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是清军的杀手锏,也是决定战局走向的重点,他刚刚已经用千里镜观察过,反贼的骑兵似乎很少,再加上前面几次骑兵交锋,反贼的侦骑数量明显不足。
这也很合理,反贼起家湖湘之地,这里本来就不产马,就连他手下的这数千骑兵,实际也是来自七省凑出来,并不是湖湘本地的骑兵部队。
而且,清军的火炮看似已经被汉军给压制住,但实际的损失也还在可接受范围。因为清军的火炮真的太多了,几乎已经达到平均一个千总麾下,就能分配10门火炮的火器比率。
如此高比例的火器配额,并非是满清重视火器,纯粹是这东西打起仗来真的好用,不需要讲究什么战术,直接火器平推碾压,就能压下大部分汉人的反抗了。
只是,现在的情况却是颠倒过来,曾经被清军倚仗,而无往不利的火器碾压战术直接失效,他们反倒是被反贼给火力压制了。
之所以清军炮手能一直不崩,并不是因为他们都是湘西出来的老兵,打过了仗,纯粹在于清兵的炮兵阵地比较分散。
这可是火炮,肯定得分散排布,阵地密集那也是相对而言,怎么可能真的全部紧挨在一起,不怕一个炸膛,带着其他人殉爆吗?
这也就导致在清军炮手推进时,只能专注于自己,很难注意到友军的死伤惨状,就算看到了也会因为大战已经打响,而无暇顾及。
简单举个例子,当你身边有人倒下,鲜血还溅了你一身,那正常人都会全身僵直,感到害怕和本能的恐惧,不用觉得羞耻。
可要是隔了数米远距,或者十几米远,那恐怖感就会大大降低,好事者可能还会本能想去凑热闹。
换到战场上更是如此,儿万人的大型战场,周围个是炮火轰鸣,身边的炮手友军都在几米开外,死了一个你可能都不知道。
而且就在身后还有数万大军压阵,跟着自己一块稳步推进,这还有个屁的恐怖感,有的只会是麻木的从众,所有人一起推着火炮往前跑。
就算真有人怕死,想退后,不会觉得督战队是吃干饭的吧?
汉军作为兴起不过一年的反清义军,在军队建制下也是有着督战队的存在,是作为维持军队临战建制下的最后一道保险措施。
“轰轰轰!”
汉军大炮持续轰射下,几百米到一千米的战场距离也在迅速拉近。
终于,清军的前锋炮手硬顶着汉军的火力压制,从几百米开外逼近到了一百多米的有效射程。
清军前锋炮手已经折损三分之一,都是被汉军火炮的火力覆盖下带来的伤亡。
只是,好不容易到了有效射程,不等他们把子炮换进去开炮还击,汉军已经快速把实心球炮弹,给统一换成了早已准备好的散弹。
虎蹲炮可以发射散弹,明军当年打女真人就用过,而且也不光是虎蹲炮来发射散弹,还有那几十门重炮,也都快速清理炮膛,往里头装填大量碎片化的散弹块。
清军到了一百米的有效射程,汉军同样也到了散弹的有效射程。
400门迫击炮、50门重炮的散弹抛射,这威力铁人来了也顶不住啊!
清军炮手几乎都没反应过来,就被几百门汉军火炮打出来的散弹,给犁了一遍。
清军炮手瞬间伤亡惨重,那些一下子死了的还好,没什么痛苦。
没死的就惨了,全都被散弹打的血肉模糊,血液混合身上的绿营兵服,在地上不停翻滚哀嚎,看着尤为恐怖。
不少幸存的清兵炮手,人都快吓傻了。
第143章 火力压制
清军前锋营的炮手,遭到汉军-轮散弹轰射,已经不足三分之,这些为数不多活下来的清兵炮手,他们颤抖着还在试图装填开炮反击。
之所以是颤抖着,因为他们已经离汉军的火炮阵地很近,所以能很清晰的看见百米开外,汉兵炮手正在娴熟的为火炮重新装填散弹,准备继续第二轮轰射。
而且,就在炮兵阵地的后方,已经等待多时的火铳兵,也是端起了手里的燧发枪,以线式阵型稳步向前推进。
“火铳营,推进!”
“呜呜呜呜咚咚咚咚咚~~~~”
“呜呜呜呜咚咚咚咚咚~~~~”
在军号和战鼓的交替声中,汉军的火铳兵踩着整齐划一的步伐,一排又一排的正步往前走,走的很有节奏,手里端着的燧发枪也都早已填装完毕,随时能够抬起来开枪射击。
第一排火铳兵的队长,他没有举铳,而是跟着小队的阵型,边走边不时高喝提醒:“保持队形,前进!”
