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218节

  忙碌了小半个时辰,位子终于重新排好,杨广问道:“各位爱卿可有本奏?”

  高颎刚要开口,宇文述却抢先起身道:“陛下,微臣有本奏!”

  宇文述抢到了天子正式登基后的第一个大朝发言人。

  “宇文爱卿请说!”

  宇文述取出一本奏折呈上道:“陛下,各地总管府多如牛毛,严重影响了各地政务,微臣建议进行改革,建议只保留十个边疆总管府,其他总管府全部裁撤,各郡军府改为各郡官府负责,方便府兵耕种训练,为了区别,微臣建议内地军府改名为鹰扬府,边疆军府改名为骠骑府,长安拱卫军府改为虎贲府。”

  宇文述这个奏折当然是根据天子杨广的要求提出的改革计划,它核心就是废除内地总管府,军府交给地方官府,但在边疆设都督府和大都督府。

  杨广看了看奏折,点点头道:“可以交给内阁讨论,各位爱卿如果有补充的建议,也一并交给内阁。”

  朝会的作用主要是集思广益,但它也要遵循朝廷规则,首先就是不能越权,比如兵部郎中有一个很好的方案,但这个想法也必须向侍郎汇报,然后侍郎再向尚书汇报,最后由尚书决定这个方案可不可能在朝会上提出,然后由谁来提出?

  现在大家看到了,改革方案最后是由兵部尚书宇文述提出,他当然不会给别人机会。

  这个时候,还不能做出批准这个方案的决议,必须要提交内阁政事堂讨论,由政事堂做出决议,最后由天子批准决议,朝会就提供了一个大家都参与讨论这个方案的契机。

  这时,户部尚书韦冲起身道:“陛下,微臣对这个方案也有一些疑虑。”

  “韦尚书请说!”

  “陛下,废除总管府的改革并不是一句话废除那么简单,里面还涉及很多问题,比如给军府财政拨付以后是不是要交给郡衙,怎么给,给多少,这些都要明确,其次总管府还承担转运署的职能,一旦废除总管府,那转运署是不是要成立?还有总管府对各郡县的监察职能怎么办?是不是还要另设监察署?”

  杨广点了点头,“韦尚书说得有道理,所以废除总管府并不是兵部一家能决定,高相国,你说说想法!”

  高颎起身道:“启禀陛下,去年微臣就给先帝提到过设道的建议,因为先帝身体不太好,这个问题就没有深入,今天微臣想借这个机会再提一提设立道的意义,它其实是和废总管府相辅相成,这就像两汉设州一样,由十几个郡组成一个道,比如河北道、河东道、关内道、京畿道、河南道、山东道等等,还有南方和西北以及辽东,道的作用主要转运、监察和刑律复查,但没有军权。

  说到军权,微臣再多提一句,把军府交给地方代管不是不可以,但兵部绝不能就此放手,相反,兵部还要加大对军府的掌控,否则一旦出现混乱,刺史要财有财,要兵有兵,就会出现无数小军阀,当然,小军阀总比大军阀容易对付,从这一点,我赞成废除总管府。”

  “高相国可以总结一下吗?”杨广又道。

  高颎躬身道:“陛下,微臣赞成废除总管府,但要加强兵部对各地军府的掌控,也要严格控制地方官府对军府的权力,调动军府出兵剿匪之类,必须要经过兵部批准,其次关于设立道一级官署,微臣回头会有一个详细的报告提交给陛下和政事堂。”

  杨广欣然道:“关于总管府的废除是一件大事,不光是兵部的事情,还涉及到财权和吏事,甚至还有物资转移和监察权,所以各部都要围绕着总管府废除提出自己看法和建议,然后交给内阁,由内阁进行讨论修改,最后拿出一个比较完善的方案,就这样吧!其他还有什么事情探讨?”

  这时,一名鸿胪寺的官员跑过来,对礼部尚书苏威低语几句,苏威起身道:“陛下,突厥主使在外面求见!”

  杨广的脸色立刻变得有些难看,他对苏威道:“苏相国去接待他们,他们不适合在朝会上出现!”

  杨广心里很清楚,突厥主使必然是想谈南阳公主之事,但他不想多谈这件事。

  苏威起身去了,杨广没有了心情,便道:“今天朝会到此结束,散朝!”

  他起身走了,萧夏连忙追上去,“父皇!”

  杨广回头问道:“夏儿还有什么事吗?”

  “儿臣有件事想和父皇谈一谈。”

  “可以,等会儿你来朕的御书房。”

  杨广快步走了,萧夏这才跟随众臣出殿,绕了一圈前往甘泉殿御书房。

  萧夏在殿外等了片刻,一名宦官迎上来满脸堆笑道:“殿下请吧!”

