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3节

  赵云则努力回想:当年在长坂坡,应该没撞到少主的头啊……怎么……

  刘备看阿斗如此,尴尬一笑,解围道:“儿啊,你第一次接触这些,不懂很正常。”

  阿斗将众人表情看在眼里,知道大家把他当成了傻子,听刘备之语,也很是无奈之意。

  想我前世怎么也算了品行兼优、名列前茅,人见人夸,绝绝的别人家的孩子,怎么穿越了倒是被鄙视智商了,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

  他回复道:“父王稍等片刻。”

  话罢便打开系统面板,将新得到的31个技能点,都加到了智力上面。

  【叮……加点成功。刘禅,武力44,智力71。】

  【叮……宿主总点数达到100,获得饲养加成功能,饲养能力10。】

  众人看着他胡乱摆弄手臂,更显痴傻,不禁一脸黑线。

  杨仪苦笑:世子这是急得张牙舞爪了?

  刘巴嘴角抽了抽:“真是虎父生犬子!”

  赵云紧皱眉头:“难不成……是被主公摔得?”

  刘备无奈,开口道:“儿啊,要不你先回去休息……”

  阿斗调完智力点,大脑更灵光了,甚至,前世看的一些有关三国的电影、书籍和论文,都从尘封的记忆中蹿了出来,脸上瞬间布满自信:

  “父王,我刚才想说的是,您现在坐拥巴蜀、汉中、荆州三地。

  其中巴蜀据易守难攻之地,抱肥沃之田,粮草充足,是完美的大后方。

  汉中前控六路之师,后据巴蜀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接秦陇之马,必须控制在自己手里。

  而荆州北据汉江之险,南拥南海之财,东连吴越,北接中原,人杰辈出,是中兴汉室之根本!”

  阿斗说完,心中暗喜:加点还是有用的,虽然远不如诸葛、法正,但是至少能言语通顺地表达心中所想了!

  诸葛亮、法正等人闻言后微微点头,世子这一番言语很有战略眼光,若是一般文官提出,算是正常能力。

  但如今是世子提出来的,这就有些让人惊喜了,毕竟,世子才14岁,有如此战略眼光,算是早慧了!

  杨仪和刘巴也一脸诧异,传闻中世子憨傻,刚才看他表现也很愚笨,谁想竟有些才华!

  刘备满脸开怀,心里赞叹:有此子甚幸!

第4章 凭什么还

  “但是!”

  阿斗话锋一转,朗声道:

  “汉中三成人口随张鲁迁走,曹贼又掳走三成人口,如今的汉中人丁不旺,需要休养生息不短的年景。

  巴蜀乃天府之国,四面环山安逸至极,坐镇成都之将,终将被磨去锋芒,死于安乐窝中。

  最后是荆州,目前被曹贼、孙仲谋和我父王分别占领,情况复杂,敌我难分。

  具体说来,建安十三年火烧赤壁后,曹贼在南阳郡的襄阳陈兵,牢牢控制了荆北四郡。

  曹操撤走后,周公瑾打赢江陵之战,在江陵驻兵,掌控南郡,控制荆州中部。

  父王则趁机夺下南荆州的长沙、桂阳、零陵和武陵。

  后来鲁子敬用南郡跟父王换走了江夏,看似是为了联盟,其实是为了减轻自己军事压力,让父王顶在抗击曹贼的最前线。后来更将此事诡辩成借荆州。

  因而至今让我们归还荆州。实在气人!”

  杨仪忍不住插嘴:“世子的意思是说,主公不需要归还荆州各郡喽?”

  阿斗看白痴一般看了他一眼:“父王自己打下来的城池,自然不用归还!”

  “那南郡呢?”杨仪又问。

  阿斗大气凛然:

  “我父王凭本事用江夏换来了,哪有还的必要!”

  杨仪闻言一噎,不再说话。

  刘备、法正、诸葛亮却在心里竖起了大拇指,不约而同地赞叹:“有这个想法甚好!是个干大事的!”

  阿斗见杨仪不再插话,继续道:

  “后来孙仲谋派吕蒙偷袭,攻占了零陵、桂阳和长沙,前将军顾忌北方防线,父王在汉中大战正酣,不便派军在荆南硬拼,只好与孙仲谋谈判,以湘江为界分而治之,最终我们只拿回了零陵,失了桂阳二城。

  由此可见,孙仲谋狼子野心,随时会咬下我们一块肉。

  故此我说荆州敌友难分。”

  刘巴、杨仪心中赞叹:“世子如此年纪,已经对荆州形势知之甚深,对鲁肃借南郡的意图和东吴的野心也有深刻理解,今后必成大器!”

  赵云、法正心情激动:“我主有此子,大事必成!”

  诸葛亮闻言,手中的羽扇停了下来,心里猜测:“是谁教给世子这些的呢?此人必定大才,必须重用!”

  他将成都有些才干的谋士想了一圈,也没找到对应的人,不禁扫视在场的众位:“是谁呢?法正?主公?”

  阿斗忽觉屋内落针可闻,下意识环顾一周,见众人沉思,无人打扰自己,知道自己说的成功引起了他们重视,信心大起,继续说道:

  “如今,前将军正率军攻打襄阳,据说已经生擒于禁、斩杀了庞德,即将拿下襄阳,似乎势如破竹。

  然,曹贼不会坐以待毙,让自己老巢暴露在我军铁蹄之下,必然派出援军奔赴襄阳,同时联系孙仲谋前后夹击前将军!

  如此一来,前将军压力倍增,失去锐气,叠加孤军深入、后继无力的情况,可能再难有大的战绩。

  此外,荆州精锐兵马尽在襄阳,后方实力空虚。

  东吴那位老伙计精明的狠,一定会趁火打劫,越过湘江偷袭我们的!”