一路踩着正步,稳步前进大概五十步,粗略估算应该已经到了燧发枪的有效射程,他立刻停下了脚步,接着拔刀高喊:“停止前进!重整队形!”
军令一队一队下达,后排的队长见到前排停下,跟着下令自己的队伍停下。而后各自重整队形,靠的太近的就拉开,已经走乱的就赶快恢复成原先的线列阵型。
火铳兵重整队形的速度非常快,因为早已经在日常演练过无数次,几乎每天操练都要来个几遍,就是考验t兵们的战场反应力和执行力。
“一排、二排举铳!三排、四排预备!”。
一声号令下达,第排和第二排的火铳兵,下意识便抬起了火铳,前排单膝半跪下去,后排挺直腰杆,端正火铳。
“预备!瞄准!”
“放铳!”
“砰砰砰砰!”
两排火铳兵几乎同一时刻开枪,清军阵地反应不及,也没法反应,当场倒下去一片。
按着,一排、二排火铳兵退后,三排、四排火铳兵上前,重复前轮的放铳射击。
三排、四排退后,五排、六排上前齐射,如此循环交替射击。
汉军火铳的每次齐射,都会带来成片成片的清兵倒地,前锋营为数不多的清兵炮手,已经在前两轮齐射下全部覆没,愣是一炮都没能开出来。
清军的步兵方阵,同样也被汉军火铳兵的这套线式战术,给完全打懵。
额勒登保一脸惊骇,反贼的火铳齐射放个不停,给他们带来巨大伤亡的同时,居然还稳稳压制了他的步兵方阵,不给清军的步兵半点推进和喘息的时间。
这是什么鬼战术?
反贼专门研究出来,用来打对付官兵的?
当然不是,但也差的不太多,因为汉军此时在用的战术,正是彼时欧洲战场的主流战术,也是最常见的战术线式战术。
线式战术针对火铳和火炮,它的优势在于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军队火力密度,发挥更多数量的火炮和火铳作用。
缺点也显而易见,只适合在平坦开阔的地形作战,而且阵型变化能力差,机动性也不足,战略纵深浅,两翼极为薄弱,很容易被了解这套战术的从侧翼进行突破。
不过,这些缺点都是可接受的,没有别的原因,因为清军完全不理解线式战术,应该说连见都是第一次见到。
历史上,清军见识到线式战术的时间线,还得再往后推四十五年,等到鸦片战争期间,才会被英国军队用线式战术给狠狠上一课。
原来火铳和火炮还能这么去玩,而不是单纯的九进十连环大阵,用纯粹的火力密集压制来平推过去。
现在,距离鸦片战争还有几十年,英国人也不可能突然就过来给清军上一课。
因为在英国人眼里,彼时的满清依旧是“列强”国家,他们没有把握能真的干赢大清。就连乾隆拒绝了马夏尔尼的访华通商,英国人也只能退而求其次,继续求着乾隆和贿赂和珅等满清高官,换取在广州能私下里做些进出口贸易。
确切地说,直到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人被逼的实在没有办法,做出来的预定战略目标,也只是跟满清秀一下肌肉,表明英国不是软柿子,双方各退一步,对各自都好。
哪想到满清居然.碰就碎,纯纯纸老虎一只,这下英国人不怕了,他们看透了满清的虚实。
清军吃了没见识的亏,被汉军的线式火铳打的措手不及,额勒登保惊骇过后,没有马上陷入到慌乱。因为清军的兵力还有很多,只是死伤几百上千人,这伤亡还能承受得住,他立刻做出战略调整,调令全部的鸟铳兵列阵上前。
清军步兵的鸟铣占比很高,与火炮的比率还要夸张,几乎能占到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换算过来少说也得有几千到一万杆鸟铳。
可这些鸟铳都为火绳枪,不如汉兵燧发枪来的方便,射速也不够快,唯一的优势就是放铳时更加安全,生产起来也更便宜。
清兵的鸟铳手们没有操练过线式战术,所以面对汉兵火铳的线式齐射,只能继续搞固定的那套九进十连环密集阵型。
就跟之前的正面战场与苗人乱军作战,直接用密集的火力把反贼给击溃,再由骑兵冲杀,一举奠定战局。
可惜,想法很好,现实却很残酷,汉军不是苗人,汉军的手里也有火铳,还是更好用、射速也更快的燧发枪,用无缝钢管做出来的燧发枪,炸膛概率已经微乎其微。
清军的鸟铳刚刚列阵完毕,往前推进没儿步,就遭到了汉军火铳四面八方齐射过来的子弹。
“砰砰砰砰!”
