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657节

  在药物的作用下,他的病症已经消退了。

  于是孙恩起身走到外面,遇见了几个正蹲在田间地头,高兴的用手指戳着积雪的孩子。

  小小的指头在雪面上戳出来一个又一个的洞,偶尔还要欢喜的叫两声,说着雪的寒冷,还有来年耕耘的美好。

  “道长!”

  他们看到了孙恩,跟他打招呼。

  当他们的大人找过来时,也跟着孙恩亲切的说,“大贤良师。”

  “您这是要去哪里?”

  “病得久了,出来走一走。”孙恩跟他们说道。

  “那我们陪陪你吧!”

  孙恩想要劝阻他们,“外面还有风雪,我连护卫都拒绝了,哪能让你们跟着受冷?”

  那些人就说,“他们不跟你,我们跟你走嘛!”

  “我们遮风避雨的房子,还是你派人修建的呢!”

  听到这话,孙恩便笑了起来。

  他行走在雪地里,气息都畅快了许多。

第506章 新乡

  玄汉更始三年,

  原本合流的赤眉军势力和绿林军势力在长安发生了强烈的矛盾,双方因此火并起来。

  最后,

  赤眉军驱逐了绿林一派,短暂了占领了长安,并杀死了玄汉皇帝刘玄,改立一个宗室出身,如今却已然落魄到给人放牛的小孩为皇帝。

  而与此同时,

  正在河北收拢当地众多势力的刘秀,也与逐步向西进军的黄巾军发生了碰撞。

  双方随之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不满于孙恩各种做法的河北豪强,还有其手下的一些将领,纷纷投靠到刘秀麾下。

  这让黄巾军在前期迎来了不小的麻烦,吃了几场败战。

  但很快,

  黄巾军又得到调整。

  那些拥有着足够勇气与武力,愿意跟着孙恩走的人,纷纷站了出来,并阻止了好几个将军意图投敌的想法。

  当被自己原本的士卒压到大贤良师面前时,那些人还叫嚣着:

  “难道我当年没有这样的一腔热血吗?”

  “难道我不曾追随大贤良师,想要恢复天下的太平吗?”

  “等你们到了我这样的地步,拥有了我这样的权势,也会变得跟我一样!”

  “现在还能站在岸上,道貌岸然的指责我的堕落,无非是你们没有拥有我这样的财富权力!”

  随后,

  他们又对孙恩说,“我在心底,仍然敬重你。”

  “但你过分的仁慈、宽容,不会让人臣服的。”

  “所谓的天下大同,众生平等,又能做到多少呢?”

  “天下之人有千万之众,你是没办法让他们都接受你的理念,追随《太平经》去做事的!”

  “《太平经》里说,集众人之力,犹如聚沙成塔……可你没有见过‘塔’的样子吗?”

  “它本来就是越往上,越尖锐、狭窄、稀少啊!”

  所以,

  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才是真正的顺应天道!

  孙恩没有跟他们辩论什么,只是揉了下有些气短的胸口,让人将之拖下去,处死了。

  他站起身,对身边的人说,“人世的道理,我并非不懂。”

  “但有些事情,总要有个开头,才好引来后继者,让他们去发扬光大。”

  “在我之前,中原的陈王曾揭竿而起,反抗过暴秦的统治,但他很快就沉迷于富贵中,迷失了方向,丧失了性命。”

  “我效仿陈王为民发声,却不愿做第二个陈王。”

  “我只想做一个先行之人,为后来者踏出一条新路来。”

  孙恩后面很快就整顿好了军务,再次与刘秀作战,并取得了大胜。

  可惜的是,

  刘秀的好运气仍然庇护着他。

  在昆阳时,

  那运气让刘秀得到了“天助之”的光环;

  而在同黄巾军的作战中,

  那运气更是让刘秀能于大败中,带着伤痕脱身而出。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我只需要继续坚持就好。”

  听到有人抱怨战场上的混乱,以至于让刘秀这个敌军主将,竟然乔装逃跑成功时,孙恩只是从容的笑道。

  他拨动胯下骏马,又走向新的战场。

  而在中原烽火猛烈燃烧之时,

  东瀛齐国那边,也迎来几位未曾料到的客人。

  “你们是从大洋彼岸的新国回来的?”

