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310节

  黄皓闻言,立刻举起右手发誓:“我向裂天崩岳锤发誓,这些都不是我传出去的。

  我只是让谛听的人说,大汉军队犹如天兵,我只是说长安的九道炸响如同雷神降世!

  民间用‘以讹传讹’的精神给予天马行空的想象拓展,真不是我能控制的。”

  阿斗喝道:“就算你没如此说,也没好好引导舆论!”

  黄皓苦笑:

  “殿下,到了现在这种情况,若是有人敢说天兵没来、仙女未舞,会被百姓当成曹贼细作打死的!

  您总不想咱们的谛听被自己的子民群殴致死吧!”

  阿斗揉着脑袋,半晌道:

  “不能这么发展下去了,我和父皇实行的是人治,是法治,而不是神治!我得让父皇传下圣旨,理清事实,防止事情进一步恶化!”

  黄皓忙道:“殿下,百姓盲信,有助于统治啊!”

  阿斗深深一叹:“这仅仅是一时的。若是持续下去,总有一天会被有心人利用,掀起无边浩劫!”

  黄皓摇头:“我不懂。”

  阿斗笑道:“你去看看张角的事迹!”

  话罢,他长身而起,赶去了尚书房。

  此时,法正、诸葛亮、李严、黄权四人正和刘备议事,话题恰好也是近期民间的舆论。

  阿斗进去后,众人行礼,而后继续论了一会。

  黄权摆出了近期的民心所向,总结道:“所以臣觉得,应该助推此事,进一步提高皇上的威信。”

  李严点头表示赞同。

  法正却道:“皇上文治武功,造福人民,开创法治,已经堪比三皇五帝,不应该借用鬼神之事抬高虚名。所以应该压制民间传言。”

  诸葛亮亦道:“然也。”

  他伸出手指往上一指,又指了指自己肚子,道:“人心向背不在神仙,而在百姓的肚皮!”

  李严反驳道:“自武帝以来,我大汉推崇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以三纲五常治天下。现在百姓深信此道,是大喜之事,是气运如虹的表现,怎能压制。”

  他向阿斗拱了拱手,道:“而且,自太子殿下起兵以来,在羌氐蛮夷族中皆用天神之尊御民,我们才得以拥有十万铁骑,得以稳定四边。

  更在长安城外造雷引电、指派天狗食日,方才兵不血刃的拿下长安,方才稳固关中民心,甚至借此收复了荆州五溪蛮,继而助力谋取扬州!

  怎么,如今天下即将大定,却又说神力有害、应该压制?”

  此话一出,诸葛亮和法正就不好说什么了,一是阿斗就在这边,直接顶回去先是拂了刘禅的面子,再就是否认了刘禅的功绩。二是李严说的没错,不论天人感应还是天神之尊,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难以推翻。

  故此,众人都转头看向了阿斗。

  阿斗见皮球踢给了自己,笑道:“对于整个问题,我是支持压制舆论的!”

  此话一出,诸葛亮和法正长舒一口气,李严和黄权则紧皱眉头。

  刘备曾经和阿斗浅谈过这个问题,见他亮明观点,缓声道:“你细说。”

第436章 父子私话

  阿斗点头,沉声道:

  “因以讹传讹造成的神化舆论,确实带来众多好处,民心稳固不说,还会打击敌人气焰。

  但是,这只是暂时的,长久下去必成祸患。”

  他顿了顿,继续道:

  “神治,本质上就是让天下臣民盲目臣服君主。时间一长必然会破坏百姓乃至官员的理性判断,容易被有心人利用和误导。

  同时,当全部臣民都盲目崇拜君主时,再英明的君主也会因此自我膨胀,久而久之便会过度自信,做出不理性的判断与行为。

  有些钻营之辈也会借此靠近君主,混淆视听,扰乱朝堂,谋求私利,有些叛逆之辈可能会效仿,割地自立,甚至举兵谋反!”

  李严急道:“殿下,这么说有些过了吧。纵使有人效仿,又有谁能遮掩皇上和太子的光辉?”

  阿斗闻言,抬头去看,见李严神色肃然,眼神坚定,全无阿谀奉承之意

  阿斗摇头:

  “不一定哦。你们是知道内情的,白孔雀是祝融部奉旨寻找的,白龟和白狐是刘晨专门去找来的。

  还有乌鸡、白鹭,他们本就是这个样子,白鸽、白兔、白羊……呵呵呵,咱们官营的养殖场里多的是。”

  他停了停,给众人思考的时间,而后道:“若是以后有人也收集了九五瑞兽,也研制出了火药弄出雷声,也算出了日食的准确时间玩个天狗食日,也弄个铁柱吸引雷电,然后号称天帝降世要开创新朝,你们告诉本宫,即便中枢官员不信,民间百姓信不信?

  若是信的人多了,大汉的基业还稳不稳?若你们还不明白,就想一想张角,他那黄符屁用没有,还不是聚众百万!”

  阿斗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继续道:

  “退一万步说,当今百姓对我和父皇深信不疑、至死不渝,那我们百年后呢?”

  李严等人闻言,陷入深思。

  刘备则有些担心,用眼神问阿斗:“你小子把老底都呼啦倒出来了,不怕出问题?”

  阿斗还给他一个镇定的眼神:“相信我!”

  诸葛亮给阿斗行了个大礼,道:“太子殿下聪慧过人、眼界深远、胸襟包藏寰宇,臣佩服!”