  阿斗顿了顿,一脸郑重地道:

  “父王,儿臣认为,如今的上策,应是迅速派出两支奇兵入荆州。

  一支直奔襄阳,协助前将军攻城,另一支奔赴湘江、长江驻守,防止孙仲谋背后插刀!”

  阿斗说完,静静看着刘备集团的几个顶级谋士,不再言语。

  几位谋士则一脸震惊。

  对于曹操派军支援、派说客去东吴策动孙权偷袭的密报,是昨天送到成都的。

  法正、刘巴、杨仪三人也是昨晚知道的,也因此事被召集到这里商讨。

  此等机密,整个成都也就他们六人知道,按理说世子绝不可能了解详情,那他为何如此精准地说了出来?

  难道是自己推断出来的?

  这怎么可能呢?

  法正想了想,眼神一亮,皱起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想来是主公把这件事说给世子的,刚才那些话,估计也是特意教的。主公这是有意让世子崭露头角,逐渐接触朝政了么?”

  诸葛亮有一下没一下地摇动羽扇,在心里点卯:

  “是谁把密报透露给了世子,还教世子说出如此长篇大论?”

  刘备则收回看阿斗的眼神,转而深深了看了一眼诸葛亮:

  “是军师提前知会阿斗的?并教了这些说辞?难道军师有意让阿斗参政?”

  赵云、刘巴和杨仪则钦佩地看着阿斗,一脸心悦诚服。

  刘备打破沉寂,对诸葛亮问道:“诸位怎么看?”

  诸葛亮闻言收回思绪,恢复云淡风轻的气质:

  “世子能推测出曹贼动向,看出孙仲谋那边的风险,确实聪慧。然,吴中谋士极多,识大体,知分寸,孙仲谋有他们辅佐,正常情况不会轻易出兵。

  我认为,只要曹贼不在襄樊取胜,东吴不会有所行动!

  更重要的是,蜀中大军刚刚从汉中凯旋,尚未修整完毕,贸然出兵必然有失。”

  诸葛亮没有支持阿斗的计策,是为了将阿斗身后的人逼出来,以若真是大才,必要重用。

  现在,只要此时有人反对自己,说出和阿斗相似的计策,八成就是幕后之人了。

  刘备则诧异地看了一眼诸葛亮:军师如此态度,难道不是军师授意阿斗的?

  法正看着刘备的脸色,心中更加断定:“果然是主公有意推世子参政。这个孔明怎么如此看不透,世子说要派出两支精兵,那肯定是主公的意思呀,你顺着说不就行了,作甚唱反调?”

  阿斗不卑不亢地看着诸葛亮,朗声问道:“如军师所说,我父王应该如何应对?”

  诸葛亮见皮球又踢了回来,轻摇羽扇:“世子之言不无道理,可送信给云长,令其继续猛攻,破曹操援军,使曹贼胆寒不敢继续增兵,同时提醒云长、子方等人仔细防范。

  孙仲谋审时度势后,自然不敢轻易偷袭,世子所说之危局,解矣!”

  诸葛亮依旧不说派兵之词,将目光扫向众人。

  阿斗白眼一番,腹诽道:

  “军师误矣!”阿斗有些急,大声道,“孙仲谋狡诈善变,贪得无厌,怎会放过如此良机。我认为他必定会先曹贼一步,派大军渡过江偷袭!”

  法正见阿斗如此肯定, 越发确定是刘备授意,上前一步道:

  “吾认为世子所言极是,孙仲谋此前已经偷袭过荆州,盗走桂阳两城,如今必然故技重施!我同意世子出兵的计策!”

  刘备和诸葛亮闻言,不约而同地看了法正一眼:

  “原来幕后之人是你啊!若是孝直的意思,那就明了了!”

第5章 未来媳妇

  “妄揣圣意”的法正不知道自己躺枪了,继续说道:

  “即便东吴暂时不准备出兵,我们出兵入荆也是未雨绸缪,震慑东吴,更可以成为前将军的强大后盾!世子之谋,乃上上策!”

  诸葛亮已经明了事情“真相”,起了考校之意,对着阿斗道:

  “蜀中军士征战一年余,甚为疲劳,这种无意义的出兵不利于士气,更会破坏吴方和东吴的关系。

  而且前将军早年温酒斩华雄,轻易杀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如今水淹魏兵,威震中原。拿下襄阳轻而易举,即便不能扩大战果,在襄樊站稳脚跟也是十拿九稳。

  如今,荆州谋士众多、猛将不少、兵力充沛,且有刘封、孟达在西侧上庸照应,完全不需惧东吴!”

  阿斗闻言,心道:

  “刘封性格刚猛,气力过人。早年随赵云、张飞等扫荡西川,颇有战功,如今他统领孟达坐镇上庸,诸葛亮说他是关羽的后盾,倒不是错误。

  但历史上,刘封以上庸三郡占领不久不敢轻易离开为由,拒绝出兵援助关羽,导致其战败惨死。

  自己怎么能让历史重蹈覆辙呢?

  可是,刘封毕竟是刘备的义子,一直都是忠心耿耿,我该怎么说呢?”

  法正听诸葛亮口气,有些错愕,心惊道:孔明怎么如此坚决,其中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吗?

  诸葛亮则目光锐利,心道:

  “法正前辅佐主公入川,后有汉中之战的功勋,现在主动教导阿斗,果然是忠心耿耿之臣!有他在侧,是主公之幸!”

  阿斗静了静心,道:

首节 上一节 3/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