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郡距离洛阳比较近,都听说了洛阳弥勒教被灭亡的事情,自然也听说萧夏的名声。
李行蹇上前躬身施礼,“下官李行蹇,参见郡王殿下!”
萧夏提高声音质问道:“李使君,昨晚我们在客栈被数百人袭击,你可知道?”
“卑职有所耳闻,但不知是殿下!”
“哼!保国会太猖狂了,连朝廷特使都敢袭击,这还是大隋的天下吗?”
李行蹇摸一把额头上的汗道:“请殿下下榻驿馆,我们会派府兵保护殿下!”
“魏郡军府骠骑将军可在?”
一名大将上来禀报,“卑职王隆昌,魏郡军府骠骑将军!”
“王将军还效忠朝廷和天子吗?”
“卑职至始至终效忠朝廷和天下,绝不会和保国会有任何关系!”
萧夏点点头,“好吧!我且相信你一回,今晚我下榻驿馆,希望你的府兵能保证驿馆安全!”
“一定保证!”
萧夏就是要闹声势,他推断对方给李行蹇传消息,就是希望李行蹇向朝廷汇报,但朝廷迟迟没有动静,对方也失望不想再传了。
现在他把声势闹大,虽然增加了自己的风险,但也会刺激那些传消息的人,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
萧夏带手下住进了驿馆,一千士兵将驿馆护卫得严严实实
朝廷特使到来的消息立刻震动了魏郡。
在安阳县以北五十里外的邺县东城外,有一座占地近千亩的庄园,这是种小麦的庄园,冬小麦已经收割,又补种一季粟米,在一望无垠的粟米田内,有一座被围墙包围的宅子,占地约二十亩,在宅子背后有一条小河,宅子在小河边专门修建了码头,停泊着几艘乌篷船,宅中人可以随时坐船离去,小河直通十几里外的漳水,整个宅子显得十分隐蔽且交通便利。
这座庄园的主人姓戚,叫做戚厚仁,实际上就是齐后人的谐音。
这当然不是真名,真名叫高叔康,是北齐余孽保国会的重要成员,他同时也是这次魏郡起事的全权负责人,十天前才从齐郡赶到魏郡。
房间内,高叔康正和几名手下紧急商议刚刚得到的消息。
“这个姓萧的是什么人,让康叔如此紧张?”一名手下问道。
高叔康年约五十岁,长的又瘦又黑,一脸狡诈,他冷笑道:“这个人来头不小,我们长安的保国会就是被他干掉的,之前洛阳的大乘教也是被他剿灭,他虽然姓萧,但他却是不折不扣的皇孙,现在是右武侯卫将军,他这次来者不善。”
另一名手下道:“但听说他并没有携带军队,卑职认为他只是来调查,而不是来剿灭我们!”
高叔康哼了一声道:“他确实是来调查,但调查结束后呢?你们以为隋朝的大军会不来?”
“既然如此,不趁机把他干掉!”
高叔康点点头,“我就是这个意思,好好策划一下,布置一个陷阱,把他干掉!”
第282章 夜袭庄园
一连三天,萧夏都呆在驿馆里没有出门,他在耐心等候消息到来。
实际上他根本就无从着手进行调查,抓一个对方的人很容易,可没有任何意义,对方只能交代一个点的情况,而自己想要的是一个面。
要想获得整体的造反情报,必须抓到对方的高层,但又谈何容易。
萧夏目前只有一个机会,那就是李行蹇再次得到对方的情报,萧夏相信自己已经亮相了,那么对方绝不会无动于衷,否则他之前提示李行蹇就没有半点意义了。
夜里,萧夏坐在桌前拼接地图,所谓拼接地图,就是将各种零星的情报发生地点在地图上找到并标注,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规律。
这些情报实际上就是他们收集到的各种招募信息,比较齐全,这一点李行蹇做得很不错。
招募信息基本上都在魏郡,武阳郡也有一些,但很少,当然,主要是他们没有搞到武阳郡的招募信息。
这时,孙雷在门口道:“公子,李刺史来了,说有急事!”
