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第237节

  有种鸡肋的感觉。

  而也正是因为这样,籍辣思义才不敢相信这个说法。

  “火药?”

  “绝不可能。”

  “火药那种东西,怎么能炸塌城墙?”

  籍辣思义愤怒说道,脸色狰狞,一把将属下提了起来,眼睛睁得很大,像是要吃人。

  “是真的,统军,那分明就是火药的味道。”属下惊慌的解释道。

  爆炸的时候,他距离那段城墙很近,眼睁睁的看着城墙歪倒,紧接着就是碎石飞溅,震耳欲聋。

  他是见过火药的,记得很清楚火药的味道。

  “呼呼呼,火药~”

  “区区火药竟然能炸塌我城墙?”籍辣思义神情悲愤,痛苦说道。

  可以确定的是,金州汉人肯定掌握一种威力巨大的火药配方。

  而就在这个时候,南城墙方向传来士兵们惊恐的呼喊声。

  “回鹘人进城了。”

  “他们冲进来了。”

  “快跑啊~”

  此时的南城墙已经出现了一道十米左右的豁口。

  只因为这段城墙原本就已经不牢固了,杨守正兄弟之前作为囚犯来敦煌修补城墙,知道这个位置。

  于是,李骁便安排人对这段城墙进行爆破。

  结果比想象中的还要好。

  “黑甲军!”

  “杀!”

  伴随着李骁一声大喝,数百名黑甲军士兵如汹涌的潮水般,向着那道豁口迅猛冲去。

  他们身着全副铁甲,在日光的映照下,宛如一道黑色的钢铁洪流,铁骑奔腾,裹挟着无尽的杀意与气势。

  张先锋手持盾牌,另一只手握着钩镰枪,率领自己麾下的百名黑甲军为先锋,狂暴冲击,卷起身后滚滚沙尘。

  无数箭矢从两侧城墙上射来,短短时间内,张先锋手中的盾牌上已经插满了箭矢。

  噼里啪啦的声音不断响起,大部分射在甲胄上的箭矢都被反弹了出去,人马俱甲,继续无视一切的展开了冲锋。

  张先锋一马当先,毫不犹豫地冲进了城墙豁口。

  手中长枪刺出,强大的冲击力瞬间将一名企图阻挡的党项骑兵给顶飞了出去,骨骼尽碎。

  黑甲军冲进城中之后,白甲军紧随其后,对城中进行清扫。

  半个时辰之后,敦煌城已经被金州军全部占领。

  城头之上,金色的日月战旗在风沙之中猎猎作响。

  很快,张兴华和籍辣思义,便被金州军带到了李骁面前。

  他们望着眼前这名骑着高大战马,身穿白色甲胄的年轻将军,怎么也不敢想象,这就是率领数万大军攻破敦煌,又覆灭西平军主力的金州大都督李骁。

  太年轻了,几乎和他们子侄一般年龄。

  “敦煌刺史张兴华?”

  “西平军副统军使籍辣思义?

  “尔等窝藏杀害高昌国王的罪犯,不思悔改,如今可知罪?”

  李骁骑着战马,冷厉的目光俯视着两人。

  张兴华还好,只是衣服破碎,形象很是狼狈,但是籍辣思义却是受伤不轻,是被金州军强行俘虏的。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别假惺惺的用高昌王做幌子了。”

  “高昌王分明就是你们杀的,对吧?”

  籍辣思义愤怒咆哮,眼神凶狠的死盯着李骁,嘴角之中还在不断流出鲜血。

  “你们攻我沙洲,杀我百姓,我王是不会放过你们的。”

  “等着吧,待我大夏精锐到来,就是尔等灭亡之日。”

  籍辣思义不愧是西夏最后一个猛将,到了这个时候却丝毫没有阶下囚的觉悟。

  完全就是一副宁死不屈的硬汉。

  “夏国精锐?大名鼎鼎的铁鹞子吗?”李骁冷冷的一笑。

  “本都倒也想会会他们,看如今的铁鹞子,还有当年李元昊时期的几成本事。”

  话虽如此,但李骁对西夏却没有丝毫轻视之心。

  毕竟东亚怪物房没有一个是弱鸡。

  西夏虽然看起来没有太大的存在感,一遍遍的被金国、蒙古按在地上摩擦。

  但那不是因为西夏太弱,而是对手太强了。

  先后遇见了巅峰时期的金国和蒙古,谁来也白瞎。

  但以西夏如今的实力,若是举全国之力西征的话,中亚的这些国家全部歇菜。

  西夏的实力很强。

  军工发达,军队战斗力不弱。

  李骁之所以能如此轻易的消灭西平军主力,又攻破敦煌城。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西夏的重心一直在东部,铁鹞子、擒生军等军队,都在东部拱卫兴庆府。

