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句话,瞬间就让朱五冷静下来,同样也给了他一个继续跪下去的台阶。
反正都已经跪下一条腿了,那索性两腿都跪,五体投地也没什么。
朱五咬牙说道:“赣南大将军就赣南大将军,只是希望汉王不要出尔反尔!”
陈有年当然看到朱五和周济的小动作,甚至都听到了部分耳语,但这跟他没啥关系,他这趟出兵吉安也不是跟朱五打仗的,真打起来朱五完全不是汉军对手。
当务之急是先送走这朱五,让这厮先为大汉前驱,扫荡南赣。而陈有年则拿下吉安府城,顺势走赣江水路北上攻打临江,配合杨芳起对清军南北夹击。
陈有年继续说道:“册封赣南大将军的官印袍服.已经在路上了,你可以等等,或者也可以不等,一切随你们便!”
朱五又问:“那粮草和军械呢?”
陈有年说:“粮草军械你们可以带走一部分,但不能全部带走。还有吉安本地百姓,你们也不能带走,要是敢带走一个百姓,都别怪本将军翻脸不认账。”
听到如此苛刻条件,朱五顿时生出不满,但不满过后,反而又放心不少。
因为陈有年给的条件太苛刻,这么苛刻的条件,明显是真不想给他太多东西,那也说明汉军是真没想跟他开战。
否则,汉军完全可以先诓骗稳住他,反正仗打完了最后东西都能回到汉军手上。
朱五现在已经完全没了底气,之前他还觉得自己倚城而守,应该能挡得住汉军。可手下的表现已经让他认清现实,赶紧见好就收,先去南赣积蓄实力,跟汉军打仗,他是真没得打!
双方谈拢,朱五几乎一刻都不敢耽搁。
第二天就带着插翅虎、混世魔,还有三人麾下的老贼军队总计一万余人。
原本应该有两万多老贼,还有一万多吉安新军,可吉安新军不能带走,而还有老贼在汉军接收吉安府县地盘时,逃跑溃散和落草为寇的太多,所以就剩这么一万多人了。
好在没的基本都是插翅虎、混世魔的兵力,朱五的兵力还保存了大半,这一万贼军里头,起码有六千多人都是朱五手下的老贼。
他们甚至不敢走赣江水路,赣江南下要经过泰和、万安两县。
这两县现在都是汉军地盘,所以只能带着大军改走赣江支流的明德水南下。
走明德水南下,朱五要进入南赣,就必须先打通壕头隘。
……
汉军和平接收了吉安府城,余下的吉水、水丰二县,终于不再继续观望,连忙遣使送来降表,请求归附大汉。
吉安府并入到大汉版图,不光有战略意义,还有政治意义。
因为江西省的精华都在赣北,而赣北的精华则都在吉安、南昌二府。
前明有句谚语说的好: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
有明一朝,江西出过的举人进士,可是直接占了大明所有举人进士总数的一半还多。
而这些江西举人进士里面,又以吉安、南昌二府占了最多。
汉军拿下吉安府,又南北兵逼南昌府,四舍五入基本等于控制了全国一半的进士读书人。
而且,江西的四大书院,目前汉军已经控制了其中之二,一个是庐山脚下的白鹿洞书院,另一个是吉安府城东江心洲的白鹭洲书院。
两大书院的山长都很有默契,朱五来了跪朱五,汉军来了跪汉军,反正只要不破坏书院,那什么都好办。
呵呵,不破坏书院?
怎么可能呢,大汉已经在强推学府制度,跟学府几乎完全对立的书院,后期必然会有大变动。
当然,这跟杨芳和陈有年没啥关系,他们都属于武将,只管带兵拜会两大书院的山长,对书院后续怎么处置,那都是文官们该操心的东西。
汉军进驻吉安府城,因为朱五没有设立过吉安知府,而是直接他这个假“赣王”管辖,又以周济这个假“承相”代掌府城大权。
现在朱五已经南下跑路,陈有年是出征在外的武将,不能直接任命官员。只能先通电请示荆州,这才让随军的一个镇长官,暂时接任吉安府代理知府官职。
接任代理知府的镇长官叫徐绱,他原本只是努力在地方乡镇卷上来的分田官,知道湖南要出兵江西,便主动报名随军,想要在江西更快立功干出政绩。
不曾想,随军而来还什么都没做,知府官职从天而降,一下子给他连跳了好几级。
虽然还是代理知府,可代理知府也是知府了,就算后头新知府来了,这临时安抚好了吉安府城,政绩功劳那也是他的,等江西被大汉拿下,保底他都能升到县城做官办事。
……
临江府城。
“抚帅,大事不好了!”
