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633节

  “我还以为他们是那位女君子的……”

  他想起上帝讲过的,那位女土豪的作风,便扭捏的说了起来,很是唾弃自己那污秽的思想。

  何博都有点震惊了,觉得孔光这小老头死了以后,不用再面对人间的各种糟心事,又经受了荀孟等先人的调教,怕是有了狂浪的迹象。

  “她的儿子已经成年了,而且又有那样的年纪,怎么能养一宅子的汉子?”

  “你当她是宣太后啊?”

  宣太后,

  是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

  也是一位狂野到,可以在朝堂上,当着外国使者的面诉说自己和丈夫恩爱画面的女子。

  在其死后,

  她仍旧过的十分潇洒,跟自己生前找的男宠、死后包的面首,还有死鬼丈夫,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何博偶尔会窥探她的日常,因为即便是上帝,也十分好奇对方是怎么做到,让一院子的男人和平共处的。

  更重要的是,

  另一位当事人秦惠文王一点也不觉得这有问题,甚至还能笑呵呵的跟魏丑夫等人坐一起享用美食美酒。

  “这些都是小事,都变成死鬼了,自己快活才最重要!”

  当何博悄咪咪的询问惠文王的内心想法时,后者如此回道。

  而孔光也是听说过这位著名太后的。

  在被迫接过上帝心血来潮的任务后,孔光为了完成它,的确下了不少功夫,拜访了好些阴间女子。

  其中自然就有宣太后。

  而听到上帝这样说,孔光便涨红了老脸,承认自己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

  他随即便说,“她安排那么多护卫,是为了迎接不久后的动乱吗?”

  “这个还用多想吗?”

  何博看着孔光,又一次的劝慰起这位友人,“看来先贤的教导还不够,莲藕还要继续吃啊!”

  “不然的话,我怕是要忍不住,手动帮你在心上开几个口子,长点心眼了。”

  反正死鬼不怕被拆,

  何博在这方面,也具有极好的手艺,不用担心扎错了地方。

  而就当上帝一边调侃着随侍在侧的死鬼,一边继续观察洪水泛开后的人间景象时,

  一缕不能为凡人肉眼可见的黄烟飘荡而来。

  何博对它招了招手,那淡漠的烟云便落了下来,钻到上帝手里,化为一封奏疏。

  这是太平道在举行了祭祀天地的仪式后,向上帝发出的请求: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至高无上,仁爱万民的上帝啊!”

  “现在中原的百姓,正因为一些违背了您令其牧养生灵的要求,遗忘了自己坐在高位上责任的人,而面临着无边的痛苦。”

  “他们哭求着上天的垂怜,希望在灾祸面前,寻找一条可以活下去的道路。”

  “太平道秉持着您的道义,领受了您曾交给我们的使命,有为天下人鸣不平、乞活路的义务!”

  “如今我孙恩,现任的太平道大贤良师,携带着万民之心,向您发起请愿,立下承诺——

  要以公心去铲除人间的私心,要以清正去祛除人间的邪恶,要让人世的太平恢复,要让那泛滥的洪流得到约束!”

  “巍峨的上帝,愿您见证我们的决心,祝福我们的事业!”

  “准备造反了还通知我一声,果然中央之国就是讲究。”

  何博看完手里的“太平道伐不公檄文”后,忍不住呵呵一笑,想起当初新夏太平道造反的旧事。

  那时候没有经验,

  太平道的仪轨也没有得到完善,

  那些人做大事前,可没有跟何博这位上帝打过报告。

  不过想到当年带领队伍的,是上帝钦定的邹衍和夏文王,倒也不必纠结新夏和中原,谁更有礼貌了。

  反正已经习惯了放开拳脚,跟西海、泰西之地的蛮夷进行武力传道的西太平道,是不会对着上帝讲文明懂礼貌的。

  拿着九节杖咔咔一顿敲,让宿敌跟自己打开天灵盖说亮话就完事儿了道友们!

  何博将目光投向中原太平道的驻地——

  那里,

  刚刚烧纸上香完毕的孙恩,正拍打着膝盖上的灰尘,从容的站起身,宣布了敬神仪式的结束。

  “不再占卜几次,询问上帝的意见吗?”

  发了个通知就自顾自的去做,这执行力是不是有点过于强大且自我呢?

