥地区缺布匹和粮食——这里产粮能力其实还行,就是相马家一直在被伊达家揍,长期处在防御状态,导致粮食消耗量很大——所以有些弯津坊主们,特别是刚转职的贸易商们就动了心,打算从浓尾平原采购粮食、粗布,运到这里来换各种原材料。

  之前肯定是不划算的,弯津找到了铁矿,还一直在开铁田,铁产量一时有点过剩,价格都快崩了,但刚刚开发出这么多新市场,各处工坊的订单重新拉满,弯津各种原材料的价格又重新起来了。

  特别是铁价,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的七成左右,想来之后还会更高,那这些合约更多是探探路,算是有备无患。

  万一订单拉满了,弯津铁价又涨上天,不少坊主又要拉稀了,不可不防。

  而且海运单位成本很低,1000里的海路,成本还没有陆地上100里高,只要不被水贼抢劫,这些原材料的运费都可以忽略不计——后世也一样,甚至更夸张,海运集装箱10000公里的单位运费,也就比汽车拉100公里稍高一丢丢。

  比如阿根廷的牛肉,横跨太平洋运到中国,都能把中国的牛肉价格打崩,可见其价格和在本地差不了太多。

  原野也有所行动,指派“国营工厂”的人去积极联络,采购上等木料,准备拖回新弯津港去造船。同时也收购粗盐,打算运回去淋盐花淋成精盐,以便提高产量,冲跨其他地方的盐业市场,以垄断这门赚钱的生意。

  不然仅凭知多半岛中段那几座晒盐厂,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而且成本也不是问题,陆奥地区的盐价很便宜,原本就在长期出口,甚至相马家有30%的收入就是靠卖盐来支撑,弯津大批采购拉回去再加工,和自己晒盐的成本也相差无几。

  奥陆地区放在古代,也算块宝地了,除了开发程度不太行,别的都比知多半岛强,甚至这里也有金矿——原野也是晶了狗了,他一路往东走,家家不是有金矿就是有银矿,结果知多半岛上毛都没有一根,唯一拿得出手的竟然是铁矿。

  这可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了。

  相马家的黄金他也喜欢,努力向相马家推销了一阵子铁炮,还举行了实弹演习让这些土包子观摩了一番,使劲忽悠他们拿铁炮去轰伊达家,算是为曰本中古世代提前普及火绳枪再次做出巨大贡献。

  这年头卖武器还是很赚的,原野再次弄到一笔黄金,这才恋恋不舍的拔锚离开,继续沿着海岸线往东北方向走。

  过了相马家,就是伊达家了,但这会儿伊达家的统治重心还没转移到仙台附近,目前仙台城以及仙台港还不是伊达家的居城。

  伊达家也没什么好东西,特产算是甲胄和稻米,这些弯津都不需要,不过伊达家驻守在仙台港的武士,倒是对弯津精良的铁炮极感兴趣,认为家督会十分喜欢,少量采购了一批,而原野也没有大肆推销,免得相马家被伊达家突然打死打残了——比如小名滨港,后期就被伊达家给吞了。

  他还是希望沿海一带乱一点的,在佐竹、伊达、相马这一带,他已经决定支持最弱的相马家。

  至少不能让这一带全变成伊达家的领地,顺便把相马家挖了几代人的黄金都搞过来。

  在仙台他没停多久,休整完后就马上出发。其后该是大崎家,但大崎家在海边的领地只有一点点,还是片荒地,连个正经的港口都没有,原野只是在这里的渔村附近扔下几个“活命众”当观察员就走了,暂时无法和大崎家进行大规模交易。

  折上原合战后,大崎家好像也被伊达家给吞了,原野还想也支持一下的,让大崎家多活一段一时间,可惜没条件。

  大崎家之后是葛西家,葛西家在未来也被伊达家给吞并了,原野同样在这里卖了一波货,还通过葛西家联系上了内陆的芦名家,同样签了一份合约,愿意以廉价提供火药和铁炮,少赚一点,算是为了“反伊达霸权”做出贡献。