“什么不好了?”
张诚基被惊惶来报信的临江知府叶和侃吓了一激灵,心底都快有应激反应了,当下皱眉问道。
叶和侃惶恐说道:“抚帅,吉安府……吉安府没了!”
张诚基闻言一愣,接着怒道:“吉安府不是早就被贼首杀尽王占了,哪还能再没一次?”
叶和侃连忙摇头:“不……不是这个没了,是吉安贼寇跑了,吉安贼首杀尽王跑了,现在的吉安府已经是汉贼的地盘了。”
“吉安府现在是汉贼的地盘了!?”张诚基瞬间双眼圆睁,满脸都是不可思议的表情。
他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吉安府被汉贼拿下,这怎么可能,汉贼的大军明明都在北边,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南边?
不对,好像还真可以出现。
张诚基居然下意识忽略了,吉安贼寇本来就是湖南逃过来的,他们都能从湖南逃到江西,还占了吉安府城,没理由汉贼不能跟着他们来江西。
好家伙,张诚基连北边南昌的汉贼都不知道该怎么打,这南边的吉安府竟然又冒出来一股汉贼。
汉贼这是要南北夹击,我命休矣!
张诚基想及此处,瞬间两眼一黑,就这么直挺挺昏死了过去。
旁边的叶和侃惊呆了,连忙大呼:“抚帅,抚帅,来人,快来人,找大夫,快找大夫!”
第265章 望风而降
大战还没开打,主帅就先晕了。
叶和侃好不容易把张诚基救醒,这位伪清巡抚醒来第一件事,居然是让他赶紧找来刘鼎,一起商量该怎么守城。
叶和侃有些发懵,汉贼这都还没打来,就已经做好被围城的准备了。
叶和侃只能提醒道:“抚帅,临江府尚有两万大军,而瑞州、袁州、抚州也都在依令募兵。只要抚帅能够下令,四府之地起码能凑出五万大军,而汉贼劳师远征,所带贼军不会太多,我们完全可以主动杀出,定能打汉贼一个措手不及!”
这话讲完,张诚基就如同看傻子一样看着叶和侃。
之前张诚基也这么想,认为自己数万大军北上,不说打赢汉贼,但打跑汉贼应该没问题。
结果,汉贼三千人,直接把他三万大军杀的丢盔弃甲,差点连他都回不来了。
张诚基已经被彻底打怕,这汉贼太能打、太凶悍了,压根不是寻常乡勇能够镇压的,甚至地方绿营都够呛,必须调动真正的精锐之师。
叶和侃眼看张诚基不说话,还以为对方是胆小怯战,当下沉声劝道:“抚帅,须知汉贼不同于吉安贼,吉安贼势弱,吉安府就算一时失陷也无大碍。可这汉贼势大,吉安府若落入汉贼之手,那赣南便会与汉贼的两湖连成一片,届时恐怕江西全省都难以自保,还请抚帅早做决断啊!”
话说到这份上,刘鼎只能开口解释道:“叶府台有所不知,这汉贼确实凶悍异常。临江府虽然尚有两万大军,可这两万人都是乡勇,操练时日太短,连听懂号令都勉强,更别提上战场杀敌。真要与汉贼强行开战,那我们只能是大败而归,唯有抚帅提出的据城而守,节节抵抗,消耗汉贼兵力锐气,这才是正道。”
叶和侃听闻非常无语,明明他们才是官军,汉贼才是反贼,可现在反而他们要据城而守,节节抵抗汉贼的进攻。
这特么到底是谁官兵,谁是反贼?
叶和侃皱着眉,还不想放弃:“刘总镇,我们手上可是有着足足五万大军。若是不惜民力,还能再征召数万乡勇,凑出十万大军,就算乡勇战力低下,可十万大军全部压上,难道还胜不过汉贼?”
这是军队数量的事吗?
