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153节

  那最先开口发问的,干脆压低声线问道:“子敬兄此话当真,我大汉当真要对黄州……对黄州府动兵了?”

  子敬摇头:“具体细节我也不清楚,但家叔是抚衙文书。已经提前得到了陈巡抚的通告。街上的街役变多,应该是在甄别警惕伪清的细作探子,那些军士见不着了,可能是杨将军已经得到军令,正在聚调兵力。”

  有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我说我家的粮铺,最近卖得特别快,看来是大军将要出征,已经在筹措粮草辎重了。”

  还有人一拍脑门:“这么一说还真是,我家粮铺最近也卖得挺快,天天都有好多粮食运出仓。”

  又有人说:“我家倒是没卖多少,但粮价降了几分,说是府衙下的命令,不许哄抬粮价。我还在奇怪,今年粮食又不缺,也没水旱灾情,哄抬粮价哪有得赚?’

  “……”

  这些大户公子哥们,你一言我一语,越分析越觉得说的有道理。

  子敬待众人都消化差不多,方才接着说道:“我大汉要出兵黄州府,这消息算不上多么隐秘,可能过两日衙门就得贴告示出来。关键在于此番大军筹措这么多粮食,明显不可能只是为了要打一个黄州府……”

  话音刚落,就有人笑道:“这不是当然的,黄州府打下来,汉王顶多算是统一了湖广。汉王既称汉王,那志向就必不可能只在小小的湖广之地,汉王可是志在天下的,打下了黄州府,那接下来就该是我大汉王师,剑指江南了!”

  “大汉王师,剑指江南。说的好,当浮一大白!”

  “咱们喝的是早茶……”

  “那就当浮一杯茶。”

  “哈哈,之言兄真是性情中人。”

  “来来来,干了这杯茶,敬大汉王师旗开得胜!”

  “敬王师旗开得胜!”

  “……”

  却说这几个文人公子哥,说着就已经顾不上什么小声说话,反正消息也快宣发布告,不差这么一两天。

  汪兴尧坐着没动,心思早已沉入深处,他这趟属于商帮外派出差,算是代表背后的徽商跟大汉谈生意。

  因为大汉跟徽商合作的精盐生意,实在太好赚了,完全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纯粹的暴利行当。

  什么粤盐、淮盐、川盐,全都不是汉盐的对手。汉盐便宜,还没有杂质苦味,一经上市很快就被尝到咸味的商贾小民一扫而空。

  然后,问题来了。

  大汉供给他们徽商的汉盐太少了了,相对于其他三种食盐的产量,汉盐要优先供应给自家辖地内的百姓,剩下来的汉盐才能卖给他们徽商去赚钱。

  大汉与徽商合作的第一年,销路没有完全打开,这种模式没什么问题,还能兜得住。

  合作的第二年,销路打开了,汉盐产量就捉襟见肘,又要供应大汉百姓日用所需,还要卖给徽商供货。

  在徽商看来,这汉盐的产量完全跟不上市场的扩张速度,让他们少赚了好多银子。就想着派汪兴尧过来,好歹汪兴尧跟大汉关系还不错,之前还帮着大汉牵线搭桥靠上了他们微商,才有了汉盐的对外销路。

  当然,徽商给汪兴尧的命令也没那么离谱,让大汉共享汉盐的提纯制法,想都不用想肯定不可能。

  那就折中一下,看能不能让大汉提高汉盐产量,或者大汉实在缺人手,他们可以借人给大汉。

  可是现在,汪兴尧觉得这些应该都不用去想了,大汉马上就要攻打黄州府,打完了黄州府就该剑指江南了了。

  徽商内部居然还在关心汉盐产量和少赚银子的问题?

  不行,他得想个办法。

  不能坐以待毙!

  汪兴尧带上了随从汪二,一路急匆匆直奔巡抚衙门。

  因为有商帮给他的内部拜帖,所以湖北巡抚陈兴怀很快就接见了汪兴尧。

  “哈哈,汪掌柜,经年未见,别来无恙啊!”陈兴怀脸上带笑说道,全无半点架子。

  汪兴尧看着面前的陈兴怀,上次见面对方还只是荆州知府,这次就已经变成湖北巡抚,一年之内连跳了四级。

  如此升官速度,果然只能是开国雄主的外戚干臣,要是换成后来的皇帝,怕是外戚做官都不放心。

  陈兴怀客气,汪兴尧却不敢怠慢,连忙躬身行礼:“草民见过陈抚尊!”

