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驷举倒没自顾高兴,上前安抚:“贤弟莫要丧气失落,今科会试千古罕见,愚兄却也只是侥幸中榜。”
确实侥幸,排名倒数第三,差一点都要落榜。
“多谢兄长宽慰,小弟没有自暴自弃。小弟还要在此恭喜兄长,得中贡士!”王阳快速收敛情绪,对着程驷举拱手道贺。
程驷举已经高中贡士,接下来过了殿试确定名次,就该正式授官。
不论是现在的同县私人交情,还是未来官场仕途上的人脉关系,这都值得王阳去进一步结交维护。
王阳说着又拉上另外一人,三人结伴离开放榜现场,前往最近的饭馆喝酒庆祝,也是聊解郁闷。
(今天加班,晚更)
第302章 张天师没了
汉王府。
张培源此刻正在王府会客厅里如坐针毡,他是前天才刚到的荆州,一到荆州就立刻得到了汉王的召见旨意。
可他却完全高兴不起来,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得到的召见,跟他一块受召的,还有阁皂山道士张教智。
张培源心里有些压力,但他不敢表现出来,只能故意装成云淡风轻,好似完全不在意。
聂宇没有在意张培源的小动作,对着正在翻阅县学版《化学》教材的张教智问道:“张道长,看的怎样?”
张教智合上教材,一脸惊叹:“此《化学》教材真乃旷世奇书,其中各种公式推论,更是让贫道深思佩服。贫道这里斗胆请问,此奇书作者究竟是何方真人?”
“呵呵,真人不敢当,只是孤随手编纂而已。”聂宇厚着脸皮笑道。
没办法,这教材总得有个作者,认西方为作者,他不满意,但说出原作者,原作者离出生还差几百年,那他就只能勉为其难先挂个名了。
而且,他已经把这些教材提前几百年带到了这个世界,那中国的科学进程怎么说也能狠狠踩上几脚油门了。
这么大的功劳,聂宇觉得自己少说也能算得上后世科学界的半个祖师爷。
要不然他这累死累活,用了无数个夜晚,手抄本土化这些教材原本不就白抄了。
果然,张教智一听是汉王编纂,脸上再度露出震惊,过了好一会才说道:“想不到汉王对我道家经义,已经洞悉理解到了如此地步。贫道身为阁皂山灵宝派当世传人,实在是惭愧,惭愧啊!”
聂宇听着张教智那自然无比的马屁,倒是丝毫不觉尴尬,反而接过话茬道:“道长不必惭愧,若是道长喜欢此书,孤这里还有府学本、大学本、深造本,甚至还有元素周期法。化学之道,前路无尽,只是缺人探索,张真人可愿做这化学探路前锋,为这华夏大地后世子孙,留下此道坦途?”
一番话说下来,先是利用后续的进阶教材,还有元素周期表吊足了张教智的胃口,接着再一击绝杀。
一句“张真人”,还有为华夏后世子孙计的大义,直接就让张教智想拒绝都没法开口拒绝。
不过,他不知道怎么开口拒绝,张培源却是忍不住了。
前面汉王和这阁皂山道士跨服聊天,他实在插不上嘴,索性就在旁边装高人。
可现在,插不上嘴他也得硬插了,这可是“真人”封号啊!
虽然汉王没有明说,但汉王都亲口直呼张教智为“真人”,明白人都能听出来是什么意思。
张培源连忙起身劝阻:“大王不可,阁皂山虽为我道门三山,然我龙虎山正一观才是道家正脉,真人封号也是历朝君王敕封正一观,再以正一观统领天下道门。大王如今直呼阁皂山为真人,此实在不妥!”
聂宇闻言笑容瞬间收敛,淡淡问道:“你们龙虎山觉得不妥?”
简单几个字,语气虽然平淡,但话中暗藏的火药味十足,连张培源都差点禁不住跪下。
果然是真龙天子,还未称帝就有如此威严!
好吧,这实际都是张培源自己的心理作用,还有对大汉过往战绩凶名的恐惧。再加上聂宇这具身体的年龄实在太年轻了,完全不像是该打天下争霸的雄主模样。
如此强烈的反差,使得张培源对聂宇的政治滤镜被无限放大。
张培源心中惊惧,但为了天师府的利益,还是硬着头皮据理力争:“回汉王,确实不妥!”
聂宇听罢没有恼羞成怒,反而是一脸平静的看向张教智:“张真人也觉得不妥吗?”
