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船上的敌军也发动了反攻。
“全军压上。”刘道规再不下令,王镇恶剩下的这点人马就要被西府水军围攻致死了。
“杀!”
鼓声大作,李大目领一支船队正面扑了上去,刘钟则率一百多艘船绕至西府水军的后方,截断他们的退路。
到这个地步,胜负已分。
南岸上的步卒大声鼓噪,“杀——”
西府水军仅存的战意也没了,又被切断了后路,直接挂起了驺虞旗乞降。
不过垓心的那三艘楼船还在顽抗,载着王镇恶所部左冲右突,试图突围出去。
但刘钟和李大目已经将他团团围住。
楼船受损颇多,速度提不起来,逃不出去。
“苻将军乃秦之后裔,与桓氏有仇,何必为其殉葬?”刘道规驱船上前劝降。
桓温北伐,射杀氐秦太子苻苌,重伤苻坚之父苻雄。
两家算是有国仇家恨。
淝水之战后,关中混战,身为氐秦太子的苻宏领军大败西燕,斩杀虏首三万,后因寡不敌众,率领宗族数千人东下荆襄,投奔晋室,得到桓玄重用。
对面楼船上走出一人,身披青甲,持槊而立,“都督好意心领了,今既落败,技不如人,心服口服,然则陛下待我不薄,拜我为梁州刺史,恩重如山,我不能为国家分忧,反而临阵投敌,苟且偷生,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刘道规一愣,没想到苻宏对桓玄如此忠心,心中越发敬佩,这年头到处都在尔虞我诈,这种人实在太少了。
“将军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妻儿考虑一二。”
苻宏犹豫起来。
刘道规以为有戏,但很快就失望了。
“吾闻都督素来仁德,愿以三艘楼船换家室性命!陛下,恕臣无能!”说完也不管刘道规同不同意,面朝西面,调转槊锋,刺进自己的脖颈中。
一蓬鲜血飞散在夕阳之中。
“将军……”
周围部众大声嚎哭,有人直接拔刀自刎。
刘道规忍不住一阵感慨,难怪苻氏能崛起于关中,一统北国,其子嗣如此,可见其苻氏之勇烈。
北方胡国中,氐秦最具汉家王朝的气质。
苻宏自尽,其他人也抵抗不下去,也挂起了驺虞旗投降。
这场大战也落下了帷幕。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苻坚后人为桓氏尽忠,败在王猛后人手上,隐隐透着一股宿命轮回感。
秋风萧瑟,寒波涌动,莫名有些寒凉,苻宏的死,让刘道规感觉有些遗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自己路,天下之事无不如此,无法尽善尽美。
不过长江后浪推前浪,华夏大地英雄豪杰层出不穷。
王镇恶几乎以一人之力灭了西府水军,其智其勇,已超过将才的范畴,而是帅才。
这一战也证明了他的能力。
“属下幸不辱命!”王镇恶身上插着四支羽箭,身边部众人人带伤。
刘道规赶紧扶起他,“参军不愧是名相之后,当为此战首功!快请军医前来,速为参军医治!”
就连刘钟和李大目、刘怀敬等人也对王镇恶刮目相看。
这一战也奠定了他在北府军中的地位,同时也击破了桓楚最后一丝士气。
王镇恶道:“属下无碍,还请先为将士医治。”
“参军尽可放心!”
军医和士卒上前,将受伤的将士和俘虏一并抬下去医治。
两万西府水军,投降的至少有六千之众,纷纷跪在甲板上,“愿归降都督!”
刘道规扫了一眼,其中竟然有一些熟面孔,仔细思索,方才想起是项城一战中释放的西府军俘虏。
难怪这么多战船明明有一战之力,也能逃走,但还是选择投降。
刘道规掷地有声道:“诸位请起,以后西府北府俱为一家!”
不能调和北府和西府的矛盾,南国的地域冲突永远存在,也就形不成合力北伐……
第341章 倒
苻宏水军覆灭,刘道规拿到长江制水权,已经不需要一城一地的攻伐。
曹霁的船队载上毛德祖、刘遵的步骑,大军溯江而上,直接绕过了刘毅何无忌攻打的武昌,直奔江陵而去。
沿途城池没有一个敢下水拦阻,顺着风季,短短五日就直抵荆襄。
即便到了这种地步,桓玄依旧没有放弃抵抗。
重兵防守江津渡口。
在北岸深沟高垒,十里一戍楼,二十里一坞堡,堵住所有能上岸的大小渡口。
看上去煞有介事,但掩藏不住桓玄的心虚。
很多工事都是徒有其表,做做样子,甚至还插上草人……
刘道规看到这些滥竽充数的玩意儿忍不住大笑,“莫非桓玄也先草木皆兵?江岸如此宽广,岂能处处设防?若我军登岸,桓玄定惊恐奔走!”
