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44节

  这不就有了吗?

  暂代也行啊!

  巴鲁营可是人数超过三千的大营。

  很快地,在抹赤别都温的主持下,巴鲁营整编完毕,选出了三百一十六个十户长。三十一个百户长。

  再往上的千户长,就不能任由俘虏们选了。

  赵朔调了三个蒙古百户,加入巴鲁营,担任巴鲁营的千户长。

  这三个蒙古百户长原本麾下的蒙古士兵,则转化为“千户长”的亲卫。他们不必参与作战,只是和抹赤别都温一起,对巴鲁营的俘虏们进行监督和控制。平时监督俘虏们干活分发物资,战前负责发下武器,战时督战统计战果,战后收回武器,发下战利品。

  没错,巴鲁营也是有战利品分配的。

  当巴鲁营整编完毕后,赵朔宣布道:“按我蒙古军法,将士们将获得全部战利品的一半。巴鲁营虽然不能与我蒙古勇士相比,但也不可无赏。以后,你们可以按照普通将士的两成,获得战利品。

  财物会有的,美人会有的,自由也会有的。甚至如果立下大功,本驸马会让你们与家人团聚!”

  “谢驸马!”

  “驸马慷慨!”

  ……

  对于将士们来说,还是金钱和美人最能刺激他们的嗜血和野心。有了凶残的蒙古人为后盾,他们获取财物和美人会困难吗?

  至于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他们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在他们想象中,实在是太遥远了。

  然而,事实上,这一天真的不远了,

  因为西夏求和的使者李安全快到了。

  ……

  ……

  三日后,传来了李承祯的消息,他率领残兵败将,退守克夷门。

  克夷门之后,就是西夏的国都中兴府了。

  换言之,蒙古军只要攻破正在围攻的斡罗孩城后,再攻克克夷门,就可兵临西夏国都中兴府,毁其社稷,灭其国祚。

  西夏不敢怠慢,赶紧派宰相李安全带着大量礼物,来蒙古军营求和。

  铁木真没有见李安全,而是和赵朔、忽难商量一番后,让赵朔和忽难二人代为接见。

  “大蒙古国的军威,鄙国已经见识过了。确实是虎狼之师,天下难得的劲旅。请大蒙古国看在上天有好生之德的份儿上,放我夏国一马,暂息兵戈吧。”李安全恭恭敬敬地说道。

  这是一个三十八岁的中年男子,身材修长,面容俊朗。只是脸色白的有些不自然,仿佛缺少了健康的红润,目光中也透露出一种畏缩与疲惫,显得酒色过度,失去了应有的神采。

  他说的是党项语,又由跟在身后的通译,翻译成了蒙古语。

  赵朔微微点头,用蒙古语说道:“好说,好说。但不知西夏准备开出什么条件,让我蒙古休兵?”

  李安全道:“其一,吾夏国愿遵蒙古为上国。吾主夏国皇帝遵大蒙古帝国成吉思汗为叔,不知驸马以为如何?”

  “大胆!”赵朔“勃然大怒”,道:“谁不知道,夏国和金国是君臣之国。如果成吉思汗做了夏国皇帝的叔叔,那不是一同向金国称臣了吗?”

  “驸马息怒!息怒啊!”

  李安全满脸委屈,心中暗想:你们蒙古不是一直向金国称臣吗?铁木真还受过金国““札兀惕忽里”的官职呢。

  不过,形式比人强,他可不敢犟嘴,只是道:“驸马有什么要求尽管,叔侄之国不行,父子之国也可以商量啊!”

