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将士们热情稍稍退却,刘道规喝令道:“将赫连勃勃的族众押上来!”
傅弘之率百余将士将胡夏宗室、勋贵五六百人驱赶上前。
“斩!”刘道规面无表情的下令。
周围将士愣了一下,但还是习惯性的执行,提着刀矟四面围杀,惨叫连连,人头滚滚。
半炷香功夫,地上倒下五六百具尸体。
赫连勃勃与姚兴、乞伏炽磐、秃发傉檀不同,别人都在主动汉化,他却在胡化,去刘姓,自创赫连,重建匈奴王系。
若不斩草除根,难保别人不会效仿。
其崛起的十几年里,杀的关右尸横遍野。
刘道规灭他满门,也算是为关右百姓报仇雪恨。
第445章 灭
沮渠蒙逊之所以能撑这么久,是因为得到了凉州佛门的鼎力支持。
刘道规在关中抄掠佛寺,让这些僧人陷入深深惊恐当中,寺庙有钱有粮有人,还能蛊惑百姓一同协助守城。
不过随着汉国越来越多国力的倾注进来,姑臧城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以一城对抗整个关中,乃至整个中原,即便姑臧是铜浇铁铸的,也会被一点一滴的融化。
尤其是张纲的到来,打造了大量飞楼木幔,姑臧城中的火石弓矢,皆无所用之。
三千骠骑军府的甲士肃立在护城河前。
虽是新军,但骨干却是虎贲和百战老卒,经过这几个月的磨砺,早就脱胎换骨,全身萦绕这一层煞气,正似饥渴嗜血的猛兽。
刘义兴一身戎装,骑在一匹白马上,经历四五个月战火与西北寒风的折腾,脸上皮肤如同老树皮一般,又黑又粗糙。
不过眼神中的文弱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冷静和成熟。
“破城之后,钱粮子女任尔等取之!”
“世子威武!”
士卒眼中的怒火和欲望瞬间被点燃。
经过这么长时间鏖战,刘义兴逐渐明白一个道理,仁义在这片土地上没用,胡人只认自己的同族,短暂屈服也只是为了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赫连勃勃、沮渠蒙逊无不证明此理。
姚兴当年对他们掏肝掏肺,这些人寻到机会后,立即露出獠牙,扑上来狠狠咬上一口。
“攻城!”刘义兴大手一挥,指着高耸的姑臧城。
“杀、杀、杀!”
士卒一拥而上,踩着飞楼而上,直接跃上姑臧城墙。
与其他虎卫军并肩而战。
城墙上凉军刀矟密集如惊涛骇浪,一个人上去,只两三个呼吸,便被乱刃分尸,不过骠骑中军大部分羌人老卒,早就习惯了这种场面。
破城之后的赏赐,更令他们热血沸腾。
如此惨烈的厮杀,竟无一人后退。
两边疯狂绞杀一个时辰后,汉军越战越勇,越战越疯狂,一些羌军甲士甚至以血肉之躯扑向凉军的长矟,只为后面的袍泽争取一个机会。
其战力、勇猛或许不如虎卫军老卒,但凶悍程度一点都不弱。
三百多年前,他们凭借粗劣的兵器,与汉朝断断续续厮杀了一百多年,几次被打趴下,又重新站起,擦干身上的血污,继续厮杀……
汉书中对他们有过评价:以力为雄,其兵长在山谷,短于平地,果于触突,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堪耐寒苦,同之禽兽。虽妇人产子,亦不避风雪。性坚刚勇猛,得西方金行之气焉。
唯一的弱点,便是一盘散沙,没有像匈奴人和鲜卑人有统一的王系。
面对大汉西进,各自为战,甚至还有很多部族主动依附于汉军,为汉军开路,捕杀同类。
五胡乱华,让他们进入中原,也完成了一次融入。
实际上,现在的羌人已经不是两汉时期的羌人,语言、服饰、习俗与关中晋人已经没有多少区别,连姓氏名字都一样。
战死是荣耀,让羌人无惧如此惨烈的厮杀。
有些人冲的比虎卫军老卒还要猛。
鏖战一个时辰后,以匈奴人和晋人为主的凉军终于抵挡不住。
先是东城崩溃,接着是南城、西城、北城,直至全面崩溃。
翁城门打开,汉军蜂拥而入,城内立即响起了惨叫和哀嚎,一道道黑烟直冲云霄。
姑臧城破了。
刘义兴却没有入城的兴趣。
袁豹谏道:“杀戮过重,只恐有损世子仁义之名。”
“永嘉之乱,多少晋人惨死在胡人刀下,三世之仇,不可不报,凉州匈奴众多,若不清理,二三十年后,又能恢复,难道又要兴师动众杀的血流成河?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若能肃清河西,我愿担不义之名!”
刘义兴心意已决。
“世子之言是也!”这时王镇恶走了过来,冲刘义兴拱手一礼,“仁义对内而不对外,胡虏人面兽心,微不得意,必反噬为害,能令其屈服者,唯刀剑尔。”
袁豹道:“话虽如此,然世子深孚人望,此令不该出自世子之口。”
王镇恶冷笑道:“你以为大王令世子西征,所谋为何?”