  法正亦是行礼,沉声道:“太子殿下字字珠玑,心胸远大,臣望尘莫及!”

  李严想了半晌,道:

  “若是逐步掐灭天人学说,压断皇上和太子的神位……这民心……”

  阿斗笑道:

  “现在需要的是人治和法治,终极目标是依法治国,我希望今后,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全都认可和遵守同一个法典,以法行事!”

  李严和黄权闻声肃然起敬,齐声道:“殿下之志如同九天神音。臣定当铭刻于心,奉为圭臬。”

  刘备闻言,琢磨道:

  “如此的话,大汉法典首先应该写:大汉皇帝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主神圣尊严不可侵犯;皇帝有权颁布法典,设官制禄,黜陟百司,编订军制,统帅三军,爵赏恩赦……”

  众人不知道刘备的想法,开始就如何弱化以讹传讹的言论展开讨论,拿出政策后各自散去。

  众人走后,刘备语重心长地道:

  “阿斗,虽然你有将近两千年的见识,但你所说的法治的试行,仅仅是历史的最后的几十年,那种治理方式到底适不适合现在大汉,还有待考究。

  莫要一味的奉行你认为的好政策、好制度,而忘了咱们大汉的臣民所思所想!”

  阿斗深以为然,道:“后世确实有实事求是的理论!”

  刘备闻言眼前一亮,道:“你口中的某人说的很到位!”

  “那是,他可比你厉害!”阿斗笑道,“某人手下可是有10个赵云,100个魏延呢。”

  刘备闻言一个哆嗦,哈喇子流了一地,赞道:“那某人可不得所向披靡?”

  阿斗道:“必然啊!”

  刘备向往道:“想想都激动!”

  他似乎将自己代入进去,一阵畅想,好半晌才回过神来,厉声道:

  “你别给朕扯远了,朕说的话你懂不懂!理论联系实际你明不明白!”

  阿斗笑道:

  “懂!所以我才说弱化神化皇帝的言论呀,而不是消灭这种言论。

  所以我才说是人治和法治为主,终极目标才是法治啊!没有说立即实行法制呀。”

  刘备抚摸着阿斗的头,道:“你能这么想,朕就放心了。那个……那个……皇……”

  突然,他突然结巴起来。

  阿斗见踟蹰,道:“父皇,您有话就说。”

  刘备踌躇一下,缓声道:“儿啊,我先当皇帝过过瘾,一年半载后就退位,让你登基!我好去享福!”

  阿斗语重心长地道:

  “父皇,您还年轻,正当壮年,活力四射、精力充沛,怎么能撂挑子不干呢!您一定要相信我,多做几年皇帝,您就做上瘾了,到时候,就是我举兵夺权您都舍不得退位了!”

  刘备斥道:

  “你可拉倒吧!我还年轻?我还壮年?我还多干几年?你夺笋啊!上天给你两千年前的智慧是让你偷懒的?

  阿斗,我告诉你,最迟明年,你必须登基!我打了一辈子仗,绝对不能累死在龙椅上!

  再说了,我提前退位让贤,后人总览我的一生,一定会说大汉成祖是多么励志、多么深明大义,多么仁德浩荡、多么激流勇退、多么可歌可泣!”

  阿斗捂脸:“爹啊,您还没死,说什么大汉成祖!说什么史书记载万世留名!晦气!”

  刘备抬起手,喝道:“不晦气!我得时刻提醒你,我喜欢成祖这个庙号!”

  阿斗轻咳两声,竖起大拇指赞道:“论及豁达,父皇乃千古第一人!”

  刘备大笑:“哈哈哈……论生儿子的本事,朕也是千古第一人!

  对了,说到生儿子,你准备什么时候去潼关?”

  “估计也就这几天了吧!”

  “再等等!”

  “还等?火药已经够用了!可以去潼关炸城墙了!不用等了!”

  “不!你必须在长安多耕耘些日子,等莺莺、小凤她们怀上孩子再出征!毕竟,我能生好儿子已经是千古第一人了,若是我的好儿子还能生好儿子,我就是万古第一人了!”

  阿斗捂脸:“爹啊!我又不是去送死!我还能回来!”

  刘备郑重道:“我不担心你战死,我担心你打得太顺利,自潼关一路东去,直奔大海!”

  阿斗还待说话,黄皓一头扎进房中,还没站稳就欢呼雀跃道:“大王……啊不对,陛下、殿下,大喜啊,大喜啊!大……喜啊!”

第437章 曹休兵到

  刘备闻声惊问:“怎么?曹丕遣使投降了?”

  黄皓一个趔趄,他可不敢直接回一个否定的答案,而是大声道:“太子妃有了!两位八子也有了!”

  屋内陷入一片寂静中。

  刘备首先反应过来,脸上的表情都炸了,叫道:“阿斗,你终于耕耘有成了!老子本来以为你不行呢!”

  阿斗一个趔趄,理都不理他,抬脚就走,往东宫奔去。

  刘备见了,也反应过来,刚要跟上去,转念想直接去看儿媳妇不大合适,便先去寻皇后,与她同往。

  ********

  阿斗健步如飞,顷刻功夫就奔回东宫,来到莺莺住处。

  此时,张莺莺正翻看黄帝内经,忽听到内侍传报太子驾到,还不待起身去迎,就见阿斗闪现一般站到自己身前,叱道:

首节 上一节 310/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