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32节

  “赵叔自曹军中救我性命,自孙夫人手中夺回我自由,大恩如同再造,早已亲如父子,怎么不能唤乳名?”

  赵云不敢应,拱手道:“世子刚刚唤我有何吩咐?”

  “我见士卒分了4列,大军出城不久便摆成一条长龙,估计有数十里,前后不能相应,想问问为何不聚集行军?”

  赵云沉声道:

  “世子不曾领兵,自然不知行军之事。大军远征,会经过各种地形地势,纵使一时聚集,很快便会因地形收窄而分批通过,那时便会造成拥堵,一旦遇到敌袭,有被围歼之虑。

  再者,行军途径道路多变,若有官道,可分四列行进,若遇到山路,分为两列行进为宜!”

  阿斗点头,又问:“若被敌人偷袭,拦腰截断岂不危险?”

  赵云耐心解释:“大军出征,四方皆会派出大量斥候,一旦发现敌军踪迹,就会回报,此时大军便会做出相应防御队形。

  比如现在,末将把邓芝派到前军,为先锋官,探查道路、刺探前方敌情,为大军开路。

  派张翼领左军,专门探查大军左翼敌情,张苞领右军,探查大军右翼敌情,关兴领后军,为大军之尾,防止敌人袭击后路。

  末将和世子所在的中军,是主力所在,一般情况不虑首当其冲地遭遇敌军。”

  听他这么一说,阿斗就明白了,怪不得不见关兴二人,原来是独自领军去了。

  走了段距离,阿斗见太阳遥挂西方,又问:“赵叔,我记得大军日行30里就要停下扎营,否则天色黑时来不及安营扎寨,恐遭袭击。今日是因身在成都附近,才不急于扎营的么?”

  赵云摇头:

  “并不是。日行30里是个大概的说法,路好时最多行50里,路糟时也许仅能行进10里。

  但现在不是路的问题。

  大王5日前就定好出征,末将那时便指定好了行军路线,命令3000士卒作为先行军,在前方郡县官员的帮助下,每隔40-60里预先扎好军营,供大军使用,节约时间,提高大军速度,早日到达荆州。”

  赵云向前方遥指:“再走半个时辰,中军就能到龙泉山腹地了,这是出成都后第一道山岭,我们会在那里过夜!”

  阿斗依旧有些忧心荆州的危机,详细询问行军路线。

  赵云将途经的山、川、城池一一列出,更估算出里程和时间,细细讲给阿斗。

  阿斗赞叹:“赵叔不愧是五虎上将!侄儿佩服。”

  赵云连称不敢当,默默行军。

  阿斗见他不再做声,开始心算行程:

  成都距离南郡足有2000里,还要翻越龙泉山脉、华蓥山脉、巫山山脉等五六道崇山峻岭,所谓好路也是一望无际的丘陵山地,根本不能以日行30里的速度计算。

  按他昨夜的想法,本是要亲率3000骑兵先行前往的,但是按照刚才赵云所安排的行军计划来看,自己完全有希望和大军一起,在十月底到达南郡。

  这样应能赶在徐晃攻破关羽大营前赶到前线。

  ……

  傍晚。

  中军到达龙泉山兵营。

  这里早在三天前就已建好,建营的先头部队留下100人看守,向东翻越龙泉山而去。

  阿斗站于中军帐,看着地图推演路线:

  由成都至涪江西岸一段,最为平整,是大军行进最快的路程。

  三天后,大军就将渡过涪江东去,穿过连绵的丘陵山地,抵达梓潼郡,横渡梓河继续东进至阆中,继而过汉江往巴西、鱼复方向,直奔奉节,也就是白帝城。

  然后就可以弃陆路,乘船顺长江东下,直奔南郡!

  区区百字,概括了耗时两个月的行军,看上去简简单单,但真走起来,便体会到其中的辛苦。

  阿斗揉了揉颠簸一日的屁股,走出帐外,视察行营。

  这里占地极广,分成十几个营盘,互为犄角,容3万大军分散住下。

  这个时代行营选地是非常讲究的,因为行营选址地势太低容易被水淹,地势太高取水困难,靠近树林,行动不便且容易起火……

  赵云预选的这个营地,处于一整块高于四周的坡地,中间有山溪流过,外围可以利用山势布置防御工事。

  营地内布置也很有讲究,中央是阿斗的中军帐,周围按等级和防护任务布置兵营。每十人一个军帐,每百人分为一队,每一队挖掘一个厕所、修建一个炊事班。

  更有牛、羊、猪等牲畜随行,用来给士兵改善伙食。

  可以说,这个行营,就是一个城池,只要不被敌人攻破,粮食补给没问题的话,支撑一年半载没有问题。

  阿斗转了一大圈,最后策马立身辕门,观士卒归营。

  此时,大多数士卒已经抵达,只有关兴的后军刚刚进营。

  当见到那个红枣面庞的少年,阿斗一勒马缰,赢了上去。

  “哥哥,你叫我好等!”

  关兴寻声看去,见阿斗亲自相迎,吓了一跳,连忙翻身下马,小步跑过去:“世子,你怎能在此等候末将!”

  “都是自家兄弟,有什么不能等的!快随我去中军帐!苞哥估计已经到了!”

