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305节

  不长时间,十多个壮汉抬着铁笼子进了未央宫,一众瑞兽正在笼中。

  只见白虎一改黄橙色调,雪白的毛发间遍布黑色条纹;白鹿双角如玉,通体雪白,高贵典雅;

  白龟在水中沉沉而眠,稳重安详;白狐机动灵活,在笼中四处跑动,莹白的毛色甚是耀眼。

  还有那白色凤凰,头顶三根莹莹的羽冠,皓白的羽毛泛着神圣光辉,晈晈的尾翎修长,足有三四尺,俏生生地站在一个木杆上,一看就知道是祥瑞神兽。

  只见白凤看着周围的富丽堂皇,眼眉神辉流转,一声凤鸣,尾翎不住的抖动,快速散开。眨眼间成了一面瑞雪般的绝美屏风。

  “哗!”

  群臣震惊,惊呼连连。

  张飞暗暗心惊:“今天可真是小刀拉屁股,开了眼了!”

  曹节也看呆了,她不是没见过老虎、梅花鹿,也不是没见过孔雀开屏,但是眼前的五只白色瑞兽,实在是震人心神。

  刘备也微微动容,心道:“吾儿大才,竟然真被他寻到了白色孔雀!孤定重赏祝融一族!

  草原上那个叫刘晨的,寻来白狐、白龟,也得重赏!”

  众文武惊呼了好半晌,气氛已经到了最高潮,曹节知道该自己出场了,她稳了稳心神,高声道:

  “先帝常说,汉室宗亲中,汉中王乃佼佼者,有重整法统、再创盛世之能!伏汉中王自登位以来,德布四方,仁及万物,越古超今,吾观之,汉中王实乃汉室宗亲第一人也!”

  她顿了顿,提高音量道:

  “先帝临终曾有两言,一言,杀我者曹肇也!二言,即帝位者刘备也!”

  话落,台下群臣激动非凡,跪下高呼:“恳请汉中王登临帝位,再续大汉法统。”

  刘备脸色郑重,缓声道:“备无才德,不敢受之。”

  李严高声道:

  “王上平定四海,功德昭于天下,先帝既然托付江山,宜即正位,复何让焉!”

  文武众官再次高呼:“恳请汉中王登临帝位,再续大汉法统。”

  呼声落下,曹节也高声道:

  “望汉中王以山川社稷为重,上合天心,下合民意,承继汉统!祖宗幸甚! 生灵幸甚! ”

  刘备深深看了一眼曹节,旋即郑重道:

  “既然先皇有旨,备自尊之!”

  文武群臣大喜,当即协日掌礼,准备登基事宜。

  ********

  汉中王府后院。

  阿斗因无官无职,只有爵位,不是必须参加大朝会的,此时正卧在软榻上,听着黄皓的回报,喝着内内给他煮的冰糖雪梨,道:

  “曹节倒是个聪明人,她如此一说,曹氏一族算是保住了。”

  莺莺道:“她自幼生长于皇宫王府,这点心思还是有的。”

  话罢,她看向黄皓:“大臣们可订好了登基的日子?”

  “回王妃的话,已经定下了,得过了年后,二月初二。年号也定了,是‘章武’!”

  张莺莺想了想道:

  “章者,乃文采斐然、正直不阿、才华横溢之义。武者,乃定功戢兵,止戈为武之义。章武,文韬武略,平定天下,真是个绝好的年号!”

  祝融等四人闻言,都露出“俺也是”的表情,纷纷赞叹:“好年号!”

  阿斗为张莺莺的文化底蕴点个赞,伸了个懒腰,道:

  “今天是腊月十三,细细算来,父王还有49天登基。嗯……诸葛亮、法正他们,应该能赶得上!”

  ********

  成都。

  诸葛亮、糜竺等人的车队刚刚走出城门,他回头对刘巴道:“益州就托付给你了!”

  刘巴苦笑,心道:“你算到汉中王登基,提前去长安,却留我守护益州,其实,我也想去。”

  他客气地道:“司空大人放心吧!”

  诸葛亮又道:

  “我此去关中,八成回留在长安履职,益州牧定是子初的!”

  刘巴连忙摆手:“吾为国为民,不图官职。”

  ***********

  南郡。

  法正摆弄着茶杯,自语道:“估计过了年,汉中王就要登基了。赵云已经北上,我也不能等下去了。

  万一汉水被冰封,就不知要耽搁多长时间了。”

  糜芳道:“难道我们要擅离职守,提前动身?”

  法正道:“这可不是擅离职守。这叫北上述职!而且,宛城是武六栖的驻地,荆州以北再无战事,加上扬州在手,荆州固若金汤。

  我估计,十天以内,我们就能收到汉中王的调令!”

