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97节

  心情大好的赵朔当即宣布现在解散,黑骑各归各家,享受天伦之乐。

  赵朔和华筝等人一起,回了自己的大帐。

  赵赫还在外面和拔都玩耍,让伺候的侍女出去,屋内只剩下了夫妻二人。

  赵朔抱着华筝,两人分别了近三年,有说不完的话。

  华筝先是问赵朔这次出征有没有受伤,然后又问赵朔遇没遇到什么危险。

  问完这些,两人开始聊家里的事情。华筝一一跟赵朔清点着。

  比如经常有妇人请她做主,让家里的女儿嫁给苏伦。苏伦是老将的苏和的儿子,按说应该是向苏家提亲。

  但是,苏伦是作为赵朔的代表,去怯薛军中做千夫长的,深深打上了赵朔的印迹。

  苏伦的婚事,恐怕还得是赵朔夫妇做主。

  比如,拖雷随铁木真出征后,他的次子忽睹都出生了。可惜这孩子命不好,刚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了

  比如,窝阔台出征后不久,他的四儿子哈剌察儿出生了。据说也是朵列格捏生的,也不知是真是假。到底是窝阔台对朵列格捏甚是宠爱,只和她生孩子?还是这女人用了什么手段?

  说来说去,说到了陆游的儿子陆子布。

  华筝道:“陆子布现在,在草原上很有名声。阿朔,你知不知道?”

  “为何?”赵朔道:“大军出征,草原上除了一万守军之外,只剩下了一些老弱妇孺,他能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倒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华筝道:“原来陆子布不是教牧民们认字吗?你们走了之后,他就干脆把附近的小孩子集中起来,教他们学习蒙古文字。”

  “草原广大,他恐怕教不了多少孩子,应该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

  “不是的。孩子们要帮家里干活,不能整天跟他读书。他是每教一天,就换一地方,教另外一批孩童。十天之后再回来,教第一批孩子后面的内容。如此一来,孩子们十天中只有一天读书,家里不会有什么抱怨。而且,他教的孩子也比你预计的多多了。”

  当初陆子布教普通牧民认字的时候,是在一个固定地方。

  谁愿意学就来,不愿意来也不强求。

  现在看来,他是打算从娃娃抓起,在草原上普及文字啊。

  赵朔还是有些疑惑,道:“即便如此,草原太大了,他也就是教几百个孩子吧?这样就能很有名声了?”

  “不单单是这个。”华筝解释道:“陆子步还教小孩子们他编的蒙古语史诗,有歌颂成吉思汗的,有歌颂你的,有歌颂草原牧民的。孩子们学会了之后,又会教给家里的大人。这些史诗传的很快,几乎草原上每个人都听过。

  如此一来,陆子布的名头,也在草原上传遍了。几乎人人都知道,草原上来了个南方来的大才子,叫陆子布。不但教孩子们认字,还写诗歌颂成吉思汗和驸马。”

  这个赵朔懂。

  陆子布编的这些史诗的作用,其实和中原流传的童谣类似,不但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最广,而且最能达到政治目的的东西了。

  比如,在河北地区流行的“摇摇罟罟,至河南,拜阏氏”,那首童谣,不知给他征伐河北,减少了多少麻烦。

  这陆子布还真有点东西。

  他编这些童谣,一方面,让他自己在草原上扬名。

  另外一方面,则加强了成吉思汗和赵朔的威望。

  还有最关键的,促进了蒙古人对南方汉人的好感。

  简直是一举三得。

  “看来,这陆子布是个人才。哪天有空,我见见他。”赵朔说道:“对了,辛弃疾的儿子辛褎怎么样?”

  华筝若有所思,道:“听说,他带着商队,去到了花剌子模,赚了不少钱。咱们这里,离着花剌子模太远了,具体情况就不大清楚了。”

  花剌子模吗?赵朔没想到,辛褎竟然能跑这么远。

  “那先不管他,等他做出成绩来再说。”

  “对了,阿朔,你明天还是先见见扎尔杜什特吧。他听说咱们大军回军,紧赶慢赶从波斯赶来见你,都等了一个多月了。”华筝提醒道。

  “扎尔杜什特?”

