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407节

  窦建德当即宣布要祭祀战神,命人搭建三座祭台,三座祭台相隔百步,他是中间祭台,左右两个祭台归郝孝德和王须拔。

  与此同时,宋正本暗中和左孝友、霍小汉二人接触,两人都欣然表示,支持王爷铲除国贼。

  祭祀大典开始,窦建德和郝孝德、王须拔分别走上祭台,向上天上香敬酒,他们的亲兵都在台下护卫。

  就在这时,只听‘轰!轰!’两声巨响,郝孝德和王须拔同时在祭台上消失,他们亲兵大惊失色,冲上祭台,只见祭台上有两个大洞,郝孝德和王须拔掉进洞中。

  身披盔甲的窦建德出现在百步外,原来祭台上只是一个替身而已。窦建德冷笑一声,一挥宝剑大喊:“杀!”

  数千士兵迅速包围了两座祭台,杀了上去,亲兵们拼死抵抗,奈何兵力太少,寡不敌众,只片刻,数千士兵便将郝孝德和王须拔亲兵杀得干干净净,

  至于郝孝德和王须拔二人坠入祭台内时,已经被埋伏在里面士兵杀死。

  为什么一定要让这两人坠入祭台中,也是因为这两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如果不提前暗算他们,他们很可能就会率亲兵杀出去,那时麻烦就大了。

  窦建德设计干掉了郝孝德和王须拔二人,当即封左孝友和霍小汉为大将军,让他们统领郝孝德和王须拔的军队。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虽然除掉了叛逆大将,窦建德暂时没有了危险,也能统领八万大军。

  但弊端也同样明显,郝孝德、王须拔二人统帅力很强,能镇住手下。

  而左孝友和霍小汉虽然对郝孝德、王须拔不满,但他们却不敢公开对抗,只能暗中不满,只能等窦建德除掉各自的上司后,他们二人才敢接手军队。

  他们二人的统帅力就比郝孝德和王须拔差远了,下面大将都对他们二人都不服,这就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第750章 收复河北

  窦建德继续率领大军南下,正月初十,八万大军终于抵达了武都郡的聊城县,这时是他们断盐后的第十五天,军队战斗力已经极度虚弱,大部分士兵们都出现了严重水肿,浑身无力,不少士兵甚至连长矛都扛不动了。

  窦建德也清楚,根子就出在缺盐上,他们必须一口气杀过黄河,抢占一座县城,得到盐补充,士兵体力就能迅速恢复。

  如果得不到盐补充,八万士兵最后都难逃一死。

  聊城县距离黄河只有四十里,而黄河对岸便是卢县,可惜窦建德忘记了一个重要环节,他们为什么会断盐?断盐是一场战争,断盐战争已经胜利之时,隋军怎么可能给他们恢复的机会。

  大军刚到聊城,张须陀、来护儿和裴行俨各率五万大军,从三个方向包围了聊城县内窦建德大军。

  三架巨型投石机缓缓靠近了城墙,在三百步外一起发射,三只大木球飞进城内,‘砰!’木桥在天空爆炸,木球打开了,三只大球内的两万张传单从天空纷纷扬扬落下。

  飘满了全城,很多士兵纷纷抢到一张,揣进怀中,数十名士兵围着一名士兵,士兵高声念道:“大隋皇帝陛下口谕,窦建德大军无论士兵还是将领,凡投降者,皆既往不咎,放还回乡,若不珍惜这次机会,那就不会再有活命机会,十五万大军火箭齐发,满城皆焚,限三天内投降。”

  窦建德坐在府中望着传单发呆,忽然有士兵跑来,大喊道:“主公,左孝友率军出城投降了!”

  窦建德顿时目瞪口呆,从传单洒下才仅仅一炷香时间啊!这个左孝友就急不可耐投降了吗?

