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38节

  “伯言兄这是何意?”

  陆逊闻言立即起身行礼,哭丧着脸道:“太守大人啊,你们突然禁止行商,我陆家的商品尽皆压在浔阳,动弹不得。绸缎布匹还好,粮食、干果可不能久存啊!”

  傅士仁一听是经商的事,立刻就要回绝,又听陆逊有粮食积压,顿时来了兴趣,问道:

  “陆家还有粮食生意?”

  陆逊心喜,知道鱼儿上钩了,立刻道:“一直就有呀。原本就在东吴各郡叫卖,可今年风调雨顺,是个大丰收,东吴各地都不缺粮,这才想着往荆州销一下。”

  “你们风调雨顺,我们何尝不是风调雨顺。荆州也不缺粮!”傅士仁欲擒故纵。

  关羽几次派出催粮使,他愁瞎了眼,得知陆家在浔阳有存粮,立刻有了主意,但是怕陆逊趁机抬价,故此谎称不缺粮。

  陆逊心里跟明镜一般,关羽征伐半年,耗费粮草无数,就算荆州丰收,粮仓也不会充盈。再加上关羽水淹七军,收拢了3万战俘,人吃马嚼,粮草怎会充足。

  他故作惊讶:“那可怎么办。我粮食放久了,更卖不上价了。将军,您可怜可怜我,用市价的一半,收了我的粮吧!”

  傅士仁心里狂喜,但面上依旧不愿意,阴恻恻地道:“三成市价!”

  陆逊为难地站起身,走到门口,又折回,刚要开口,又走到门口,回过头来,张了张嘴,还是没有说话。

  傅士仁生怕跑了这只到嘴的鸭子,打破沉默:“难不成你还有其他卖家?”

  陆逊面带痛苦:“罢了,罢了,我亏本卖给太守,总比烂在粮仓里强!”

  “好!伯言真是果断之人!”

  “那我回去,十日后运粮!”

  傅士仁闻言,心道:“十日?那不晚三春了么!”

  他大声道:“如今雨水大,空气潮湿,若是运来时粮食发霉,我可不收!”

  陆逊闻言面露难色,深呼吸一口气:“我回去求求吕大都督,让他借我军船,两日内把粮食运到!”

  傅士仁大喜过望,缓缓说道:“我只管收粮,不管其他!”

  陆逊当即离去,到了江边,派出三支快船,顺流而下,急速回浔阳。

  当日下午,吕蒙便收到了消息,激动地跳了三尺高,连夜征调渔船,安排兵船。

  仅仅用了一天两夜的时间,就把5000士卒装进船舱。

  当太阳再次升起时,浔阳码头密密麻麻的大小船只,高高扬起船帆,借着最后的夏季风,逆流而上。

  ……

  白帝城。

  阿斗冒雨站在码头,看着早已准备妥当的兵船,看着长江骇人的浪头,心急如焚。

  “这都十月了,怎么还是东南风!西伯利亚哑火了么,这太诡异了!天不佑大汉啊!”

  他回过头,问身后的黄皓:“小皓子,赵叔还是不同意我起程么?”

  黄皓摇头:“不同意。这个天气实在不能行船!”

  阿斗泄气,在江边吹了半个时辰的江风,看着值守的将士,看着空荡荡的兵船,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

  他快步回到太守府,直奔赵云处。

  “赵叔,这几天雨水小了……”

  “不行!”

  赵云不给他说话的机会,抢先打断他的提议。

  阿斗一呆:“怎么就不行了,你知道我要说什么啊。我是要说,行船速度快,但是只有五到八千人才能乘船,骑兵和大部分步兵依旧得走陆路!”

  “对啊。”

  “那万一明日,或者后日雨停了,我乘船而去,大军在山间行军一个月,我身边不就只有那点士兵了?”

  赵云一愣,旋即反应过来:“无妨,等天气好了步兵出征,一个月后世子再坐船。”

  阿斗苦笑:“赵叔,我的意思是,这几天阴天为主,雨水很少,完全可以行军,步兵明日就拔营,提前东去等我!”

  “山路湿滑,行军不易啊。”

  “这个天气,山路干燥不了了,万一北风吹来,路面结冰,岂不是更难行!”

  赵云闻言沉思半晌,点头道:

  “也罢!来人,请严老将军过来!”

  不多会,严颜到了。

  赵云将阿斗提议说出,言明自己要带着大军先行一步。

  严颜诧异:“将军不坐船?”

  “两万多大军行于巫山,道路崎岖情况多变,交给其他人实在不放心,只能本将亲率。

  但是世子这边也要人守护,故此,我欲将世子托付给严老将军!”