  知道太平道的确有点东西,并不像其他教派那样,只靠着灵巧的口舌、玄妙的经文,哄骗信众赚香火钱的周坚小声的询问从其父手中,继承了自己的大贤良师孙恩。

  “万一上帝震怒,降下雷霆呢?”

  “那也得先劈长安啊!”

  孙恩理直气壮的回道。

  他随后又一挥手,让周坚看着下方那些头戴黄巾,面容凄苦,只等着用一把火焰,焚烧自己痛苦来源的百姓。

  “而且我们可以等,这些人可以继续等下去吗?”

  “既然有了做大事的决心,那怎么可以依赖占卜呢?”

  难道占卜的结果是不吉,

  太平道就要违背自己立业的根基,遗忘自己的使命,无视无数人包含痛苦的目光,放任“洪水”肆虐人间吗?

  “如果你不想在这样的年纪,遭受过分的动荡,那我愿意放你返回家乡。”

  孙恩告诉周坚。

  后者发出了一声叹息。

  “我在外游荡这么多年,对家乡的很多东西,已经不熟悉了。”

  “而且按照大水蔓延的方向,也许那里同样遭受了灾祸,有人流离失所……”

  他又重重一叹,“罢了!”

  “我还是去准备点治病疗伤的器具吧!”

  打仗可是要有剧烈伤亡的,

  周坚如今是个纯粹的老头子了,没办法用棍子捅死别人,只能待在后方,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第493章 东西两地的死亡

  当太平道率众起义的消息传到长安后,皇帝王莽自然怒不可遏。

  他连发多道旨意,要求调集军队去平定这场叛乱。

  “前汉的宗亲官员造反也就算了!”

  “怎么这些黎庶也跟着造反?”

  “他们怎么就不能多忍耐一下呢!”

  长安的公卿们感受着皇帝的怒火,于私下交流道:

  “新朝刚刚建立,他们就迫不及待的跳起来做恶,真是不吉利!”

  “还不是因为皇帝做的有过失!”有人饮了两杯酒,嘴巴便有些不受控制,“汉家天子,可没有像当今这位那样行事的。”

  回想起元成哀平这几位帝王,不论其心中如何想法,反正他们在位时间实际表现起来,是以“宽仁柔和”治国的。

  而宽仁柔和细述起来,无非是放纵臣下、任其行事、少有约束。

  哪里像王莽这样,什么都想管,什么都要管,结果什么都管不好。

  “中原民情汹汹,无法抑制;西域那边,还同匈奴、乌孙有了矛盾,更贬斥隋秦的使者……这执政真是不知所谓!”

  在听说东方更换了皇帝后,诸夏统治的广大范围内,认可“中央天子”地位的势力纷纷派使者过来,前来恭贺朝见,以示归化臣服。

  结果匈奴那边,

  因为仪式感过重的王莽给其单于改称为“孝单于”,从而一怒进攻起了新朝的边疆——

  然后,

  没能抵御住匈奴入侵的王莽便转手将“孝单于”派来长安学习并当质子的王子给斩首了。

  哼,

  打不过你爹,

  还不能拿你这个“孙子”撒气吗?!

  至于乌孙,

  其使者携带礼物跨越西域而来,已然表示出了足够的诚意,结果王莽却觉得乌孙国的共治君主,两位大小昆弥中,大昆弥同匈奴友善而不亲近自己,便有意抬举小昆弥这边的使者,让他坐在大昆弥使者的上位。

  负责礼仪的官员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

  “大昆弥是乌孙的君主,小昆弥是他的臣子,哪有臣子之使坐在君主之使上面的呢?”

  “陛下推崇周礼,自然要严格尊重周礼的规定,哪能知礼而违礼呢?”

  “这样做,不仅让蛮夷不再服从天朝,还会损害陛下的威望!”

  王莽不听,还怒气冲冲的下令,送礼官去见了周公。

  礼礼礼,

  狗脚礼!

  王莽现在最恨别人跟自己讲“礼”!

  知不知道,

  这是他的禁脔!

  只有王莽能用礼去指责别人,烘托自己,别人怎么可以这样做呢!

  而且“周礼”,

  是王莽得到汉室禅让的主要原因,

  被人于朝堂上如此指责,岂不是在动摇他的法理?

  怀抱着未熄的怒气,

  当秦隋的使者来到长安,恭贺新天子时,

首节 上一节 633/7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