  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一般人看曰本战国历史主要聚焦点都放在织田信长和猴子身上,但实际伊达家也有点猛,以一己之力,殴打周围所有邻居,还打得邻居们都抬不起头来,这不太好,一家独大影响弯津做生意,原野必须要帮帮忙。

  等处理完葛西家的事情,原野又带着船队继续启航,这次航向接近正北了,很快就到了南部家的领地,也就是“海马头”。

  这里就是曰本本州岛的最东端也是最北端,而南部同样领地巨大但地广人稀,也同样和伊达家不对付,正和伊达家争夺奥羽地区的控制权。

  同时,南部家也有一支相当强的水军部队,以维持对朝鲜、虾夷的贸易。

  原野一路走得很慢,大部分时间都是停着等弯津商船完成交易,这时伊豆海战的消息已经传到南部家一带,南部水军虽然不欢迎他这个外来户来分一杯羹,但表现的比里见水军谨慎十倍,没有和弯津水军硬拼一下的意思。

  不过,南部水军仍然死死卡着津轻海峡,绝不肯让弯津水军大规模进入咽喉要地。

  原野观察了一阵南部水军的实力,发现他们至少能动员两三百条船,海峡一带的小岛上也都是南部水军的人,同时海峡一带的水文、地形极其复杂,弯津水军一时探查不清,他倒也没热血上头,强行拿炮去轰击南部家的家门。

  现在他的船少过头了,打起来有些吃亏,不用急,将来再过去也不迟。

  原野就在南部家停下了脚步,暂时没打算穿过海峡去本州岛北面瞧瞧。那边是石山本愿寺的地盘,石山本愿寺实力更强,比里见水军怎么也要强个两三倍,以弯津水军现在的实力,去了也未必能讨得到好。

  这次“卖货远征”就到此为止了,收获已经很大,得到了不少新市场,拿到了大量新订单,还弄到了原材料产地,足够弯津再发育一阵子。

  于是,他一声令下,开始执行支线任务,又带着船队再次转向朝东,往虾夷岛去了。

  虾夷岛就是未来的北海道,那里有他需要的人。

第227章 幸福时代

  虾夷,就是后世所说的阿伊努人。

  阿伊努人原本遍布曰本列岛,是正儿八经的原住民,不过现在当然不行了,已经被“和族”一路从九州岛赶进了虾夷岛,曰本武士最高职位“征夷大将军”中的“征夷”,征的就是阿伊努人这个倒霉的“夷”。

  而现在阿伊努人都逃进虾夷岛这冰天雪地,“和族”仍未放过他们,目前已经在虾夷岛上建立村落和“物见”(贸易站),只是因为曰本人不太适应冰雪环境以及这时代技术能力太弱,村落、物见基本都挤在虾夷岛西南角的松前地区,一时还无法深入虾夷岛内陆。

  现在这里的统治者该算安东家,不过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实际统治者是蛎崎家——安东家以前的虾夷代官,目前半独立,要再过将近二十年,猴子发动奥州检地时蛎崎家才算正式脱离代官身份。

  其后又因为蛎崎家横穿整个曰本,积极参加猴子发动的侵朝战争,获得了猴子的认可,这才拿到了“虾夷岛主”朱印状,正式拥有对虾夷岛的统治权。

  等到德川幕府时代,蛎崎家更是成为唯一一个没有石高的藩主。

  原野在受到南部水军阻拦,不能前往本州岛北侧之后,就率领船队掉头往东走,花了一天时间横渡了整个海峡,抵达了虾夷岛。

  抵达之后,原野也没有和蛎崎家打交道的意思,自己找了片荒地上岸,借助弯津商船上的人力和物资,开始建造一个小型登陆点。

  有人窥探,但没人阻止他,目前虾夷岛上到处都是无主之地,谁来都行,最重的是要和阿伊努人能沟通。或者说,是和岛上的各个部落沟通——“阿伊努人”是现代人给他们的称呼,他们其实连一个统一的民族名称都没有,目前还处在部落制进程之中,甚至“阿伊努”这个词放在阿伊努语中,意思指的是“人”。

