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晟没有说话,因为他们已经没得选了。
还能怎么自处?要么投降,要么跑路,要么守城,三个选项到头来都是难逃一死。
投降能保住一时性命,但乾隆刻薄寡恩,对汉臣向来严厉,真要敢投降,等朝廷把反贼平了,他们这些降官不落个凌迟都算烧高香了,就连家眷可能都得被牵连。
跑路?跑路也是一样的,甚至跑路活的命比投降都还更短,因为姜晟是湖南巡抚,刘君辅是湖广提督,两个人都有守土之责,整个湖南大半都被丢了,连长沙省城都没了。
这最后的辰州,但凡他们敢跑,乾隆就敢抄刀子诛他们的九族,让他们在地下一家团聚。
至于守城,那更是扯淡中的扯淡,辰州到目前为止,也才募兵了2000多人,还都是新募没多久的乡勇青壮。
他们能不能打仗不好说,吃饭却是个顶个的厉害。
人多不一定力量大,但人多一定饭量大!
刘君辅一看姜晟不说话,大概知道他在想什么了,当下忍不住怒骂道:“这个额勒登保,简直就是蠢货中的蠢货,那可是六万大军啊!刨开里面的民夫,好歹也有四万可战之兵了,这居然也能输?还能输的这么惨!”
对刘君辅如此不尊重满大人的气话,姜晟也没去咬着追究,因为他现在也想骂娘了,骂额勒登保、明亮、德楞泰他们的娘。
四万大军,已经是辰州清军的二十倍兵力了,就是四万头猪,让反贼去抓,几天也抓不完吧?
“唉!”
姜晟忽然一声叹息,而后将摆在桌边的官帽戴上,戴正了。
“传本抚的命令,即日起,给下面的士卒军官,都发放双响兵佳,再将酒肉都拿出来,分与士卒们食用,那些南逃回来的溃兵……全部秘密格杀了!”
刘君辅一愣:“真要守城?”
姜晟淡淡回了一句:“若不守城,你我的家眷妻子怎么办?”
刘君辅瞬间不说话了,他们俩的官太大了,投降和逃跑的代价也都太大了。
就他们个人而言,已经担不起这罪责,就算以死殉城了,也一样品担待不起。
姜晟说道:“辰州挡不住反贼,但这辰州便是打成一片废墟,也不能这么白白拱手让给反贼。如此,上报朝廷,我与君的失地罪责才有希望减轻。”
“……”
……
翌日。
杨芳的大军来的特别快,因为兵贵神速,他手下的贵州兵甚至连绿营的衣甲都没换,也是想试试看还能不能把辰州府城给作开。
“啧,还是慢了一步!”
杨芳拿着望远镜,看到展州的城墙上已经站满了守军,而且看到了这支“绿营”,居然也不开城门。
姜晟和刘君辅,已经商定要宁死不降,好歹没有功劳,也能有点苦劳。
杨芳眼看诈城诈不开了,没有第一时间攻城,而是就在城下扎营,将府城给围三阙一的包围起来。
接着,还是那一套老戏码,让富志那的奴儿军,骑马上去喊话劝降。
“我是八旗总兵富志那,满洲正红旗,祖上赫舍哩,是圣祖康熙爷的皇后。城里的伪清守军官吏都听着,若能献城投降,所有人都能够免死!”
嗯,确实是免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汉军现在已经成了气候,连湘西的几万清军都被打的全军覆没,还战死了一个蒙古护军统领(德楞泰),杀伤俘虏两千多人的巴图鲁护军。
跟这些满清的降官降将,也不用再像之前那么千金买骨,就算之前的千金买骨,实际买的也都是没太多罪责的低品降官。
真正作恶多端的,砍了倒是不用砍了,这样太浪费人口,而且只是伸头一刀也太便宜了,不如全部送去挖矿修水渠,或者跟着大将军府去开最荒地,为汉军的反清大业干到死,榨干他们剩余的所有价值。
就这么来回喊了一个时辰,城墙上愣是没一个守兵敢放箭射杀。别说守兵乡勇自己不敢了,连姜晟、刘君辅同样也不敢。
这可是满大人啊!还是八旗的正宗,就算投了反贼,也不是他们这些卑贱的汉官能杀的。
真杀了一个,那他们就算把城守住了,朝廷恐怕也不会嘉奖,反而还得治他们的忤逆大罪。
杨芳咧嘴一笑,前面守辰龙关,自己着实被恶心坏了,这下攻守易势,总算轮到他来恶心别人了。
第一天,杨芳没有攻城,只是让奴儿军轮流上去喊话劝降,直到把喇叭喊没电了,才算停下。
到了第二天。
“全军攻城!”
