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215节

  “大王英明!”刘骏先一拱手,接着补充道,“不过,川陕豫三省情况不同,就算结盟,也要视情况而定。”

  刘骏说着拿出一份奏章,继续说道:“这是内阁经过初步讨论,拟定的火器买卖方略,以及结盟草案,请大王过目。”

  秘书官上前接过奏章,而后转递给汉王。

  聂宇一边翻看,一边听着刘骏在那里讲解:“先说河南白莲教的刘之协,此人虽有野心,但年纪太大,进取不足,又耽于享乐。所以河南白莲教不足为虑,他们想要购买火器,那就拿出银子来买。”

  “而且,既是他们有求于我大汉,那我大汉也自当提些不那么过分的条件。河南其他地方随他们打,但汝宁、光州他们不能染指,还有新野、邓州、唐县必须割让于我大汉。”

  汝宁、光州位于湖北和安徽之间,曾在两宋交替时,作为南宋的边境防线。

  大汉要先控制南方的话,河南可以先不打,但汝宁、光州必须拿下。

  至于新野、邓州、唐县,纯粹是刘骏索要的添头。

  因为这三县刚好处于襄阳北上的汉水支流,汉军可以坐船直达,还能作为未来北伐攻打南安府的桥头堡。

  大汉一刀划下去的地盘不小,但对于刘之协来说,也不是不能接受。

  汝宁和光州,他还没打下来,新野、邓州、唐县是他的地盘,可都残破的很,地主商户都跑了干净,没跑的也被砍了。

  刘骏又说:“而四川的张正谟,此人野心甚大,虽主动自去白莲教伪天王号,向我大汉请降称臣,但其献上的表文里公然自称大汉四川大都督,统辖四川白莲教及各路反清义军,足可见其志不小!”

  “若我大汉不接他的归附,那大王便是心胸狭隘,我大汉威望难免受损。而我大汉若是接纳他的归附,此人必会趁机得寸进尺,向我大汉索要包括火器在内各种支持。”

  “所以,臣等建议先搁置此事,待其使者不耐烦时,再回以模棱两可,不给天下人落下话柄。”

  聂宇闻言只是摇头,不等刘骏他们接着开口,便说道:“不用那么麻烦,这张正谟既然想称臣,那就许他称臣又何妨。孤再亲自给他写一封信,他不是要四川大都督吗?那就给他一个四川大都督,孤还能再敕封他为我大汉的蜀国公,让他与国同休……”

  “大王,万万不可啊!”

  内阁众臣们听罢瞬间一激灵,连忙张口劝阻道。

  大汉目前为止都还没有真正封爵,别说国公了,就是侯伯都没有一个。而用汉王的意思,就是南京未复,仓促封赏于国无益。

  而且,汉王都还没称帝,封的什么爵?

  “呵呵,你们不必着急,先听孤把话说完。”

  聂宇笑了笑,抬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接着说道:“孤的大汉蜀国公,可不是那么好拿的,那张正谟不是要献夔州府吗?夔州府孤要了,太平、忠州、石砫、重庆、酉阳,孤全都要了。”

  看到有重庆,基本就知道聂宇这是什么意思了。

  刘骏一开始还没怎么听明白,直到看见地图上根据几个州府划出来的草图,这才发觉自家大王的意图。

  大王这是打算把张正谟这条疯狗,驱赶到四川撕咬清军,而后再把门一关,等清军和张正谟斗到两败俱伤,大汉再从容下场收拾。

  再不济,清军灭了张正谟,又或是张正谟灭了清军,大汉都不怕。

  因为四川门户被大汉把持着,这俩压根出不了川。

  王若愚顿时抚掌赞叹:“大王此法甚妙,一个空有虚名的蜀国公头衔,换来一员悍将为我大汉攻城略地。”

  林文昌点头,指着地图虚线说道:“而且这些州府,刚好都在长江沿岸,我大汉若要前往这些州府,只需全程坐船即可,而不用大规模组织民夫运输粮草辎重。”

  顾景倒是想起另外一件事,问道:“大王,那火器还卖不卖?”

  聂宇笑道:“卖,为什么不卖?反正这些火器已经被我大汉军队淘汰,不如卖给他们回点血,也给清军制造点麻烦。”

  要是换做最开始那两年,聂宇可能还会有所保守,可现在已经今时不同往日。

  大汉的火器、炼钢技术,已经全面领先伪清,就连欧洲殖民者现在打过来,聂宇都有胆子碰一碰了。

  刘骏这时忽然问道:“大王,陕西白莲教应当如何处置?”

