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兆田呆了半晌,只得长叹一声,带着手下向余姚县逃去。
大业四年五月,发生在会稽郡的一场大战,晋王萧夏率三万步骑兵大败十五万山越军,三万六千人被斩首,降卒四万,蓝兆田率不到千人逃回了余姚县,而隋军的伤亡仅两千余人。
第506章 十万降卒
在敌军主力全军崩溃的同时,萧夏命令薛氏兄弟率一万骑兵继续追赶蓝兆田,为什么要继续追赶蓝兆田,这就是为了防止他召集残部,八万后军溃败逃命,如果认真召集,两三万人还是能召集起来,必须不给他任何召集残部的机会,蓝兆田被追得一路奔逃,狼狈逃去了永嘉郡。
与此同时,萧夏率领大军进入会稽县城,范世城率三千守军向萧夏投降。
萧夏对范世城的印象并不好,心胸狭窄,记仇心极重,为一口痰之辱不惜背叛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蓝兆田。
当然,这是看问题的立场不一样,罗士信倒是觉得范世城快意恩仇,干得很痛快。
但萧夏是上位者,以上位者的角度来看范世城,那就不是什么快意恩仇了,而是此人恩将仇报,不可大用。
不过萧夏还是接见了范世城,毕竟范世城把这次山越人反叛的各种绝密资料都保留下来了,为下一步萧夏清理山越豪强提供了依据,从这点来说,范世城还是有功劳的。
“小民范世城参见晋王殿下!”范世城恭恭敬敬跪下磕头。
“范先生是本地人?”萧夏笑问道。
“小人先祖是南阳范氏,衣冠南渡到了江南钱塘县,小人高祖范叔孙曾官任南朝中将军,后来我祖父在余姚县学教书,就留在了余姚县,小人和父亲也都是余姚县学教授。”
“你既然世代教书育人,为何又要跟随蓝兆田造反?”
范世城苦笑一声道:“余姚县就这么大,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蓝兆田为人豪爽,我父亲去世,他送给我父一块上好墓地,小人为还这个人情,就给他做了兼职幕僚,我同时还是县学教授,并没有在他王府任职。”
萧夏点点头,“我想知道,蓝兆田此败,他会向哪里逃跑?还有,元文真又在何处?”
“回禀殿下,蓝兆田此败,必向永嘉郡逃跑,狡兔三窟,蓝家在永嘉郡的永嘉县还留有五千军队,他必然会联合明家在永嘉郡东山再起,另外,据小人所知,蓝家还把大量财富转到海外了,如果永嘉郡再败,他就会乘船出海,至于殿下问的元文真,他应该在余姚县上船了,我听说他有艘大船在钱塘湾内。”
萧夏负手走了几步,问道:“我听说高智慧的后人也是从海外回来,还刺杀我,蓝兆田如果出海,是在同一个地方吗?”
“没错!是一个很遥远的海外,叫做流求国,有人口万余人,很多山越豪强都把财富转运去了流求国。”
萧夏愣住了,“山越人不上山了吗?”
“殿下,高智慧的部下成功逃到海外后,他们后来回来招揽会稽郡、永嘉郡和建安郡三郡的山越豪强,蓝家、明家之流纷纷响应,他们把家产和一部分子弟送往海外,作为狡兔三窟的最后一条退路,事实上,山越建国会的老巢是海外。”
“山越建国会又是什么意思?”萧夏一怔。
“就是这些山越豪强效仿北齐保国会成立的一个组织,蓝兆田就是这个组织的大头目,他自称越王,其他山越豪强之所以都承认,原因就是这个山越建国会。”
萧夏缓缓点头,又问道:“你说得流求岛可是建安郡对面的大流求岛?”
“正是!是在建安郡外海,听高怀道说,大约航行三天左右就到了,那个岛屿很大,山越人完全可以在岛上建国,现在有几千人,都是开皇十年逃去的山越人。”
萧夏明白了,山越人的建国会居然在台湾,他还以为在流求群岛。
萧夏随即又仔细询问了山越豪强的状况,随即任命范世城为余姚县丞,又任命之前清理河障的上虞县县尉李光为会稽县县令。
下午时分,隋军处斩三百多名混迹在降兵中的山越反叛骨干,萧夏随即又派军队四散去抓捕逃亡的八万士兵,三天时间便抓来了六万余人,连同之前投降的四万人,一共十万人,绝大部分是山越人,萧夏打算罚他们服劳役一年,疏浚并拓宽余杭郡的运河。
薛万彻走进帅帐抱拳道:“殿下,十万战俘已经聚集完毕,是把他们直接押走吗?”