  萧夏跟随宦官来到了甘泉殿御史房,出乎他的意料,高颎、杨素和苏威三人都在御书房内,萧夏给父亲行一礼,又给三名相国见了礼。

  杨广笑问道:“皇儿有什么事?如果是家事,可以中午再来谈!”

  萧夏缓缓道:“儿臣是想和父皇说一说关于突厥太子求婚南阳公主之事。”

  杨广呵呵一笑,“很巧了,我们也正在说这件事,不妨坐下说,赐坐!”

  宦官搬来一只软墩,萧夏坐下,对父亲道:“儿臣和突厥太子咄吉世打过交道,此人表面看起来粗鲁,但实际上心机很深,他想迎娶南阳公主绝不是他仰慕公主,而是另有所图。”

  “继续说!”杨广倒有几分兴趣了。

  “突厥可汗之位继承和我们中原不太一样,他们讲究兄弟继承,一般弟继兄位,而不是儿继父位,咄吉世是启民可汗的儿子,按理可汗之位轮不到他,应该是可汗之弟叱吉设继位,但启民可汗还是想把汗位传给儿子咄吉世,这就导致咄吉世的汗位继承人的地位并不稳定,咄吉世想娶南阳公主,他真正的意图是借公主来稳定自己的汗位继承人。

  其次,突厥可汗最后由谁来继承,归根到底是由实力来决定,最终不是咄吉世继承汗位,还为未可知,如果最后突厥可汗不是咄吉世,南阳公主怎么办?我们大隋的颜面怎么办?

  最后一点,就算咄吉世继承了汗位,那安义公主按照突厥习俗还是要下嫁咄吉世,那岂不是咄吉世一个人娶了大隋两个姑侄公主,后世会怎么评价?”

第362章 驸马之忧

  萧夏提出了三个建议直击要害,一个比一个震慑人心,尤其是第三点就是历史上差点发生之事,咄吉世得到汗位,称为始毕可汗后,又向隋帝杨广提出要和大隋公主联姻,杨广就指出他已经娶了安义公主为可敦,再娶隋朝公主就不符合伦理,直接拒绝了他,为两国交恶埋下了隐患。

  半晌,高颎缓缓道:“陛下,楚王说得很对,咄吉世没有登基就没有资格迎娶大隋公主,这是原则,大隋公主只和君主联姻,从没有和储君联姻的先例,可以直接用这一条回绝他。”

  杨素也道:“楚王殿下比我们考虑得更深,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真的会出现咄吉世既娶了姑姑,又娶侄女的一幕,这将是我们大隋王朝的耻辱,被后世人耻笑万年,我们一定要避免这一幕发生。”

  杨广也被萧夏劝动了,他终于下决心回绝咄吉世,不管他是想娶南阳公主还是别的公主,都不行。

  他回头又问苏威道:“突厥主使最后怎么说,如果我们不答应呢?”

  苏威连忙道:“主使说,这会是咄吉世一生最大的耻辱,将来一定会严重影响大隋和突厥的关系。”

  杨广哼了一声,“他若想成第二个达头,朕也会成全他!”

  萧夏从甘泉殿出来,走到太极殿旁,听见有人喊他,“小七郎!”

  萧夏一转头,只见一棵大树背后闪过一人,正是萧祝融。

  萧夏走上前笑道:“你怎么躲在这里,鬼鬼祟祟的,别让侍卫以为你是刺客!”

  “我在等你呢!”

  “等我?”萧夏一愣。

  萧祝融连忙道:“我刚才遇到李敏,他说你去御书房见天子了,我就等在这里,你肯定会经过这里。”

  萧夏拍拍他胳膊,“走吧!我们找个地方喝一杯去。”

  “我先去请个假!”

  萧祝融今年考上了科举明经科,在秘书监出任主簿,为官十分谨慎小心,萧夏倒也不为难他。

  “去吧!我在承天门等你。”

  萧祝融跑远了,萧夏自己去了承天门,在承天门外等了一会儿,萧祝融跑来了。

  “我已经请假了,我们走吧!”

