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少女与钢铁 第62节

  进攻匈尔瑞的木星行动进展缓慢,一个星期过去了竟然还未突破蒂萨河防线,甚至连稳固的稳固的登陆场都没有建立。

  圣皮特堡的权贵们对此非常不满,有人甚至声称图哈契弗斯基是在消极避战。

  维罗妮卡-亚历山德罗芙娜也发来措辞严厉的质问:你在做什么?难道匈尔瑞人比瓦尔兰德人更难对付?

  显然图哈契弗斯基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两年前他奉命整训两个机械化军,但却折腾得一塌糊涂,又被关进了监狱。不久前他才被维罗妮卡钦点释放,并给予了一支重兵集团的指挥权。

  这是惜才的维罗妮卡在给他机会。

  你不是天才军事家吗?

  那我再给你个恩典,率领一个集团军进攻匈尔瑞,风卷残云的击败他们,为伟大的祖国夺取富饶的粮仓!

  不过,这恐怕是最后一次机会了,图哈契弗斯基对此心知肚明。

  令他颇为无奈的是,他率领的集团军并不是一支兵强马壮的强军,从坦克旅到步兵军几乎都是旧型装备,甚至还有欧战时期的老古董。

  第10集团军的重武器比较落后,大量装备着欧战时期的老古董1普特(122毫米)榴弹炮,而不是新型的M38型122毫米榴弹炮。

  配属给几个步兵军的坦克旅听上去光鲜亮丽,实际上大多数坦克都是T-26和BT-5/7之流,至于T-28多炮塔坦克也只是看上去强大,所向披靡的T-34加起来只有二三十辆。

  此外还有几个不容忽视的负面因素——军官缺额明显,一些职位只能由士官临时代替;无线电设备甚至不奢望最新型号,因为即使算上充数的老古董也不够。

  伊凡罗斯上层可谓是精打细算,为了击败瓦尔兰德帝国,总参谋部集中了绝大多数人力与物力资源在中欧战场。

  至于匈尔瑞方向,人力与物力的欠缺也无伤大雅,不如就靠司令官天才的军事艺术来弥补吧!

  也许图哈契弗斯基不知道东方有句谚语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他清楚自己别无选择。

  情报参谋上校言简意赅地叙述曰:“匈尔瑞人部署了至少四个师在詹普伦山区,已经明确的番號是第15步兵师和第1山地师。另外,飞机侦察到一支骑兵部队也在山区西南行军,我们猜测这可能是第3骑兵师。”

  “匈尔瑞人调集了这么多部队,真是大胆的举动,那么他们在防线后方还会有多少预备队?”图哈契弗斯基伸出食指在地图上划了个圈。

  “此前我们判断有四到五个步兵师和一个坦克师,现在……也许只剩下一个步兵师和一个坦克师,司令官阁下。”

  “看来匈尔瑞人相信我们不敢趁机进攻。”

  “毕竟坦克师的战斗力很强大。”情报参谋上校无奈道。

  就算第一阶段成功强渡了蒂萨河,但是登陆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稳固下来,这时候匈军肯定会投入坦克部队大举反击。

  这个战例几天前就已出现过,己方虽然在陶尔查地区成功突破了一段防线,但是却被匈军的凌厉反击给赶下了河,以失败收场。

  “这个机会不应该错过,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突破蒂萨河防线。”图哈契弗斯基对众人说道:“吸取陶尔查之战的教训,旧型坦克无法承担抵抗反击的任务,我们需要强大的新型巡洋坦克。”

  “可是那些坦克我们只有很少一些。”参谋长苦笑道。

  “把它们集中起来,组建一个强击战斗群,尽快让士兵们互相熟悉。”图哈契弗斯基如是命令道。

  随后,他和参谋们讨论了进攻计划,选择两个主攻方向和三个佯攻方向,决心一鼓作气突破蒂萨河防线北段。

  与中欧战场上伊凡罗斯军队动辄集中上千辆坦克不同,匈尔瑞方向的伊凡罗斯军队的确有些惨兮兮。

  第10集团军司令部下令从几个坦克旅之中抽调装备了T-34的巡洋坦克连,一共三个连才凑出来30辆,还有4辆正在维修,统共不过三十多辆。

  随后,司令部方面又调来两个反坦克炮连、一个步兵加强团、一个122毫米榴弹炮团,就这样组建了所谓的陶克陶(Takta)强击群。

  各单位汇合以后,官兵之间抓紧时间相互熟悉,并进行了两次简单的配合练习。

  巨大的危机悄然迫近了。

  匈尔瑞方面并没有人察觉到风暴将至,胜利的喜悦尚未消褪。

  然而,乐极生悲是常态。

  10月3日凌晨,帝俄第10集团军在数十公里长的正面同时发起猛烈进攻!