  问到陕西白莲教,实际已经算不上陕西白莲教,因为陕西白莲教已经在过去几年的游击战中,折损的七七八八。

  几个义军首领,战死的战死,投降的投降,就剩下一个“襄阳花木兰”王聪儿还在强撑。

  本来,他们也差点坚持不住,还是嘉庆的一波微操救场,陕西巡抚永保被撤职,陕西提督王文雄惊惶之下轻敌冒进,结果被王聪儿趁机打了个伏击战。

  清军大败,王文雄仓惶退回西安。

  这会请罪弹劾的折子,已经在去北京城的路上。

  王聪儿抓住机会,一路南下穿过汉中,逃至兴安,并请求能够率部归附大汉。

  王聪儿已经打不动了,三年游击打下来,当初的襄阳老人,已经不剩几个,就连爱慕王聪儿这位师母的姚之富,都在一次殿后中战死。

  王聪儿现在就想带着襄阳的教众兄弟姐妹,重新回到家乡。

  虽然家乡这里已经被别的义军,建立了大汉,但都是反清的,只要不是清妖,那就都是兄弟姐妹。

  聂宇想了想,说道:“给郧阳知府去一道令旨,收缴他们的兵刃,放他们过关。”

  白莲教破坏性极大,但里面也有纯粹的反清农民军,王聪儿便属于其中一路,而且他也确实说真的想见见这位历史上的奇女子。

  倒不是曹操心性,纯粹就是想看看。

第312章 援军没了

  乾嘉时期的清廷,绿营军备废弛,八旗更是早就烂透。

  嘉庆元年到嘉庆二年,被汉军灭掉的十几万清军,几乎就是伪清在南方最后的能打战力。

  再加上能战可用的将领,不是老死病死,就是干脆被革职撤换,清廷能打的战力接近于无。

  历史上,白莲教起义也是刚刚爆发,清廷地方官府就难以控制,而后双方反复拉锯,从乾隆六十年打到了嘉庆十年。

  白莲教愣是靠着一群愚夫愚妇、乌合之众的军队,跟清廷的官军绿营以及八旗精锐打了个有来有回。

  最后逼得清廷实在没办法,被迫搞起了坚壁清野,同时允许汉人地主豪绅自行组建团练乡勇,修筑邬堡进行防御。

  前后投入的兵力超过了两百万大军,动用的白银军费更是高达两亿两之巨,直接把伪清的国库完全掏空。

  两百万的军队,伪清的常备兵力,加上满蒙八旗以及各族雇佣军(索伦人、锡伯人、达斡尔人等),可能都没有一百万人。

  两亿两银子的军费,这更是一笔天文数字,伪清一年的财政总收入,不计后面的支出耗费,也就四千万两白银上下。

  十年打空了五年的国库,怪不得道光会那么抠门,换谁来了都打不住啊!

  因此,大汉在南方打的所向披靡,确实没有什么问题。

  别说大汉的军备武器优于清军,就算双方军备差不多,清军也是不可能挡得住汉军的。

  安庆围城近两月,李昌贵在路上也磨蹭快两月,终于不急不缓到了桐城县。

  没办法,李昌贵还想再等,但朝廷却是不给他时间了。

  朝廷倒是没下旨催他,嘉庆甚至都不知道安徽的战局详情,纯粹是李昌贵得到消息,乾隆驾崩了!

  乾隆刚驾崩,嘉庆就是一顿微操。

  什么陕西巡抚、河南巡抚、成都将军,全都因为剿贼不力,而被革职问罪。

  这可把李昌贵吓坏了,他也管不了自己能不能打的过汉军,再不南下,真要让安庆被汉军攻破,他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不光是李昌贵着急,长江南岸的池州府,王柄和陈安邦同样也是心急如焚,疯狂调兵遣将准备渡江强攻汉军。

  要换成之前,他们刚被杨芳痛打过,肯定不敢再轻易招惹汉军。

  可现在,已经身不由己,因为朝廷下来了宣旨太监。

  只不过,不是给他们宣旨,而是给朱珪宣旨,嘉庆要召朱珪回京任用。

  好家伙,朱抚台都被围困安庆两个月了,这要怎么回京?