  “是新朝皇帝派去那里,宣读诏书,为其赐予新国号的使臣?”

  齐王对着殿堂之下,那两个形容十分狼狈的人问道。

  他瞪大了眼睛,上下打量个没完,显露出纯粹的好奇和惊讶。

  那两人不断点着头,初时还想端着“上朝天使”的姿态,但海上漂流时,空了许久的肚子一叫,就忍不住动起筷子,夹了面前桌案上的食物,往嘴里塞去。

  齐王也不责怪他们的失礼,只是抬手拨开垂在眼前的冕旒,对侍立在侧的臣子悄声说道:

  “时隔这么多年,他们竟然没有死啊?”

  臣子也悄声回道,“有些人运气好,抱着木板都能从东瀛漂到中原呢!”

  更别说商末之时,还有一群殷商遗族渡海跑到殷洲去的。

  他们这些后人再怎么不争气,但在间隔的千年间,造船总归是要比商人稳固耐风的。

  所以面前之事,不足为奇。

  但齐王惊讶的是,“他们竟然真的去了殷洲!”

  当年新朝建立,

  中原曾派使者过来,向齐国宣读新天子的诏书。

  因此,已然四十有余的齐王,是见过这两位使者的,也是知道他们被新天子赋予了“前往新乡,勒令其改名”这个命令的。

  只是,

  齐王可没想到,隔着宽广无边的大洋,这两个使者不仅没有找理由拒绝这个极为危险的任务,还真的找到了船只,前往了殷洲。

  “而且新乡之人,还没有把他们打死,也是心善!”

  以己度人,

  齐王觉得在自己国家建立了许多年后,突然来个家伙,强迫自己改个国名,还要求自己对其感恩戴德,

  齐王绝对会在下一刻以“进殿是先迈左脚”为理由,送他去阴间,同齐国的历代先王亲口说这件事。

  毕竟隔着大海,

  使者能不能活着到达目的地,又能不能活着返回,也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看着殿中正狼吞虎咽,显然受了不少罪的天使,齐王又忍不住跟臣子说:

  “要不要直接告诉他们,新朝已经灭亡了?”

  齐国的海船从来不会停息,

  齐人的风帆总是吹的鼓起。

  所以,

  当中原沉浸于大乱斗之时,

  矜矜业业的海上马车夫,仍然在属于诸夏的海洋上穿梭着,对各地的情况有些较为及时的了解。

  虽然还不能断定在中原那边已经称帝的豪杰中,谁才是真正的真命天子。

  但王莽头颅被玄汉皇帝下令腌制保存,列为“国宝”这件事,齐王还是知道的。

  好在臣子拦住了齐王。

  “这样不好!”

  “要是让他们应激的噎死了,岂不是令人惋惜?”

  无论如何,

  这两位使者的倔犟和忠诚,都值得他们尊重。

  所以那样的噩耗,还是等他们回到中原,让其自行了解吧。

  ……

  “这是殷洲新乡国的史书和地图。”

  “那边的喜鹊亲手抄录寄回来的。”

  阴间,

  东瀛的咸鱼从自己肚子里掏出来一卷又一卷的文册,递给自己的本体。

  何博接过来,眼睛还盯着他发白油腻的肚皮。

  “……你这么搞,我总觉得你会从里面再掏出一张写着‘陈胜王’的纸条。”

  咸鱼就回道,“如果我真弄个‘陈氏王’出来,齐国不得跟着爆发内乱?”

  田齐的后代可还在东瀛繁衍着呢,

首节 上一节 657/7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