稍有军事常识之人也不会沿江设防,该防的是江陵城。
桓玄如此兴师动众,只能说明他对防守江陵没有信心。
项城一战,西府步军精锐被打趴下,落桑州之战,桓玄最后的依仗,西府水军也败了,这种局面,换成任何人也对防守江陵没有信心。
毛德祖道:“桓玄已成惊弓之鸟,可大张旗鼓,沿江纵火,以壮声势,楚军必惊惧而走!”
“可!”刘道规点头同意。
正好风气,船队贴近江岸,一支支火箭射出,眨眼就点燃了江边的芦苇和枯草,野火漫天,朝岸上蔓延开去。
之前投降的西府水灾站在船舷上,以荆楚乡音高呼:“抚军将军至,西府何不早降?”
两岸烽火漫天,声借火势,摄人心魄。
才半日功夫,防守江津的七千西府军弃城而逃,连水寨里的百多艘战船都抛弃了。
如今非但桓玄成了惊弓之鸟,连楚军也是如此,兵无斗志,更无决死之心。
刘钟不费吹灰之力接管了江津,城中竟然还有两万多石粮食,和二三十万支箭矢……
“桓玄逃回江陵的路上,作起居录,将战败之责推给麾下军将,回到江陵后喜怒无常,一言不合就处以死罪,江陵人心惶惶。”
孟干之跟细作接头后,来向刘道规禀报。
江陵也是长江之上的商贸重地,商贾云集,有商贾的地方,就算没有细作,各种消息也会满天飞。
甚至还有专门贩卖各种消息的掮客。
“桓玄士族公子,虽天资聪颖,却平生未遇什么挫折,败退江陵后,方寸大乱,传令,休整一日后,立即攻打江陵!”
桓玄崛起的实在太顺了,遇到的对手全是殷仲堪、司马元显这些人,都没怎么出手,这些人就自乱阵脚。
本来杨佺期和刘牢之算是强敌,但杨佺期被殷仲堪坑了。
刘牢之战场上勇猛无敌,在权谋上幼稚的可怕,弄得众叛亲离,还自刎于江上……
大军登岸,一面高大的“刘”字大旗屹立在天地之间。
“带上这些粮食,回家保护你们的妻儿去吧。”刘道规将俘虏们聚集起来,每人发了一石粮食。
“都督厚恩,我等誓死铭记于心!”
俘虏们哭声一片。
刘道规安抚众人,“去吧,别忘记我说过的话,北府西府都是一家,日后我再来荆襄,还望诸位莫要刀兵相向。”
“我等岂敢!”
俘虏们挑着粮食欢喜而去。
也有三千多水军精锐死心塌地的留了下来,这些人只会上阵杀敌,其他什么都不会,家中也没田地,一石粮食也熬不了几个月,加入北府,还能有一条活路。
刘道规从其所请,将其编入刘钟水军。
翌日大军列阵,刘道规跃马于阵前,大声道:“此土为华夏之土,此民为华夏之民,与尔等一样都是炎黄子孙,有敢烧杀掳掠者,杀无赦,家眷贬为奴户!”
一千亲卫齐声重复了一遍。
三军为之肃然。
桓玄胆气已丧,攻破荆襄不难,难的是消弭仇恨,以及长期治理。
西府跟北府一样,都有各自的传承。
如果士卒烧杀淫掠,必然激起仇恨,现在或许没事,一旦大军离去,或者江左风吹草动,必然有人起兵造反。
对于自己麾下的将士,刘道规信心十足,这么多年,军纪已经融入他们骨髓之中。
“出征!”刘道规大手一挥。
旌旗如云,铁甲如山,朝着江陵城杀去。
还未行军半个时辰,一支人马从西面奔来,刘道规还以为是桓玄的援军,刚摆开架势,那支人马中就奔出几骑,高呼道:“侍中兼左卫将军殷仲文,率部归降刘都督!”
“呸!软骨头!”刘遵大骂。
刘道规也是一阵无语,桓玄对殷仲文恩重如山,用为心腹,桓玄篡位的檄文都是殷仲文写的,却不料他竟然掉头就投降了……
不过这也是士族的常规操作。
伸手不打笑脸人,殷仲文带来的这支兵马足有两千之众,装备精良,应该是殷氏的核心部曲。
“莫非有诈?殷仲文乃桓玄心腹,岂会轻易投降?”毛德祖作为宿将,只从军事层面上考虑。
“那也要有这个胆才行,殷仲文一舞文弄墨的书生,敢舍生忘死?传令殷仲文不用过来见礼,让他为前锋,攻打江陵城!”
刘道规懒得见这种人。
他现在不忠于桓玄,以后也不会忠于自己。
“哈哈哈,就该这么治他,让他去死!”刘遵大笑不已。
西面人马愣了一下,但还是不情不愿的掉头向北。
为了增加他的声势,毛德祖率一千骑上前,扛着“殷”字大旗大声鼓噪。
刘道规两万步骑跟在后面……
此时此刻,江陵城乱成了一锅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