  赵朔没说话,冲着忽难使了个眼色。

  忽难道:“别说父子之国了,爷孙之国都不行。明白说了吧,西夏必须向蒙古称臣,而且和金国断交关系,不再臣服于金国。”

  “这……这个……”李安全满面为难之色,道:“此事关系实在重大,在下实在做不了主。您和驸马,能不能再听听第二个条件。”

  “你说。”

  “我夏国愿献金五万两,银十万两,绢十万匹,骆驼两万匹,美人五百名以劳军。请成吉思汗看在这些礼物的份儿上,退出夏国国土。”

  “你想得美!”赵朔道:“除了这些财物之外,还要献土。比如斡罗孩城,必须归属于我蒙古。”

  忽难接话道:“还有,我蒙古商人,在西夏境内的一切活动,必须畅通无阻。如果有作奸犯科之事,夏国只能暂时抓捕。具体如何处置,要交由我蒙古定夺。”

  赵朔继续道:“有些俘虏,已经投降我大蒙古帝国。无论我蒙古什么时候开出名单来,西夏必须无条件将其家眷送还。”

  忽难补充道:“还有最后一条,夏国必须每年想我蒙古进贡金万两,白银五万两,绢万匹,铁鹞子两百具,神臂弓三百张,以示臣服。”

  “这……这……这……”

  李安全没想到,赵朔和忽难一唱一和,如此狮子大开口,战战兢兢地道:“在下官微职小,除了商人之事外,一条都做不了主。能否容在下回去禀明朝廷,再做定夺。”

  “当然可以。”赵朔微微一笑,道:“不过,在你回去之前,我先请你看场精彩的表演。”

  “什么表演?”

  “看我蒙古,如何破了斡罗孩城!”

第66章 不降者屠城!残酷的攻城战

  的确,西夏援军已经被击败,蒙古军围攻斡罗孩城也超过了四十日,应该破城了。

  翌日,秋高气爽,碧空如洗,澄澈的天幕下,斡罗孩城显得格外孤寂。

  噗通!

  噗通!

  噗通通!

  一声声闷响打破了清晨的宁静,破碎的铠甲、残破的旗帜、撕裂的帐篷,一件接一件被抛掷在斡罗孩城下。不多时,这些残骸堆积成一座小山,散发着浓重的血腥与焦糊气息。

  紧接着,一名身着铁甲的红脸汗子,大步流星地走来。

  他手中提着一颗狰狞的头颅,身后跟着十几名军士,来到斡罗孩城外一箭之地站定。

  红脸汉子昂首挺胸,高声喝道:“城上可有活人?吾乃蒙古巴鲁营百户唐牛!奉成吉思汗旨意、驸马赵朔钧令,有话与你们城守言明!”

  这唐牛,就是在赵朔对西夏俘虏训话时,第一个站出来为赵朔说话的人。他在俘虏中有些威信,后来被推举为百户。赵朔觉着这唐牛口才不错,干脆就让他给斡罗孩城做最后的通牒。

  “你且候着!”城上传来一声冷硬的回应。

  功夫不大,一员西夏老将,带着几十名甲士,在斡罗孩城墙上现身,沉声道:“老夫便是斡罗孩城守将西壁卓。唐牛,你有何言语?”

  “西壁卓,如今李承祯所率六万大军,已被我蒙古铁骑全歼!城下这些铠甲、帐篷、旗帜,便是他战败的明证!还有这颗头颅——”

  唐牛晃了晃手中狰狞的脑袋,“李承祯的副帅也火怀远,已身首异处!”

  西壁卓目光微凝,却依旧冷笑道:“所以呢?唐牛,铁木真与赵朔派你来此,就是为了耀武扬威?”

  “自然不止于此。”唐牛语气一转,带着几分劝诱,“斡罗孩城被围四十余日,早已油尽灯枯。如今连外面的援军都无了,覆灭已成定局。成吉思汗看在长生天的份上,愿意给你们最后一刻钟的时间考虑。开城投降,成吉思汗可保你们性命无忧。如果执迷不悟——”

  他的声音陡然一冷,“城破之后,唯有工匠、年轻女子,以及车轮以下的孩子可活!其余人,格杀勿论!”

  “哈哈,铁木真这是在恐吓老夫?”西壁卓老而弥坚,苍眉微挑,道:“你回去告诉铁木真、赵朔,想要斡罗孩城,可以,自己派兵来取,不要耍弄什么唇舌,徒让老夫看不起。”

  唐牛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不知死活的老匹夫,有你后悔的时候!”

