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413节

  “宝宝心里苦!宝宝不开心!”

  阿斗笑道:“没事,晚上先让你吃糖葫芦!”

  “我不吃!”

  **********

  翌日。

  礼部奉旨派人前往张三居住的村落,几乎是挨家挨户的走访调研,深入探查涉案人员的生平经历。

  并召集村中的德高望重之人和张三邻里,开了个座谈会,进一步了解他的风评。

  三日后得出结论,张三是老实人,做事本分,说话也实在,平日有一说一,从不夸口从不说谎,还乐于助人,是个标准的好人。

  而被杀的恶霸经常欺负乡邻,打架斗殴时常有,勒索抢劫也偶有发生,是个标准的恶人。

  张三的一部分行为属于为民除害。

  鉴于此,礼部奉旨赐给张家一块【为民除害】的牌匾,悬挂张家正堂,并建造一座【除暴安良】的牌坊,立在村口。

  宣扬正义,震慑恶人。

  周围百姓得知后,拍手称快,竞相传诵。

  ************

  在沸沸扬扬的议论声中,日子悄然流逝,很快,张三行刑的日子到了。

  刑场周围人潮汹涌,声浪翻滚。人群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汇聚成一片无边无际的人海。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刑场中央。

  虽然大多数人并不认识张三,但近期都听闻了他的事迹,更知道礼部赐下了为民除害的匾额和除暴安良的牌坊。

  寻常百姓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本能的就会拥护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

  尤其是这个朝廷承认的英雄,要被朝廷处死,如此强烈的反差,必然引起强烈的民间反响。

  刑场上,一个身影被捆绑着,相貌平平无奇,但昂首挺胸的跪在行刑台上,老实本分的脸上,写满了老实。

第567章 刑场乱象

  百姓们将刑台围的水泄不通,脸上表露出的是不解、愤慨、敬仰和同情等不同的神情。

  有人说张三死的冤,有人说张三死得其所,有人赞叹礼部和皇帝的仁德,有人讨论应该怎么为张三开罪,更多人讨论,为什么要杀了为民除害的英雄。

  张三的家人,抱着为民除害的匾额,摊在一边,满脸泪水,让人唏嘘。

  远处的一座两层小楼上,阿斗和众女坐在窗边遥遥望向刑场。

  祝融看着默默流泪的张三妻小,幽幽一叹:“必须杀了他么,我怎么有些难过。”

  张莺莺沉声道:“有功便奖,有过就罚,他连一两岁的孩子都残杀了,被判死刑有什么好难过的?”

  祝融道:“他,毕竟是为民除害的英雄啊!”

  张莺莺微微摇头:

  “你错了,他杀恶霸,本意并不是为了为民除害,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从其作案动机上讲,并没有为国为民的侠义。现在他成了英雄,是陛下一手操作的。”

  阿斗感应到张莺莺的目光,和她对视一眼,道:

  “莺莺说的没错。若按照实情评价,他只能算是一个不理智的好父亲,英雄二字,他是担不起的。

  让他当英雄,给他为民除害的匾额,主要是为了树立典范,震慑恶人。公开行刑,是为了扩大宣传力度,同时警示世人,朝廷虽然支持民间自发除恶,但不能祸及无辜!

  尤其是这种连孩童、老人和女人都不放过的情况,是必须负法律责任的!”

  关凤闻言点点头,表示自己懂了,反口问道:“现在百姓已经把他奉为英雄了,如此当街斩杀,不会不激起民愤?”

  阿斗笑道:“你继续看就是。”

  刑场正中,一个身影缓缓起身,正是今日的监斩官,名为罗舒,字玄予,益州汉安县人氏。是诸葛瑾一手提拔起来的官员。

  他看着嘈乱的人群,向衙役那边挥了挥手。

  衙役立即敲响刑场两侧的大鼓,高呼“威武、肃静”,压下百姓的议论声。

  罗玄予见现场基本安静下来,清了清嗓子,高声宣读张三的罪过和判决结果,旋即拿起令签,准备下令处斩。

  忽然,台下有人大喊:

  “张三无罪!”

  “释放张三!”