  萧夏叫了一辆皇宫马车,送他们去崇仁坊万户侯酒楼。

  “要不要叫上三姐?”萧夏笑问道。

  萧祝融犹豫一下道:“不要叫了吧!她若来了,很多事情就谈不成了。”

  萧夏很理解,三姐的控制力很强,她若来了,话题都得跟着她走,确实什么事情都谈不了。

  萧祝融这小子,哎!妻管严肯定跑不掉了。

  马车来到崇仁坊,很快在万户侯酒楼前停下,萧夏赏了车夫二两碎银子,车夫千恩万谢走了,二人进了酒楼,在二楼靠窗坐下。

  萧夏要了两盘包子,又点了几样炒菜和一盘烤肉以及一壶清酒。

  “上早朝还真累,天不亮就得起来,我很想建议以后等天亮后再上朝。”

  “这个建议恐怕不行!”

  萧祝融笑着解释道:“就是不想耽误政务,才会在天亮前上早朝,上完早朝正好就是政务刚开始之时,但这种辛苦令人羡慕啊!我想上早朝还没有资格呢!”

  “快了,等你成为驸马都尉,你也有资格上早朝了。”

  提到驸马二字,萧祝融苦着脸问道:“听说突厥太子也想迎娶三姐,天子会答应吗?”

  萧夏笑了笑道:“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天子已经决定拒绝了,别说是三姐,就算是宗室之女也不可能,大隋公主只下嫁君主,从没有下嫁太子的先例,我估计咄吉世会利用这个借口离开大隋。”

  “为什么?”

  “他长期呆在大隋会严重影响他在草原实力扩张,最后能不能当上可汗是看实力,我感觉他早就想走了,只是找不到借口,这次借口来了,他回去后,再派他兄弟来长安为人质,削弱他的竞争对于,他求之不得。”

  萧祝融不关心突厥内斗,他只关心自己的婚事会不会被取消。

  “感谢你能说服天子,今天我请客,好好喝一杯。”

  这时,酒保送来两盘热腾腾的包子,是长安卖得最火的爆浆小笼,萧夏刚要下筷子,只见萧祝融一脸惊愕,目光呆滞望着自己身后,萧夏一回头,却见三姐杨飞燕就站在自己身后,她双手叉着腰,杏眼圆睁地盯住萧祝融。

  “三姐,你怎么在这里?快来坐下。”

  杨飞燕气呼呼坐下,“我没事就会在这里,难道你会不知道?”

  这话是在质问萧祝融,“你来这里居然不叫我?”

  萧夏连忙解释道:“三姐别生气,八郎今天魂不守舍,神思恍惚,他忘记叫你很正常。”

  “为什么,给我一个答案!”

  萧夏惊奇道:“你不知道你的事情已经闹得早朝上了吗?突厥使者要在早朝上面见父皇,当众求婚。”

  杨飞燕捏紧拳头狠狠一拳砸在桌上,“然后呢?”

  “父皇没召见他们,让苏相国去打发他们了,后来我又去见父皇,给他讲述了厉害。”

  “你怎么说的。”

  “三姐,你就不要问了,反正最后父皇已经决定拒绝突厥求婚。”

  “不行!我一定要知道,你说不说!”

  杨飞燕伸手要揪萧夏耳朵,萧夏吓得惊恐躲开,同情地看了一眼萧祝融,只见萧祝融本能地一缩脖子。

  “别动手,我说就是了。”

  萧夏一便吃包子,一边含糊地把御书房内的情况说了一遍,说完,他又把另一盘包子也扫荡了。

  “哎!整天吃包子,变得和大哥一样,就不能稳重一点吗?”

  萧夏眼睛一翻,“我去河西后就吃不上了,趁现在多吃一点。”

  “你要去河西?”杨飞燕和萧祝融异口同声问道。

  萧夏点点头,“月底就走!”

  萧祝融有点急了,“我以为你会去江南,你不是说你想去江南吗?”

  萧夏眉头一皱,“我什么时候说的?”

  “上次在神木庄园,你临走前的晚上,你说如果有机会想去江南做番事业。”

  萧夏想起来了,自己是好像说过。

  “我会去江南的,只是我要去河西做点事情,大概需要三年时间,等我把事情做完,我就向父皇申请去江南。”

  “你要去做什么事?”杨飞燕好奇问道。

  “三姐,这个就别问了吧!”

  杨飞燕伸手又要揪耳朵,萧夏着实无奈,自己老姐的好奇心咋就这么重呢?

  “去收拾吐谷浑,为大隋开疆拓土!”

  杨飞燕点点头,她忽然眼睛一瞪萧祝融,怒道:“看看人家,去为国开疆拓土,你却整天在长安花天酒地,还亏你是个男儿。”

  “你讲点道理好不好?”

  萧祝融嘟囔着小声道:“我想去地方当县丞你都不答应,别说去边疆了,再说我哪里花天酒地了,我来长安后,就再也没有喝过花酒。”

  “哦!原来你以前喝过。”

首节 上一节 218/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