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68节

  荆州内外的形势立刻明朗起来。

  关羽沉声道:

  “曹仁北逃不知去向,目前樊城中主事的应该是满宠,这人担任过许县县令,以执法严格著称。后来曹操以满宠为汝南太守。满宠自行招募五百人,攻下袁绍二十多个壁垒、俘获百姓2万余户,轻易拿下汝南立下大功。

  十年前他随曹操参与赤壁之战,在军中颇有建树。

  是个深谙兵法之人。如今他兵微将寡,依旧加筑城墙,看来是要死守了!”

  刘封笑道:“他们城小,守了大半年,应该没什么存粮了,牢牢围住饿死他们便罢!”

  阿斗摇头:

  “徐晃虽然受伤,但大军犹在,驻守鄧城,来我襄阳朝发夕至。而许昌距离襄樊500里,曹操若是驰援,15到20天就能赶到。

  张辽大军也在路上,约莫半月内可以抵达。襄樊北侧的军事压力依旧巨大。

  另外东吴依旧占据公安、长沙,陆口也有陈兵,随时可以侵袭我南郡、武陵、零陵三郡。

  而我们兵马就那些,即便赵叔的两万人马赶到,荆州全境也不足十万人马,还要分而守之。

  如此形势,说是腹背受敌、处处受制也不为过。

  我们现在耗费人力物力包围一个小小的樊城,不是上策。”

  张苞一挥手,大喝:“明日我就带兵攻城,砍了满宠这厮的脑袋!”

  关兴拍着他肩膀:“莫要死拼,敌人势大,时间紧迫,我们不宜徒增伤亡。”

  “那怎么办?”张苞两手一摊,“不能干等着吧。总得在半个月时间里拿下樊城,占据地利啊!”

  众人看向关羽,关羽一阵头大,心道:你们看我作甚,难道不知道老子已经包围樊城大半年了?我有破城之法早就用了!

  他下意识看向阿斗,问道:“阿斗,你可有计策?”

  阿斗一脸黑线,腹诽:我是穿越过来的,论在这个时代攻城略地,属我没有经验,你问我干啥?

  他刚要说没好办法,关凤突然道:“容我插个嘴!”

  阿斗下意识道:“我不让你插嘴!”

  一看是关凤,改口道:“你插吧!”

  关凤笑吟吟地道:“不想打的话,要不咱们劝降?”

  “怎么劝?”

  “好言相劝呀!”

  阿斗一拍手:“就按凤妹妹说的办!”

  ……

  第二日。

  阿斗看着襄阳世家的花名册,带着一大票人马赶到樊城城下。

  选了十几个大嗓门的士卒,走到城门下大喝:

  “里面的人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了!”

  “你们的援军已经跑啦!”

  “你们的守将曹仁,也跑啦!”

  “我们把你们在襄阳的亲戚都带来了,速速来城头认亲啦!”

  樊城城头,站满了人,少部分是守将,大部分是城中壮丁和世家子弟,听到城下喊话,都趴在城头向下看去。

  只见城下黑压压地跪了数百人,有人惊呼:

  “我大舅在那里,我姥爷也在那里!”

  有人大哭:“我大伯和三叔怎么被绑了!”

  城下士卒见效果不错,又喊:

  “速速开门投降,否则我们每隔一刻钟,便随意砍杀15人!”

  满宠立身城头,看着一脸惊惧的世家子弟,喝道:“这是诡计!放心,他们不敢砍杀世家族人!”

  世家子弟闻言,心道:也对,不论哪个太守来了,不得对我们以礼相待,城下敌军也就是吓唬吓唬我们,真要是杀了他们,襄阳城必乱!

  “啊!”

  一声惨叫传来,一个衣着华美的世家老者被腰斩,鲜血染红了白雪。

  城头世家子弟惊呼:“什么,他们真的敢砍!”

  “啊!”

  又一声惨叫,又一个世家的重要人物被杀。

  引得城头上一阵慌乱。

  关羽军前,刘封担心地问道:“阿斗,这么随意斩杀世家之人,会影响我们今后的统御啊!”

  伊籍闻言连忙上前:“是啊,世子,他们虽然有罪,但罪不至死啊!”

  阿斗嗤笑:“主动拿出家资、征选族中子弟帮助吕常守城,不知杀了我军多少将士,你说他们罪不至死?

  哼,能死在樊城之下,帮我们好言劝降,是他们抵消罪孽的造化!你们不必在劝!”

