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188节

  这种局面,慕容德很有可能以滑台为基,占据豫司二州。

  刘道规屯兵陈留,反而成了晋室在豫州最后一支力量,刘道规也成了豫州权力最大的将领。

  虽说司马家和桓家看不上这一亩三分地,但若是落在慕容德手中,燕国弄不好起死回生。

  “报……燕军五万人马,分成三股南下,侵袭济阴、陈留、颍川!”

  斥候身上插着几支羽箭,拜在刘道规面前。

  “速去医治。”刘道规扶起斥候。

  形势越发恶化,闾丘羡和邓启方送了一波人头,慕容德食髓知味,窥破了晋国的虚弱,大举南下。

  慕容德不仅侵袭陈留、颍川,还分出人马奔袭济阴,摆明了是冲自己来的。

  从这个举动不难推测,慕容德一开始就注视着自己。

  建威军府是晋室在北方的屏障,慕容德在黄河以南的任何举动都绕不过去。

  刘怀慎道:“豫州已不可守,淮泗也在其兵锋之下,当速速退守高平!”

  “豫州守不住,淮泗必然也守不住,与其将来在淮泗大战,不如就在豫州与慕容德一战!”刘道规望着舆图。

  兖豫本就是一体。

  陈留颍川没了,燕军骑兵能从侧后袭击山阴、高平。

  慕容德现在只不过是拿到了军械,根基并不稳,还有机会。

  刘遵道:“慕容德的手伸向济阴,这可是咱们的地盘。”

  “济阴有刘钟的两千人马在,还有两万奴户,燕军没有攻城器械,当无大碍,”刘道规相信刘钟的能力。

  刘怀慎道:“只凭我们手上的人马只怕难以抵挡燕军。”

  当初联合辛恭靖、闾丘羡、辟闾浑三方势力,围堵慕容德,如今闾丘羡败了,其他两路也靠不住了。

  辟闾浑的三千人马留在了东平国。

  洛阳的辛恭靖本来就压力大,既要防备慕容德,还要防备河东的姚崇、杨佛嵩南下,更有心无力。

  刘道规来回踱步,久守必失。

  若是在淮泗,有泗水淮水为依托,慕容德全军南下都不惧,但在一马平川的中原,处处受制衡。

  “如今局面只能求援了。”刘道规停下脚步。

  “求援?我们哪还有援兵?”刘遵睁大眼睛。

  “传令北豫州各郡各县,若有心杀胡,可来开封汇合,我们出粮食,打赢之后,财货牲畜归他们,俘虏归我,若不愿汇合,当坚壁清野,固守待援,谁若是投降胡虏,夷灭三族!”

  事急从权,刘道规也顾不得什么僭越不僭越。

  眼下形势,只靠自己一人的力量,对付不了慕容德,只能求助于豫州豪族、流民帅。

  至少不能让他们倒向胡人。

第261章 争

  淝水之战后,谢玄虽然率领北府军收复了豫州和洛阳,但这些年并未用心经营。

  司马家更是偏安江左,对淮河以北采取放养模式。

  因此豫州不只有豪强和流民帅,甚至还有不少乞活军,以及占山为王的山贼。

  燕军南下,受到损失最大的是他们。

  刘道规可以一走了之,他们走不了。

  军令传出去后,很快就有一支流民军和一支山贼前来相助,虽然只有一千多人,却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豫西多山,只要中原大乱,山中的贼寇便成群结队。

  “这些人能打?”刘遵望着这群衣衫褴褛的“援军”,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里来的叫花子。

  “人不可貌相,能不能打,上了战场再说!”刘道规却非常乐观。

  这群人“军容”虽然不怎么样,但敢来,就已经说明他们血气还在。

  而且每个人身上都带着柴刀、斧头等兵器,凶悍之气溢于言表。

  刘道规遵守承诺,为他们提供饭食。

  望着白花花的稻米饭,不少人竟然哭了起来,“将军如此恩义,我等誓死相报!”

  “淝水大战前,胡人抢我们,淝水大战后,朝廷也抢我们,只有将军当我们是人。”

  一个个义愤填膺。

  北府军的军纪实在一言难尽,跟胡人没什么区别,走到哪里抢到哪里。

  “诸位吃饱喝足,还有要事托付诸位!”刘道规趁热打铁。

  “将军请言。”

  “我们远道而来,不熟本地人情,还请诸位前去游说诸部,让他们一同来杀胡人!”

  “哈哈哈,此事好办,我等现在就去!”