汉兵火铳明明不如清军鸟铳兵力多,反而连一半都有些跟不上,可在线式阵型的交替射击下,愣是打的清兵鸟铳毫无还手之力。
不对,也不能说毫无还手,因为清兵的鸟铳也是开枪射击了,密集的火力覆盖下,汉兵前排的火铳线列硬吃了一波子弹。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汉军的火铳兵之所以没法快速爆兵,除了火铳本身的量产效率太慢,还有一点就是防弹衣要钱。
汉军的财政用来采购防弹衣,很难满足火铳兵的需求,只能先紧着一部分列装。
没有防弹衣的火铳兵,都被安置到了后方或者两翼,尽可能不让他们与敌军的火铳正面对射。
穿了防弹衣的汉军火铳兵,在清军鸟铳兵的眼里,已然化身为打不死的妖魔。
有个清兵明明亲眼看到,对面的一个汉兵都中弹了,还是胸膛中弹,没有棉甲的保护,愣是屁事没有,也就中弹时抖了一下,接着继续举铳射击。
不知道什么是防弹衣的清兵鸟铳手,面对汉兵火铳的对射,已经没有任何反抗能力。清军打过去的子弹无效,反而汉兵的子弹打上就死,他们的皮甲根本挡不住。
上千人的线式阵型,火力密度已经很恐怖,再加上清兵还搞了九进十连环阵型,站的比汉兵还密集,火力覆盖下去命中率出奇的高。
清军鸟铳兵成排成排的倒下去,反观汉兵这边半天才倒下去几个,还是运气不好,腿部或者胳膊中枪。
几轮对射下来,也就一个汉兵的倒霉蛋,不小心被流弹打中脑袋。
清军的鸟铳兵顶不住了!
才短短半个时辰不到,清军鸟铳兵的伤亡已经达到了数百人,对比数千人的清军鸟铳兵而言,这已经接近了一成的伤亡率。
这可是一成的伤亡率,对于一般的军队而言,能撑不住一成伤亡才崩溃的,已经算是合格的正兵了。
清军自湘西战场回来,好歹也是都经历过了战阵,已经不是地方绿营的新兵。正常来说,确实不可能因为一成伤亡就突然崩溃。
可要是非正常情况呢?
试想一下,你是这个清兵,正在跟反贼拔枪对射,结果对面怎么打都打不死,问你怕不怕?
怕?那就对了,这些清兵也怕。
“妖法!反贼有妖法!”
有些清兵哭喊着,也不管什么战场不战场了,拼命拥挤着想往回溃退逃跑。
跑肯定跑不了,都已经结成密集阵型了,怎么可能走的了,但走不了没关系,混乱该制造还是能制造的。
清军鸟铳兵瞬间就推不动了,前锋许多清兵因为恐惧和伤亡,直接陷入到了崩溃和骚乱,骚乱又带着后方推上来的友军,如同病毒的传播一样迅速蔓延。
额勒登保想要阻止,但他的将令下达以后,实际所能起到的作用已经很小。
因为人太多了,大战已经开打!
若是这时候有人从上空俯瞰这片战场,就能发现两支颜色不同的军队,如同犬牙交错一般,已经紧紧咬在了一起,压根不可能挣脱的开来。
眼看鸟铳兵完了,自己无法控制了,明亮作为老将,迅速代替额勒登保做出决断,派出督战队去杀退那些溃兵。
同时,下令炮兵阵地不计伤亡,全力向着反贼大炮阵地推进。
“轰轰轰!”
清军的兵力实在太多,光可战之兵就有三万多人,接近四万,火炮、火铳都远比汉军的数量更多。
在不计伤亡的推进下,清军火炮推进速度非常快,上百门火炮一起推进,推到有效射程时,就已经只剩下了三分之一。
可就算剩下十分之一,那也是火炮,尤其清军的火炮多为子母炮,这种火炮威力不大,但胜在射速快。
有多快呢?
子母炮的原理,就是火炮分开装填,炮弹提前填装子炮,需要开炮的时候,替换母炮里的子炮,可以省去清理炮膛和填装时间。
汉军火炮打出两轮炮弹,清军子母炮就能打出三轮。
如此射速换威力的前提下,汉军的阵地终于出现了伤亡,防弹衣、防刺服可挡不住炮弹打,用防爆盾都够呛。
不过,这些清军的炮手也没嚣张太久,在察觉到了火炮的威胁后,包括原来的汉兵炮手,连带火铳兵也全都掉转了枪口,把开枪目标对准了这些清兵炮手。
清兵的炮手都没开几炮,就再度遭到了汉兵火炮的火力覆盖,跟着还有线列火铳的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