  说罢,他不再多言,转身带人离去。

  在西壁卓的想法中,虽然经过四十天的抛石车大战,城内的大石块都打光了,房梁也都拆光了,抛石车已经不堪使用。但是,城内还有足足两万大军。

  草原蛮子才有多少人?

  他不信,铁木真愿意将珍贵的草原勇士,消耗在残酷血腥没有多少花巧的攻城战中。只要铁木真承受不住巨大的伤亡,必会退军。

  援军失败了又怎么样?最后的胜利,必然属于他西壁卓!他将是拯救整个西夏的英雄!

  但在唐牛看来,斡罗孩城内,总共才四千正规军。经过四十日的攻城战,还能剩下多少?其余的,不过是无用的厢军罢了。

  而巴鲁营内,全都是西夏最精锐的步兵——那些不够精锐的,已经被蒙古人活埋了。

  最后的胜利,必然属于巴鲁营!

  总而言之,双方都对最后的胜利抱着极强的信心,等待着揭盅的那一刻!

  一刻钟后。

  一万多名高大健壮的士兵,在斡罗孩城下列开了阵势。他们没有披任何甲胄,每个人仅仅左手配发了一个圆盾,右手配发了一把弯刀。

  各种攻城器械倒是齐备,云梯、冲车、撞车、轒轀车俱全。

  一名身着金漆铁甲的大将,正在阵列前来回奔驰,用汉语鼓舞着士气。有汉人将他的话语,翻译给旁边的党项人听。

  “此次破斡罗孩城,巴鲁营可得所有战利品的一成!无论是财帛、还是美人,都有!都是取一成!”

  “先登者,赏白银百两,美女两名!立即成为我大蒙古国正式子民!”

  “后退者斩!十户撤退,斩十户长!百户撤退,斩百户长!”

  “十户长战死,十户全部斩首!百户长战死,百户皆斩!”

  “我不会对你们的生命有任何吝啬,现在会珍惜你们生命的,只有你们自己!”

  “攻破斡罗孩城,杀死你们眼前的敌人,是你们的唯一生机!是你们获取财帛和美人的,唯一途径!是你们唯一的荣耀所在!”

  ……

  随着赵朔的声声话语,将士们的士气越来越是高昂。

  “万胜!万胜!”

  “巴鲁营万胜!”

  “攻破斡罗孩城,有钱又有女人啊!”

  ……

  将士们发出声声欢呼,士气如虹。

  “这……这是……我西夏的擒生军啊!魔鬼!蒙古人就是一群魔鬼!竟然把我西夏战俘,变成了他们最犀利的爪牙!”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

  西壁卓在城墙上,听着巴鲁营的呐喊声,看着巴鲁营列开的熟悉的阵势,不禁瞳孔微缩,倒吸了一口冷气。

  果然。

  巴鲁营将士们开始了最为熟悉的动作——他们纷纷弯下腰去,蹲下来,用皮绳给战靴做最后的加固。

  那是擒生军千锤百炼的战术动作——用皮绳把战靴紧紧捆扎三匝,既能防止战斗时不小心脱落,更能确保攀爬云梯时不因云梯沾染了血水而打滑。

  擒生军本来就是为了野战和攻坚而设。

  论攻城,他们是西夏花费了无数民脂民膏,培养的行家里手。

  现在,全便宜了蒙古人!

  这一刻,一股悲愤欲绝的情绪,涌上了西壁卓的心头。

  然而,他的任何情绪,丝毫不能影响现实分毫。

  轰轰轰~

  残酷的攻城战,终于拉开了序幕!

  首先发威的是双方的抛石车。斡罗孩城的抛石车数量有限,石弹储备也捉襟见肘,象征性地反击了几轮后,便彻底哑火。而蒙古军的抛石车却毫不留情,巨石如雨点般砸向城墙,夯土墙面上顿时布满了狰狞的裂痕。

首节 上一节 44/1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