  王柄和陈安邦又是戴罪立功之人,全靠朱珪给他们求情担保。要是朱珪一不小心死在了安庆,不说之后没人再给他们力保,就是盛怒之下的嘉庆皇帝,都绝对饶不了他们。

  “报!”

  “将军,我们在北方的探马哨骑,发现有数千清军自桐城往我安庆方向奔袭。”

  听到斥候回报,白楠脸上露出笑意:“围城等了这么久,伪清的援军总算是到了。”

  汉军围困安庆,就是奔着围城打援来的,围了快两个月,清军的援军总算来了。

  白楠的动作很快,当天夜里出兵北上,带的军队不多,只有四营两千人马,都是悄悄分批出营。

  安庆府城内清军完全没有察觉,就算察觉了也没用,他们压根不敢出城野战。

  就连朱珪这个安徽巡抚,都是介于想打和不敢打之间。

  白楠带着两千兵连夜出营,向北奔袭到达练潭河前停下,又在附近山林提前设伏。

  到了白天,撒出斥候探寻敌情。

  清军的行军速度太慢了,汉军等了差不多两天,斥候探子都撒出去好几股,才总算探到了清军动向。

  斥候小跑着回来禀报:“将军,清军已经过了练潭河,目前正在南岸扎营,扎营点粗略数下来应该有七八千人。”

  “清军过河了?”白楠有些意外,他还在琢磨着清军要是再不来,自己都得过河打过去了。

  白楠又问:“还有呢?清军现在在干什么?”

  斥候回答:“不清楚,我们不知道清军何时过得河,反正我们去看了好久,他们的运粮民夫才刚刚过河。好多清兵也不扎营,就那么躺在草地上休息,还有不少人干脆在那里放火烧草,似乎是在熏蚊子。我等就是看到了清军放火烧出来的浓烟,才发现了清军的营地方向。”

  白楠听完直觉眼皮子狂跳,他甚至都有些分辨不出来清军到底是太过轻视自己,还是说压根清军那边的主将军官都是酒囊饭袋,居然能犯下行军扎营能犯下的几乎所有错误。

  摇了摇头,已经没什么好说的。

  白楠先让士卒们原地休息,等睡到后半夜,才把人都叫醒,接着也不点火把,全军悄悄靠近清军营地。

  “杀!”

  “嘟嘟嘟嘟呜呜呜呜~~~~”

  汉军冲锋号突然吹响,两千汉军迅速点起火把,朝着已经睡懵了的清军大营冲杀过去。

  清军大营内,差不多聚集了一万多清军,其中绿营三千五百人,民夫七千余。

  住在大营最外围的数千民夫最先遭殃,他们先被汉军的冲锋号吵醒,正迷迷糊糊间,接着就看到黑暗中好多火把朝他们冲过来。

  冲到近处,就见全是穿着红衣的汉兵,不是手握刀盾,就是挺着杆长枪,在夜色与火把的双重加持下,个个凶神恶煞宛如恶鬼。

  清军民夫都累了一天,睡得正酣突然被吵醒,精神高度紧绷下看到如此恐怖场景。

  民夫们当场吓到崩溃,四散喊叫着逃命。

  “救命!”

  “快跑啊!贼寇杀来了!”

  “败了,官军败了!乡亲们快逃啊!”

  几声呼喊下,数千民夫乱做一团,他们这一乱喊乱跑,又接着把内围营寨里的清军也给冲懵了。

  内围营寨的清军,刚刚被汉军冲锋号惊醒,醒了以后才发现不是自家的军号。

  正要骂人,就听到外围传来呼喊,什么“官军败了”、“贼寇杀来了”……

  这些清军被军号喊杀声吵醒,全都不明情况,突然听到贼寇杀来,自家又败了,压根来不及求证。

  也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先跑的,反正三千多清军,一战没打,就这么当场崩溃!

  清军总兵李昌贵被亲兵叫醒,试图收拢溃兵组织反击,发现完全没用以后,便果断带上仅剩没跑散的几十个亲兵,趁乱跳上河岸的运粮船逃跑。

  汉军一路追到河边,顿时有些傻眼,河边都是清军的运粮船,听到动静划船就跑,压根不管自家军兵。

  还有不少清兵,甭管会不会水,全都跳河逃生。

  “跪地投降者不杀!”白楠迅速做出反应,拔刀呼喊。

首节 上一节 215/2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