  严颜闻言脸色郑重:“将军放心,我定护世子周全!”

  阿斗心里乐开了花:哈哈,速速走,免得拦我坐船!

  

第51章 白衣渡江

  公安县城外,长江边的岗哨中。几个士卒百无聊赖地坐在岗楼上。

  “头,这日子太无聊了。把我们安排在这么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成天吃粟米饼,这哪是人过的日子啊!”

  “孙老三,你还埋怨上了,前几天选人去襄阳时,你怎么不主动报名啊,跟着前将军冲锋陷阵,吃的肯定有油水!你也得敢去啊!”

  孙老三嬉皮笑脸地道:

  “头儿,我这不是身子骨比不得他们,去了八成是拖累。我也不求吃上肉,吃点米饭也行啊!”

  “米饭?整个荆州的大米都运去襄阳了,你想吃就去吃!”

  孙老三碰了一鼻子灰,拉长了脸蹲在墙角唉声叹气。

  王头儿懒得管他,自顾自站起身,走到岗楼另一边瞭望。

  “咦?怎么有船只!”

  他这一声,引得身后几人都走了过来,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头儿,是兵船!但是……船上的人好像穿的白衣。”

  “那不就是商人?”

  “昨天公安的庞大人过来传话,说允许东吴的船运粮通行,莫不说的就是这些船?”

  王头儿皱眉,想了想,大声道:

  “孙老三去烽火台随时准备点火,简老二随我乘小艇去江中问话。其他人,弓箭上弦,备好火油和铁锁!我一旦遇害,立刻点烽火、进攻敌船!没有援军不得出岗哨!”

  众兵齐声道:“得令!”

  ……

  吕蒙立身船头,内心的激动难以掩饰。

  他实在没想到陆逊竟然如此高明,借用卖粮为鱼饵,诱使傅士仁允许通航。

  赞叹道:“伯言真乃鬼才!”

  这时一个士卒前来禀报:“大都督,最前方的船被关羽之兵所阻。”

  “定是正常检查,不必惊慌。告诉前船,按预定计划行事!”

  “领命!”

  船队最前方,“船老大”谨慎地盯着江面,见只有两人拦路,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扭头看看岗楼,收起杀心,笑呵呵的走到船头。

  大声道:“官爷,我们是陆家的船队,专程给公安太守送粮食的!”

  王头儿喝道:“送粮食没问题,我要上船检查。”

  “好的,官爷请上船!”

  王头儿让两船靠在一起,跳过去,径直走向船舱,一番细细检查,确实都是粮食,便问道:

  “运粮的怎么都是兵船?”

  “官爷,我们陆家是东吴大家族,吕大都督自然是要交好的,兵船闲置时,偶尔帮忙运一趟粮食,还不是小意思么?”

  “嗯,我再去后面的船上看看!”

  “好嘞。”

  王头儿又看了一艘船,放下一半的警惕:“走,去下一艘船。”

  “官爷不用看了,我们马上靠岸卸粮,到时您再查看,岂不轻松?”

【厌世小说中转站二948327800】

  “靠岸?卸粮?”

  “你们太守说了,要我们在沿途各个哨站卸下十石稻米。免得以后往复运输!”

  王头儿闻言点头,“那随我靠岸吧!”

  他划船回到岸边,对着岗楼大喊:“开门,运粮船要给我们卸十石大米!”

  孙老三闻言蹭地跳下烽火台,着急忙慌的打开岗哨正门。

  东吴兵船见了,排在第四位的船只行驶了过来,缓缓靠岸,下来十几个船夫,一人扛着一大包稻米走入大门。

  岗哨之兵见了,莫不欣喜。

  船夫弯腰放下稻米,趁机抽出钢刀,一齐发难,迅速结果了附近的士卒,夺来长矛和长戟,集中兵力冲向岗哨大门。

  场面顿时大乱。

  兵船上人见了,立刻吹响竹哨,五十多穿甲戴盔的士卒奔出,杀向岗哨。

  王头见了大惊失色,大吼道:“孙老三,立刻点燃烽火!”

  孙老三站在他不远处:“头,我跑得没那么快啊!”

  “你何时下来的?”

  ……

  一炷香时间后,死尸遍地。

  东吴兵皆是精兵,战斗力不是岗哨内的老弱可比,他们已经控制了岗哨。

  “船老大”笑吟吟地看着五花大绑的俘虏,问道:

  “谁是这里的头儿啊!”

  孙老三急忙答道:“他!他是我们头!”

  “怪不得一身官威,还要挨个艘船。哼!”

首节 上一节 38/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