  事发突然,匈军指挥官罗兰上将难以断定这究竟是全线进攻还是重点进攻。

  当天中午,陶克陶强击群的两个步兵营迅速突破这一段的防线,强渡蒂萨河之后,工兵部队开始争分夺秒的架设浮桥。

  截止午夜,陶克陶强击群已经基本过河。

  伊凡罗斯军队不遗余力的稳固登陆场,随后成功击退了匈军实施的一次战术反击。

  一时间,传言四起。

  当伊凡罗斯军队发起进攻之时,商某人正在米什科尔茨的一个诊所看病——贪嘴的代价!最近两天庆功宴的菜肴太丰盛了!

  “图哈契弗斯基真就这么及时反扑?难道他真是天才?坏起来了。”

  商克立即警惕起来,思考现在该怎么补救。

第108章降维打击

  米什科尔茨距离陶克陶地区大约三十几公里,不算远。

  沿途风景在商克看来非常好,平坦的水泥公路两旁是茂密的树林和盛开的野花,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和平时期这里简直是郊游的不二之选。

  然而,战争却大煞风景。

  帝俄航空兵的空袭炸倒了许多树木,个别路段密布着大大小小的弹坑,许多卡车残骸首尾相连熊熊燃烧着,幸存的士兵们正在搬运战友的尸体。

  这儿发生了大堵车,匈尔瑞第3独立装甲团被挡住了去路,数十辆32式战车排起长龙。

  一名少校乘车而来,怒气冲冲地大声催促。

  “快点把这些该死的卡车推开!”

  “抱歉,长官,我们正在清理道路,请再给些时间。”

  “我们没时间等待,你们立刻离开,让坦克把损毁的卡车撞到路边!”

  商某人一路搭便车,不久前遇到了正在奔赴前线的这个装甲团,可没想到在距离目的地只剩八九公里的地方被堵住了。

  这是非常标准的空中遮断的作用——这个装甲团因此耽误了半小时。

  所谓的空中遮断就是战术航空兵对敌方浅近纵深目标实施打击,从而切断、削弱、阻碍敌方对前线的补给和增援。

  半小时可以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吗?许多时候是可以的。

  粗暴的清理掉挡路的车队残骸之后,装甲团终于可以继续前进了。

  随着越来越接近战区,枪炮声逐渐变得清晰,缕缕黑烟直入云霄。

  商克迫切想要知道目前战局如何,因此懒得费时间去寻找基本指挥所,直接去了附近的预备指挥所。

  这里是备份地点,已经布设好了电话线和各种设备,但只有几个参谋留守值班。如果基本指挥所被毁,预备指挥所立马就能接替。

  “敌方登陆场怎么样了?”商克一边问一边扫视桌上的地图。

  “粗略估计有一个团级部队,另外观察到有很多坦克通过浮桥增援,可能是一个营级坦克分队。”有人答曰。

  “伊凡罗斯人太难缠了,我们的炮兵昨天炸断了两座浮桥,他们又抢修了三座。”一名上尉吐槽道。

  商克注意到匈尔瑞军队正在组织反击,野战炮群开始向登陆场倾泻炮火,装甲部队和步兵部队都在陆续进入出发阵地。

  反击部队为第3独立装甲团和第4步兵师下属的第12步兵团,他们奉命坚决勇敢的摧毁敌人的登陆场,堵住突破口。

  下午14时30分,师属炮兵团的105毫米榴弹炮停止了炮火准备,之后转而向蒂萨河东岸实施拦阻射击。

  三发红色信号弹接连升空,蓄势待发的匈军士兵们纷纷冲出进攻出发阵地,跟随坦克集群发起冲击!

  当面之敌虽然已经构筑了野战工事,还有二三十辆坦克协同防守,但都是皮薄馅大的轻型坦克,不足为惧。

  己方气势如虹,似乎一口气就能摧枯拉朽的冲垮敌人?

