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635节

  而且兄长乐善好施,喜欢结交江湖上行走的侠义之士,有效仿汉太祖的志向,

  自己无论如何,也应当以楚元王为榜样,为兄长的事业,提供一些助力。

  怀抱着这样的想法,

  年轻人又眺望了一阵“新室太皇太后”的葬礼车队,直到那高高举起的引魂幡、边走边撒的白纸钱也跟着远去,没入视野尽头,他才收回目光,转身向太学走去。

  “南阳学子刘秀,前来报到!”

  ……

  与此同时,

  远在罗马,超长待机到七十七岁的奥古斯都,也迎来了自己一生的终结。

  他带着仅剩的生机,看着面前的继承者,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这很好。”

  “你们应当在我的死亡中庆祝神圣家族的延续,而不是为我的离去流泪悲伤。”

  他的两名外孙擦着眼角点头,随后走近外祖的床榻,各自拉住他的一只手,为奥古斯都送上最后的祝福。

  而在床榻的对面,

  同样苍老的太平道大贤良师赵申,正手持着九节杖,准备为奥古斯都念诵接引度魂的经文。

  这是奥古斯都自己的要求。

  他对诸夏的好奇和求知,一直延续到了自己即将死亡的时刻。

  在听说在罗马各行省传道多年的赵申重返罗马城,打算从这边乘船返回秦国的时候,奥古斯都聊发少年狂,召见他问道:

  “我就快死了,又听说道教有些神奇的能力,希望你可以为我做一做。”

  赵申就说,“这怕是会让我跟万神殿里的祭祀打起来。”

  奥古斯都则笑道,“这有什么问题?说得好像你传道之时,打得少了一样。”

  西秦太平道有着过于充沛的武德,甚至各方传道之人,还推崇私斗,认为通过物理上让人闭嘴的手段,可以得到辩经的胜利。

  而赵申能当这么多年的大贤良师,在这方面自然不会有所缺失。

  近十年间,

  他去过日耳曼尼亚那边,去过卢西塔尼亚那边,

  并发扬老当益壮、老骥伏枥等精神,让那些不通人性的蛮夷,有了直立行走的迹象。

  这样的消息传到奥古斯都耳朵里,让这位统治罗马的君主都忍不住啧啧称奇。

  这也是奥古斯都突发奇想,要在自己死后,除却由奥伽斯的使者施以接引鬼魂至于冥界的仪式外,让太平道再来一遍的原因。

  反正他心里对这些神神鬼鬼的事,是没什么相信的。

  只是满足一下自己临死前的恶趣味罢了。

  赵申没有办法,只能答应下来,吩咐弟子约瑟做好应战的准备,然后带着徒孙椰酥来到了奥古斯都的宫殿中。

  当其他人落泪之时,

  赵申就让椰酥手捧着经书,佩戴着玉石,捏着一柱点燃的香,预备着为奥古斯都送行。

  “为什么是我呢?”

  少年人椰酥摆着很能唬人的姿势,悄悄的询问自己的师公。

  奥古斯都这么高贵的人,

  应该由大贤良师亲自出手超度啊!

  但赵申告诉他,“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做过仪轨了,你比我经验丰富,当勉励之!”

  开玩笑,

  西秦大贤良师武艺高强,向来不跟人啰嗦。

  如今业务生疏了,哪能拿到奥古斯都面前献丑呢?

  还是让徒孙服其劳吧!

  “哦!”

  椰酥表示了解,然后深吸一口气,无视旁边罗马祭祀不屑的目光,做好了准备。

第494章 秦汉之交

  白色的熏香慢慢飘荡,

  将这绝对的异域,也染上一丝来自东方的气息。

  而弥留之际的奥古斯都听着用诸夏雅音,带着轻快又深奥的旋律,念诵出来的《太平度人经》时,忍不住发出生命中的最后一声感叹:

  “呜呼!”

  “我想我正在成神!”

