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669节

  何博把这死鬼的反应告诉了孙恩,惹得大贤良师笑出了声。

  “真的是越来越像春秋了。”

  谁能想到,

  春秋时代过去四百年后,

  齐、杞、燕、秦、随等史册上的国家,还能再度活跃在更广阔的诸夏世界上。

  “如果殷洲的新乡更迭,怕是要改叫宋了!”

  孙恩便笑起来,“春秋再现,难道不好吗?”

  “那可是诸夏大开大合教化四方的时代,正符合当今天下的形式啊!”

  辽东的貊人,

  新夏的身毒人,

  被爆炸的秦国炸成灰烬的西海群戎,

  还有东瀛北部的倭奴、虾夷,

  都对这样的“春秋”极为欢迎呢!

  反正在“新春秋”之下,

  受到折磨的又不是诸夏君子,

  即便仁慈如孙恩的人,也没办法对此有任何反对意见。

  何博想起正在泰西指点日耳蛮的太平道、中南努力奋斗的嬴氏子,还有那一批跨过西海,走向北方黑土,已经跟当地土著碰撞起来的老秦人,便也跟着孙恩一块微笑起来。

  “的确是这样!”

  “这可真是生机勃勃、万物竞发啊!”

  他可太期待几十年后的全新格局了。

  而随着返回室内,

  失去了上帝恩泽的孙恩再度躺下。

  只是这一次,

  他没能苏醒过来。

  刚刚成立没多久的辽东燕国,又迎来了一位新的燕公。

  那正是当初听说汉廷开具优渥条件,诱使黄巾军投降,从而气冲冲来到孙恩面前,发出质疑和担忧的年轻将领。

  当然,

  此时的他早已褪去了青涩,有了扛起一个国家的能力。

  他承接了孙恩的梦想,本身也怀抱着炽烈的希望,又立下过许多功绩,想来可以让新生的燕国,沿着先人的道路,走到更远的地方。

  不过,

  等三代人过后,一切便不好说了。

  ……

  与此同时,

  海东半岛上的乐浪郡,

  一艘海船正驶离港口,朝着中原的齐鲁大地进发。

  船上装了乐浪郡的官员,而其目的则是去洛阳都城,向天子表示归顺。

  王莽乱政以来,

  乐浪与中原的交流已经断绝了多年,原来的太守便生出了据地自立的想法。

  他在宴会上对那些郡中豪强说道:

  “中原动乱,草民贱种都敢自称将军、国主。”

  “我既出身世家,又有一郡之地,凭什么不能像他们那样,做些大丈夫应做之事呢?”

  豪强们起初赞同他的举动,认为郡守进步了,自己拥有着“从龙之功”,也可以跟着进步。

  奈何海东之地,也不是很太平。

  占据这里的郡守有意自成一国,海那边的齐国也想要将之纳入自己的版图——

  虽说海东贫瘠,

  可土地这种东西,谁也不会嫌多。

  而齐人在东瀛海岛上忍受了太多的狂风骤雨地震,心里对安稳的陆地,更是有着很大需求!

  不过夺取齐鲁这个“祖宗之地”,还是有些困难。

  那就折中一下,

  夺取海东吧!

  于是,

  齐国的海船动不动便朝着东方漂过来,对海东上下其手。

  当地人忍受不了这样的骚扰,在听说黄巾军撤离到了与之相连的辽东,也有侵犯海东的可能后,便觉得“自立自强”这种事,到底是没办法做到的。

  他们海东只是小草灌木,是不能离开大树遮蔽的!

  所以,

  痛定思痛的乐浪郡豪强们反手干掉了“大逆不道”的郡守,派出代表过来,想要回归汉朝的怀抱。

  “中原会是什么样子呢?”

  船上,

  一个小孩咬着手指,好奇的询问起自己的父亲。

  “是一个比乐浪郡繁华千百倍的地方!”

  他的父亲这样告诉他。

  孩子听了,便对中原生出了浓浓的期待,想着自己上了岸后,应该在那里吃什么,玩什么,品尝那比家乡还要美好的滋味。

  结果当他们登陆齐鲁的港口,

  沿着道路走向洛阳时,

  那至今没有修复,仍旧泛滥的洪水,让小孩发出了失望的惊呼:

  “怎么会这样!”

  父亲竟然骗自己!

  洪泛成这样,

  总有受灾的民众在道路上流亡迁移,

  这怎么可能比家乡还好嘛?!

第513章 阴丽华

  建武十二年,

  汉军攻陷成都,割据川蜀称帝的公孙述战死,汉朝就此重新统一中原。

  而先前乐浪郡的主动归附,也让此时的汉朝版图,距离从前基本只差了西域。

  这对洛阳君臣来说,自然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现在天下没有归顺的地方,只有辽东的燕国、称雄西域的交南。”

  “而这两个地方,皆为地广人稀,根基浅薄之所。”

  “想要消灭他们,只要派遣攻灭公孙述的兵力一半,就可以实现目的了!”

  臣子们纷纷请战,希望能够在功劳薄上,再为自己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刘秀没有允许。

  他告诉臣子:

  “国家动乱,已经很多年了。”

  “为了征战四方,恢复祖宗社稷,府库也空虚了很多年。”

  “眼下中原既定,便应当效仿先人,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等到府库充实,户口增长,再去收复西域,攻打燕国。”

  臣子听到皇帝这样说,只能失望退去。

  随后,

  有几家聚集到真定王的府上,在美酒歌舞之中发出抱怨的声音:

  “黄巾军已经撤出了中原,被阻挡在长城之外。”

  “皇帝何时才能够将该有的补偿还给我等呢?”

  当年支持皇帝的改革,而不是像对待王莽一样,给他使绊子,自然是有黄巾军威胁的缘故。

  现在威胁解除了,

  悬挂在头顶的利剑被埋藏到了雪原荒山之间,

  他们也该轻松一二,享受自己应得的富贵了。

  毕竟今日朝会,

  皇帝本人都表达了对燕国的不重视,他们这些依附其下的人,又怎么会继续保持紧绷呢?

  做人做事,都要松弛有度嘛!

  “大王觉得如何?”

  那出声的人举起酒杯,询问起真定王刘得的意见。

  刘得闻言抬起头,那张因醉酒染上潮红的面孔,直愣愣的看向对方。

  然后,

  他打了一个响亮的酒嗝。

  “干杯!”

  刘得也跟着举起酒杯,颠倒着步伐走过去,跟对方碰了碰。

  杯子里的酒水被颠出来了大半,入口的更是稀少。

  那人见他这样,便无奈的说,“大王醉了。”

  “看来今日宴饮,只能持续到这儿了。”

  在从皇帝那里,试探出“天下大定,有刀兵入库”之意后,

首节 上一节 669/7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