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63节

  阿斗冷笑:“既然是敌人,杀了便罢!还留他过年不成?”

  伊籍闻言冷汗直流,赶忙阻止:“世子,名门望族皆是我们统御天下的基石,不可平白无故杀之!”

  阿斗笑了:

  “名门望族怎么会是统御基石,他们应该是毒瘤才对。退一步说,我可不是平白无故杀他们,他们明目张胆帮助吕常守城,本就该死!”

  伊籍连忙劝道:

  “非也。襄阳城大族发展百年,田产家业无数,但俱是浮财,并无抵抗吕常的能力。若吕常强迫他们,只能屈服。”

  阿斗知道伊籍年少时依附于刘表。

  而刘表主政荆州时,将襄阳作为执政中心,长期生活在襄阳,伊籍既然一直辅佐他,自然和襄阳大族关系密切,此时出言劝阻,再正常不过。

  刘表死后伊籍转投刘备麾下,深受刘备信任,阿斗此时也不好强硬地驳斥他,便耐心解释道:

  “这些世家大族,一心发展自己势力,心里何曾有过天下,何曾敬畏过汉室正统!他们是谁军力强大就依附于谁,只要有人保证维护他们家族利益,这些狗东西立刻就去为之效命!”

  伊籍一脸疑惑:

  “不就该如此么?将领和太守负责维护地方安定,大族治理百姓,开展农耕,朝廷护世家周全,世家供给军需,这是相得益彰的事情啊。

  话说回来,当年汉中王得糜氏,还有你姥爷家甘氏,两大家族鼎力支持,才有了争霸的家底。

  后来得新野大族拥戴,即便城破依旧忠心追随。

  现在坐拥益州数百世家拥戴,才得以稳坐成都,顺利治理益州。更别说荆州四郡之地,不正是因为世家拥戴,出钱出兵,才能稳定吗?”

  阿斗闻言很是无语,心道:

  还拥戴!历史上吕蒙大军两次侵犯荆州,世家力量从未反抗,都是第一时间投降献城。益州更不用说,多少次叛乱啊!

  只要执政者做出任何损害他们利益的事情,他们马上就翻脸不认人,只要有敌人强过当地守军,他们便立刻投降。

  基石?鸡屎吧!

  关羽、关凤听伊籍所言,深表赞同,关凤问道:

  “阿斗,不依靠名门望族,难道仅仅依靠将领、士卒吗?退一步说,他们也是出自大族呀!

  你看,东吴陆伯言、吕子明、鲁子敬,哪个不是出自东吴世家,有了他们的拥戴,孙氏父子才能在吴越立住基业!”

  阿斗摇头,道:世家大族是自秦汉以来,逐步形成的地方豪强,如今世家大族,上跻身朝堂,把持国家权力,下广罗田产,掌控天下经济,政权财权集于一身,又有家仆作为武装力量,已然在地方称王称霸。

  朝廷指派太守管理地方,任命将领管理军事,但当地民生受制于门阀,地方文武长官很难有效管理一方百姓,不得不依靠门阀共同行使权力。

  久而久之,百姓心里只有大族,忘了国家,朝廷对地方的管理也就无从谈起了。

  且不见董卓、曹操,坐拥属地,军力强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主导皇帝的废立,甚至篡位自立!”

  阿斗说得慷慨激昂,关凤听了深以为然,伊籍却不赞同,刚要反驳,就被阿斗堵了回去。

  “说得简单点,世家之于国家,就像是一群人围着一口锅,自己不怎么动手,却撺掇掌勺者肆意翻炒,让自己吃饱喝足,一个操作不当把锅炒炸了,他们便换一个人、换一口锅。只要不耽误自己干饭,谁上都行。

  还有更加贪心的,干脆自己亲自上场,成为新的掌勺者,如此国之害虫,我怎么可能依靠他们!”