  赵朔面露异色。

  这个扎尔杜什特,就是当初他让去搜寻阿拉伯战马和乌兹钢冶炼技术的波斯商人。

  没想到他又来了。

  这是弄到他要的阿拉伯战马和乌兹钢冶炼技术了?

  赵朔倒真的好奇起来。

  这阿拉伯战马和乌兹钢冶炼技术可太重要了,如果能成,他麾下的实力又将提升一大截。

  不过,扎尔杜什特怎么也得明天见。

  赵朔低头看向华筝:“让他慢慢等着。华筝,我想你了。”赵朔凑在华筝耳边,低声说道。

  热息扫在华筝的耳垂和脸颊上,华筝的身子一下子软了。

  她胸口起伏,原本环抱着赵朔的腰的双手,移至赵朔的脖颈上。

  夫妻俩没有说话,因为赵朔已经口勿了上去。

  帐篷内烛火摇曳,剩下的话,可能要留到明天才能慢慢说了。

第111章 阿拉伯战马 大马士革刀 棉甲!

  事实上,赵朔是三天后,才接见扎尔杜什特的。

  没办法,他太忙了。

  首先是工匠的问题。

  蒙古军破中都,赵朔分了七千工匠。另外,还有扫荡河北获得的工匠呢?还有术赤、哲别、木华黎分他的工匠呢?

  事实上,赵朔麾下的工匠已经达到一万一千三百多人。

  他在抚昌桓三州,留下了三千工匠。

  剩下的八千三百工匠,随他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

  这些工匠连同他们的家属,就是四万三千多人了。

  这么多人要在草原上安顿下来,千头万绪,很多事情需要赵朔拍板。

  其次,就是巴鲁营了。

  赵朔麾下的巴鲁营战士达到四万,他在抚昌桓三州留下一万,剩下三万巴鲁营战士随他来到草原。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安排巴鲁营去开荒。

  赵朔从中原地区运来了大量的粮食,供应这些工匠和巴鲁营战士两年是没问题的。但是,以后呢?骤然增加的七万多人口,从中原运粮食是极不划算的,必须想办法自给自足。

  草原的冬天来的早,现在必须开出足够的田地,才不会耽误明年的春耕,明年秋天才能有收成。

  对,草原上的土地,由于土壤和气候的原因,是不适合种粮食的。

  不过在沿河流、湖泊的地区,种一些粮食问题不大,之前孙威已经试验过了。

  但是,孙威那时候是指挥一千巴鲁营战士,现在一下子增加到四万,孙威的管理才能和经验一下子就跟不上了,需要赵朔的帮助。

  另外,赵朔未雨绸缪,带来了四十名汉军八旗军官。这些军官,都是有一定的管理经验,会读书写字,并且对农业非常了解的。

  就这样,赵朔、孙威、抹赤别都温、四十名八旗军官、二十名熟悉当地水土的牧民,连连开会,制定了大致的开荒计划。哪里适合开多少荒地,需要多少人、多少农具,要调多少牲口去,如何调动巴鲁营生产的积极性,都要一一细致的安排。

  晚上,赵朔则分别歇在忽兰、阿丽娅以及苏娜的帐篷内。

  原来阿丽娅跟赵朔出征在外,一年多没怀孕,那是赵朔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务必要让华筝生下嫡长子。后来,赵朔回归草原后,赵朔主要陪华筝,陪其他妻妾的时间不多,忽兰、阿丽娅和苏娜才没怀孕。

  而华筝刚刚生完小赵赫,赵朔担心她生产太密集伤了身体,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现在眼睁睁地看着,窝阔台都四个儿子了,术赤有两个儿子,察合台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了,赵朔才只有一个儿子,华筝也有些着急,让赵朔多陪陪其他女人,生的子女越多越好。

  总而言之,直到三天后,赵朔才好不容易有了些空闲时间,接见了扎尔杜什特。

  “扎尔杜什特·阿米尔,拜见伟大的驸马!对不起,我违背了我们的约定,迟来了两年七个月零九天。”

  扎尔杜什特一见赵朔,就赶紧大礼参拜,表达歉意。

  赵朔其实对他的歉意不歉意什么的并不感冒,道:“所以,我要的那些东西,都准备好了?”