萧夏笑道:“我先给他们说几句话,稳定他们的情绪,以免成为不安定的隐患。”
“卑职明白了!”
迟疑一下,薛万彻又道:“有件蹊跷之事,卑职发现之前投降的四万战俘中,居然有六千东阳郡人,卑职审问了,他们是东阳郡豪强派来会稽参战。”
这确实有点奇怪,之前不是说山越豪强分裂成东西两大势力了吗?怎么又和好了?
萧夏也一时想不通原因,他也暂时顾不上,处理眼前十万战俘才是当务之急。
会稽城外的空地上坐满了十万战俘,一万骑兵在四周看守着他们,十万战俘被一片愁云惨雾笼罩,每个人都战战兢兢,哀声叹气,感觉自己要被处死了,很多人想到家中的妻儿,甚至掩面痛哭。
也有人像祥林嫂一样嘟嘟囔囔自言自语,“我不想造反啊!我是被蓝兆田抓来的,我要给他们说清楚,我没有做过伤天害理之事!”
这时,鼓声敲响,“咚!咚!咚!”
这是聚兵鼓,每个人都知道,十万人纷纷站起身,向前面刚刚搭建的一座高台走去。
这时,萧夏在大群将领的簇拥下走来,他登上了高台,下面是黑压压的十万战俘,当然,他说的话只能少部分人能听到,其他人只能靠互相传达了。
“我就是大隋晋王!”
萧夏中气十足,声音嘹亮,传播很远。
“所有人听着,我不会杀你们,但你们参加造反,也必须受到惩罚,我决定罚你们服劳役一年,然后释放你们回家!”
所有人都呆呆地听着,听到最后一句话,一起欢呼起来。
只要不杀他们,只要能回家,就足以让每一个人激动万分,后面人虽然听不见,但情绪会感染,前面人欢呼,估计不是坏事,后面的人也跟着欢呼起来。
很快,所有战俘都知道了,他们要去余杭郡疏浚运河一年,官府管吃饭,管睡觉,随即军中识字士兵来给战俘写家信,这样便渐渐安抚住了战俘的情绪。
几天后,十万战俘被押送去余杭郡,开始了为期一年疏浚劳役。
第507章 穷寇必追
帅帐内,萧夏站在地图前沉思不语,图片是平面地图,绘制得很模糊,萧夏很不习惯,他去年就已经派人去各地测绘,再过几个月就会造出沙盘地图。
这时,罗士信快步走进大帐,躬身行礼道:“参见殿下!”
萧夏微微笑道:“我打算再给你一个重要任务!”
罗士信眼睛一亮,“是否让卑职去永嘉郡追击反叛残兵?”
萧夏缓缓点头,“给你一万军队和半年时间,你要彻底剿灭永嘉郡残军,怎么样,有信心吗?”
罗士信躬身道:“卑职一定不会让殿下失望!”
迟疑一下,罗士信又道:“殿下能否把千里眼借给卑职?”
萧夏从箱子里取出一支新的千里眼递给他,“这是一支新的千里眼,就由你来使用!”
罗士信大喜,拿着千里眼爱不释手,这玩意他盼了好几年了。
萧夏又把一只封信给他,“这是我解决山越豪强的思路,你严格按照上面的指示执行!”
罗士信接过信躬身道:“遵令!”
“然后就是补给,你好好听着!”
萧夏又指着地图道:“永嘉郡山区很多,平原少,交通不便,所以我考虑用大船走海路给你补给,永嘉郡一共有四个县城,北面的临海县,东南的永嘉县,西面的括苍县和松阳县,这里永嘉县是关键,虽然山越百姓大量居住括苍县和松阳县,可这次造反的山越豪强都集中在永嘉县,因为他们要出海便利。
你可以拿下临海县为根基,这里距离海边约五十里,不过关系,流经临海县的灵水直通大海,补给船队可以通过灵水到临海县。”
罗士信点点头,“卑职明白了,什么时候出发?”
萧夏缓缓道:“你明天就出发,缴获的一万头骡驴交给你,带足二十天的补给,补给船队也是明天从海路出发。”
半夜时分,罗士信便率领一万军队南下了,从会稽郡南下永嘉郡有两条路,一条是东线,从沿海的句章县南下,这条路比较难走,须绕过天台山,另一条是西线,沿着蒲阳江南下,走诸暨县到东阳郡,再从东阳郡进入永嘉郡。
相对而言,西线比较好走,不过考虑到补给是走海路,所以罗士信大军必须走东线。
天刚亮,有士兵来报,“启禀殿下,大营外有情报署的人求见!”
萧夏正在吃早饭,他点点头,“带他到我帐前!”
