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36节

  “这是初九发出的,说阿斗要来慰军,按时间算,他已经出发8天了,还有两个月路程!”

  关羽站起身,在帐中来回踱步,半晌,他大声道:

  “传令,南郡、零陵二郡的守军,即刻开赴襄阳前线支援!”

  关平闻言一惊:“父亲,二郡守军不是为了防范东吴的么?怎么突然北调?”

  “世子就要来了,总不能让他看到我久攻不下吧!如今曹军源源不断,我们兵力渐渐落于下风,不调兵过来,难以在两个月内攻占襄阳!”

  关平心里甚为不安,劝道:“父亲,这样太危险了!”

  关羽自信一笑:“江东皆鼠辈,定然不敢偷袭,再说了,入蜀之战,三弟和子龙都有军功,汉中之战,不仅三弟和子龙,连新归附的黄忠、魏延都战功赫赫。

  独我一人寸功未立!此次北伐,又拖了这么久,怎能让世子看我笑话!

  速去传令吧!

  我要一个月内,拿下襄阳,俯视许昌!”

第48章 时不待我

  阿斗酩酊大醉时,他在成都写的信才刚刚送达白帝城,关羽却已经为了迎接他,下令抽空荆州的兵力北上。

  这实在让人始料不及。

  好在南郡距离襄阳400里,驿卒两天才能将消息送到靡芳手中,靡芳就算全速筹备,最快也得五到八天才能开拔。

  有这个时间差,阿斗的信,理论上可以送到靡芳手中,让他提防吕蒙偷袭,预留出守备力量。

  当然,这一切都不是阿斗能知道的,更不是他能遥控的。

  他能做的,仅仅是先从醉酒状态醒过来。

  ……

  南郡。

  糜芳背负双手,笑呵呵地视察太守府后院,对身边随从道:

  “我大外甥就要来了,这处院落一定好打扫好。我听闻他最近很爱读书,你们务必在两个月内,把院子的书房填满!”

  “喏。”

  “还有,妹夫来信说阿斗正练习60斤的大铁锤,了不得啊,阿斗出息了。你们几个去找铁匠,给我大外甥专门打造一对上好的铁锤!”

  “喏!”

  “要一对80斤的!别让人觉得我这舅舅小气!”

  仆从领命而去。

  糜芳低着头走了几步,低语道:“我得给这铁锤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倭瓜锤?”

  “裂天锤?”

  “开天崩岳锤……嗯!这个霸气点!”

  ……

  公安。

  傅士仁恭恭敬敬地送走关羽派的催粮使,忧心忡忡地回到军帐。

  心腹见了,低声道:“将军,前将军催得这么紧,要的这么多,我们哪里还有余粮,若是不能按期送去,怕是要受责难!”

  傅士仁叹气:“主公入川时,将荆州交给糜将军、关将军和我三人共同镇守,如今,他关羽进位前将军,成了我顶头上司,居然对我耳提面命!端的可恶!”

  心腹左右看看,小声道:“将军,东吴大都督军吕蒙派来的使者虞翻,还没走!要不要……”

  “闭嘴!我跟随主公十几年,如今受重恩,官居太守,怎么能受虞翻挑拨,投靠东吴呢!”

  心腹默默点头,不再言语。

  “哎……”傅士仁轻轻叹气,小声嘱咐,“让虞翻先住下……”

  心腹心领神会:“喏!”

  ……

  阆中。

  阿斗吃罢早饭,在城门前向张飞辞别。

  张飞一万个舍不得,他实在喜欢这个又能打、又能喝的侄子。

  但是阿斗还得去襄阳,不能强行留下,只好大喝道:“斗儿啊,去了南郡,与你二叔见上一见就立刻返程,三叔在阆中等你回来!”

  阿斗闻言一缩脖子,心道:“我到了这会儿,大腿和后背依旧酸痛,头也疼得厉害,还来?傻子才回来!”

  他大声道:

  “三叔,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叔侄后会有期!”

  话罢,一夹马肚子,扬长而去。

  张苞兄弟下马磕了三个响头,策马而去。

  张飞回味着阿斗临走说的话,心里感慨:

  “大侄子真有文化!不像我,虽然有些文化,但不多!”