好家伙,又是“张真人”。
张教智人都麻了,他就是阁皂山的小小掌教住持,怎么就扯进道统真人之争了。
阁皂山虽为道门三山,妥妥的名门大派,但混的却是三山里面最惨。
几次都混到差点道统断绝,如今的阁皂山虽然还有传承,但全派上下的弟子门人加起来不到三十,就连道观破败一百多年了,都没钱去修复。
历史上,张教智这位掌教靠着协助官府赈灾有功,门下道士在清江县四处行医救人,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灾后瘟疫爆发,这才得到官府、富商们的资助,得以有钱重修道观。
聂宇眼看张教智不说话,不再强逼对方,直接开出自己价码:“只要张道长愿意带领门下道士,学习宜扬这化学之道,孤就出钱重修阁皂山道观,同时敕封道长真人封号!”
“汉王……”
“大王此话当真?”
张培源和张教智几乎同时开口。
汉王愿意出钱重修阁皂山道观,这可一下子就戳中了张教智的软肋。作为阁皂山的当代掌教传人,他一生中的最大梦想就是重修道观,还有把阁皂山道统发扬光大,恢复往昔道门三山的荣光。
而现在,这些愿望似乎都能轻松实现,汉王出钱重修道观,等于大汉朝廷支持阁皂山道统,再加上敕封真人封号,更是几乎把阁皂山跟龙虎山摆到同等地位。
张教智虽自认方外人士,清心寡欲,可还是忍不住心动了。
之前他不敢接汉王的“真人”,那是为了道统延续,不招惹强盛的龙虎山。
现在接了,同样也是为了道统,这可能就是他这辈子唯一的一次,能够带领阁皂山道统显世的机会。
聂宇笑了:“自然当真。”
不怕这些道士要价,就怕道士不要价,真的清心寡欲,那他还真不好强逼。
这可是道士,野生的化学家,要是全部拉来学习化学、物理、数学教材,肯定比直接原地从零培养,要来的快的多。
聂宇可是记得历史上的一鸦战争时间,还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
可以说,大汉从建立之初,就已经落后于世界,能做的只有抓紧时间奋起直追。
张培源感觉自己已然成了局外人,心中顿生绝望悲愤:“汉王,天下道门只能有一个真人!”
聂宇瞬间看了他一眼,眼神里透着冰冷,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请张天师退位让贤,从此以后阁皂山才为真人。”
一言而定道门真人,张培源听闻几欲晕厥,还是强撑着想做最后努力:“可是龙虎山正一观才是天下道门正脉,阁皂山虽为道门三山,但终究名不正言不顺。”
“名正言顺,这简单,孤下一道旨意就是了。”
聂宇摇了摇头,接着又打断张培源还要继续再说的话,说道:“点到即止,不要逼孤真的撕破脸皮。龙虎山天师府已经执掌天下道门数百年,天师传承五十九代,便是历朝皇帝,都不如天师府传承之多。”
“天师府这么多年下来的藏污纳垢,孤实在不想深究算账,还是为天师府留下几分体面。”
“刚刚提到正一观是道门正脉,既然如此那这正一观住持,就移交给张真人兼任。天师府与正一观今后分开,凡正一观掌教,一律改为官府朝廷选任,不再由天师府执掌世袭。”
几番安排下来,张培源不仅没能保住天师府的真人封号,就连天师府和正一观都被强行分割。
今后张天师不再能够世袭掌控正一观,甚至张天师也不会再有世袭。
既然是方外修道,那就好好修道,搞了个张天师,还代代世袭,龙虎山范围张天师更是有着绝对的掌控权,连官府都不好去管,活脱脱一个土皇帝。
历史上,张天师确实也出过一些真正得道高人,但更多还是藏污纳垢。
硬要形容的话,那就是曲阜的孔家,龙虎山的张家,一丘之貉。
任何东西扯到了世袭,扯到了特权,都会快速变质。
张培源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他是来荆州面见汉王,好为天师府求情,保住天师府的几万亩良田。
结果现在田没保住,真人封号没了,正一观的世袭掌教也没了。
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偏偏张培源完全不敢反抗,因为汉王已经说了,要给天师府留个体面,不要逼的真撕破了脸皮。