  “不急,每人先拿十缗钱三升粮作盘缠。”

  天底下办任何事,没钱寸步难行。

  “将军如此待我等,我等……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众人领了钱粮,各自去了。

  刘怀慎道:“万一这些人不回来……岂不浪费这么多钱粮?”

  “十个人里面回来一个,咱们就不亏,这一战,争的是人心,闾丘羡和邓启方败了,咱们正好将手伸进豫州!”

  刘道规也有自己的私心。

  慕容德实力强劲,向北发展不太现实,辟闾浑在青州经营多年,很难插足其中。

  豫州遍地都是流民军和乞活军,潜力极大。

  反正闾丘羡和邓启方都是送,送给慕容德不如送给自己。

  “豫州!”刘怀慎一愣。

  “中原之地,人口不比青州少,咱们只要将旗号立起来,不愁没人来投奔!”

  “你果然深谋远虑……”

  刘道规笑道:“要不然呢?咱们这么远驰援豫州,难道是为了朝廷?”

  “报,闾丘太守和邓将军回来了!”斥候在帐外禀报。

  “这两人竟然还没死?”刘道规一阵诧异。

  能活到现在也算他们的本事。

  刘怀慎道:“他们带回多少人马?”

  “孤身二人……”

  两万大军就这么没了,刘道规心中一叹,南渡以来,直接或间接死在士族高门手上的人,比死在胡人手上的还多。

  江左的妖贼之乱,便是明证。

  晋室每次北伐,北方流民群起响应,但总是虎头蛇尾,士族高门拍拍屁股,掉头就走,流民们被胡人们残杀,好不容易逃至江淮,又被晋军残杀……

  “带他们进来。”

  “领命!”

  过不多时,两个乞丐一般模样的人被带了进来,蓬头垢面,其中一矮胖之人满脸傲然,看他这种神态,就知道是出身士族的闾丘羡。

  开口便是责问,“刘将军既至陈留,为何不救我军?”

  刘道规坐在草席上,懒得跟这两个蠢货废话,冷眼望着他们。

  两万人马片甲不归,他们脸上却没有任何愧色,理直气壮的继续说道:“刘将军若能立即率军北上,还可将功补过。”

  刘道规还是没有回答。

  周围甲士已经将手按在刀柄上,感受到气氛的凝重,两人这才闭了嘴。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阵的闷雷声,地动山摇。

  不用问,就知道是慕容德的骑兵来了,这种动静,不下两万。

  营垒中也响起了盔甲铿锵声。

  两人脸色一变,“刘将军抵御索虏有功,我等就不多留了,还请准备马车,送我等返回南阳。”

  周围士卒的眼神越发鄙夷。

  刘道规这些年逐渐发现一个规律,凡是司马家亲眼有加的,几乎都是酒囊饭袋。

  王凝之如此,谢琰如此,高雅之如此,眼前的这两人亦如此。

  “怎能就这么走了?两位不是要将功补过吗?来人,送两位上阵,迎战慕容德!”刘道规满脸杀气。

  “你……”闾丘羡满脸惨白。

  旁边的高个儿的邓启方道:“将军莫非要草菅人命?”

  “你二人草菅了两万条人命,某就不能草菅了你们吗?来人,丢出帐外!”

  “领命!”

  四名虎贲上前,这两人还想挣扎,但根本不是虎贲的对手,三两下被制住,拖出帐外。

  刘道规提着刀跟在后面。

  营垒之外,燕军骑兵黑压压的一片,仿佛静止不动的潮水,一杆高高的“燕”字大纛迎风而立。

  几十面“晋”字旌旗被扔在地上,马蹄反复践踏,而这些燕国骑兵身上穿的都是晋军制式盔甲。

  慕容德不是慕容宝和慕容农,参合陂大战后,被慕容垂留镇邺城,恢复了不少实力。

  如今击败了两万晋军,士气暴涨。

  一个个仿佛荒野中的饿狼,紧紧盯着猎物。

  只凭这些罪状,刘道规将他二人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二人出营,却不敢往前走。

  高珣一箭射在他们两脚之间,“若敢迟疑,立斩不饶!”

  两人全身颤颤巍巍的向前走。

  但对面的燕军对这两人根本不感兴趣,一动不动的望着营垒。

  “刘道规……琅琊王若是得知今日之事,必灭汝三族!”闾丘羡大声嚎叫。

  高珣和刘怀慎满脸担忧的望着刘道规。

  “你二人就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当年王国宝、王绪不比你们尊贵?还不是说杀就杀?”刘道规嘲讽道。

首节 上一节 188/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