  自己才刚刚提拔他当大将军,这个混蛋就是这样报答自己的?窦建德气得破口大骂。

  实际上,窦建德还冤枉了左孝友,第一次开城出去投降的是左孝友手下大将李畹,他开城率领两千军队出降,紧接着,左孝友的另外两员大将王良和郑大彪,左孝友没办法,他已经压不住手下了,这才率领余部投降。

  这些投降将领当初都和左孝友一样,都是山东半岛各县豪强,纷纷起兵造反,最后被张须陀一一击破,带着残兵逃去河北,这些反叛豪强其实都和左孝友一样,但最后左孝友却做了大将军,让众人极为不服气,很多人都打定主意,一旦上战场就立刻逃跑。

  这些山东籍的叛将都很怀念家乡,只是因为害怕被清算,所以只得老老实实跟随窦建德,但传单写得清楚,只要投降,既往不咎,这群叛将激动坏了,毫不犹豫就开城投降了,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只片刻,西城的两万军队全部出城投降,有意思的是,接收他们的大将正是张须陀,走了一个圆,又回到了起点。

  窦建德刚刚冲出府门,又有军队来报,“启禀主公,霍小汉率军出城投降隋军。”

  窦建德眼前一黑,差点晕倒,霍小汉的两万军队守东城,东城也投降了,这才半个时辰不到,他的一半军队就全部投降了。

  窦建德回头看见身后的宋正本,忍不住大哭起来。

  宋正本心如明镜,大隋天子既往不咎的承诺击中这些叛将的心坎,他们就是害怕被追究才跟随窦建德,现在可以既往不咎,谁还愿意造反?

  但他不能这样说,这样会沉重打击窦建德,宋正本只得叹息一声道:“大隋天子断盐之策太狠毒,比断粮还狠,就像钝刀子割肉,最后要么死要么降。”

  窦建德垂下头,半晌道:“我也想投降!”

  宋正本吓一跳,“主公,这里不是说话之地。”

  窦建德重新回到后堂,宋正本才道;“反正有三天时间,主公可以考虑清楚!”

  “我还能有什么考虑的?”

  窦建德拉开下衣,露出小腿,只见小腿肿得跟象腿一样,这就是窦建德厚道的地方,跟士兵共患难,没有单独给自己开小灶,他也一样断盐半个月了。

  宋正本心中难过,只得长叹一声,“主公写封信吧!我去隋军大营谈判。”

  窦建德写了一封信给宋正本道:“我也不要当什么官,只要放我回家务农,我就心满意足了。”

  宋正本拿着信出了南城,来到了来护儿的大帐,来护儿刚刚从岭南归来,他被封为吴国公,骠骑大将军、左骁卫大将军,一级虎贲将军。

  来护儿听说窦建德的首席军师来了,便让亲兵带他进来。

  来护儿为人厚道,很客气请宋正本坐下。

  宋正本把信递给来护儿,叹口气道:“窦公为人厚道,和士兵共患难,他也一样断盐十五天了,小腿肿得路都走不了,我们已走投无路,只能向隋军投降,只希望天子也能宽恕窦公!”

  宋正本很注意用词,他没有用夏王,因为天子已经宣布窦建德的夏王为叛逆,如果再用夏王,那对方不会谈判了,如果和你谈判,不就承认你合法了吗?

  来护儿看完了信,沉吟一下道:“是否接受你们主公投降,我无权做决定,需要请示天子,我可以发鸽信请示,最迟后天就有消息,我可以把最后期限延长到五天后。”

  来护儿又命亲兵拿来两斤盐,递给宋正本,“这个给你家主公!”

  宋正本再三感谢走了,来护儿见时间还早,当即发送一封鸽信去洛阳,向天子请示,怎么处置窦建德?