  河西走廊防御空虚,只有三个征召当地人建立起来的地方军司。

  这些士兵虽然骁勇善战,单兵战斗力强悍,但却缺乏装备,而且又有胡汉矛盾的存在。

  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以如今金州军的实力,去和铁鹞子碰一碰,李骁还是有信心的。

  毕竟如今的铁鹞子,早已经不是当年立国时期的大夏铁骑了。

  但是仅凭这一万金州军和三万回鹘仆从军,想要打到兴庆府,绝无可能。

  李骁攻打西夏的目的也很明确,劫掠!

  “哼,大言不惭!”籍辣思义愤怒咆哮。

  而旁边的张兴华则是连忙安抚,生怕激怒了李骁连累自己被杀。

  然后他又对着李骁缓缓躬身行礼,并且双手将腰间代表敦煌刺史的印绶奉上。

  “将军神勇,我敦煌守军无力抵抗,今愿率全城百姓归顺,只求将军能少作杀戮,放过城中百姓与士兵。”

  张兴华的眼中满是恳切,对着李骁重重的一拜。

  而这个时候,杨守正则是在李骁耳边轻说了几句张兴华的背景。

  “张刺史竟然是张相国的后人?”李骁好奇说道。

  张兴华苦笑:“先祖确是雷复公,然在下不过是张家后人中微不足道的一员,实不敢妄自尊大,借先祖之名彰显自己。”

  李骁笑了:“堂堂的敦煌刺史,可并非微不足道啊。”

  敦煌刺史,相当于后世的高官,封疆大吏啊。

  而张兴华的祖先就更厉害了。

  名叫张元,字雷复。

  北宋年间人士,因屡试不中,又遭排挤,一气之下叛宋投夏。

  很快便受到李元昊的重用,生平以灭宋为己任,帮助李元昊多次大败宋军,官至西夏国相。

  很多宋人对其恨的咬牙切齿,痛骂其为‘汉奸’,‘民族败类’,‘数典忘祖’等等。

  但张元依旧我行我素,自身的能力和才华在西夏得到了极大的施展。

  只不过,随着张元的去世,张家也没落了下来。

  如今的张家,地位最高就是张兴华这个刺史。

  而且还是敦煌刺史,也属于变相的发配了。

  作为一地刺史,张兴华自认为应该守土有责,但是为了一城百姓的生命安危,迫不得已的投降也属于情有可原。

  李骁也没有鄙视,而是略带欣赏的目光看向他,说道:“咱们汉人有句话说的好。”

  “识时务者为俊杰。”

  “张刺史你能在这危难关头,为百姓着想,倒也不负先祖遗风。”

  张兴华连忙摆手,恭敬回应:“都督过奖了。”

  “在下深知战事一起,生灵涂炭,城中百姓何辜。”

  “不过是做了身为父母官该做之事,怎敢与先祖相提并论。只望都督入城后,能保敦煌百姓平安,在下便心满意足了。”

  李骁大笑:“好。”

  “就凭张刺史这番爱民之心,本都督也定会善待敦煌百姓。”

  “只不过,要敦煌这个地方是不能待了。”

  李骁没有解释太多,随后目光淡淡的看向籍辣思义。

  本以为李骁接受了张兴华的投降,接下来肯定会劝降籍辣思义,毕竟此人也是一员良将。

  但是李骁却是直接挥手道:“杀了吧!”

  此话一出,张兴华和籍辣思义都愣住了。

  “大都督,这是为何~”

  “籍辣将军乃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虎将,让在下好好的劝解~”

  张兴华之所以想要留住籍辣思义的性命,也是存着抱团取暖的心态,以后在金州军体系之中,不至于孤立无援。

  但是李骁却根本不在意这些。

  他只相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李骁麾下的将领也有不少,没有必要增加籍辣思义这么一个不稳定因素。

  更何况,籍辣思义在历史上是有‘前科’的。

  铁木真第三次征讨西夏的时候,回鹘人已经投降,蒙古铁骑进攻敦煌,意图对西夏两面夹击。

首节 上一节 237/4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