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179节

  “五箱军弩,他们没想过要卖给你吗?”

  于开吉摇摇头,“我不知道军弩的事情。”

  萧夏发现这个家伙是个老油条,实在躲不过了,才挤一点出来,能否认他就否认。

  “这么给你说吧!如果是黑市买卖的军弩,我根本不会在意,我是担心有人要造反,这些军弩只是冰山一角,所以我要追查这些军弩的来源,你说实话,哪怕是黑市交易的物品,我也不管,你最好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于开吉这才吞吞吐吐道:“他们确实是想卖给我,我怕惹祸上身就没敢要,就给了他们十贯钱,让他们另找买家,昨天我也特地打听过,那些军弩不是黑市里的货,没有人丢东西,不知他们是从哪里偷来的?”

  “他们没说吗?”

  “这两人嘴牢得很,卖东西从来不说来源。”

  萧夏感觉对方不像说谎,便点点头道:“再问你最后一个问题,怎么才能抓到他们二人?”

  于开吉道:“既然将军友好询问,我也不会隐瞒,他们有个舅舅,在老城的建章道开一家杂货铺,叫做金记杂货铺,如果这两人没有藏在杂货铺内,那他们就逃回鄠县老家了,他们舅舅也知道他们老家在哪里?我就知道这么多,全告诉将军了。”

  萧夏点点头,“只要你说实话,我就不会为难你!”

  萧夏起身吩咐道:“去建章路!”

  萧夏率领三百骑兵又一阵风般赶到建章道,这里靠近建章宫,他们很快便找到金记杂货铺,立刻将杂货铺包围起来。

  士兵们按住店主,开始彻底搜查,忽然有士兵大喊:“抓到了!”

  萧夏精神一振,这两人居然没有逃回鄠县。

  不多时,士兵从屋里押出两名年轻人,正是昨晚逃跑的王丰和王坚兄弟二人。

  武侯卫士兵当即把他们带回军营审问。

  很快,两人便老老实实交代了,他们是在渭河码头的一座仓库内偷了五只箱子,仓库内堆放了几千件货物,光箱子就有几百口。

  渭河码头仓库是民用仓库,不可能有军用物品,那么只有一个解释,有人在暗中偷运军品。

  萧夏当即率领一千骑兵以及兄弟二人赶往渭河码头。

  渭河码头很大,有一百多座仓库,此时是冬天,渭河结冰,万物萧瑟,民夫没有了,仓库区只有很少的看库人。

  王氏兄弟指着北面一座大仓库道:“就是那座仓库,它有气窗,我们把气窗撬开了。”

  士兵们砸断铁链锁,打开了仓库,但仓库内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了。

  兄弟二人面面相觑,“没错,就是这座仓库,大前天晚上还满满当当物资,怎么都没了?”

  这时,码头管事被领了过来,他向萧夏行一礼道:“参见将军!”

  “这座仓库是怎么回事,这两天来运货吗?”

  管事点点头,“昨天来了很多人,带着上百辆大车,分几趟把里面的货物全部运走了!”

  “是谁的货物?”

  “回禀将军,货物小人不知道是谁的,但这座仓库是汉王殿下的私人仓库,那些货物九月份就运来了,昨天才搬走。”

  应该就是汉王杨谅的兵甲。

  看来他们有点打草惊蛇了,汉王杨谅害怕东西被查获,连夜转移走,

  只是汉王要这么多兵甲做什么,难道他要造反政变?

第295章 初次上门

  刚刚找到的线索又再次断了,上百辆马车将兵器运到哪里去了,没有人知道,基本上就成了一桩无头公案。

  其实萧夏也能猜到,十有八九是送到汉王的庄园去了,但汉王在关中的庄园就有七座,离长安最近的也有三座。

  这时,窦玄德上前低声道:“卑职能查到兵器在哪里?”

  “你怎么查?”萧夏笑问道。

  “查运送大车就知道了,卑职知道安邑坊的文山骡马行就是汉王的产业!”

  “汉王也有产业?”萧夏倒是第一次听说。

  窦玄德连忙解释道:“文山商行就是汉王的商行,下面控制了二十多家商铺,只要看到文山开头的商铺,那就是汉王的产业。”

  萧夏笑了笑道:“原来如此,我说他从哪里搞钱养家兵。”

  “卑职愿意带兵去查到兵器的下落!”

  萧夏摇摇头,“不用查,随他去吧!”

  “将军,这可是扳倒汉王的机会!”

  萧夏淡淡一笑,“他可是天子的小儿子,怎么可能扳得倒?传令军队回营,此事到此为止。”

  杨谅是一颗很好的棋子,是整盘棋变盘的关键,怎么能轻易把他毁掉。

  不过有一点很明确,天子准许每个皇子只能拥有三千人以下的家兵,而且不能拥有重兵器和铠甲,军弩便是典型的重兵器。

  杨谅不仅在人数上违反了禁令,在兵器上也同样违禁了。

  从这些小动作,萧夏几乎可以断定,历史在这一点上并没有改变,一旦天子驾崩,杨谅必然造反。

  历史上,杨谅造反不久便被剿灭,而现在呢?如果是几家一起造反,朝廷恐怕就没有这个能力扑灭造反了。

  让杨谅有机会造反,并不一定是坏事。

  萧夏率领一千骑兵返回了军营。

  刚到军营,孙雷也赶到了,他是萧夏命人将他找来。

  “参见公子!”孙雷进帐行一礼。

  “有件事要交给你!”