  阿伊努人硬要翻译成汉语的话,意思就是“人人”,猛一听像个倒霉的视频网站。

  要想和阿伊努人各部落交流,进一步展开贸易,乃至整批把他们拐走,就需要先和他们交朋友,而弯津最擅长交朋友的人就是阿满。

  等这个又小又简陋的登陆点建好之后,原野亲自上岸转了一圈,转头就对阿满道:“这里就交给你了。”

  阿满当然不想接这倒霉任务,这才秋天这里就有点冷了,她觉得自己肯定不喜欢这里的气候,但原野都恳切拜托她了,认为这很重要,非她不可,她也没办法,只能嫌弃的看着这个小营地,嘟囔道:“行吧,不过先说好啊,只要和那些野人联系上了,我就回新弯津去。我现在也是大人物了,也不能总待在这屎壳郎都嫌弃的地方——这里连戏都看不了,肯定会无聊死的。”

  “还要了解他们的文化、信仰,学习他们的语言。”原野不听她的屁话,认真叮嘱道,“对他们也要保持友善,尽量交好,有机会就通过当地人深入内地,寻找更多的阿伊努部落,特别是那种快活不下去的。”

  “知道了知道了,我心里有数。用不了多久我就能把这里的情况摸清,也会尽量把他们骗去新弯津。”阿满知道原野又看上阿伊努人的人口了,摆了摆手,懒得听这些,转而推了他一把,“这里交给我吧,你回去吧!”

  这任务她嫌弃归嫌弃,却不觉得有什么难的,不就是学习一门新语言,外加和一些野人交朋友嘛,她觉得自己没问题,毕竟她专长就是干这个的。

  原野也没再多待,除了阿满自己带着的十几个“活命众”,又给她留下了半支内卫队以及大量铁炮、早合筒、铁器、布匹和少量黄金,以做为她开荒的资源,然后他就带着船队返航。

  虾夷岛离弯津太远了,隔着半个日本呢,他暂时无力往这里大规模派遣陆军,短时间内阿满这一百多人就只能靠自己了。

  自己建设营地,自己开展贸易,自己和阿伊努人交流,乃至完成任务。

  虾夷岛在现代当然不错,是曰本著名粮仓和畜牧地,拿来旅游看风景都极好,但这会儿就是纯粹的蛮荒之地,甚至都有大量狼群出没。

  根据史料推测——是推测,相关史料没多少——阿伊努人各部落陆陆续续逃入虾夷岛后,人口很长一段时间不增反降,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自然条件太恶劣,动不动就埋膝的深雪,动不动就冒出来熊、狼群和野猪,都让阿伊努人这些采集型渔猎部落很难受,有过很长一段食物匮乏期。

  期间,应该有大量部族无法适应新环境,彻底消亡了。

  所以,原野觉得既然阿伊努人在虾夷岛生存艰难,不如换个地方,曰本人不欢迎他们,但弯津人欢迎,等弯津领地扩大了,到时这些阿伊努部落完全可以搬到弯津的地盘上过日子,他愿意同样给予他们弯津公民身份。

  这样,他们不会彻底消亡在历史长河之中,也能帮助他建立一个新国家。

  希望能顺利吧!

  …………

  “卖货远征”圆满结束,弯津商船只要略微武装、抱团出行,防备好小型水贼团伙就可以在本州岛南侧自由航行,原野还没回到新弯津港就把船队解散了,让弯津坊主、新转职出来的贸易商们自由行动,各自去做自己的生意。

  弯津水军则在“知多号”的带领下,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一边补充沿途水文资料,一边慢悠悠晃回了千鸟岛——新弯津港斜对面的小岛,弯津水军的基地,“知多号”的母港。

  当然,得胜归来,盛大的欢迎仪式还是要有的,远藤千代、前岛十一郎、泉平次等人早就准备好了,原野和弯津水军在休整一天后,正式换乘关船入港。

  当天,新弯津万人空巷,都挤在码头上欢呼迎接,提振民心士气之余,人人兴高采烈。

  这次“卖货远征”人人受益,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内,弯津所有的工坊满负荷运转,扩产潮更进一步,几乎到了一工难求的地步,连续获得的新市场带来的超额利润,更让加薪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工坊数量也变多了,在市场预期看好的情况下,就算再保守的人胆子也大了起来,纷纷开始下海创业,凭借一技之长开始开工坊,以求能过上富裕生活,而且人人很赶,生怕落于人后,错过了这个好时机,好日子就和自己拜拜了。

