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工匠万没想到,高高在上的蒙古驸马,听说还是草原第一勇士,对他们如此重视。再加上工坊主事们宣布的重赏,真是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儿。
当赵朔宣布,今天改善生活,羊肉放开吃的时候,工匠们更是欢声雷动。
参观完毕,赵朔才坐下来,对苏伦道:“苏伦,我听说你想上战场,建功立业?”
苏伦道:“是的,虽然如今草原一统。但是,咱们还要报和金国的世仇,肯定要打仗的。我想和父亲和哥哥一样,凭着一刀一枪,拼个自己的前程出来,起码……起码捞个百户当当。”
赵朔饶有兴致地问道:“哦?一刀一枪?百户?我问你,你到底是喜欢沙场厮杀的感觉,还是喜欢当官呢?”
“这不是一件事吗?不上阵厮杀,怎么能当官呢?”苏伦疑惑地问道。
赵朔意味深长地道:“想要当官,其实也未必一定要上战场。”
“驸马的意思是……”
赵朔却卖起关子来,道:“以后你就会知道的。半年后,大汗要更进一步,做整个草原的大汗,只是名号还没想好。到时候肯定要大封功臣,我对你自有安排。”
眨眼间,就是半年以后。
这半年里,发生了很多事。
比如,赵朔正式迎娶了异色双瞳的苏娜大美人。
比如,孙威毕竟年轻,还没多少经验,蹄筋翎根铠制作的很不顺利。不过,赵朔对他有着极强的信心,并不催促,要钱给钱,要物给物,随便实验,不计成本。
比如,创立蒙古文字的塔塔统阿,被赵朔从乃蛮俘虏里面找出来了。
作为草原上的顶级学者,塔塔统阿当然明白,一个崭新的统一的草原帝国,意味着什么。
那将是如同当初的匈奴、突厥、鲜卑一样,伟大的国度。
成为这个伟大国度的文字创制始祖,名传千古,永载史册,简直是做梦都能笑醒的好事。
所以,对于赵朔交给他的这个任务,不但没有任何心理上的抵触,反而是竭尽全力地去完成。
不过,对于赵朔要深入参与此事,塔塔统阿最初就颇不以为然了。
赵朔再文武全才又怎么样?这是做学问,又不是领军治政,二十多岁的赵朔能帮得上什么忙?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
当塔塔统阿将创制蒙古文字的困难,对赵朔讲述了一遍后,才明白,自己当初的想法是多么地浅薄。
“创制蒙古文字,主要有两大困难。其一,虽然蒙古语和突厥语,有些词汇相通,但绝大部分是不通的。用乃蛮文字的字母,发蒙古语的音,很多音发不出来。其二,就是乃蛮文字固有的缺点了:同样的读音,有很多意思,写成文字后,很容易发生歧义。老朽为谢驸马的不杀之恩,为蒙古创立文字,当然要务求尽善尽美,尽力减少这种缺点。但是,老朽思量了数日,一直不得要领。”
乃蛮文字其实是一种拼音文字。
同一种拼音用在两种语言上,当然有很多水土不服之处。
在真实历史上,蒙古人本身,对于塔塔统阿用乃蛮文字创造的蒙古文字,其实也不大满意。后来,又有八思巴蒙古文、吉雅班迪达蒙古文、托忒蒙古文、瓦金达蒙古文、西里尔蒙古文等多种蒙古文的诞生。
这一方面说明,塔塔统阿创制的蒙古文字,的确有很多不便之处。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说明,创制蒙古文非常艰难——这么多蒙古文的版本,就没有一个让蒙古人满意的,不断地换来换去。
但这对赵朔来说,创制蒙古文字,还真没那么难。
首先是读音,这不是有国际音标吗?
国际音标,并不等于初高中学英语所学的那种音标。那种音标是国际音标的一个变种,适合学英语罢了。事实上,国际音标可以将世界上任何语言的读音准确发出来,就连汉语拼音也可以看做是国际音标的一个变种。
把国际音标的一些技巧,加入乃蛮字母中去,不就能准确地发出所有的蒙古音吗?
同一读音,容易发生歧义的问题,就更容易解决了。
日语中有大量的汉字,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直接写出汉字来,却发这个汉字对应的日语的音。
以至于到了后来,越是高级的日语考试,里面的汉字越多。母语为汉语的人学习日语,很快就会有越学越是容易的感觉:一看就知道这字是什么意思,只要再学学日语的发音就行了,能不容易吗?
所以,创制蒙古文字的整体方案就是:用国际音标改进的乃蛮字母为根基,再用汉字解决容易发生歧义的问题。
什么?繁体字太难学,恐怕不容易推广?可以用简体字嘛。
嗯,以后打下中原,赵朔就在中原地区推广简体字。汉人看到蒙古语所书的文字,虽然不会发音,但也能明白大致的意思。蒙古人看汉人的文字,同样能明白大致意思。
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简直完美!
“同音不同字?将汉字融入进蒙古文字中来?”
塔塔统阿身为草原上的顶级学者,当然对汉字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受见识所限,做梦都没想到这种创造文字的方法。
他越想越觉得赵朔惊才绝艳,再想到赵朔刚才信手拈来的特殊读音符号,终于明白了,眼前的蒙古驸马究竟是怎样的人物。
塔塔统阿站起来,向赵朔深施一礼,诚恳道:“老朽一直对自己的学问有些自傲,自以为若从草原学者中选出一个为蒙古创制文字之人,非老朽不可。
今日听驸马一席话才明白,自己实在是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了。蒙古文字创制始祖,只能是赵朔驸马。小老儿充其量是参与其中,薄有微功而已。”
赵朔勾嘴一笑,道:“这么说,我说的这些法子可行?”