不多时,亲兵在帐外禀报,“殿下,人已带到!”
萧夏将白粥一口气喝了,又用布巾擦了擦嘴角,这才起身走出大帐。
大帐外面站着一个三十余岁的汉子,体格壮实,皮肤黝黑,身穿粗布短衣,脚穿草鞋,头戴破旧的平巾,看起来就是一个地道的农民。
不过情报署的人都这样,各种装扮,很接地气。
男子取出一块铜牌出示,躬身行礼,“卑职是安全情报署王匡,奉李署令的命令去东阳郡探查情报,卑职刚从东阳郡过来,有重要情报向殿下禀报。”
“你说吧!什么重要情报?”
“启禀殿下,东阳郡各地叛军正在向金华县集结,卑职得到消息,他们可能是要向永嘉郡转移。”
萧夏脸色微微一变,连忙追问道:“已经集结完成了吗?”
“刚开始集结,还要一段时间。”
萧夏点点头,“这个情报很重要,辛苦你了!”
萧夏让士兵带情报署探子下去休息,他来到帅帐,站着地图前细看,会稽县南面都是群山,不过有一条东南走向的谷道,约四五十里,穿过谷道可抵达蒲阳江,然后再沿着蒲阳江谷地南下东阳郡。
萧夏又派人把刚才报信的情报署探子王匡找来,指着地图问他道:“你可是从蒲阳江再转这条谷道过来?”
王匡点点头,“这是会稽县去东阳郡唯一的道路。”
“路况如何?可以骑马而行吗?”
“完全可以,卑职就是骑马从金华县过来,路况不错,一路都有村庄。”
“从金华县过来走了几天?”
“回禀殿下,卑职走得急,只走三天就到了。”
“金华县情况如何?那边有粮食吗?”萧夏又问道。
“如果殿下能顺利拿下县城,县城内有大量粮食,都是东阳郡的税赋。”
萧夏当即立断喝令道:“传令全军集结!”
一个时辰后,萧夏亲自率领一万步骑军南下东阳郡,突袭准备转移去永嘉郡的两万山越叛军。
萧夏又命裴行俨率领三千骑兵为前锋,先一步南下夺取金华县,他们只带了十天的干粮,夺取金华县对他们极为关键。
这天傍晚,裴行俨率领的三千骑兵率先抵达诸暨县,距离县城还有三里,有士兵来报,“前面有一个老者拦路,说有重要事情禀报!”
“带他上来!”
不多时,士兵带上来一名年约六旬的老者,裴行俨问道:“老丈有何事找我?”
老者抱拳道:“小人是安平乡里正,小老儿姓齐,我告诉将军一件事,就在今天下午,诸暨县的恶霸豪强梁遵义父子带着家人和三百名手下南撤了。”
“这个梁遵义也参加了反叛?”
“一点没错,他是蓝兆田的小舅子,强行把三千多青壮百姓送去参加反叛,现在要逃命了!”
裴行俨有点奇怪,蓝兆田全军覆灭是好几天前的事情了,怎么梁遵义现在才逃跑?
“老丈,蓝兆田兵败的消息才传到这里?”
老者点点头,“这边的消息就是比较闭塞,我们也是今天才知道叛军兵败,估计梁家也昨天才知道。”
裴行俨比较谨慎,又派人去城门附近打听,果然得到消息,下午确实梁家父子出城南逃。
一旦消息确定,裴行俨便当即立断下令追击。
三千骑兵加快马速向南追赶,半夜三更时分,前面传来的消息,他们已经追上了梁家的队伍,已经将其包围。
裴行俨催马上去,不多时,便看见路边停着几百辆大车,上千骑兵将这支队伍团团包围。
三百名武士跪在地上,手放在头顶,所以战刀都被缴获,梁家二十几口人从三辆马车内被押出来,为首一个中年男子,正是诸暨县豪强梁遵义,后面跟着他的三个儿子,梁遵义面如死灰,他知道自己完蛋了。
梁家是诸暨县出了名的恶霸豪强,鱼肉百姓,欺男霸女,全县三成的良田都被梁家霸占,所有赚钱的行业也被他们垄断,横行乡里十几年。
其实梁遵义前天就知道蓝兆田兵败的消息,如果他们及时逃走,还来得及,关键是他们太贪,想把土地店铺都卖掉,卷着钱逃走,可又不愿便宜卖,一直拖到今天上午,一块地也没有卖掉,店铺也没有人愿接,没办法,他们只得把能带的钱财都带上,下午仓惶逃走,立刻就被人举报了。
裴行俨望着三百多名身穿黑色武士服的武士和几百辆大车,他的脑海里跳出一个大胆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