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常人之心,
不就是偏向一边的吗?
谁会不喜欢自己的亲生孩子呢?
在没有长成之前,
他只要遵循长辈的安排,在大秦安静的学习,等待罗马的太阳升起就好。
为此,
屋大维特意深入研究了一番大秦在中原的故事。
诸夏那浩如烟海的史书,
除了能让后人学习之外,
也能让心怀革新之志,有意更进一步的外人学习。
而凭借那几年的留学经历,
屋大维也许对诸夏的一些风俗民情,乃至于对地理天文不甚了解,
但对各种由政治交往、军事博弈延伸出来的典故,却是信手拈来。
等到罗马后三巨头时代,他同安东尼、雷必达等人争夺权利时,更是将理论和实践相融合,从而完成了养父凯撒未尽的伟业,成为了照耀新时代罗马的太阳。
“我所求得并不多,只希望家族可以流传长久罢了。”
回忆了一番过去的奥古斯都用流利且口音纯正的秦版诸夏雅言,对面前这位从他决定返回罗马起,便一路跟随在身边的智囊副手如此说道。
“你亲眼所见,我为此做了许多准备,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掌握罗马后,
奥古斯都进行了许多改革,并在约束罗马放荡的风气上,做出了许多努力。
这使得男女不忌、东食西宿习惯了的纯正罗马爷们,还在暗中发出抱怨:
“瞧瞧这位奥古斯都,第一公民!”
“除了那副模样,哪里还像个罗马人!”
“他已经被秦人带坏了!”
怎么就不能学习下自己的养父!
明明凯撒留学秦国十来年,归来仍旧罗马作风,
凭什么你屋大维归来,就要限制罗马传统的快乐方式?
当然,
这些抱怨并不能阻止奥古斯都的雄心壮志。
他强硬的推行了这些政策,并让之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成功拥有了令他满意的姿态。
“但这些哪里够呢?”
“改变人心,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
他的秦人智囊秦明这样说道,“我知道你的志向,也明白你的坚毅。”
“可就事实来说,如果你想要尤里乌斯家族的荣光永不坠落,还是需要考虑,选拔一个更加合适的继承人。”
“德鲁苏斯已经去世,提比略有成为你后继者的能力。”
提比略和德鲁苏斯这对兄弟,
都是奥古斯都的继子。
但受到个人感情,还有血脉联系影响,后者更加受到继父的喜爱。
毕竟他们的母亲莉薇娅,是奥古斯都这理性的一生中,难得的放纵和浪漫。
为了这个女人,
当时还是屋大维的奥古斯都毫不犹豫的跟自己政治联姻的妻子离了婚,并强行要求早已嫁为人妇的莉薇娅同样离婚,转投自己的怀抱。
而德鲁苏斯,
则是莉薇娅嫁给奥古斯都后不久生下的孩子。
鉴于罗马的风气,
还有双方狂热的纠缠,
许多人怀疑这位推算出生时期,应当是其母亲和前夫所孕育的“皇子”,很有可能是奥古斯都的私生子。
不然的话,
明明同是继子,
为何弟弟却受到更多偏爱,就连成年后迎娶的妻子,都是奥古斯都精挑细选的,出身于尤里乌斯家族的侄女安东尼娅?
为什么奥古斯都不直接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对方呢?
对此,
追随奥古斯都的秦人只保持沉默,不做任何置喙。
可惜,
天意总是喜欢捉弄人。
每当人为一件事做了各种准备时,总要在最后时刻给人一个“惊喜”。
七年前,
远征日耳曼尼亚的德鲁苏斯在途中染病去世,让奥古斯都万分伤感。
就在大家以为他会像扶持德鲁苏斯那样,扶持另一个继子提比略时,奥古斯都转身就收养了自己的两个外孙——
他和真爱莉薇娅没有生下孩子,却和前妻生育了一个女儿。
而这个女儿被奥古斯都嫁给了自己的老友,并生下了三子二女。
除了给老友留下一个小儿子继承家族之外,其他两个儿子都被奥古斯都冠以“凯撒”之名,纳为尤里乌斯家族的新成员。
这让德鲁苏斯是其私生子的传言得到了更加迅猛的传扬,
也让提比略这个确凿无误的继子处境尴尬。
即便他拥有足够的能力,并为新时代的罗马立下了许多功劳,却还是迫于这样的压力,选择了辞职隐居。
这让旁观者秦明见了,心中生出焦虑来。
作为一名诸夏君子,
他可太清楚,君王迟迟没有确定继承人,会引发怎样的风暴了。
远的不说,
秦国那位因为猜疑子嗣、臣子,从而引发叛乱的先帝,可还没有烂完呢!
现在的奥古斯都已经六十,
他还能有多少时间,去培养自己的外孙?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上天定下的寿数,可不是凭借意志就能修改的。
何况其女儿尤利娅对父亲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强迫自己嫁给阿格里帕,这位奥古斯都的同龄者、好友、大将这件事,心中一直很是不满。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
她是否会向其灌输一些对奥古斯都的埋怨呢?
“难道您愿意拿一生的心血,去赌那未知的结果吗?”秦明说道。
“我观察过提比略很久,他是个生性谨慎,知晓分寸的人。”
“将国家暂且托付给他,再让其立下两位殿下作为继承者,又有何不可呢?”
无非是左手倒右手罢了。
奥古斯都闻言,看着他说,“我以为你作为诸夏人,会格外注意一家一姓的传承。”
提比略虽成了他的养子,
但对方出身的克劳狄家族,在罗马同样享有高贵的地位。
因此提比略没有改变自己的姓氏,没有完全融入“尤里乌斯”中来。
秦明只拱着手告诉他,“食君之禄,分君之忧。”
“我既然追随你来到了罗马,又怎么可能还按照诸夏的方式去处理事务,而不顾罗马的情况呢?”
国情不同,
可不能乱来!
诸夏君子的务实和灵活身段,更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倔犟和撞南墙中,磨练出来的。
不实事求是的家伙,
早在春秋大乱斗里,被其他诸侯炼化成资粮了。
“……我会考虑你的建议。”
最后,
奥古斯都轻轻的点了点头,结束了和秦明的交谈。
秦明因此退出去,走上罗马扩建成的宽广大道,想要回到自己的府邸中。
“嗯?”
坐在马车上的秦明于道旁注意到了几个不同寻常的身影,忍不住叫停了车架,步行到那几人身边,发出询问:
“你们是从秦国来的?”
“是的。”
那披着黄袍的老者如此回答。
秦明眼睛一亮,抚摸着胡须说,“秦国的局势得到好转了?”
不然的话,
怎么会有秦人得空,在罗马城中漫步?
要知道,
在秦国内乱,罗马趁机进攻玉壁城后,
两国便完全撕破脸,背道而驰了。
罗马时常从海上骚扰秦国的陇西和陇南等沿海郡县,
而苦于内乱,无法腾出手反击的秦国只能下令禁海,并清扫沿海之地,让罗马人上了岸,也抢不到什么东西。
即便有秦罗走私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