  三个多月,一百多天的时间,新弯津登记在册的私营工坊从三百多家爆增到一千一百多家,而且这数目还在提升,甚至因为新弯津地皮有限,用工成本渐渐升高,很多人离开了这座知多半岛上排名第一的大城市,转而南下去了其他城市。

  那里地皮更便宜,用工和原材料价格也更低一些,仅就是码头港口道路等基础设施比不上新弯津城,但这不要紧,可以建,毕竟新弯津城几年前也是一片荒地,弯津人大部分又在苦力队干过活,人人对挖坑修路盖房子都有一手,再造几座大城不是问题。

  工商业一活跃起来,农业从业者的日子也开始好过起来,不提很多成年男性被忽悠进了工坊开始拿工资,仅就是各种原材料价格猛然上涨,也开始让这些刚刚脱离自然灾害的农业家庭缓过好大一口气,至少不用再拿原野的救济粮和灾害补贴,也有钱拿出去消费,给家里置办些家当。

  有钱就有幸福感,要是数据化显示,弯津人这一波幸福度至少涨了33%,而且上涨势头还未停止,工商业活跃的威力还在显现。

  如果生产出来的东西一定能卖掉,那就是幸福时代。

  弯津现在就进入幸福时代了。

  弯津人挤在港区和码头狂欢了……小半天才自然散去——目前新弯津正进入大生产时期,毕竟签了那么多新订单,客户们还在互相打架,都要得很急,也就是原野作为弯津一代目声望极高,不然不会有这么多民众扔下工作来迎接他。

  民众们高高兴兴散去,原野却没能回家好好休息,先是去议会大楼开了表彰会,对这次远征的立功人员正式授功表彰,又被议长泉平次邀请,一起欣赏了一下这段时间议员们的提案。

  大多是希望议会督促弯津内政体系资助扩建船厂,以及请求原野扩建弯津水军。

  这倒是个美丽的误会,之前伊豆海战,大量弯津平民也参战了,这些人后来急匆匆回来拉货,顺便好好吹了一把牛,声称“野原殿下为掩护弯津商船,不惜以身为饵,孤军奋战,惨被包围,是他们这些弯津义民拍案而起,杀入重围,这才把野原殿下救了出来,顺便还大破敌军,追敌三百余里”。

  这消息当时就把弯津人都惊呆了,人人都后怕不已,不敢想万一原野噶了弯津该怎么办,结果没两天各种乱七八糟的提案就交了上来,无数人要求远藤千代等人快些资助造船厂,必须猛猛提升弯津水军的实力,千万不能让这种事发生第二次——弯津人相信原野还是很勇的,但觉得他没必要那么勇,还是好好活着比较好。

  同时,弯津征兵工作也突然向好,大量在前两年自然灾害中受到原野恩惠的灾民,听传言误以为他在海上快被人围殴致死了,纷纷自愿加入弯津水军,也不管能不能赶上去救他,反正先参军了再说,毕竟在弯津当兵也是好工作,算是一举两得。

  原野看完这些提案后很是欣慰。

  现在弯津议员背后都是各行各业的普通民众,这些人只是听听传言觉得他遇险了就开始急得上火,哪怕是怕丢了自己的好日子,是在怕弯津突然分崩离析,但这也挺让人感动的。

  在某种意义上,这就是民心所向吧!

