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302节

  混混道:“在街头纵马踢死了一个匈奴孩童……”

  梁绪骂道:“这个小畜生,真是不叫我省心!又得花我一个金饼子。”

  混混又道:“然后又把那孩子的爹给一剑杀了。”

  梁绪皱起眉,叹道:“三个金饼子!”

  混混又道:“然后公然拒捕,和衙役动了手。”

  梁绪捂脸:“十个金饼子没了……”

  他见混混不再说话,扔过去几颗金豆子,回府衙揣了金饼,骑马往法审院而去。

  到了地方,给门外的守卫通报了身份,大步流星的走了进去,见到诸葛瑾后,强打精神道:

  “吾儿顽劣,给大法官添麻烦了。不知苦主在哪,本官亲自去寻她赔礼道歉,好让人家撤了诉状,还我儿子自由身。”

  诸葛瑾肃然道:“梁都尉,非是本法官不给您面子。”

  他提高音量,大声道:

  “自从汉中王和建业王成立法审院,就严明断案执法,公平公正,不分地位、不分种族,务须做到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唯有如此,才能让恃强凌弱者不敢气焰嚣张,才会让平头百姓不造迫害,还会让天下人信任法审院!”

  梁绪一听就懂了,心道:“诸葛瑾这是打官腔,要好处的。”

第423章 暗语明示

  梁绪摸出了三个金饼子,放在桌案上道:

  “法审院最是公正,下官最是敬重!”

  诸葛瑾眼皮一抬,缓缓拿出卷宗,慢慢展开,继续道:

  “梁恪纵马踢死了人,此乃无心之过,纵然大人您不出面,本官也当从中斡旋,以便求个息事宁人的局面,可他愤而杀人还公然拘捕……哎,这就是大罪了!”

  梁绪嘴角一抽,又拿出两个金饼子,道:“诸葛法官最是公正,下官最是钦佩您的为人。我儿子还小,吃不得牢里的苦,能否先让我带回家,过几日回来过堂受审?”

  诸葛瑾缓了缓,低声道:

  “梁都尉,不瞒您说,那匈奴汉子是建业王麾下之兵,刚刚解甲归田就被您家公子杀了,此事已经在军中传开,方才已有百十人聚到法审院门外闹事。

  是本官做出承诺,必定秉公执法,这才勉强打发他们回去等候消息,如今若因大人您一番话,下官便把令公子交你带走,你让下官如何向方方面面交代呢?”

  梁绪暗暗冷笑,这些官场上的暗语明示他哪能不明白?旁人委身来求,所有人都会把事情说得极难办理,然后在要好处嘛。

  只是这个诸葛瑾貌似胃口很大,已经超出了他的预算。

  但是,为了儿子,他只得再拿出三个金饼子,陪笑道:

  “是是,我儿确实犯错了,还杀了建业王的人,若非如此,也就不用麻烦诸葛法官了。

  诸葛法官掌管雍州法典,这事儿对别人很为难,对大人您来说,还不是手到擒来。

  我儿确实顽劣了些,弄出人命不好收场,但是,我舍得花钱,一定要苦主满意,让军中兄弟满意。

  他见诸葛瑾面无表情,压低声音道:

  “那些羌人胡人,都是卑贱的奴隶,当他是个人就是给脸了,死了给些钱财便罢。

  咱们明人不说暗话,法审院上下打点需要多少花销,我都包了。”

  诸葛瑾苦笑摇头:“梁都尉,你想岔了,下官不要好处,这个案子很典型,本法官一定要秉公执法!”

  梁绪见他油盐不进,冷声道:“那诸葛法官准备如何秉公执法呢?”

  诸葛瑾肃然道:“杀人偿命!”

  “你敢!”

  梁绪一声大吼:“我就这一个儿子,还没婚配,你若敢杀了他,老子和你拼命!”

  诸葛瑾自然不怕他,蹭地一下站了起来,骂道:“姓梁的,你算个什么狗东西,敢在我这里耍横!”

  话音刚落,诸葛瑾身后的四个衙役,将手中长戟一横,齐齐对准梁绪,大有一言不合就杀人的架势。

  梁绪动了真怒,但不敢出手。

  毕竟,他是降将,还需要装几天孙子赢得刘备信任,此时闹事,对自己不好,对儿子更不好。

  万一诸葛瑾在牢里使点小手段,就够梁恪吃一壶的。

  因此,他放下几句狠话便离开了。

  在街头思索了好半晌,只好急匆匆地向夏侯充的住所赶去。

  谁知夏侯充早就知道了此事,直接闭门谢客,梁绪没办法,又去了曹真的住所。

  曹真倒是接待了他,但表示无能为力,毕竟,梁绪还有个官身,曹真现在只是个富家翁而已。

  梁绪无奈,只好拜谢而去,失落落的走在街上,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彷徨无助。

  突然,一人大声道:“梁都尉,你怎么在此瞎逛!”