  阿斗简略一说,心里面却把汉代至隋唐的历史捋了一遍。

  东汉末年军阀大战,世家实力水涨船高,直接导致汉朝灭亡。

  三国混战60年,曹魏被门阀取而代之,蜀汉被门阀逼迫投降,东吴被门阀出卖,三国皆是世家扶持,皆亡于世家之手。

  之后两晋动荡、五胡乱华,实际上就是世家之间的利益争夺战,胡人五大族加上汉人五姓七望纷纷称帝建国。

  最终导致百姓如同草芥般被铡杀殆尽。

  直到隋文帝以世家的身份登基称帝,大权在握却依旧受世家胁迫。

  其子隋炀帝不愿如此,用科举制从世家手中抢人才,培养天子门生。

  世家明白此举的毒辣之处,趁着农民起义的机会,纷纷以勤王的名义招兵买马,七姓七望各自推出代理人,覆灭了隋朝,中原再次陷入混战。

  最终门阀李家建立大唐,一统天下,李世民却发现自己的社会地位竟不如一些没落的门阀,什么皇室赐姓、什么驸马都尉,都不如崔卢郑王四大家族的女婿有分量。

  直到唐末,李氏皇帝也没能抹平世家,导致唐亡后中国再次陷入混战的惨境。甚至结束混战的赵匡胤也是世家篡位称帝。

  阿斗叹息,旋即目光坚定。

  他如果能在汉末时期,灭了成长中的门阀世家,逐步建立科举渠道,兴许能极大改变中国的历史进程。

  伊籍被阿斗的理论震惊,问道:“世子不以世家治天下,以谁为基石治理天下?”

  “民!”

  阿斗郑重回答,“我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第83章 拿下襄阳

  伊籍不明白:“民?世子说的可是庶民?”

  阿斗点头:“正是。庶民,有房有地者也,他们才是国家基石!”

  伊籍矫正:“门阀占据了最多的房和地!庶民太少了,甚至比无房无地的流、无正经职业的氓还少!”

  阿斗笑笑:

  “那我们就把门阀的房和地拿过来,分给没房没地的流和氓,分给门阀豢养的家仆、奴隶,让所有人都成为庶民,并保护他们的财产。

  建立各种方法,从庶民中直接挑选人才任文武官职!如此,天下可安矣!”

  伊籍闻言哈哈大笑:

  “世子此言差矣!庶民无用,流、氓该死,都是些糟糠畜生,不堪大用的!而且,你说的方法,莽贼用过!”

  阿斗看着这个老夫子嗤笑的样子,大声道:

  “呵呵,王莽只是下令将土地国有,再分给百姓,可惜,施政者皆乃豪门之人,压根不会把分地政策实施不下去。折腾了数年,百姓依旧没有土地,世家豪族却被逼反了。如今我们把土地当做战利品分下去,百姓切切实实的有了土地,可比王莽的方法实用多了。

  不若伊先生同我打个赌,我用一旬时间,把你口中的糟糠畜生变成食箪浆壶之义士,把无用该死之辈变成国之栋梁,如何?”

  “怎么赌?”伊籍完全不信阿斗能赢。

  “我若做不到,从此谨听伊先生之言,依靠世家大族治世,我若做到了,伊先生便要听我号令,将我的做法在荆州、益州大力推广!”

  伊籍哈哈大笑:“如此实在是欺负世子涉世不深,老夫给世子一个月时间!不,不,半年时间!”

  阿斗笑了:

  “伊先生莫要如此自信,我会让你看到何谓人民的力量,何谓人民子弟兵!”

  伊籍闻言笑而不语,问道:“世子准备怎么做?”

  阿斗嘴角挑起,大手一挥,下令道:

  “全军冲进襄阳城,占领太守府、粮仓武库,然后抓捕全城门阀氏族头面人物。查封没收世家产业,清点成册!”

  关羽闻言,想了想,对身边人道:“按世子说的办!”