  天子萧夏的回信在第二天便送来了,准许接受窦建德投降,可赦免其罪,送去建安郡莆田县养老。

  窦建德看到了天子的鸽信,只得叹息一声,他其实也知道朝廷不可能再让他留在河北了,他当即下令开启城门,全军向隋军投降。

  断盐第十七天,窦建德率最后四万大军投降。,二十余万大军最终败在一颗小小的晶体上。

  窦建德全家被送去了莆田县安置,他买下一千亩良田,在乡下做了地主,改名窦从善,善待佃农,他的稻田是第一批种植交趾稻的试验田,优质双季稻获得了成功,他的孙子窦晋考上了进士,出任流求府清水县主薄。

  窦建德最后活到了七十八岁,在睡梦中去世。

  宋正本结局还不错,投降后出任魏郡长史,最后做到了太常卿一职。

  正月十四起,百万河北难民开始了浩浩荡荡返乡大潮,河北道各个县也相继开业盐铺,和大隋其他各县一样出售精盐。

  这时,裴行俨的十万大军北上涿郡,和罗士信的三万大军汇合,两支大军在蓟县二十里外扎下了大营。

  萧夏已经给过了罗艺的信,那就不会再接受谈判了,要么罗艺老老实实投降,接受朝廷的安排,要么就和窦建德一样的命运,要么就顽抗到底,最后格杀勿论。

第751章 坐失良机

  飞狐陉是太行八陉中的第七陉,目前由隋军控制,在飞狐陉中有一座飞狐县,是飞狐陉的休息补给之处,位置也比较隐秘,县城不大,只有五百隋军镇守。

  这天下午,一支三千人的隋军士兵来到飞狐县,军队进了城,为首将领张元丰对守城郎将陈安高声道:“有人举报你收受贿赂,危害军队,我特奉命来调查,暂停你的职务!”

  陈安脸刷地变得惨白,张元丰一挥手,“带下去!”

  郎将被带下去了,张元丰当即喝令道:“全城搜查!”

  几天前,一封底层的举报信送到了李靖的面前,有草原胡人带盐包藏入飞狐县,郎将陈安收受数百贯贿赂,替他们隐瞒了此事。

  这封举报信让李靖极为重视,立刻派大将张元丰率三千士兵去飞狐县稽查。

  飞狐县很小,仅仅一个时辰,县城便被搜了个底朝天,县衙前堆满了大箱子,用布包裹得严严实实,堆积如山,几百名胡商垂头丧气,他们正是从涿郡过来的商人,抢先将涿郡、上谷郡和渔阳郡三郡市场上的一万八千多石盐买得干干净净,他们害怕被罗艺找到,便将盐运到隋军控制的飞狐县隐藏起来,不料还是被隋军查获了。

  郎将陈安被免职,胡商和盐都被押运回太原,李靖接到快报,当即写了一封鸽信发往洛阳。

  刘文静和张云秋快步走进御书房,只见天子萧夏正在一个大盒子摆弄着什么,刘文静笑道:“殿下似乎不太关注幽州情况了。”

  萧夏抬起头笑道:“罗艺没找到胡商的盐,他也坚持不了多久了,我已经有安排,就等着他出城投降,自然就不用太关注他了。”

  “陛下找我们来,有重要之事吗?”

  萧夏点点头,把盒子打开,刘文静吓一跳,大盒子全是密密麻麻的各种钱币。

  “陛下,这是”

  “这是情报司从各地收罗的钱币,一共有一百六十多种,铜的、铁的、布的、皮的什么都有,还有当十钱、当五十钱,最夸张是王世充铸造的这枚,当五百钱,简直就是残酷的掠夺。”

  刘文静和张云秋对望一眼,两人立刻明白了,陛下要对钱币下手了,刘文静躬身道:“启禀陛下,虽然各地钱币种类繁多,但实际上,我们铸造的大业通宝已经成为主流,各个商家都不承认那些乱七八糟的钱币了,现在市场上只认三种钱币,开皇五铢钱、我们的大业通宝,还有就是布匹,就连先帝铸造的大业五株钱都不怎么认了。”

  萧夏点点头,先帝铸造的大业五株前期还可以,后期含铜量明显不足,他获得铸钱权后,为了和大业五株区别,萧夏便设计了大业通宝,大业十年后,他们铸造的大业通宝压过了大业五铢钱,更多被市场接受,为此,虞世基还弹劾过自己,指责自己擅动国本。

  “所以我们需要统一钱币,全面铸造大业通宝,逐步取消大业五株和开皇五株,其他杂钱则全面取消。”

  刘文静苦笑道:“陛下,这里面涉及太多百姓利益,很多百姓都有陛下说的杂钱,一旦取消,百姓损失惨重啊!”

