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255节

  刘道规对他不禁高看一分,“军情紧急,历阳不容有失,给你们两个时辰,收拾东西,即刻前往!”

  刘毅没说话,孟昶倒是替他回话,“领命!”

  刘毅转身就走。

  孟昶道:“临别在即,相逢一场,在下有话叮嘱刘参军,不置可否?”

  “去吧。”

  刘道规不用猜就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无非就是隐忍,以待时机之类不痛不痒的话。

  孟昶拱手而退,刘遵跟在后面,控制了城门。

  士卒们依旧严阵以待。

  一个多时辰后,刘毅、诸葛长民、刘藩、鲁宗之等人就带着各自的部曲,拉着各自的家眷,推着大车小车,低着头向西而去。

  其实这时候他们想带走北府军也不可能了,军心已经倒向刘道规,没人愿意跟着他们走。

  刘道规率甲士入城。

  城内立即爆发出一阵欢呼声,“恭迎都督!”

  男女老少夹道相迎,喜气洋洋。

  只是身上的衣服没有往日光鲜,人人面有菜色。

  刘毅擅长玩弄阴谋诡计,却并无治理才能。

  广陵这块风水宝地,被他弄成这样子,实在让人惋惜。

  “诸位父老乡亲受苦了,道规这次回来,绝不会让诸位再过苦日子!”刘道规骑在马上,向道旁的百姓拱手。

  身边的孟昶眼神闪闪烁烁,也不知在想什么。

  “谢都督!”

  气氛更热烈了,一路上欢声笑语相伴,刘道规心情大好。

  朝廷与士族高门死气沉沉,民间却生机勃勃,对比实在强烈。

  北伐是为了恢复神州,而恢复神州归根结底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让他们恢复两汉时的自信与锐气!

  刘道规直奔府库,却不料府库里面粮食并不多,只有三四千石,钱帛更是见底。

  “广陵富甲天下,何以至此?”

  刘道规望向孟昶。

  “这几年兵灾不断,饥荒连年,刘参军扩军,用了一些,联络反楚义士又用了不少,坐吃山空……”

  “城外良田如此之多,就没人耕种?”

  就算是胡人也知道招抚流民,开荒屯垦。

  广陵郡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短短几年就落魄成这般样子。

  “都督有所不知,良田都被豪族侵占,其中四成是谯王的封地……”

  桓玄篡晋,削了司马家的王爵,却并没有削他们的封国,广陵国下辖淮阴、射阳、舆、海陵、广陵、盐渎、淮浦、江都诸县。

  孟昶抬出司马家,其实也是试探。

  刘道规心中冷笑,“北府将士与桓楚浴血奋战,想必谯王必会鼎力支持,今年秋收,就不必上缴了,为了诛灭桓楚,四成充军,六成赈济百姓,还请孟主簿给谯王上书一封,就说本都督替北府将士和广陵百姓叩谢!”

  “这……”孟昶没想到球又推给他。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他卡在中间必然非常难受。

  “就这么定了,莫非孟主簿有什么难言之隐?”刘道规似笑非笑。

  “在下领命!”

  这时孟干之满脸喜色的跑来,“都督,大捷,左将军大破刁逵、王愉二军,解京口之围!”

  “不愧是兄长。”

  刘道规还指望拿下广陵后,南下策应京口,刘裕却只凭五百人马就击破了刁逵和王愉……

  虽然这两人都是二三流货色,但手上毕竟捏着一两万人马。

  刘裕战场上统治力,简直旷古绝今,已经不能以常理揣测了。

  京口收复,建康便岌岌可危了。

  即便刘道规过不了江,桓玄也大势已去。

  “兄长现在何处?”

  孟干之道:“左将军挑选京口勇锐之士一千五百余众,直扑建康而去!”