这分明是军心士气的问题,乡勇已经不能说是战力低下,而是完全没有丝毫战斗力。
就算他们真能凑出十万人的乡勇跟汉贼打仗,但凡战场上出现一点差错,十万人大军的溃败可是很恐怖的。
而且,十万人的乡勇不一定能打仗,可吃饭绝对个顶个的好胃口。
这么多的乡勇军队,光是粮草辎重的消耗,就能把他们给拖垮了不可。
刘鼎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因为对面的叶和侃明显也是不通兵事,跟前面的张诚基一样,两个都是纸上谈兵,甚至还不如纸上谈兵的文人老爷。
“好了,我意已决!”张诚基没再给叶和侃多说话的机会,当下拍板道,“叶知府,你立刻带领临江府上下官吏,从速筹备守城物资。刘总镇,本抚命你全权负责临江府守城事宜,不得有误!”
这货已经被汉军彻底打怕了,纵使叶和侃说的天花乱坠,他也不打算听取对方意见。
“末将遵令!”
“……下官遵令!”
……
峡江县。
该县地处赣江西岸,正好也是临江、吉安两府交界县。吉安府的汉军要沿赣江北上,第一战就得先打通峡江县。
“大人,汉贼,是汉贼啊!”峡江主簿满脸惊恐,趴在城头望着城外的上万汉军。
峡江县令同样脸色苍白,他是几天前才刚听闻吉安府出现变故,吉安府的贼寇杀尽王被赶跑,而后来了更让江西闻风丧胆的汉贼。
好家伙,一个吉安贼寇杀尽王,他都已经挡不住了,只能请求知府和巡抚大人派兵救援。
这援兵还没到,汉贼的大军倒是先来了。
汉军北上总兵力约有一万,其中只有四千是正兵,剩下六千都是民兵。
可汉军民兵的战力远胜清军乡勇,甚至能够力压之前的江西绿营。
看着城外上万汉军红压压一大片,已经跟峡江县城的百姓人口持平,这还打个屁啊!
峡江县令还在发懵,旁边的主簿就忍不住催促问道:“大人,大人,我等到底该如何是好啊?这可是汉贼,连巡抚大人都打不赢的汉贼。”
峡江县令被吵的心烦,但又没有办法,只能先虚言安抚道:“放心,本县前几日已经派遣了信使到府城求援,估计府城援军已经在来的路上。尔等立刻安排下去,让各级属吏准备好守城物资,峡江虽然只是一座县城,但死守的话也能守住几天,等援军到来,汉贼大军弹指可灭!”
“原来如此,大人深谋远虑,下官佩服!”
主簿信了,一边恭维大人高见,一边连忙退下去安排属下准备守城。
等到主簿退下,峡江县令继续在城头装模作样巡视了半个时辰,而后立马小跑着下了城墙,回到县衙的后宅。
这位县令收拾了自己几年贪污攒下来的银票细软,连本地娶的妾室,生的儿子都顾不上,乔装打扮一番,就趁夜偷溜出城。
翌日天亮,陈有年正在有条不紊组织民夫去填埋护城河,突然之间城门大开,主簿、典史带着两班衙役、手下属吏献城投降。
“我都还没动手,你们就投降了,好歹真刀真枪先干一仗啊!”
陈有年非常无语,他顺江北上第一战,啥事没干,白捡一座县城。
算上前面收了吉安府全境,差不多算是白拿了十一座城池,还有一座府城。
军功一点没少算,仗是一仗没打。
峡江县被汉军收下,官吏暂时没有替换,依旧还是维持原任。
陈有年只派了一个文教官负责留守,又留下五百民兵配合守城。
其余一万汉军,继续沿江北上,半天时间就疾驰三十余里。
新淦县令得到消息吓懵了,这货比峡江县令还干脆,人家是带着银票跑路,他是直接亲自就带着手下官吏开城献降了。
新淦县丞比较硬气,还想斥责县令守城,话都没说几句,就被县令派人拿下。
如此,临江府南部赣江沿岸二县,三天之内全部失陷,仅剩袁江西部的新喻县,以及临江府城尚在。
这占地盘的速度太快,快到临江府城的张诚基和刘鼎都没反应过来,汉军就已经兵临城下。
第266章 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