  这就是他想要的,这里和别的地方已经开始不一样了。

  越来越不一样了。

第228章 浅井家,新盟友

  原野在欣赏了一下弯津议员们的各种提案后,依旧没能闲下来。身为弯津一代目,远征归来,想单独见他的人还有很多。

  远藤千代、前岛十一郎等人向他汇报了一下弯津内政方面的情况,表示除了欣欣向荣的工商业以外,农业也发展的不错。这次秋收之后,弯津已经基本摆脱前两年风灾、水灾和旱灾所带来的影响,粮食基本可以自给自足,储备也逐渐恢复到安全线以上。

  冈部以言这位外聘的“总工”也跑来了,学着远藤、前岛等人的样子,单独找原野做了汇报,表示原野不在家的这三个多月他也没闲着,弯津船厂因人力、物资过于充足,又挖了五个新船坞,等到今年年底时,大概就可以一次性开工六到七条船——只要船工培训能跟得上,有那么多技术工人,弯津造船能力将上一个大台阶。

  顺便,他还和原野讨论了一下“知多号”的使用感受,表示弯津船厂的第二艘“大安宅铜皮船”也接近完工,弯津水军将再添一员猛将。

  最后,他仗着现在弯津船厂是当前重点项目,又向原野讨要了一批成年“小学生”(弯津国营工坊、小学扫盲班出产的成年学生),他感觉经过基础教育的弯津人学木工好像快一些,服从性也更好一些,比招来的农夫要强很多。

  等冈部以言心满意足离开后,原野还是没能回家休息,转而又去了军营,瞧了瞧弯津陆军的情况,并突击检查了一下新兵的训练情况。

  等原野忙完这些,阿清也见完阿满的手下了——两批人,一批负责监察弯津内部,人员都是保密的,所以需要阿清去暗中召集暗中会议;另一批就是“活命众”,负责收集外界情报,紧急情况之前已经用快船给原野送去了,一般性事务阿清顺便带过来了。

  当然,也有新消息。

  阿清静静等原野“咔咔”一通盖章,把一般性的文件都批了,然后掏出一个小本本,轻声道:“殿下,四天前,织田信长派人邀请你和犬公主殿下前往小牧山城。”

  原野之前发起“卖货远征”,从开始准备到顺利完成,花了大半年时间,而这段时间织田信长也没闲着,一边和斋藤龙兴在川并地区小规模交战,一边积极准备收拾犬山城城主织田信清这个二五仔,现在已经把出击阵地小牧山城筑好,并且把居城迁移了过去。

  顺便一提,织田信长还顺便完成了之前的梦想,把“真爱”也移进小牧山城了,现在小牧山城的“女主人”就是生驹吉乃,总算不必隔个十天八天就跑出几十里地去偷情。

  这件事也得到了正妻浓姬的许可,不过做为交换条件,织田信长把生驹吉乃所生的庶次子,也就是未来的织田信忠交给浓姬抚养,顺便把他记为嫡子,算是织田信长默认的继承人,而浓姬一直未曾生育,得到这孩子倒很喜爱,取出自己以前名字中的一个字,将这孩子命名为“奇妙丸”。

  至于织田信长的庶长子,家臣原田直政之妹所生的儿子,因为占着一个“长”字有点碍事,织田信长就把他送到村井家,交给另一位家臣村井贞胜抚养,以防这孩子将来争夺家中的继承权。

  原野对织田信长的内宅之事倒没那么关心,这些都是“活命众”乱七八糟收集回来的情报,不过织田信长又来找他……

  他整理着文件,随口向阿清问道:“织田家这是准备进攻犬山城了,要我们去帮忙?”

  阿清垂着眼睑翻了翻小本本,照本宣科道:“应该是。根据当地情报人员提交的报告,织田信长大概希望我们能协助防御川并一带,以便他能没有后顾之忧全力进攻犬山城。此外,大概还想你去见一见浅井长政……不过这一条目前无法确认,只是根据松平元康近期也会前往小牧山城推测出来的。”

  “浅井长政吗?”原野对这人很熟啊,“曰本战国第一美人”市公主的老公,茶茶的老爹,后来人头好像被织田信长做成酒杯了?

  记不太清了,也有可能材料是朝仓家出的……

  只是桶狭间合战才过去两年多快三年,阿市也才六七岁,现在织田信长就要和浅井长政结盟,把阿市嫁过去吗?

  隐约记得没那么早,可能是先订婚结成姻亲盟友,过个三四年再完婚?

首节 上一节 111/1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