  说罢,

  一切终了。

  奥古斯都的亲人围绕在他的身边,释放出了压抑许久的哭声。

  但很快,

  这个欣欣向荣的国家又要结束这短暂的休息和哀伤,朝着更加光明的未来走去。

  提比略带上了桂冠,成为了罗马新的君主,并遵循奥古斯都生前的要求,指定后者的两位外孙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待其死后,

  其中做兄长的,盖乌斯·尤里乌斯·凯撒,这个继承了罗马实际开国君主之名的年轻人,会成为这个王朝的第三任统治者。

  ……

  “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但未来还很漫长,也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向冥土中的先人,带去怎样的惊喜。”

  站在码头上,等待着前往秦国船只的大贤良师掏了掏自己的口袋,抓出一把粟米,将之抛到地上。

  然后他招呼起站在不远处的肥鸽子,“嗟,来食!”

  肥鸽子蹦哒的跑了过来,腆着肚子就开始啄米,没有丝毫骨气。

  “没出息!”

  大贤良师俯瞰着胖咕咕,老眼眯了起来,向上帝泰西分帝表示出了极强的鄙夷。

  “你成天除了来码头整点面包屑,还会做什么?”

  胖咕咕用翅膀摸着自己的喙想了想,然后告诉自己的代行者:

  “还能去海上整点鱼仔呢!”

  “你不知道海鲜有多好吃!”

  “而且你凭什么指责我?”

  鸽子啄完了地上的粟米,又确定赵申手里没有了食物后,便挺起了胸膛,变得理直气壮起来:

  “你在罗马传道这么多年,超度了几个死鬼下来?”

  “我看你就忙着砍人了是吧!”

  泰西的罗马,

  到底不是诸夏所统治的地方。

  除去凯撒、奥古斯都这两位统治者的个人喜好,以及为了统治从而引进的些许东方特色外,

  它仍旧是个纯然的、绝对的域外异族之国。

  当然,

  由于当年同秦国的友好关系,

  加上这两个国家,差不多是一同兴起于大海的边沿,在其发展壮大的许多年里,少有利益上的纠葛,还联手划分过好些希腊人建立的城邑邦国等等缘故,

  慷慨大方的秦人,曾给予过罗马“类我”这样的高度评价,并在近些年的冲突中,约定了“互为兄弟”……

  所以,

  诸夏的上帝,自然不会用一般蛮夷的态度,来对待罗马这位毫无血性的兄弟。

  但他仍旧没有在这些年里,收下几个出身罗马的死鬼——

  一者,

  是上帝毫不掩饰的偏心疼爱,让他没有像对待诸夏的子民那样,将温柔施于罗马人。

  如果罗马人不信自己、不给予祭祀和供奉,或者不经由太平道的道士“引渡”的话,上帝会拒绝接纳他们的魂魄进入自己开辟的冥土。

  哪怕冥土之中空无一物,空虚寂寞冷到肥鸽子只愿每天翱翔下地中海夏日的阳光之下,漂泊在冬日的阴雨之中,

  他也不会放松准入条件的。

  宁缺毋滥嘛!

  要是待遇一样,

  那阴间的那些排队等着投胎的死鬼,怎么会有“下辈子生于诸夏”这样的祈愿?

  二来,

  虽然上帝同太平道立下了约定,给予了赵申等代行者念经引渡非诸夏者的权利,

  但后者在行使这等权柄时,并没有显出多大的热情。

  毕竟对太平道的道长们来说,死下阴间这样的福报,可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

  秦国动乱不止,

  他们在超度接引死鬼秦人这件事上,都有些忙不过来,何况腾出手去接引几个罗马异族?

  那些家伙有自己的信仰,还不信上帝这位既是一、也是万,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神灵呢!

  他们干嘛要拿自己的热脸,去贴对方的冷屁股?

  哦,

  考虑到罗马人的风俗,

  这么做必然会让他们感到更爽!

  三者,

  则在于罗马的“罗马人”并不是很多。

  罗马其国,

  是一个奴隶制极为流行的国家。

首节 上一节 635/7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