  ……

  阿斗一行轻骑上路,日行80里,用了4天时间在宣汉县附近追上赵云。

  张苞回去领军,阿斗回到自己中军,发现赵云和严颜腻在一起讨论兵法,似乎短短几天时间,二人已经成了要好的朋友。

  赵云细细询问了张飞的身体,又听了阆中之行的经过,呵呵一笑,回过头找严颜交流带兵心得去了。

  阿斗看着空荡荡的中军帐,不由得感慨:“这么对比,张飞还挺好的,毕竟,他热情啊!”

  ……

  南郡。

  靡芳疑惑地接过驿卒呈上来的书信。缓缓打开,看了一遍,微微一笑,递给身侧的太守长史:

  “阿斗写的家书,你看看。”

  长史摆手:“卑职不敢!”

  “必须看!有你需要看的内容!”

  长史这才接过,细细读罢,立刻归还书信。

  道:“三年多未见世子,没想到他已有如此韬略,短短一篇书信,竟然把荆州各种危局列得明明白白,还提出了应对之策。真是少年英雄。”

  当着人家舅舅的面,必须使劲夸!长史很懂人情世故。

  糜芳满意地点头:“这些事咱们早已做好准备了!沿江布置了那么多兵站,不就是为了防备东吴的?不过,阿斗能提出来,确实是很有长进!”

  长史试着问道:“那咱们不用理会世子的对策了?而且,他让我们提防傅士仁,最好撤换……这个……傅将军跟随汉中王多年,忠心耿耿,无缘无故提防人家,甚至撤了,不好吧!”

  靡芳摇头:

  “阿斗正在来南郡的路上,一个月就到了。我们如果什么都不做,岂不是让他觉得我们目中无人?但是撤了傅将军,实在不好!”

  长史自然知道这些,但这里面糅杂了家事和国事,又是通过家书的方式提出来的,不具备军令性质,他除了让靡芳决断,别无他法,故此,他问道:

  “那我们怎么做?”

  靡芳沉吟片刻,开口道:

  “按阿斗说的去做。第一,多多准备火油,放于江边备用,第二,打造铁链,存放在水道狭窄处,第三,攻下襄阳前,禁止东吴商人通行,禁止商人跨过湘江经商,第四,让军属写信送往襄阳前线。至于傅将军,排些兵马去公安县,帮他守城吧!”

  长史插话:“不让经商,恐怕惹得民怨,惹得东吴不高兴!”

  “民怨?谁怨杀谁!东吴不高兴,怎么,阿斗还比不过东吴么?”

  长史连忙点头,心道:您是太守,您是舅舅,您说得都对!

  靡芳将信的后三页拿出,递给长史:“自己细细地读,照着世子的意思,一条一条地做!务必做的漂亮些!”

  长史点头,拿起信,出去安排。

  靡芳琢磨:

  “这小子的谋略大增,是跟孔明学的,还是随孝直学的?还是师从多人?

  不管怎的,外甥既然如此聪慧,我这个当舅舅的便放心了!看来,我还得给他准备些兵书了!”

  ……

  几乎同一时间。

  关羽通过专属驿道,也收到了阿斗的家书。

  赞叹道:“阿斗这孩子,很有长进啊,问的问题非常到位!很贴合实际,甚好!”

  关平接过信,越看越心惊:

  “父亲,我怎么觉得,阿斗问的都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

  关羽混不在意:“呵呵,巧合而已!你去给他回信吧!写得细一点,好好教教他带兵之道!”

  ……

  十月十四。

  大军到达奉节,入驻白帝城。

  阿斗在太守府住下。

  午饭过后,他正坐在窗边,看着院子中的芭蕉被雨水打的抬不起头。

  心思乱七八糟:

  “哎,赵云原本计划的挺好,在巴蜀地区行军三十几天就到了奉节,然后乘船十几天到南郡。

  偏偏遇到连天大雨,生生延误了五天时间。如果雨水一直这么大,估计还要耽搁下去!

  虽说马上就可以乘船顺流而下,但是30000大军只能有10000人随行,剩余的军士还是要走陆路进军。

  也不知这一万人马能否扭转局势!”

  他站起身,向东看去:

  “我记得,历史上,徐晃就是在十月中下旬攻破关羽阵地的!我,能赶得上么?”

第49章 谁破我计

  阿斗心里烦躁,起身走出住房,步入雨中,任雨水落在身上。

  不多会,衣衫便湿了,他抬起衣袖看了看,见刚刚面朝天空的地方都已经浸透,背对雨水的地方却还干燥。

  “事情都是慢慢发展的!”

  阿斗自语。

首节 上一节 36/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