第333章 神

  拿下京口,刘裕声威大震。

  竹里守军不战而走,桓玄亦将兵力收缩在建康周边,桓谦两万人马屯驻于覆舟山东北面的东陵,侍中、后将军卞范之率一万人马驻扎覆舟山以西。

  武卫将军庾赜之率两万人马驻扎在覆舟山南面的乐游苑。

  再令殿中将军朱超石率七千精锐水军游荡在后湖中,后湖也就是玄武湖。

  汉末孙权开凿运渎、清溪、潮沟、北渠,与秦淮河、玄武湖相连,形成纵横交错的水上交通网,同时也是一条军事防御线。

  而覆舟山位于建康之北,东面是蒋山和清溪,西面是鸡笼山和长江,北面玄武湖。

  从京口攻打建康,必须经过攻克蒋山形成外郭,尔后争夺清溪上的东门桥、南尹桥,最后才能望见建康外城墙,外城墙之后还有皇城。

  建康说是铜墙铁壁也不为过。

  此时桓玄手上西府北府诸军加起来,尚有六七万之众,建康城中还有数十万的百姓。

  而刘裕手上只有两千七百余众。

  “不能走蒋山,当走雀湖,绕过楚军主力,自西南角攻入建康!”何无忌向刘裕建议道。

  很明显,桓玄在覆舟山设了一个口袋,就等着刘裕钻进去,而楚军水军只需封锁清溪,就能将他们困死其中。

  但若是从雀湖绕行,多出三百多里的路程。

  关键,西南角有一座子城——东府城,楚军有水军之利,转眼就能支援过来。

  檀凭之也不赞同正面进攻,“敌强我弱,不如偷袭白石的水军大寨,事成之后,迎刘都督大军南下,再与西府决战!”

  在场所有人,檀凭之年纪最大,也最稳重。

  这也是目前最可行的计策。

  刘道规的三万大军只要渡过长江,桓玄便大势已去了。

  其他将领也纷纷赞成。

  但刘裕却力排众议,“你们都错了,桓楚精锐就在这支水军,皆荆襄人,众志成城,白石水寨易守难攻,我们赶过去,反而占不到好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覆舟山大半是北府旧部,见我旗号,军心必溃,京口既下,桓楚人心惶惶,战机稍纵即逝,岂可拖泥带水?”

  众将面面相觑。

  两千七百众,主动进攻六七万水陆大军防守的建康城。

  若非这些话从刘裕嘴中说出,别人只会当他疯了。

  刘裕笑道:“桓玄布置的虽然精妙,水军步卒,山川水网层层递进,却忘了仗是人打的,北府军心在我兄弟二人身上,此战必胜,诸位不必多虑!”

  士族高门的眼中当然看不见下面士卒的想法,在他们眼中,士卒连人都不是,只是一群“贱奴”。

  却忘了即便是贱奴,也会有自己的想法。

  “这等大战,也就你刘寄奴敢打!”檀凭之无奈的笑了笑。

  何无忌扫了一眼周围军将,望向刘裕的眼神中无不带着狂热之色,刘裕打的所有大战,都是不可思议的神仙仗,一人追杀千人,一千迎战十万妖贼,三四千兵马就杀的孙恩投海自尽……

  这就不是单纯的“赌徒”二字所能解释的了。

  按玄学所言,这是天命所归!

  “罢了,我也押上身家性命,赌一场!”何无忌年不过三十,正是胆大妄为的年纪。

  “兵贵神速,传令,轻兵简从,舍弃重甲,只带刀盾与弓弩,立即起兵,进军覆舟山!”刘裕提刀而起。

  诸将肃然,“领命!”

  初秋甫至,早早刮起了西南风,略带几分寒凉,青山之间草木瑟瑟,略显灰枯之色,隐隐可见阵阵寒光。

  本该是一个祥和的下午,却莫名的沾染上了肃杀之气。

  两千七百余众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向覆舟山挺近,仿佛不知道已经进入了包围圈中。

  行至垓心,士卒们从容列阵。

  楚军也从山林之后出现,旌旗摇动,刀光矟影,铁甲寒光,一片闪耀。

  刘裕大马金刀立于阵前,身边的百余虎贲大喊道:“北府刘裕在此,可来决一死战!”

  声音在山谷间回荡。

  风更大了,草木摇曳不定。

  楚军听到“北府刘裕”四字,一时间,都不动了,静静望着山下的北府军。

  “敢后退半步者斩!”楚军将吏恼羞成怒,鞭打士卒,这边的人前进两步,那边的人又后退了。

  项城一战,西府五万精锐覆灭,即便这一个月来陆陆续续逃回不少,但军心已散,编制被打没了,楚国的士气和信心也遭受重挫。

  如今面对刘裕本人,更是被其威势震慑。

  仿佛他率领的两千七百人不是士卒,而是一头头猛虎。

  而这些楚军中,原本就有不少北府老卒,家眷在京口和广陵,掌握在刘裕手中,这个时候更不敢死战。

  “敌军已怯,擂鼓攻山!”刘裕拔刀指向山上。

  咚咚咚——

  战鼓声响,何无忌率一千余刀盾手,竟然主动朝着山上的万余楚军进攻。

  “猛虎来也!”

  山上到处都是荆襄口音的惊叫声。

  北府老卒也在其中煽风点火,“咱们是北府人,为何要替西府卖命?”

  “对,不如跟着刘将军反了!”

  “北面盘着卧龙,东面来了一头猛虎,桓玄必败!”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肯上前迎敌,眼睁睁的看着北府军杀上山来。

  终于还是西府军先扛不住,扔下兵器,掉头就跑。

  两军相争,只要有一人逃走,都是对军心的重大打击。

首节 上一节 255/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