杨芳正式发动了攻城,上千贵州兵、几百满洲奴儿军,全部扛着简易的攻城云梯就发动了冲锋。
姜晟、刘君辅人都懵了,反贼这是不讲武德,居然真让八旗参与到攻城。
“不许放箭,切莫伤到了八旗贵胄!”
刘君辅看到有士卒想要放箭,连忙挥手制止,这乱箭无眼的,万一要是伤到了满大人可怎么办?
太抽象了!
都已经在攻城打仗,居然还搞这一手,明明连死都不怕了,还怕把满大人给伤到了。
因为姜晟、刘君辅这两人的瞻前顾后,守城的乡勇民兵压根就没法好好打仗,放箭不能放,扔落石滚木还得看人,这还打个鸡毛啊?
攻城才不到半个时辰,就有多段城墙被贵州兵登上。
虽然很快又被赶了下去,但杨芳一直观察战局,知道守军已经顶不住,当下拔刀大喊:“儿郎们,随我夺城!”
这家伙居然亲领本部的几百贵州乡兵,一路奔至城下,朝着选好的目标城墙攀登。那里的守兵被贵州兵连续冲上来两次,早已经是强弩之末,见到又有人要强登。
一杆长枪迎面刺了出去,杨芳嘴里叼着腰刀,一个闪身躲过,而后单手就撑着身体翻了上去,拿起砍刀一刀就把那来不及收回的长枪木柄斩断。
“杀!”
杨芳一刀把那愣神的守兵砍死,接着大喊:“大汉万胜!跪地投降者免死!”
“大汉万胜!”
“跪地投降者免死!”
杨芳的亲兵跟着登城,而后冲进守军人堆,一通乱砍,又高声呼喊。
这下,守军彻底崩了!
他们本就是临时招募的民兵乡勇,战力不精,没有经过什么操练,全靠巡抚和提督两位大人的银子撑着。
现在,反贼都杀上城墙了,还不许他们放箭,打仗不能伤了满大人,那还打个锤子!
守军早就受不了,眼看杨芳和他的亲兵不好惹,当即一溜烟便跑。
他们一跑,其他守兵见了,也跟着跑。
跑着跑着,整段城墙都跟着崩溃,杨芳伸着一个胳膊,带着七八个亲兵,就这么撵着打几百号人追击。
还有人不怕死,挥刀迎上来,被杨芳一刀就给劈成了两截。
好大的力气!守军彻底吓破了胆子。
(势力范围图)
第149章 战后琐事
湘西清军主力都已经战败,只有不到两千民兵乡勇的辰州城,当然挡不住杨芳这员猛将的兵锋。
城破的同时,湖南巡抚姜晟跳城自尽,而湖广提督刘君辅试图阻拦杨芳,被杨芳亲兵乱刀砍杀。
等到杨芳率军冲入辰州府衙,辰州知府早已脚底抹油跑路,连带同知、通判也都一并不见踪影,只剩一个沅陵县令捧着宜印民册跑来投降。
辰州城下,汉军继续沿江南下,又接连攻克了泸溪、辰溪、溆浦二县,兵锋一直推到元溪山至怀化镇才算停下。
……
乾隆六十一年(嘉庆元年),十二月。
汉军在辰州、常德二府分别留下了驻军后,主力大军总算班师回返岳州府。
再不回去,聂宇真要撑不住了!
这可是几万大军的人吃马嚼,湘西的十万清军,都是靠着湖广两省民力在勉强供养。而聂宇麾下军队倒是没有十万,但也有四五万了,有不少都是正在操练的新兵,另有火器坊的大炮、火铳制造,可都要钱粮银子。
这么多军队、兵甲、火器的军费粮草,全靠这省不到的地盘来供养,差点没把聂宇手下的度支司宜员们给逼疯了。
没错,压缩干粮是可以拿来充当军粮,可也只能作为临时军粮,就算现代的军队打仗,也不可能天天吃、顿顿吃,只吃压缩干粮。士兵也是人,是人就需要肉食来补充蛋白质,没有肉食就练不出精锐,同样没有肉食,士卒打仗就会体力不足,就会没有力气。
这也是为什么清军会打不过汉兵,除了装备上的差距,还有就是体能素质上,普通清兵比汉兵要差了太多。
汉军可是真的在天天操练,吃饭也是天天有着肉腥,没肉也得弄碗有油水的肉汤来补充蛋白。
这些可都要烧钱,光是这一场大战打下来,也没几个月,就差点打空了汉军今年下半年的财政税收。
林文昌有些疲惫说道:“大将军,此战我军虽胜,但自身损耗也很大。新拿下的辰州已经被伪清几次强征盘剥,恐怕不仅难以贡献钱粮,可能还需我们去贴补。”
话音落下,来开会的汉军各司衙官员,都是面面相觑。
这仗打的,算怎么回事?