  “领命。”

  阿斗继续道:“另外派人丈量襄阳田产,重新梳理城内外人口,无论有无田产,无论何种身份,皆整理成册备用!”

  “领命!”

  “但凡抵抗者,杀无赦!”

  伊籍大惊,惶恐道:“世子,莫要做那么多杀孽!”

  阿斗知道他的意思,温声道:“既然伊先生说话了,那咱们就先进城安民,等全城稳定了,我再部署如何?”

  伊籍见阿斗这么给自己面子,长舒一口气,笑道:“

  甚好,甚好,老夫这就入城,找到旧识好生劝说,让他们一心一意支持汉中王和世子!”

  伊籍先一步带兵入城,关羽、阿斗紧跟其后,正式拿下这座曹军死守大半年的坚城!

  襄樊之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

  徐晃军被斩杀大半将领,幸存的将领也被打散,全军上下已经被追得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几乎没有完整的建制了。

  数万大军乌央乌央的往北逃,个个生怕落后,丢盔弃甲而逃。

  关兴、张苞、吕方带着少数人马,追赶比自己多十余倍的敌军,毫不畏惧。

  一路上不知冲散了多少敌军队伍,不知杀了多少敌人。

  再之后,是廖化带领的大营人马,速度虽慢些,但是声势浩大,帮关平收尾,继续砍杀漏网之鱼。

  曹军一回头就能远远看到大股敌军追来,毫无恋战之心。

  待关兴等人冲到四镇处,发现围攻四镇的队伍已经被自己的溃军冲散。

  自相践踏,死者无数。

  仅存的二镇官兵见到自己人追着曹军跑,二话不说,立刻冲出营门,加入关兴、张苞的队伍,合兵一处,痛打落水狗。

  徐晃是最先逃跑的人,此时已经冲到郾城之前,他回头看去,只见自己的大军已经溃散如沙,几乎没有可能组织起来反击。

  心里的悲凉无以复加。

  他右肩骨骼粉碎,剧痛导致他浑身颤抖,但他依旧咬牙保持冷静,分析利弊:

  “张飞、赵云、马超都来了,必然有五万以上的大军,郾城不可能守得住。

  而且我右肩已毁,形同废人,困守孤城战死倒罢了,但因我一人连累数万大军折在这里,实在对不起魏王信任。

  不若聚拢大军,退守鄧城,等魏王兵马南下,再抵贼兵!”

  他忍痛环顾四周,见身边还有三十多个亲信,连忙下发任务。

  “徐旺财,你去郾城取出我的备用的大旗,在城前聚兵!凑够500人,便命令士卒北往鄧城。”

  他又看向围上来的亲信,大声道:

  “你们都是我最信任的人,此败军之际,我只有依靠你们了。

  现在,你们自行分成三人一组,去往各处收拢残军,聚集三百到千人左右,自行决定行军时间和行军路线,尽快赶往鄧城!”

  “将军!”众亲信泪目,他们知道徐晃深受重伤,今日一别不知还能否相见,迟迟不愿离去。

  徐晃知道他们心意,厉声喝道:

  “我是铁打的,命硬得很,再活30年没问题,放心去吧!记住,尽可能带更多的兵回去!”

  “领命!”

  众亲信擦去眼泪,策马而去。

  不多会,徐旺财带着城中守军奔出城门,将聚兵的任务交给他们。

  自己给徐晃换了一匹马,将他绑在马背,一人驾驭两马,往北奔去。

  徐晃脸色早已苍白,低声道:“旺财,你跟我十多年了,我到今日才发现你有统兵之才!若今后我还有带兵机会,定给你个校尉做!”

  徐旺财脸色凝重:“将军,我是您捡回府上抚养成人的,您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他见徐晃还要说话,忙道:“将军别说话了,保存些体力,等到了鄧城咱们再叙。”

  另一边。

首节 上一节 63/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