  “汪掌柜递上拜帖,可是徽商有什么紧要事,需要汪掌柜来传达?”陈兴怀现在很忙,没时间去过多的客套,索性直接问道。

  汪兴尧没有立刻回答,看着陈兴怀官袍上象征二品大员的锦鸡补子,似乎是有些迟疑,但迟疑只是片刻,又马上下定了决心:“陈抚尊,草民能不能现在投汉?”

  “……”

  陈兴怀一时间竟然有些没反应过来:“汪掌柜,你刚刚说什么?”

  既然已经说出口了,汪兴尧索性也破罐子破摔道:“陈抚尊,草民想要投汉,草民做梦都想做大汉的顺民。草民的妻女家眷,都可以送来武昌为质,还请大汉能够接纳草民一家子!”

  好吧,陈兴怀已经完全懵了,他刚刚都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结果这位老熟人汪掌柜,居然还真的想要投汉?

  陈兴怀有些疑惑道:“汪掌柜,这到底是……”

  汪兴尧听闻却是以为筹码还不够,当下咬了咬牙说道:“陈抚尊,草民虽是徽商的一介跑商掌柜,但好歹也是汪氏旁系。只要大汉愿意,草民可为大汉暗间,关键时刻助我大汉策反拿下整个徽商。有了徽商的加入,我大汉不仅可得大笔财富,还可获得徽商掌握的所有贸易渠道,那我大汉的财政重负必定能缓解减轻不少。”

  汪兴尧跟大汉打的交道不多,但也不少,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他对大汉的财政压力感受非常敏锐,所以笃定大汉绝对很缺钱。

  嗯,他赌对了,大汉确实非常缺钱。

  听到汪兴尧说的徽商财富和贸易渠道,陈兴怀瞬间就不关心为什么了,人家都送家眷妻儿做人质,还愿意做大汉的暗间细作,那还有什么好顾虑的?

  “汪掌柜有此心,实乃我大汉社稷之福气。”

  陈兴怀先是把人搀扶了起来,接着又说道:“只不过,此事牵涉太大,本抚实在难以决断。不如这样吧!本抚即刻安排官船,送汪掌柜去荆州觐见大王,由大王当面决断如何?”

  还能如何,这可是直接上达天听了。

  虽然是反贼的天听,可对于已经决定投汉的汪兴尧而言,这就是天大的机缘了。

  至于会不会误了时间,他反正前面要替商帮谈的生意,也是需要去一趟荆州府,现在无非就是见的人不一样,生意他也不想谈了。

  “草民拜谢陈抚尊!”

  “快快请起,既是我大汉子民,怎么能轻易下跪?这成何体统!”

  ……

第231章 湖北一统

  黄州。

  “府台大人,汉贼已经聚兵武昌县,怕是很快就要打过来了。”

  “嗯,知道了。”

  黄州知府汤鼎文,此刻正坐在府衡后院,无聊的逗弄笼子里的八哥。

  急匆匆赶来的黄冈知县宋志恒,见此情景不禁皱了皱眉,说道:“府台大人,难道不应该立刻号召全城,抗贼守城吗?”

  汤鼎文放下鸟笼,眼里带着嘲讽:“抗威守城,说的轻巧,现在城中府库哪还有半分可用银钱,能让我们拿来守城?制台大人败的太惨了,连他本人都战死在了汉贼手上,大军也付之一炬,而今黄州府各县都有百姓暴动,我们连乱民都压不住,拿什么去守城?”

  伪清在湖北已经就剩下一个黄州府,北面是白莲教,东北是大别山,西边和南边直接跟大汉接壤。

  伪清官府还不分时间,一年到头都在横征暴敛,黄州地方百姓早就叛乱四起,都已经打破一个县城,杀了一个县令了。

  黄州府压根收不上来钱粮,就算能收上来,那也得先用在地方平叛镇压上面,府库早就空的能跑耗子了。

  宋志恒说道:“府库无钱,府台可号召全城士绅商贾,捐输资财,再招募百姓民壮,万众一心定能守住黄州。”

  汤鼎文懒得再说:“那你去吧!本府的官印就在衙门正堂放着,你拿上官印自去,莫要再来烦扰本府。”

  这黄州知府摆烂的样子,给宋志恒气到了,他可是专程赶过来找知府拿主意的,忍不住质问道:“府台就甘心在此坐以待毙?”