  可是好景不长,很快就有零星的反击炮火从河对岸射来,越来越多。

  进攻部队这时候已经推进到不足六百米的距离,面对炮火急袭,匈军步兵不得不卧倒寻找掩护。

  敌方隐蔽待命的反坦克炮阵地也趁机开火,至少十几门反坦克炮一齐向匈军坦克集群猛烈射击!

  “嗯?!”

  商克在炮队镜中瞧见了这一幕,但是因为距离较远,而且战场上烟尘漫天,实在看不太清。

  他很不爽的啧了一声,然后对在场的一名女中尉问道:“前线信息有反馈回来吗?什么情况?”

  后者闭眼冥想了几秒,微张着嘴,似乎在组织言辞。

  随后她具象地描述道:“前线观察所看到多个反坦克火力点正在射击,可能有十或二十个,分布于左右两翼,阵线呈弧形,我方进攻部队受阻……又有两辆坦克被击中……它们爆炸了!”

  女中尉抓起一支铅笔,也不管是什么颜色了,在便笺上潦草的画下大致布局。

  商克瞟了一眼就皱眉道:“标准的口袋阵,赶紧让进攻部队撤回来。”

  遇到这种情况很正常,攻击受阻,那就评估是否有必要对射,如果不妥那就果断撤回来重整旗鼓,等消灭了敌人的火力点再冲一次。

  出乎意料的是,匈军野战炮群向敌方阵地发射了一轮烟雾弹,掩护进攻部队继续冲击。

  “嗯?有点激进了。”商克皱眉道。

  显然匈军指挥官不愿意半途而废,决心一鼓作气击败敌人。

  可这似乎有些勉强?

  现在已有十几辆坦克被击毁,步兵部队在反击炮火急袭之下也遭受一定伤亡,而且有些混乱。

  接下来的几分钟内,进攻部队出现了明显的脱节,步坦协同不再整齐。

  一分钟后,河对岸的帝俄炮兵调转了炮口,开始轰击匈军前沿阵地,并向侧翼夹杂着打了数十发烟雾弹。

  正当大家摸不着头脑时,预备指挥所中的那名女中尉突然紧张道:“天呐,侧面有敌人,右边的警戒阵地注意到有坦克的引擎声,敌人试图攻击我们的侧面!”

  片刻之后,危机降临。

  下午15时03分,商克目睹了许多辆坦克从登陆场侧面迂回,直冲匈军进攻部队右翼而去,那些坦克的造型对商克而言再熟悉不过了,正是使用76.2毫米短身管炮的T-34早期型,化成灰他都认识!

  遇到这样的对手,图兰I和32式毫无胜算,T-34几乎完全免疫斯柯达47毫米坦克炮穿甲弹,除非运气太差恰好被击中炮塔座圈。

  从甲弹对抗的角度来看,这是降维打击。

  商克在这一天亲眼见证了一场单方面的碾压与屠杀。

  匈军进攻部队不仅遭受正面的反坦克炮的交叉火力,又被迫招架侧面包抄的帝俄坦克集群,很快溃败了。

  太阳开始走下坡路了,激战之后的战场上只剩下死状各异的尸体,以及燃烧的钢铁篝火,尤为凄惨。

  在敌人精湛的防御战术下,匈尔瑞军队针对陶克陶地区的反击以失败告终。

  当晚,尽管遭受炮火封锁,伊凡罗斯军队又开始架设更多浮桥,源源不断的增援部队过河集结。

  一些侦察部队在后半夜开始向纵深渗透,与匈军发生短促的交火。

  “增援部队最快也要二十四小时后才能赶来!我们该怎么办?!”一名少校参谋焦躁地说。

  等天亮以后,敌人必定要大举进攻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让匈军官兵无比煎熬。

  “这个突破口堵不住了,要做最坏打算。”商克冷声陈述事实,目光落在地图上一座叫蒂萨勒克的小镇上。

第109章语出惊人

  破其一点,震撼全线!

  之前,图哈契弗斯基与他的参谋们选定了两个主攻方向和三个佯攻方向。

  因为行动的突然性打了匈尔瑞方面一个措不及防,两个主攻方向都成功突破了蒂萨河防线。

  北边突破口的登陆场遭到了匈尔瑞第1装甲师的犀利反击,双方血战一昼夜,最后伤亡千余人的帝俄第19坦克旅和第76步兵师不得不撤退,又被赶回了河对岸。

首节 上一节 62/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