  关兴仔细安排好下属安营事宜,才骑马跟上,见阿斗一直往自己队伍中瞧,问道:“世子看什么呢?莫不是我军中有异常?”

  阿斗狐疑道:“好像看到一个熟人,应该是眼花了,走吧!”

  远处,关凤见哥哥和阿斗走远,才敢抬起头:“呼,差点被发现,臭阿斗眼睛也太尖了!”

  

第43章 一老前辈

  阿斗和关兴走到中军帐时,张苞早已等候在此,三人勾肩搭背地入帐。

  黄皓将早已经准备好的酒菜端了上来。

  关兴故作矜持:“我们在此胡吃海喝,不太好吧。”

  张苞哈哈大笑:“谁说要胡吃海喝了,营中不让饮酒,我们不会仅仅胡吃么?”

  阿斗闻言,让黄皓收起酒壶,故作神秘道:“我给你们介绍一位老前辈。”

  “哦?何方前辈?”

  阿斗起身,走至帷幔后,作了个揖。

  一个魁梧的身影走了出来。

  关兴见来人气势颇威,浑身散发肃杀气息,赶忙行了个晚辈礼。

  张苞见到,也有样学样行了一礼:“兄弟,别卖关子,速速介绍我们兄弟二人认识!”

  阿斗笑道:“老将军是三叔故交!你能否猜到?”

  张苞闻言皱眉,他父亲的故交自己都见过,实在想不起眼前之人。

  关兴眼光闪烁,迟疑道:

  “三叔之故人我们大都是见过的。若说不曾有缘分相见的,难不成……

  三年前,荆州兵入川。三叔率领大军到达江州,结识一忠勇老将,军中广为传颂。后来,这位老将军归隐。”

  关兴看了看阿斗表情,笃定心中猜测,走上前一拱手:

  “小子拜见严老将军!”

  严颜和颜悦色,看着这个说话得体的后辈。他镇守江州却败给张飞,引为自己耻辱,一般不愿提及。眼前这个年轻人避开城破之事,只说结识,很合他心意:

  “小关将军言重了,老夫就是一乡野村夫,担不起将军二字!”

  张苞这才反应过来,心里嘀咕:原来是我爹的手下败将啊。

  “小将张苞,拜见老将军!”

  严颜看着张飞之子,心里五味杂陈,见他拱手拜自己,连忙伸手去扶。

  谁想张苞没有抬手,反而故意用力保持弓腰的姿势。

  严颜立刻感觉到一股巨力压在自己手上,知道这是小辈在试自己深浅,微微一笑,加大了力气。

  张苞打心眼里觉得自己没必要拜他,但阿斗将严颜称为前辈,关兴也作揖了,自己只好拱手,但是依旧准备让他难堪。

  毕竟,这老家伙的命是自己父亲给的,见到自己不立刻歌颂张飞仁义,竟然还敢受礼?

  谁知,他气大力沉的双手,竟被严颜缓缓抬了起来,张苞再次加力,竟毫无作用,生生被严颜扶起。

  “小张将军天生神力,真是难能可贵!”

【厌世小说中转站一948324092】

  张苞看着身前的严颜,脸色郑重,一改轻视之心,重新抱拳,喝道:“将军老当益壮,小子佩服!”

  阿斗看出了两人暗地里的交锋,笑着道:“哥哥,我已经拜严老将军为师,你要不要一起拜师?”

  关兴素知严颜擅用长刀,自己也是用刀的,多学一点总没坏处,先一步上前道:“我愿意。”

  张苞心里不大愿意,但见关兴如此,道:“俺也是!”

  严颜想起当年自己力战张飞,十回合就被生擒,连忙摇头:“老夫是你父亲的手下败将,不敢胡乱指点?”

  张苞闻言立刻顺心了,安慰道:“当年家父用计埋伏,老将军一时失手被擒,也不算败!”

  严颜闻言,心头的阴霾去了大半,笑道:“你既然如此说,我便传几招予你!”

  张苞一脸黑线,心道:小爷就客气客气,你还喘上了,还传我几招,哼,小爷就试试你的长刀。

  “好!老将军果然爽快,我们去帐外!”

  话罢,张苞大步走出,严颜当仁不让,紧随而出。

  关兴看出不妥,问道:“兄弟,我怎么看苞弟不像是要请教啊!”

  阿斗捂脸:“你自信点,他就不是要请教!我们快去看看,别打起来。”

  话落,二人快步出帐。

  只见张苞和严颜已经各自拿了兵器,分左右站立。

  阿斗疑惑:“他们拿来的兵器?”

  黄皓忽地冒出头来:“我给的!”

  阿斗两眼一翻,叹气道:“你真特么有眼力见!”

  “谢世子称赞!”

  黄皓得到称赞,心里美滋滋的,回军帐抱回来两个大锤子:“世子,你的武器我也拿来了!”

  “我可太谢谢你了!”

  阿斗没功夫理会这个‘阿谀耗’,眼睛紧张地盯着前方。

  严颜摆了一个姿势,喝道:“这个姿势称为‘横马立刀’,我接下来使三个连招,马前斩草、刀外迎提和银鹤飞舞,你看好!”

  呼呼呼……

  严颜用心地舞起来,动作利索,刀风猛烈,有开山破石之势。

  关兴见了,暗暗点头:不愧是名将。

首节 上一节 32/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