  糜芳闻言笑道:“那咱们这就开始准备吧。”

  **************

  **************

  今天是2023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我开书的第200天。200天来,没有断更没有请假,虽然辛苦,但有众多书友的支持,乐在其中。

  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祝读者们身强体健无烦恼,钱财丰厚没有难,家庭和睦欢乐多,幸福快乐永相随。

  顺便送上一首小诗:

  雨中赏榴花

  明 · 徐居正

  坐爱安榴树,花开自在红。

  小风吹淡淡,微雨洒濛濛。

  色映柸盘里,香侵杖屦中。

  秋来多结子,知棒有全功。

第428章 体察民情

  长安。

  法审院公开审判的热度还没有彻底冷下去,汉中王要登基的消息便快速成为了新的热点。

  街头巷尾在谈论,酒肆茶馆在谈论,田间地头在谈论,王侯府邸也在谈论。

  一是谈论汉中王为什么到了现在才登基,谈论刘皇叔的仁德。

  二是谈论刘备什么时候会挥师东进灭了曹丕,或者曹丕会不会主动投降。

  三是谈论大汉气运之绵长,即便中间有波折也不会断绝。

  百姓们眼见着皇宫平地而起,官员们眼见着长安恢复繁华,大汉似乎马上就要重写辉煌了。

  这一日,大雪纷飞,短短一夜就积攒了两尺深,长安百姓一起床就开始打扫积雪,感慨瑞雪兆丰年。

  官员们一到衙门就开始安排人手赶赴各地,巡查潜在的灾情,排除隐患。

  尤其是那些新搬来关中的羌胡人,他们的住房是否能抗住雪的重量,他们是否准备了足够的木柴、粮米和饮水,他们新养的鸡鸭有没有做好御寒,会不会被冻死。

  这些都成了大汉基层衙役的工作任务。

  如此爱民的政策,搁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如今,却实实在在地被大汉官吏付诸实践。

  甚至,连汉中王、建业王都离开了王府,离开了城池,在各处村落视察民情,确保这次大雪成为兆丰年的瑞雪,而不会成为压垮房屋、冻死人和牲畜的雪灾。

  长安城外的一处村落。

  一个名为蛾遮塞的羌人清扫完院子里的积雪,给鸡舍里的鸡添了鸡食,回到自己的小屋。

  这房屋是木板夹黄泥土垒成的,墙壁足够厚,可以防风御寒。在村正的指导下,他在屋里搭建起了火坑,不仅烧热了床榻,还烧热了墙壁。

  因此,屋里很是暖和。

  他走到炕边,脱了鞋子盘腿坐下,扯过一个羊皮毯子盖住双腿,对着同样盘腿坐着的媳妇道:

  “鸡都喂好了,又捡回来两个鸡蛋。地窖那边也看了,封得很严实,大白菜不会冻坏的。”

  他媳妇给蛾遮塞倒上热水,道:

  “现在的日子真好,有四亩田地,能种粮食,还有一块临近河水的地能种蔬菜,这可比凉州骑马赶羊舒服多了!”

  “哈哈哈……”蛾遮塞笑道,“那可不是,这都是天神赐予的!如今,我们不用在帐篷里挨冻了,也不用担心豺狼钻进羊圈了,更不用担心马匪了!”

  女人下意识揉揉腰,道:

  “记得去年和前年,刚到秋天,我就去山野里割草,从天亮割到天黑,累得直不起腰,即便如此,还会饿死冻死一些牲口。”

  话罢,她俯身掀开锅盖,拿出两个煮鸡蛋,道:“当家的,吃一个!”

  如今,家里的那几只母鸡现在每天都能下一两个鸡蛋,那热乎乎的鸡蛋握在手里,心里就觉得暖和,不仅能自己享用,还能拿去城里换钱,买些生活用品。

  蛾遮塞拿着煮鸡蛋,轻车熟路的拨开,塞到嘴里,道:

  “以后还是省着点吧。今冬多攒些鸡蛋,多换些钱,开春了咱们得让羊宝儿去学堂!识字念书!

  天神不是说了,只要能念好书,咱们的孩子就能去城里做工,甚至做官!”

  女人一脸憧憬,道:“做不做官不重要,只要他能健健康康的长大,娶媳妇给我生孙子,比什么都好!”

  “你啊!”蛾遮塞宠溺地看着媳妇,“目光短浅,你没看隔壁村的哲何塞,他那女婿就是个会认字的,去城里做了什么账房先生,挣了钱,给家里盖了新房子,还加盖了鸡舍。

  我可听说,他们现在一天能有8个鸡蛋呢!那日子,简直富得流油!”

  女人听得美美的,她喜欢这里,喜欢这种安定的、有奔头的生活,忍不住道:“加点料!”

  蛾遮塞连忙跟着道:“天神在上,加点料!”

  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蛾遮塞,开门啊。”

  蛾遮塞听是村正的声音,连忙起身开门,村正带着几个人进了屋,道:“建业王见风雪大,怕大伙的房子不结实,特地来看看大伙。”

  “啊!”

  蛾遮塞惊呼,这才看清来人,见刘禅站在自己身前,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大声道:“小的叩见天神!加点料!”

  阿斗扶起他:“这里是雍州,还是称呼我大王吧。”

  蛾遮塞闻言一愣,他可不敢乱称呼“大王八”,只好闭口不言。

  话罢,他打量起周围,道:“你家房子建得不错,挺厚实,不漏风,很暖和!”

  女人听到动静,赶忙出来叩拜,旋即拿出一瓶丈夫平日里舍不得喝的酒水,双手呈上去:

首节 上一节 305/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