  喊声迅速扩散出去,带动更多人一起大喊,一时间声势浩大。

  罗舒见民意汹涌,一时间不敢轻举妄动,手中的令签始终不敢扔出。

  这时,一队高阶文官打扮的人缓缓分开人群,从远处走来。

  乃礼部的官员。

  他们不急不缓的走到刑台前,与罗舒稍作沟通,走到张三身前,帮他松了绑,为其更换了崭新的衣服,洁面束发。

  就在百姓以为礼部官员是来释放张三,正准备欢呼时,一个红服官员站在刑台上,高声宣讲张三为民除害的事迹。

  然后。

  又宣读了一遍判决书,将张三为何被判斩刑说的明明白白,苦口婆心地把朝廷支持民间除恶,但不能祸及无辜的主张细细讲解。

  最后。

  重新将张三绑好,接受死刑。

  百姓们傻眼了,原本以为救星来了,谁知道是来给张三最后的体面的。

  虽然大伙还想反驳,但嘉奖英雄的礼部都支持死刑了,众人还能说什么呢?

  尤其是礼部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判刑原因,激愤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

  百姓逐渐明白,无论他们多么希望释放张三,但法典是不能被破坏的。即便是英雄,但凡他犯下罪,也无法逃避法律制裁。

  礼部官员大声做出总结:

  “为了国家安定,百姓平安,法理院必须维护法律的公正与威严,不能因个人情感而破坏法典,不能因犯人的身份而徇私枉法,今天张三犯罪要受刑,以后,王公大臣犯了罪也得受刑。”

  礼部官员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人群中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

  百姓默默地注视着舞台上的村长,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就在罗舒趁着百姓情绪稳定,准备下令时,‘谛听’的人在人群中大喊:

  “张三虽然是死罪,但也为民除害了,功过相抵,不要杀他!”

  “对,功过相抵!释放张三!”

  此话一出,人群再次炸锅了。

  【功过相抵】成了新的口号,高呼声久久不绝。

  远处,张莺莺看了阿斗一眼:“你要加戏?”

  阿斗笑道:“加一点!刷刷皇帝的存在感!”

  此时,刑场周围,忽然有人大喊:“请行刑官将民意报给陛下,恳请陛下法外开恩!”

  一时间,‘恳请陛下法外开恩’的高呼久久不绝。

  罗舒大怒,喝骂道:“尔等刁民,怎敢妄图用民意逼迫陛下!”

  “来人,将闹事的刁民尽皆拿下,以儆效尤!”

  礼部官员闻言,赶紧做和事佬,先是拦住衙役,然后劝住罗舒,最后来到台前,挥手止住百姓的高呼,大声道:

  “本官这就前往皇宫请旨!”

  瞬间,人群再次沸腾起来,欢呼声大起,礼部官员在百姓爱戴的目光中,奔向皇宫。

  张三看着维护自己的百姓,流下热泪。

  远处,阿斗微微摇头:“难为张三了,一会死一会不死的……”

  “噗嗤……”

  张莺莺笑了:“那还不是拜你所赐。”

  “咦?”

  关凤忽然惊呼:“礼部的人去皇宫了,咱们却在这里,他不会扑个空么?”

  张莺莺一脸无奈的看着她道:“陛下既然安排了这出戏,怎么会让他白跑一趟,你放心,宫门里必然有人等着呢!”

  关凤歪着头问:“夫君大费周章做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阿斗看向窗外乌央乌央的人群,朗声道:

  “为了,小民尊严!”

  **********

  两刻钟后。

  礼部官员满头大汗地赶了回来,大声道:“让开道路,陛下的旨意到了!”

  百姓闻言,人挤人的蠕动出一条道路。

  黄皓带着一群宦官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来到刑场,与罗舒互相行礼后,来到张三身前,大声道:

第568章 陛下口谕

  “陛下口谕,张三为民除害,有功,封男爵,世袭两代,赏御酒!”

  话落,小宦官取出御酒,倒了满满一大碗,端给张三。

  张三借着小宦官的手,将碗中的黄酒一饮而尽,眼巴巴的等着黄皓宣布赦免旨意。

  黄皓见他喝了御酒,转向人群大声道:

  “陛下口谕,功是功,过是过,岂有功过相抵一说,张三之功劳已经嘉奖封赏,张三之罪按律执行!”

  圣谕的内容快速传开,刑场周围再无抗议声,就连刚刚吵的最凶的几人,都一脸心悦诚服。

  黄皓见稳住了局势,向在场的官员拱了拱手,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在“众目睽睽”下向皇宫而去。

  罗舒看着平息下去的民意,回到主位,拿起令签扔出,中气十足地道:

  “行刑!”

  在令签落地的那一刻,刽子手抽掉张三脖后的“斩标”,手起刀落,鲜血喷涌。

  刑场上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这一刻,每一个人都真真切切看到了法理院的权威,了解了法典的不可撼动。

  ************

  一间密室内。

  黄皓负手而立,他身后,站着一个黑影,紧张的问道:

首节 上一节 413/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