  梁绪闻声看去,见是孙礼,悲道:“哎,诸葛瑾打定主意要杀我儿子……夏侯将军和曹将军都无力帮助,我怕是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孙礼喝道:

  “你糊涂啊!这种事,你应该去找建业王啊!”

  “哎……”梁绪叹息,“我儿打死的,正是建业王麾下之兵啊!”

  “啊!”

  孙礼一惊,道:“这确实不大好办了。我听说法审院明日要公审此案,要不,你速去寻个懂法的,明日帮贤侄辩护?”

  **********

  阿斗在长安逛了一整天,回到府邸。

  刚刚进门就看到几个婢女站在后宅门口翘首以盼,始一见到他,立刻兴高采烈地奔过来,道:

  “大王您终于回来了,王妃等您一整天了!”

  话罢,拉着阿斗就往里走,刚刚走到卧房前,就听房中传来几位美人的声音:

  “眼明忽见此亭新,公子诗成思入神。

  坐爱碧波千顷绿,梦回芳草一池春。

  每倾鹦鹉留佳客,欲采芙蓉寄远人。

  燕子不来秋已暮,倚阑无语独逡巡。”

  阿斗嘴角一挑,心道:“我得把我随笔写的那本诗集毁了,要不然一定会引起诗坛混乱!”

  “吱呀……”

  卧房的门开了。

  莺莺站在门口,娇声道:“大王,你快来抓我呀!”

  见她如此,阿斗想起了‘南宋名臣陈亮’写的抗金方略:“操其要于上,而分其详于下”。

  他一笑,朗声诵了段杜甫的诗:

  “苍江鱼子清晨集,设网提纲万鱼急。

  能者操舟疾若风,撑突波涛挺叉入……”

第424章 路还很长

  阿斗吟完诗句,大步进屋,刚刚抱起张莺莺,四周的伏兵便冲了出来。

  他警惕的张望,只见四路伏兵都光着膀子,人人穿着过膝的锁子甲,张牙舞爪的扑了上来。

  他知道,一番大战在所难免。

  六路大军各显神通,上演了“翠葆随风,金戈动日。惆怅清管,徘徊轻佾”的妻美画卷。

  (此处省略两千字)

  *********

  翌日。

  巳时。

  法审院门外挤满了围观百姓,可谓人山人海。

  诸葛瑾正襟危坐,高坐主位,他身侧还有4个审判员,负责辅佐大法官。

  下首是三个书记员,负责记录审判语录。

  他们的对面,是原告席位和被告席位。

  百姓们惊奇的发现,不论是法官还是书记员,不论是苦主还是罪犯,都安安稳稳的跪坐在各自的桌案后。

  和以往官员高坐、原告被告跪在地上的场景大有不同!

  “啪!”

  惊堂木一拍,庭审算是开始了。

  梁绪请来了一个懂法的同僚作为讼师,名为宋瓷,此时上前一步陈述。

  他知道铁证如山,梁恪是不可能摆脱罪名的,只得说:“昨日街头梁恪纵马,那个孩子自己冲上前来,被马踢死纯属意外。”

  原告哭诉:“他杀了我男人和孩子,请大法官秉公审判。”

  宋瓷道:“是匈奴人先亮的刀,先动的手,梁恪是正当防卫。”

  原告哭诉:“他杀了我男人和孩子,请大法官秉公审判。”

  宋瓷再道:“此案涉及两桩命案,一个是意外致死,一个是正当防卫致死,都不是梁恪故意杀人,我方愿意赔偿。”

  原告哭诉:“他杀了我男人和孩子,请大法官秉公审判。”

  周围百姓看着庭审,议论纷纷。

  一年轻人道:“本以为杀人犯是官宦子弟,最终会不了了之,最多私下里赔个钱了事,谁知法审院竟然公开审判!”

  一个老人嗤笑:“这个吧,有门道的!”

  “门道?怎么说?”

  “你没看杀人犯请了个说客么,一直在那里说过失,说意外,说防卫,这么一狡辩,估计不会判死刑,最多流放!甚至,只会判赔偿点粮米钱财。”

  年轻人疑道:

  “流放也很苦啊!”

  老人呵呵一笑道:“都说了最多是流放。而且,就算是流放,等衙役押着犯人出了城,偷偷把人放了,我们也不知道啊!”

  百姓议论纷纷,在不远处观望的阿斗夫妇六人,看着毫不激烈的庭审现场,有些乏乏。

  祝融问道:“夫君,那个梁恪当街杀人,你直接就地正法,多大快人心,还能积攒民心!为何要审判?还公开?”

  阿斗沉声道:

  “杀他个纨绔子弟还不简单。我是想尽可能的发挥出此案的积极作用。”

首节 上一节 302/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