此话一出,不禁让两人一愣。
刘道规令刘义兴督率诸军,肯定不是来施行仁义的,而是检验他能不能解决凉州的各种问题。
沽名钓誉、妇人之仁,绝不可能坐稳江山。
凉州恰恰是现在华夏的缩影,胡汉交融,龙蛇混杂,各种隐患或明或暗,庸碌之人难以立足。
能解决凉州,就一定能解决关中、河北,坐稳江山。
这是真正拿他当储君在看待。
刘义兴虽是世子,但还没到高枕无忧的地步,随着几个弟弟的成年,血脉中潜藏的天赋仿佛也在逐渐苏醒。
刘义武在桐柏山平定司马国璠之乱,表现的有勇有谋。
其他两个弟弟刘义升、刘义明同样能文能武,虽不显山露水,身边也聚集着一股势力。
自古世子太子都不好当,自秦汉以来,太子能正常登基者少之又少。
此次率兵西征,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
“多谢王都督教诲。”刘义兴心悦诚服的对王镇恶拱手。
“世子聪慧过人,末将只是抛砖引玉而已,不敢当教诲二字。”王镇恶还了一礼,潇洒离去。
刘义兴望着他的背影,脸上神色逐渐坚决,“沮渠蒙逊抵抗王师,杀我将士,罪在不赦,夷其三族,助纣为虐者,灭门。”
一道简单的军令,姑臧城中多了几千条亡魂。
不过这也是西北的传统,当年拓跋珪灭铁弗部,将刘卫辰族裔五千余众,抛尸黄河。
沮渠蒙逊掌握北凉权柄,段业自知不敌,求沮渠蒙逊放他东归,返回京兆与妻儿团聚,沮渠蒙逊还是杀了他。
王镇恶和沈田子的人马入城,城中惨叫声越发大了起来。
黑烟滚滚,仿佛全城都烧了起来。
城中也不乏聪明人,在门上贴着“晋”、“汉”两字,竟然躲过了士卒的烧杀。
不过士卒本来就不是冲着他们来的。
都是直奔宏藏寺和大云寺去的,抢夺金佛铜像,连为佛像遮风挡雨的帷幔都是上乘锦帛。
慢一些的士卒就冲向城中豪族和官吏。
第446章 奴
从凉州送来的奴隶络绎不绝。
既有匈奴人鲜卑人和杂胡,也有很多晋人及僧人,浩浩荡荡在渭北的屯田中劳作。
刘义兴这次算是大手笔,将北凉宗室、匈奴豪族、佛寺一网打尽,沮渠灭族,斩断了匈奴人的根基。
吓的杂胡鲜卑诸部主动束发右衽,自称汉朝后裔……
“有儿如此,吾无忧矣。”刘道规对刘义兴彻底放心了。
这年头培养一个合适的继承人不容易。
出征之前,刘道规还担心他有妇人之仁,学那些儒生,搞什么仁义治国。
现在看来,杀伐果断不在自己之下。
这是一个君主最基本的素质。
胡夏、西秦、北凉相继覆灭,南凉投降,西凉、仇池归顺,西北算是平定了。
“下一步便可合并西凉、仇池,一统关右,集中精力北伐魏国,统一天下。”刘穆之两眼放光。
刘道规道:“西凉、仇池二国我另有大用,先不着急。”
杨盛和李暠主动送质子入长安,请求刘道规派遣官吏督查国政。
刘穆之讶然:“哦?大王还有其他打算?”
“天下非常大,不止中国而已,西凉李暠乃大汉李广后人,亦我同类,仇池杨氏早已汉化,我欲令二国为前驱,一国进军西域,一国攻克西南羌地。”
西域有辽阔不必多言,其实西南羌地也非常大,与中原相差无几。
正常状况下,汉国统一天下后,需要休养一二十年,才有余力攻取这些地方。
但汉国周边的威胁不止这些,魏国之后还有越来越强盛的柔然,辽东之地,高句丽进军朝鲜半岛,吞并礼成江、汉江流域,已经崛起。
就连南面的林邑国这几年也没闲着,攻灭大岐界、小岐界、式仆、徐狼、屈都、乾鲁、扶单等诸国,成了南方霸主,对交州动手动脚。
恢复华夏,不是简单的一句话,需要几代人前仆后继的抛头颅洒热血。
但如果让西凉和仇池去前面探路,能为刘道规省下不少力气。
定都长安,建立汉国之后,刘道规的野心已经不局限于中国之地。
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以汉为国号,就要有汉朝的气度和雄心。
一个王朝能达到什么高度,就看前两代君主的武功能达到什么程度。
不是刘道规穷兵黩武,而是这些势力壮大起来,一定会进军中原,现在不来,是因为你强大,等你的后代衰弱了,他们一定会来。
国与国之间的残酷性远远大于黑暗丛林。
刘道规既为汉王,华夏君主,就要为子孙后代考虑。
司马家弄出的八王之乱,五华乱胡,一个个胡人国度建立在汉人的祖宗之地上,给周围所有异族立了一个榜样,华夏并非无懈可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