萧夏连忙道:“快请他进来!”
不多时,刺史李行蹇走进了院子,萧夏迎出来抱拳道:“李刺史有好消息吗?”
李行蹇点点头,“其实下午就有了,我感觉不安全,所以一直隐忍到晚上,但刚才又发生一件奇怪的事情,我觉得有人希望我给将军送信,我就过来了。”
“使君请到客堂内谈!”
萧夏将李行蹇请进客堂坐下,李行蹇取出两个信封,其中一个信封鼓鼓囊,倒出来竟然是一把飞刀,上面插着一封信。
“这是刚才发生的奇怪事情,从我的书房外面射进来,上面有三个字‘转萧使君’,我就知道是给你的信。”
“另一封信呢?”
李行蹇把另一封信递给萧夏道:“这就是将军在等的东西,今天下午,我去上个茅厕,它就出现我的桌案上。”
萧夏大喜,要等的东西终于来。
他先不急看这封信,而是打开飞刀带的信,信中有一幅地图,在地图上标了一个红色三角,上面写了一行字,保国会魏郡总部。
萧夏把地图递给李行蹇,“这是在哪里?”
李行蹇接到地图细看,对萧夏道:“这是安阳县和邺县之间,叫做小孟村,旁边就是官道,我记得距离安阳县三十里左右,距离邺县二十里。”
萧县打开另一封信,里面也是一幅地图,同样写着‘保国会魏郡总部。’
“这里呢?”
李行蹇仔细看了看道:“这是邺县东面的小文庄园,里面那条河就叫小文河,直通漳水。”
“使君觉得哪个正确?”
李行蹇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不过我个人更偏向于后者,毕竟之前给我送了两次情报。”
李行蹇走了,萧夏又在地图上标注刚得到的情报,孙雷在一旁问道:“公子觉得哪个是真?”
萧夏笑道:“我发现邺县几乎每个乡都有招募点,唯独小文河乡没有,我就觉得这个小文河乡有点特殊,为什么就它没有招募?
现在得到了情报,小文河庄园是保国会的秘密据点,这就吻合了我的猜测,兔子不吃窝边草,他们害怕暴露,所以没有在小文河乡招募。”
“那另一个地点呢?那个小孟村。”
萧夏冷笑一声道:“估计那个地点就是对方打算埋葬我们的地方,我已经让李刺史通知府兵,明天中午替我去小孟村。”
孙雷立刻明白了,“公子要连夜出发?”
萧夏点点头,“通知大家简单收拾一下,我们连夜赶往邺县,不要骑马,翻城墙出去,不能惊动对方。”
次日,天蒙蒙亮,小文河庄园内,萧夏率领十五名手下早已潜入庄园,他们是五更时分抵达,一直在等待机会。
驻扎在庄园内的数千士兵终于走了,庄园里终于安静下来。
萧夏一挥手,众人开始行动了,众人从四面八方翻进宅子,外面只留李鹿鸣和其他三名女武士,她们盯着码头和侧门。
萧夏刚翻进墙,忽然两条獒犬狂吠起来,他暗叫一声糟糕,两把飞刀射出,两条獒犬顿时倒地。
但犬吠已经惊动了府宅,萧夏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挥舞长柄直刀杀了进去,迎面遇到两名武士,被他一刀劈倒,同时被斩断喉咙。
萧夏的其他武士也杀进了宅中,他们人不多,便没有任何顾虑,直接杀人,不留活口,只片刻,大宅内到处响起此起彼伏的惨叫声。
萧夏一口气杀进内宅,在一扇大门前站着四名武士,萧夏直冲上前,直刀快如闪电,片刻间将四名武士斩杀。
他一脚踢开大门冲了进去,门后忽然冲出一名又黑又瘦的中年男子,狠狠一剑向萧夏的后背刺来,但剑还没有刺到,眼前寒光一闪,中年男子便人头落地。
萧夏仔细打量眼前这间屋子的布置,到处是地图和文书,应该就是他们的中枢之地,那么自己所杀的这名黑瘦中年男子,应该就是他们的首领。
萧夏迅速翻看文书,很快发现了被杀之人的身份,叫做高叔康,是保国会的五供奉之一,供奉就是元老的意思,有点像朝廷十二卫大将军,没事就呆在京城,有事则派兵出去打仗。
萧夏又迅速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兵册,三万五千人的兵册,一共五卷,有每个士兵的详细地址,还有招募士兵的装备。
除了兵册,应该还有将册,萧夏找了一下,发现一个铜盆有不少烧毁的信件,还一本烧了一大半的册子,正是将册,原来刚才的中年人躲在这里烧毁重要文书。
册子只剩下一些名字,萧夏心跳了一下,他看见了一些熟悉的名字,窦建德、孙安祖、高士达、郝孝德、翟让、单雄信,单雄信居然成为保国会的将领了?