  伊籍见阿斗意志坚决,不再出言,但眼中的忧虑藏都藏不住。

  刘封不理会阿斗态度,接着道:“若是杀尽了城中世家之人,我们依靠谁守城,依靠谁治理地方?”

  阿斗朗声道:“人民!”

  话罢,便不再言语,只是紧盯着城头。

  樊城城下,惨叫声不绝,鲜血肆意流淌,融化了地面的白雪。

  城头有人痛哭,有人咒骂;城下有人哀嚎,有人大声劝降:

  “襄阳都开门投降了,你们快投降吧,关将军铁军强盛,樊城早晚会破。”

  “侄儿啊,快点投降啊,老叔的命就在你手里了!”

  城头,有人听不下去了,撺掇几个人要去开门,满宠明察秋毫,亲自持刀杀之,喝道:

  “意图投降者,斩立决!”

第90章 好言相劝

  “一刻钟到!”

  城下士卒大喊,又有十五个世家族人被拎了出来,献出自己的大好头颅。

  庞家和杨家族人经过长时间的寻找,见城下确实没有自己族人,心下稍安。

  马家、向家、廖家、傅家、蒋家只见到零星的几个族人,大多是在吕常、曹仁手下任过官职的,族中长辈全不在列。

  但是城头张氏族人皆大哭,因为城下死者多为张家人。尤其是张家族长也被五花大绑在城下,让他们心痛和恐慌。

  这当然是阿斗权衡后做出的决定,庞统出自襄阳,那庞家人自然要优待一些。

  在成都做官的杨仪、向朗,在关羽军中任职的马良、廖化,都是襄阳人氏,此事肯定不能做的太过分。

  所以仅仅把这几家有官职的族人押到城下。

  张家人看的睚眦欲裂,仇恨的眼光尽数投向关羽大军。

  阿斗见城头依旧稳定,缓声道:“看来还不够啊,传令,让全军齐声好言相劝。”

  传令兵立刻传令,不多会,阵中鼓声大起,震耳发聩,待鼓声落下,关羽大军近三万士卒同时大喝:

  “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喊声气势恢宏,响彻四野,震的樊城守军变色。

  喊声落下,鼓声又起,等鼓锤停止敲击,关羽军中又传出呼嗬:

  “屠城!屠城!屠城!”

  一个词。

  三声吼。

  传入樊城,洞彻每个人的心。

  屠城!

  一个恐怖的词汇,惊得樊城守军心神不宁。

  满宠冷哼,派出士卒对城下吼道:“素闻刘皇叔善待子民,不想今日竟要屠城,实在有违仁义二字!”

  阿斗闻言,冷笑道:“继续喊!”

  “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屠城!屠城!屠城!”

  两道声音交替喊出,城头守军交头接耳,满宠见了,知道本就不稳的军心出现了坍塌的迹象,恶狠狠喝道:

  “屠城之事有伤刘玄德声誉,他用十几年建立起来的仁义之名,不会因小小的樊城就丢弃掉!”

  守军大多是文盲,不知真假,但世家子弟是懂得这个道理的,纷纷出言附和,一是安自己的心,二是安壮丁的心。

  “啊!”

  突然一声惨叫传来,城下又开始斩首了,世家子弟刚刚稳下的心,又动摇起来:城下都杀了快50人了,他们就这这么维护仁义之名的?

  满宠奔到城头,大骂:“贼子,如此草菅人命,妄称仁义之师!”

  城下士卒回应:

  “我们将军说了,仁义是对天下人的,不是对敌人的!你们放一万个心,我们不会对你们讲仁义的,只会讲杀戮!讲屠刀!”

  阿斗才不管仁义不仁义,刘备拿下益州时,仁义就破产了,听士卒喊完,又下令全军“好言相劝”。

  “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屠城!屠城!屠城!”

  远处大军齐声暴喝,近处城下惨叫连连,城头世家子弟再也保持不住自己稳重的心了。

  仇恨的眼光从关羽大军收回,转而看向了满宠。

  ……

  与此同时。

  襄阳城内一片鸡飞狗跳。

  关羽军的士卒分成数十个小队,闯入一个又一个院落、商铺和农场。

  抓捕居住其中的世家子弟,搬走值钱的家具、饰品,打开金库,取走沉重的金银,烧毁府内留存的地契、欠条。

  这些产业的主人都被绑在樊城城下,不论家仆还是同族,没人敢出面抵抗,任由士卒肆无忌惮的抄家。

  城中世家门阀本以为关羽会将抄家所得据为己有。

首节 上一节 68/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