  汤鼎文无所吊谓:“千古艰难唯死尔!汉贼破城之日,就是本府为大清和皇上尽忠殉难之日。”

  宋志恒听到这里,当下不再理会这心存死志的窝囊知府,来到府衙前堂拿上了知府的官印,而后快步离开衙门。

  汤鼎文听着忠心老长随的回报,无奈摇了摇头,脸上带着惆怅羡慕:“还是年轻好啊!”

  这位黄州知府确实很让人无语,已经心存死志,都敢自尽殉城,但却不敢守城抵抗,更不敢去招惹得罪那些士绅豪族。

  却说宋志恒拿到了知府的官印,立刻去召集了城中所有还在的衙役属吏,准备去找那些大户豪族们捐输钱粮来募兵守城。

  是的,找大户要钱粮和募兵守城的事情,全都是这位附郭知县一人在干。

  其他的府城官员,诸如黄州同知、黄州通判,还有临时驻办的湖北巡抚、满洲都统。几位能排得上的顶头上司,不是见都见不着,就是干脆称病在家。

  相比较下来,黄州知府的摆烂等死都算好的了。

  至少这家伙只是自己摆烂,把官印权力都交出来了,想守城的就拿上官印守城,不想守城的也可以带上官印投降,不失为大功一件。

  宋志恒带着一众府城衙役,气势汹汹去找城中的富户豪族们捐钱募兵。

  然而,那些富户豪族就像提前说好了一样,面对这位黄冈知县带人过来要钱,不是要婉拒绝,就是连门都没让这家伙进去。

  这些黄州大户思的很简单,黄州府城肯定是守不住的。那与其死硬守城跟大汉交恶,不如先保住家产静观其变,要是汉军破城了,他们就改旗易帜归附大议,反正大汉只分他们的田产,不分他们的家户。

  汉军没破城,黄州守住了?

  那就守住了吧!

  他们都是黄州大户豪族,哪个家里没点手段关系,区区一个黄冈知县算个屁!

  就是难为了宋志恒,他本以为自己有了知府的官印,再加上亲自前往各家大户劝说,总能筹措到一些钱粮守城。

  但现实就是那些大户豪族们完全不买他的账,有好几个干脆连门都没让他进去,只让门子通传说不在家。

  宋志恒脸色漆黑,他很想直接带着衙役,去大户家里挨个抄家,那样肯定能筹措足够钱粮资财。

  可他不能这么干,因为他是朝廷命官,真这么去搞的话,就算黄州城守下来了,那他这辈子的仕途也算完蛋了。

  而且,宋志恒同样也没那个抄家的本事,这些大户豪族又不是傻的,怎么可能没有防备官府狗急跳墙。

  光是外面拿着兵器的家丁护院,都快跟他手下的衙役数量差不多了。

  私造兵器,私募家丁,这已经形同谋反了。

  可宋志恒没办法,黄州能不能守得住都是问题,难不成他还能现在上折子举报这些地力豪族不成?

  抄家不能抄,他也不敢抄,抄了没好处,不抄还能留点余地。

  大户身上弄不到钱粮,宋志恒只能先组织衙役守城,再劝说百姓们也都坚持坚持,能自发带着钱粮帮官府度过难关。

  呵呵,真特么抽象,帮官府卖命守城,居然还要自备钱粮。

  过了两日,汉军水师顺江而下,来到武昌县北岸码头停靠。

  宋志恒听闻消息,急忙登上城墙查看情况,可惜离得太远,什么都看不清。

  看不清没关系,汉军水师的战船在武昌县停靠了一会儿,就开始往黄州府的北岸码头横渡。

  汉军渡江了!

  宋志恒很快发现了情况,但却毫无办法,黄州府城是有江防大炮的,可他手下没有炮手会操作,全是临时凑上来守城的衙役,还有一些强行拉壮丁填上来的民夫。

  这些民夫连口粮都没有,就不用指望他们会操作大炮,能帮着官府卖力守城了。

  汉军渡江前后花了差不多两个多时辰,黄州府城的江防大炮愣是一炮没响,就这么傻愣愣看着汉军慢悠悠渡江。

  “这黄州府的伪清狗官,还真是没本事啊!”杨芳放下望远镜满脸不屑道。

  他刚刚只是略微看了几圈,就看到黄州城头全是穿着差役衣服的衙役,还有零星的民夫青壮,总共加起来都不到千余人,而且全部纪律散漫,不成样子。

  一看对手这么菜,杨芳都懒得费时间,当即下令巨炮攻城,务必今天之内就把黄州城拿下。

  “轰轰轰!”

  杨芳这次攻打黄州,m共带了六门攻城巨炮,三门是自己带来,还有三门是水师运过来的。

首节 上一节 153/2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