塔塔统阿毫不犹豫地道:“完全可行。只要假以时日,老朽定能按照驸马的设计,创制出完美无缺的蒙古文字。”
“完全无缺,倒是不用。如今大汗登基在即,最好先创立出大概的雏形。”
“那就更简单了。大致的文字雏形,也就是二三十个字母,再加上几十个汉字而已,老朽今天就能搞出来。”
“那就辛苦你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塔塔统阿就拿蒙古文字的大致雏形,交给赵朔审阅。
又研究了半个月,这种崭新的文字就可以勉强实用了。
铁木真得知之后大喜,马上把塔塔统阿招到了王庭。无他,很快就要召开忽里勒台大会了,得先把封赏诸将的金印刻好。塔塔统阿这老头,不但是语言文字的专家,还是刻印的行家里手。
第43章 忽里勒台大会,成吉思汗之名
公元1206年春,斡难河畔。
一场忽里勒台大会正式召开。
首先,在一个能容纳数百人的巨大毡帐内,铁木真、铁木真的母亲、妻子、儿女、兄弟、义弟们,乃至于一百多蒙古贵人和他们的正妻,济济一堂,为整个草原选出新的大汗。
没错,就是选出。
铁木真的汗位,表面上是通过兵强马壮得来的,而实际上,却是这些蒙古贵人们公推出来的。
其实,这是蒙古以前还是个小部落时留下的规矩。
只有众贵人一致认可的人,才能成为整个部落的首领。
正是靠着这个规矩,当初实力不算强大的铁木真,通过分化瓦解、合纵连横、舆论造势等种种手段,成为了蒙古部的大汗,获得了第一桶金。
如今铁木真要做整个草原的可汗,也无意改变这个规矩。
他下令召开忽里勒台大会,由蒙古众贵人公推出新的可汗。
当然了,这次忽里勒台大会整个推选过程中,没有任何波澜,所有贵族一律赞同铁木真成为蒙古大汗。
对于铁木真这位经历了无数苦难,将黑暗无序、混乱分割的草原重归一统的可汗,此时的蒙古部的贵族们,是真心认可的。
他们可能会吐槽铁木真,或因利益对铁木真有些微辞,但公推时,都是举双手赞成铁木真成为蒙古大汗。
无他,只因现今蒙古人中,没有比铁木真心胸更宽阔,心志更坚强,目光更长远的人。铁木真,能带蒙古人走的更远。
或者说,铁木真现在已经是带领蒙古人走的最远的大汗了。
而且所有蒙古贵人们都知道,这可能只是个开始。
乌泱泱的忽里勒台大会,无一人反对铁木真。
公推完毕,然后就是正式的登基典礼了。
一座三丈的祭台早已建起,台上竖立着象征胜利、幸福、吉祥的蒙古帝国的徽旗“九斿白纛”。
此物也叫“九足白纛”,或者“九足白旗”,是用一杆主旗和八杆副旗组成,共九杆大旗,所以名字中有“九”这个数字。
九,数之极也。
草原上也有类似的概念。
嘟呜~~
嘟呜~~
随着阵阵牛角号声,铁木真坐在五百名草原勇士抬着的巨大的车帐,来到祭台下。
然后,四十四岁的铁木真,一个人缓步走上了祭台。
紧接着,通天巫阔阔出跟了上来。
他高声宣布道:“我,通天巫阔阔出,传长生天意旨:孛儿只斤铁木真,是长生天最宠爱的儿子,理应拥有世间的一切土地、子民和珍宝。长生天特赐号:成吉思汗!”
铁木真微微躬身,道:“铁木真谨遵长生天旨意!”
然后,他向台下的过万军民百姓看来,高声道:“我,成吉思汗铁木真宣布,一个新的伟大国家诞生了!它的名字,叫大蒙古帝国!它的国旗,是九斿白纛!它,必将永远和胜利、繁荣以及幸福,联系在一起!”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
“我们的成吉思汗!”
“草原的成吉思汗,长生天的宠儿!”
……
台下观礼的过万军民百姓,齐声欢呼起来,欢呼整个草原!
这欢呼声充满了真心实意。
不容易啊!
自从两百年前,回纥帝国崩溃开始,草原各部从来没有统一过。
部族林立,互相残杀,纷争不断,而现在,一代天骄铁木真,让整个草原重归于一统!
和平安定,终于降临到整个草原。
人们怎能不激烈地欢呼?
然后,铁木真和阔阔出,走下了祭台。
塔塔统阿走上了高台,宣读铁木真对开国功臣的封赏,并且赐下金印。
没办法,蒙古文字刚刚创立,举国上下熟练掌握蒙古文字的只有塔塔统阿一人,他不宣读旨意,谁宣读旨意?
“长生天眷命的成吉思汗,有话对天下人说:我建立蒙古帝国的第一功臣,是蒙力克父亲。他与我一同生长,他是有福有吉庆,对我很有功劳的人。
我深感他的恩德,直至我的子子孙孙,永远不忘记。
为了感念他的功德,我赐予他一个世袭千户,特设座于汗座旁边。希望他每年、每月都能参加宫廷会议与我商议。我将俸禄颁赐给他,直至他的子子孙孙,永远享有。”
好吧,铁木真所封的第一功臣,其实是个关系户,他的蒙力克父亲。
但是,那能怎么样呢?
谁能说,自己比铁木真的干爹大?
第一道旨意宣读完,台下响起一阵还可以算热烈的掌声。
这鼓掌就是赵朔的建议了。
要不然,铁木真的旨意是不可能绝对公平的。若是有人宣读完毕,一片鸦雀无声。有人宣读完旨意,现场一片欢腾,那场面就太不好看了。
所以,铁木真已经安排忽难,提前跟众人说清楚了,听完了旨意要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