  萧夏沉吟一下道:“在安邑坊有一家文山骡马行,你知道吧!”

  “卑职知道?”

  “昨晚骡马行可能派出上百辆大车出去,你去调查,这件事的负责管事是谁,然后就结束,其他就不用查了,注意不要打草惊蛇!”

  “卑职明白!”孙雷行一礼匆匆走了。

  兵器事件一点渣都没有泛起来,便无声无息结束了。

  汉王杨谅也很快得到萧夏率骑兵杀到仓库的消息,他暗暗庆幸自己反应得快,抢先一步兵甲运走,让萧夏扑了个空。

  当然,汉王杨谅也知道萧夏很快会发现是那些兵甲是自己的,毕竟那座仓库就是他的仓库,很好查,

  但发现了又能怎样,他爹晋王的家兵不也一样私运重兵器吗?太子也一样,大哥哥不说二哥哥,闹翻了,大家一起倒霉。

  另外,让杨谅有点得意的是,萧夏只发现自己私运重兵器而已,他并没有发现自己还偷运了一万保国会的军队,这是一支奇兵,是自己登上帝位的关键一步。

  这几个月,五个皇子都十分安静,没有做任何逾轨之事,但这种安静不是风和日丽的安静,而是暴风雨来临的安静。

  他们父皇的身体正在加速变坏,已经连御书房都不去了,除了军权外,朝政已经彻底放手。

  那一天就快要来临了。

  转眼间,仁寿四年结束了,仁寿五年到来。

  太子杨勇代表父亲主持新年大朝,形势也渐渐明朗,如果不出意外,太子将顺利登基。

  正月初二晚上,开明坊的一座宅子,小史娘满头大汗,双手拼命抓着床单,痛苦的惨叫。

  “用力!用力!马上出来了!”

  随着‘哇!’一声啼哭,一个婴儿来到了世间。

  “是男孩,还是女孩?”小史娘虚弱问道。

  接生婆笑道:“是男孩啊!稍微瘦小了一点,但还不错,能活下来。”

  小史娘一下子放松了。

  门外,皇长孙杨俨来回踱步,心中紧张异常,这时,产婆出来报喜道:“殿下,是个男孩,母子平安!”

  啊!自己终于当爹了,杨俨忍不住咧嘴大笑。

  这时,杨俨又猛地想起一事,连忙问道:“孩子能活下来吗?”

  孩子是不足月生出来的,极容易夭折,让杨俨担心了好久。

  产婆想了想道:“目前看起来可以存活,但不敢肯定。”

  “什么时候能确定孩子可以存活?”

  “至少要等一个月,一个月能活下来,那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

  杨俨缓缓点头,也罢!那就等满月后再告诉父亲也不迟。

  次日上午,宇文述匆匆赶到了汉王府。

  杨谅请他进府,有些不悦道:“我给你说过,有什么事去文山酒楼,我每天上午都会在那里,来我府上容易被人看见,这个时候太敏感了。”

  宇文述连忙道:“殿下,那孩子昨晚生下来了!”

  “哪个孩子?”杨谅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

  “皇长孙杨俨的孩子,那个教坊女人生下了一个男孩。”

  “啊!”

  杨谅忽然觉得不对,“不是要到二月底三月初才生吗?现在才一月初,难道是早产?”

  宇文述点点头,“确实是早产,不过据说孩子活下来了!”

  “杨俨有向太子报喜了吗?”

  “没有,他可能是担心孩子活不下来,要等满月后才报喜。”

  杨谅负手走了两步道:“那就再等一等,等他报喜后再向天子汇报,他就没法抵赖了。”

  一月的时间过得最快,内容也是最丰富,新年假刚刚才结束,眼看着又要到上元节了。

  整个一月份是武侯卫最忙的时候,右武侯卫第三营将军罗艺因母亲去世,他辞职回乡丁忧守孝。

  天子杨坚下旨,由萧夏兼任第三营将军,这样一来,整个右武侯卫一万军队都由萧夏统领,这也算是一种升权,官职没有变,但权力大了。

  萧夏着实很忙,从正月初一到初六,他都没有回府,一直便住在军营内。

  这天是初七,上午,崔眉领着姐姐来到了萧夏的府宅。

  自从萧夏受伤事件后,崔羽和萧夏的关系又进一步加深了,具体表现是两人亲吻时,她一直坚守贝齿关终于被萧夏攻破,萧夏的手也可以适当地挪动一下位子。

  不过令男人们迷恋的那种超短距离往返运动,他想都别想,那是留给洞房花烛的,否则,洞房花烛还怎么成为人生四大喜的压轴大戏呢?

  但对崔羽来说,还有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突破,那就是她肯上门了,不过她表现得比较矜持,在妹妹的再三劝说之下,才勉强答应过来看看。

  一般而言,只有在迎亲的时候,女方才会第一次来男方家,还有专门的进门仪式,表示新娘正式成为男方家一员。

  但在鼓励人口滋生的时代,很多礼制就没有那么严格了。

  一切礼制都是为统治者的需要服务。

  不过崔羽父母允许女儿和萧夏交往还有更重要一点,两人还没有定亲,目前只是朋友,朋友之间交往就不会惹人非议了,何况还带着妹妹。

  当然,对崔羽而已,朋友之间交往只是掩耳盗铃,她很清楚自己上门意味着什么?

  好在爱郎并不是和公婆住在一起,这一点让崔羽暗暗庆幸。

首节 上一节 179/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