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586节

  “我不能沉浸在击败一群蠢货的得意中!”

  “这让只会放松我的警惕,降低我的智慧!”

  “我命中注定的敌人,罗马命中注定的敌人,只能是秦国!”

  屋大维这样说着,露出坚定决然的目光,“所以,我不能错过这次,给予敌人致命一击的机会!”

  能让秦国燃烧的机会只有一次!

  如果别人把握不住,

  那就让他屋大维来!

  如若不然,

  这个顽强到犹如蜚蠊的族群,

  必然会在沉沦之后,再度兴起!

第469章 日蚀与梦

  “罗马也出兵了?”

  “大秦的福气真是不小啊!”

  当新夏隋国的使者,带着来自于秦国的消息,进入长安对天子表达问候时,

  于万里外旁听的何博便对着身边的秦君们,发出了如此赞叹。

  可惜后者对他放出来的嘲讽,早已习惯,

  而且失国一次,也提高了他们的忍受能力,

  所以并没有死鬼搭理他。

  连一逗就胀气的始皇帝都没给上帝一个眼神。

  于是何博眼睛一眯,又凑过去,双手叉腰的讲:

  “宗庙要倒下了,你们就不担心吗?”

  孝公闻言,抬头看了他一眼,没有直接回复。

  他只推了推自家的来孙嬴政,并对他提出要求,“皇帝,你说句话啊!”

  嬴政在旁边低着头,闷声没动静。

  孝公便又去推昆孙扶苏,“二世皇帝,你来说!”

  扶苏有些不好意思,

  但他向来是个孝顺的孩子,也不像父亲那样拧巴,长了张嘴跟挂件似的。

  所以,

  当孝公催了两下后,扶苏鼓足勇气,憋着一张微红的脸,对何博说道:

  “还请允许我用你自己说的话作答——”

  “皇帝不急太监急!”

  何博当即就气得跳脚,“真该死!”

  “你竟然敢用我的话语来攻击我!”

  扶苏道,“可我只是复述了一遍你的话而已……”

  但何博就是不管。

  他给予了扶苏重重的惩罚,让他去处理山一样高的文书,并告诉他:

  “在大黄偷吃完西门豹食盒里的东西之前,你不准下班!”

  扶苏跟旁边的大黄听了,都露出了惊恐的表情。

  前者是吃过文书之苦的,

  后者却是知道西门大夫食盒里,装满了他夫人对其的“关心”。

  那浓浓的汤水,偷吃一点都能令狗生不如死。

  它真的一点都不想吃啊!

  大黄尾巴都夹上了!

  可扶苏也不想永远沉沦在文山书海之间。

  他看向大黄的眼神,闪过一些纠结、悲痛、愧疚后,便逐渐坚定起来。

  何博见状,又得意洋洋的跟季伍说道:

  “看吧!”

  “上位者治理下面的黎庶,就是用这样的办法来转移上下矛盾的!”

  执掌国家权力的贵人们,在提出某些不好的、不符合人心的政策时,也会担忧遭到百姓的反对和抗争。

  对此,

  贵人们自然要有所准备。

  毕竟他们推行的政策,要为自己谋取利益,

  岂能因为庶民的反对,就放弃它呢?

  秉持着这样的原则,

  贵人们便会在落实政策之前,对庶民进行搅弄,令其相争,分化瓦解他们的力量。

  如此这般,

  无法凝聚的一团散沙,又哪里能跟贵人们作对呢?

  心里有气?

  手里只有竹竿木棍,拿不起刀剑弓弩,还分散四处的庶民,

  又能奈贵人何?

  近来正跟着太平道厮混,做各地世家庄园调查的季伍看了,却不像往常那般生气恼怒。

  熟读《太平经》,又跟那些心怀天下,敢于离开温柔的故土,来到正逐渐走向崩坏的中原传教的道士们接触了一段时间后,

  季伍看上去要随和从容了许多。

  他只是对鬼神回道,“即便是微小的泥沙,也会有堆积成山,压塌堤坝的那一天。”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也喜欢用自己的私心,去揣度天下人的公心,觉得分化瓦解了黎庶之后,后者便各自为战,人人相斗,使自己的位置安稳。”

  “可他们却不知道,这天下千千万万的人中,总有敢于挺身,为黎庶发声的贤人存在。”

  “而那些粗鄙、不通文字的黎庶之间,也有着一副涌动热血的心肠,不似吃多了酒肉的贵人们那般寒凉。”

  “再者说!”

  停顿了一下,季伍又说,“权贵如此之多,免不了也会出现几个离经叛道的,想要切真落实先人教诲,引导天下向善的家伙。”

  何博眨了眨眼睛,“你说的是孔光跟王商这些人吗?”

  他拍着手,对着季伍调笑起来,“嗨呀!”

  “你不是一直很讨厌只知道空谈经义,不去为百姓做实事谋好处的家伙吗?”

  “现在看多了在地方上作威作福,圈地占民的贵人,就觉得这两人眉清目秀起来了?”

  季伍当即哼了一声,“那两个分不清情况的犟种,我对他们才不熟悉呢!”

  说罢,

  他就离开了这里。

  何博在原地放声大笑起来。

  随后,

  他从高原上抬起头,眺望起天上的太阳——

  而那滚烫明亮的金乌,

  也逐渐的显露出乌黑的斑点,以示对鬼神的回应。

  旁边等待已久众多死鬼们也跟着站起身,仰起了脑袋。

  “日蚀来了!”

  他们纷纷赞叹着,“石申和甘德预测的当真准确!”

  “还真让他们推算出了日蚀的日子!”

  在甘石这两位天文学者死后持久的努力下,

  他们所编修的《星经》,不仅扩充了对更多星辰的记录,还增添了对各种奇特天象的解释,分析了它们形成的原因,以及写下了推测其到来时间的方法。

  这是人对天地研究长久,从而形成的智慧结晶,

  也是足以为后人称道、赞叹的“奇迹”。

  即便后人注定不能知道,明明已经在战国时代,就已经成书了的《星经》,为何还会被一些奇怪的、行文风格十分贴近原作者的后人续写,并毫不吝啬的填补进更多的,且成就非凡的内容,

  但就像何博和死鬼学者们,至今还在为内容已然“汗牛充栋”的《杂说》写续集一样:

  他们不在乎那无所谓的赞叹欣赏,

  只要后人能够将这份智慧流传下去,并从中学习到新的知识,更好的改变这个世界,

  那就能让“在天之灵”们,感到满足了!

  另外一提,

  要不是为了更好的欣赏这日蚀奇景,见证人类智慧对天地自然的“预言”,

  这些死鬼们也不会跑到这荒凉的高原,陪伴在一位碎嘴子的鬼神身边,忍受后者的调戏骚扰呢!

  ……

  而伴随着高原上,

  死鬼们对着日蚀的指指点点,

  阳世的大汉朝堂,也正迎来新的动荡。

  一直不屈不挠,希望阻止朝政的崩坏,从而跟王凤坚持对抗的王商,被皇帝收回了相印,罢免了职位——

  在此之前,

  王商因为秉公执法,惩戒了王凤的亲家,渎职的琅琊太守杨肜,并弹劾其结党营私,检举王凤将手从中枢长长的伸到地方,企图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侵占大汉的权力,希望皇帝能够及时醒悟,抑制外戚的力量。

  于是,

  他迎来了元城王氏的疯狂反击。

  王凤派人捏造了一些谣言,给向来以“刚正不阿”示人的王商泼起了脏水:

首节 上一节 586/7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