张培源消停了,张教智却是有些尴尬,自己就是受召来拜见汉王。
莫名其妙就捡了个真人封号,还摇身一变成了正一观的住持。
不过这尴尬也就持续一会,张教智很快又自我调整好,觉得汉王做的确实没错,修道中人就该潜心修道,济世济民,而不应贪恋权位财富,这是落入了红尘邪道。
庆师府被剥夺封号,剥夺正一观掌教,又分走了数万亩田产,也算是因祸得福。
至少从前造的孽债,汉王都一笔勾销,不会再去深究。
就连当代天师张钰,他的真人封号,聂宇也没废除,而是二人并行,给天师府留点体面。
一直到二人离开汉王府,张培源回到汉王安排的驿馆,随后便立马开始写信。
他倒不是抱怨汉王,而是跟龙虎山汇报现在情况,大汉鲸吞江西已成定局,龙虎山就算不服也没用。
那就只能顺应汉王意思,乖乖做个方外清修道士,还有让门下弟子全都学习数学、物理、化学书籍。
之前汉王只要龙虎山出一半弟子,现在张培源觉得横竖都要出一半,那不如全部都去学,就连自己的几个儿子,还有他本人也打算去学数理化。
不为别的,因为汉王足够重视,甚至为此还愿意敕封真人。
至于龙虎山未来如何,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第303章 殿试
三月初五。
六十一名中榜贡士聚集贡院,准备参加殿试。
汉王太节俭了,称王一年多,造反快四年了,连个正儿八经的王宫都没有,就一座狭窄的王府。
真要拿王府殿试,这六十一名贡士怕是都没下脚地方,干脆就还定在了贡院殿试。
天还未亮,六十一名贡士就在贡院中心的空场围坐等候,这里已经摆上整整六十一面案桌,桌上准备好了笔墨纸砚文房四宝。
程驷举的名次靠后,所以也在空场最后坐着,倒是没那么紧张。
就这么等了小半天,汉王车驾总算来到贡院,汉王身着王袍常服,来至空场上方的椅子坐下。
一切都显得有些简陋,但在场贡士没人敢心生轻视,因为来的人太多了,不只有汉军锐士,还有各部尚书要员,能来的几乎都来了。
就在汉王的身边,今年已经八十二岁的会试主考罗典,正精神矍铄的站在那。
聂宇倒是提出要给他添把椅子,但罗典坚持汉王是君,而他只是臣子。
君王坐在上面殿试,臣子岂能跟着并坐?
“臣等拜见大王!”
六十一名贡士,齐刷刷起身作揖,他们现在已经是贡士,可称臣了。
聂宇没用外物扩音,就纯用自己的嗓音喊道:“免礼,诸卿都坐吧!”
大汉的会试跟明清会试内容不同,但结果都是一样的,会试中榜了就是贡士,过了殿试就可赐进士授官。所以也没必要再讲究什么花样,殿试还是按照明清惯例考时政策论。
程驷举还在研墨,考题已经发下:三月初五,策试天下贡士。制曰:孤恭承上天明命,君此华夷,亦既有年矣!夙夜持敬,不敢怠恣,一念在民,欲人人而得所。今海外四方时局,亘古未有之大变局。华夏以西,广袤大陆唤名欧罗巴,为外夷洋番之祖国,其中尤以英吉利、法兰西、佛朗机等国为最,已然实现工业革命,富国强兵,建立强大海师舰队,攫取掠夺海内四国财富供养自身。而往东隅海之地,亦有广袤大陆,地广且人稀,上有美利坚国击败英吉利国悄然崛起。往北又有野蛮罗刹国,其野心勃勃,麾下哥萨克兵锋已尽没北海之地。我大汉时处此千年变局,该当如何自处?
看完了这篇考题,程驷举一脸茫然,这什么鬼?
什么叫华夏以西,还有个大陆叫欧罗巴?
又说是外夷洋番的祖国,还有什么佛朗机、英吉利、法兰西、美利坚、罗刹国,他就听过一个英吉利国,还是因为前几年有英国使臣来大清朝贡,正好路过了他们安徽。
不仅是程驷举一脸懵逼,其他在座的贡士全都看题目看到怀疑人生。
这题目不但出的很生僻,里面问的东西更是笼统宽泛,等于是先告诉了贡士们华夏外世界的大致格局,又张口就问他们华夏今后该怎么发展,大汉该怎么发展?
这让贡士们傻眼的同时,也是有些猝不及防。他们作为恩科贡士,虽然也有大汉收买人心的手笔,但到底也是湖广、江西、安徽来的顶级人才,事先押题还是会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