  张云秋也道:“市场上的钱币远比我们想的复杂,还有北周、北魏的钱也在流通,它们也是正儿八经的官钱,可不是杂钱。”

  萧夏沉吟一下道:“如果是官钱可以允许一比一兑换,包括含铜量不足的大业五株钱,其他杂钱每户最多允许兑换三贯,大钱则不许兑换。”

  “陛下,如果一些居心叵测的人趁机低价仿造不合格的官钱,然后用来兑换我们通宝,这里面利益极大,得想办法堵住漏洞才行,微臣建议含铜量不足的官钱只能兑换相应七成的大业通宝。”

  萧夏点点头,“可以按照朕的思路,做一份详细的方案,另外,要加快大业通宝钱的铸造,还有金钱和银钱的制造方案。”

  两人答应,行一礼便退了下去。

  当初罗艺配合关陇贵族刺杀李景夺得幽州总管职位,他当时拿出是任命诏书是假圣旨,还由此杀了竞争对手赵十住,另一名竞争对手晋文衍迫于局势,只得跪下承认罗艺的上位。

  事情一晃过去了很多年,随着天子杨广承认罗艺为幽州总管,上位的不光彩也就渐渐淡去。

  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忘记从前的耻辱,大将晋文衍就不会。

  后来他知道了真相,罗艺拿出的圣旨是假圣旨,还拿到了李景的上方天子剑,说明李景很可能也是被罗艺害死。

  晋文衍是李景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将领,他知道真相后,便一直将仇恨压在心中,反而对罗艺倍加巴结,也得到了罗艺的重用,作为罗艺手下三大副将之一,掌握一万军队。

  虽然掌握了一万军队,但外部不具备条件,他不可能投降突厥或者窦建德,所以晋文衍一直隐忍不发,耐心等待机会。

  但自从隋军占领了北平郡后,晋文衍便知道自己的机会要来了。

  他秘密派儿子晋宽出城,去北平郡见隋军主将罗士信。

  这天中午,晋文衍在军中处理公务,这两天军中要断盐了,每天每个士兵只有一钱盐,导致军心十分不满,偏偏这个时候,十三万隋军包围了蓟县。

  晋文衍心中焦虑,儿子晋宽去北平郡快一个月了,却迟迟没有消息。

  就在这时,亲兵在帐门口禀报,“公子回来了!”

  晋文衍大喜,连忙道:“快让他进来!”

  片刻,儿子晋宽快步走进来,跪下行大礼,“孩儿参见父亲!”

  晋文衍埋怨儿子,“你怎么去了那么久没有消息?”

  “回禀父亲,孩儿去了洛阳,被天子接见!”

  晋文衍顿时惊喜交加,“你见到了天子?”

  “正是!”

  晋宽取出一封信递给父亲,“这是天子给父亲的亲笔信!”

  晋文衍连忙接过信细看,天子在信中希望他带头开城投降,承诺封他为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并出任涿郡刺史。

  “天子居然让我转文官了!”

  “父亲,是孩儿的请求,将来天下大定,将是文官开始活跃了,父亲本来就是文官改任武将,再转为文官,岂不是遂了父亲的心愿?”

  晋文衍点了点头,他最早是幽州总管府军曹参军事,是一名文官,后来被李景提升为武将,能重新成为文官,当然是他的心愿。

  “我知道了,你今晚再出城,去替我联系罗士信,我的军队明天下午负责镇守东城门,我将正式向他正式投降。”

  一月二十五日,罗艺的军队开始断盐,军心沸腾,就在这时,镇守东城的大将晋文衍率领一万军队开城投降,得知消息的罗艺追悔莫及,他知道大势已去,只得下令全军投降。

  罗艺最终为他的贪心付出惨重代价,他原本可以获得很不错的官职,但他想继续当幽州之王,最终让萧夏对他失去了耐心。

首节 上一节 407/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