  “都准备好了。当初,驸马要四十匹阿拉伯马,公母各二十匹。为了表达歉意,这次我给您带来了四百匹阿拉伯马,公母各两百匹,不但匹匹高大健壮,而且都是三岁左右,最适合配种的年纪。”

  四百匹阿拉伯马,以后要繁育起来,至少能给赵朔省上三年的时间。

  这扎尔杜什特的歉意真够足的啊!

  赵朔心中大喜,道:“那大马士革钢呢?”

  扎尔杜什特道:“这就是我来迟的主要原因了。实际上,两年前,我已经想办法弄到了二十名工匠,基本能满足驸马的要求。但是,想到反正已经迟了。为了表达对驸马的歉意,就必须做到最好。”

  赵朔道:“最好是什么意思?”

  扎尔杜什特仔细解释,道:“大马士革钢虽然非常锋利,但是韧性很差。只适合做贵族佩戴的刀剑,不适合做战场上的长刀大枪。如果那些战场上的大枪配上大马士革钢,攻击敌军的重甲武士时,很可能会直接断掉。”

  赵朔之前,还真没听说过此事。

  不过,想想也不奇怪。印象中只有大马士革刀非常出名,似乎没有大马士革枪?

  按说,用在枪头上的钢料,远没有刀上多啊?

  如果说是因为乌兹钢太过昂贵,普通士兵不配用这么好的枪,那军中大将呢?难道也没有用的?

  赵朔道:“然后呢?你采取了什么手段?”

  扎尔杜什特道:“我打听到,有一个叫哈里什的能工巧匠,制作的大马士革刀,不但非常锋利,而且有很好的韧性。不过,当地的天竺人,视他为神匠,防护的非常严密。

  我布局了足足一年的时间,才想办法把哈里什和他的家眷,偷偷运出了天竺。”

  “干的好!”赵朔脱口而出。

  赵朔是要征服整个世界的。

  如果制出来的大马士革刀,只是非常锋利,却韧性不足,只能对付轻甲或者无甲目标,或者用来装逼,那就意义不大了。

  能制出硬度和韧性都非常好的大马士革刀的能工巧匠,才是他最为真实的需求。

  而且,赵朔从燕京获得了不少擅长冶铁的工匠。

  这些人和哈里什一起,会碰出怎样的火花?

  恐怕用不了太长的时间,赵朔麾下将士的刀枪锋利,就独步天下了。

  另外,大马士革刀虽然名字是“大马士革”,但实际是产自天竺。现在天竺城邦林立,的确也远不能和中原的官府相比。不过,扎尔杜什特一个外地人,能在天竺城邦中,弄走一个当地人非常看重的能工巧匠的全家,也是相当不容易了。

  这是个人才啊!

  到了现在,赵朔对扎尔杜什特晚来三年的事,已经完全不计较了。

  他就准备开口,允许扎尔杜什特将呼伦贝尔的货物,贩卖到波斯去。

  反正赵朔现在获得的工匠太多了,想必用不了太长时间,他麾下工坊内各种商品的产量,就能迎来一个大井喷。现在能多这么一个大代理商,也是好事一桩。

  没想到,还有惊喜。

  扎尔杜什特道:“除了哈里什之外,我还在天竺,搜罗到五户加工棉花的工匠。如果驸马需要的话,那扎尔杜什特真是荣幸之至。”

  “加工棉花的工匠?”

  赵朔先是微微愕然,随即心中泛起一股狂喜。

首节 上一节 97/1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