湘西的清军被灭了,汉军也扩大了地盘,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大捷了!
汉军文武也很高兴,可高兴完了,现实也要面对。辰州太穷了,穷的叮当响,这里被伪清几次强征盘剥,早就已经被掏空了。就算有汉军贴补,未来一两年内怕是都贡献不了半分钱粮。
这地盘扩张了,跟没扩张一样,反而还多了几十万张要吃饭的嘴。
管汉军钱袋子的林文昌,当然得发愁,这官给他做的,压力山大,但要他放手,他又实在舍不得。
权力就像毒药,尝到了就舍不得放手!
聂宇说道:“文昌辛苦了!度支司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这辰州百姓的赈灾钱粮,还是要度支司多多费心,切勿短缺怠慢了。”
他也晓得度支司的难处,但晓得归晓得,该花的钱不能不花,仗也不能不打,兵也不能不养,他们是在造反,稍微慢上一步就得死无葬身之地。
度支司哭穷缺钱,那他也只能先慰问,再勉励了。
财政缺钱的话题暂时略过,王若愚这时上前问道:“大将军,此战我汉军大捷,平陇苗民石柳邓也遣使请求内附,不知该如何处之?”
这话问的很有水平,一口一个平陇苗民,既是尊重对方是苗民,同样也是着重强调对方应该是苗民,而非是所谓的“苗王”。
聂宇都还只是大将军,麾下地盘居然有人称王?
哪怕是“苗王”这种具备特殊含义,不属于汉人普适观念的“王”也不行啊!
而且,石柳邓是通过庞文才提出的内附,其本质上与王若愚口中的内附,并不完全算是一回事。
王若愚想要的内附,应该是石柳邓先自去王号,带领苗人成为汉军治下的苗民,如此汉军才能给苗民分田,给他们与汉人同等的待遇。
可石柳邓要的内附不一样,他没有提自去王号的事情,但同样也不是不可以谈。左右一个空头名号,还是他重新占了湘西,打跑了清军后,石乜妹带着苗人重新推他上位,算是认他做了苗寨首领。汉军真要不喜欢,石柳邓当然也不会不识趣,但他也有要求,那就是汉军不能在湘西驻军。
苗人可以容忍汉军派遣流官去湘西治理、分田,但唯独派兵进驻不行,要是汉军执意驻军,那他们就会像赶跑清军一样,也把汉军赶出去。
对此,聂宇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做出决断道:“给石柳邓回信吧!就说本将军很高兴他们苗民的内附,之前答应的事情,都会给他们办成。汉军也不会在湘西搞什么驻军,就连流官也可以用他们苗民自己来当,只要是他们自己选出来,上报给辰州官府,我自会给他们批复。”
王若愚顿时有些吃惊,刚想要劝阻,就听聂宇接着补充道:“不过,湘西的行政班子,得与汉军治下等同,镇长、农工会他们可以自己选,但一定要有。若是存在内定操作,湘西苗民可往辰州告状报案,汉军会为他们做主。”
几句话说下来,王若愚瞬间就懂了。
这是明面上给湘西苗民最大程度的放权,但实际上却是玩的蚕食同化那一套。让湘西形成割据自治,那样肯定不行,不是聂宇信不过苗民。而是就目前这状态,真让石柳邓自治了,用不了一两年,必定变成新的湘西土司。
别怪聂宇玩的脏,他这么做也是为了苗民好,让苗民自己选官员,那就不存在语言风俗不通,肯定比汉军要来的事半功倍。
王若愚抚掌赞道:“大将军此策甚妙,不止消弭了湘西苗民抵触,还能以苗官来治理苗民。若苗官干的好,便继续用苗官,干的不好,则全部换成汉官,那纵使苗民也无话可说。而且,就算苗官都能干的好也无妨,我们可以让他们学习汉文汉话,不用强迫去学,只要给他们盖社学教书,但只教汉文汉话,那他们自己便会主动去学。”
好家伙,还是读书人想的细啊!
聂宇只是有了个想法,人家就把想法细节都补齐了,只要再稍作调整,就能直接拿来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