不过想想也正常,单雄信应该是在卖高欢玉玺时被保国会招揽。
但他们的详细资料已经烧毁了,只剩下半截名单,既没有住址,也没有籍贯,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
萧夏小心翼翼把名单收了起来,将来或许对他有用。
还有一封没有来得及烧毁的信,萧夏打开信看了一遍,是高祝写给高叔康的信,时间是十天前,信中提到了一句话,‘和京中王者谈妥,今秋起事。’
信中很含糊,没有提到王者是谁?显然他们也吸取了一些教训,不再明说了。
这时,孙雷快步走进来禀报道:“启禀公子,已经全部解决,一共七人和二十六名武士,这里没有仆妇下人。”
迟疑一下,孙雷又道:“但我们没找到那个报信人,卑职怀疑被我们误杀了。”
萧夏摇摇头笑道:“那个人知道我们要来,一定跟随早晨的军队走了,他不会留在这里等死。”
孙雷松口气又道:“地窖里还发现四十箱银子,估计有八万两,”
萧夏指指地上的人头道:“那颗是首级是他们首领,带回长安,把银子也放在船上带走,一把火烧了这里。”
“遵令!”
孙雷拾起人头匆匆走了。
一个时辰后,小文河山庄燃起了熊熊烈火,周围农民赶来救火时,院宅已经彻底被烈火吞没了。
五卷兵册和一封信,还有一颗首级,就彻底解决了萧夏河北之行的任务,至少四十箱白银,应该是给起义大军的奖赏,现在成为萧夏魏郡此行的战利品,也可以叫做劳务费,每个手下赏银三百两,剩下就归他了。
第283章 相亲事件
长安,小崔府。
博陵崔氏号称天下五姓七望之一,自然家族庞大,在各地开枝散叶,子嗣众多。
在长安主要是崔说这一支,混得比较得意,一门出了两个王妃,一个秦王杨俊的王妃,一个是河南郡王杨昭的王妃。
崔说已经去世了,他生前一共生了六个儿子,其中小儿子崔弘舟目前出任太府监令。
崔弘舟也生了三子两女,大女儿便是崔羽,小女儿崔眉。
崔弘舟的官宅位于兰陵坊内,占地约五亩,大家都叫它小崔府。
此时就在府宅内院一角的草地上,崔眉像只猫一样趴在地上四处寻找,她把三颗备用的红宝石拿出来玩,结果少了一颗,想来想去就是掉在这一带了。
崔羽走过来劝道:“那些显眼的红宝石,一眼就能看见,你这样找没有意义啊!”
崔眉带着哭腔道:“有可能蚂蚁以为它是石榴籽,便把它搬到窝里去!”
“算了吧!我送你一颗。”
“不要!我一定要找到。”
崔羽正要说会不会被人捡走了,却见管家婆李婆婆向她招手。
她走上前笑问道:“李婆婆,有事吗?”
“你爹爹让你去贵客堂。”
崔羽眉头一皱,去贵客堂做什么?
“有什么重要客人吗?”
“我不知道,反正你爹爹让你赶紧去。”
崔羽见妹妹还在可怜巴巴的寻找,只得摇摇头,快步向中庭走去。
来到贵客堂,只见父亲和一个年轻男子坐在堂上,崔羽有点犹豫,但还是出于礼貌走上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