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299节

  第一,日后只要当官,必须经过科举,不论是世家族人还是贫民,不得有例外。

  第二,若想在朝廷中枢任职,不论什么出身,皆必须去边陲戍边五年,主要负责教化工作,当然,无论是南中、身毒还是草原、西域,都可以。

  第三就是专门指定科举参考书目,免得学子如同无头苍蝇般乱学一气。”

  刘备闻言,想了半晌,突然兴奋道:

  “第一条很好,第二条很好,第三条,哈哈哈哈……第三条太好啦!”

  阿斗疑惑道:“父亲兴奋什么?”

  刘备用食指敲着桌子,道:

  “商鞅和始皇是希望平民不读书,董仲舒和武帝只让百姓读儒家著作,而我们父子,则是让天下人心悦诚服地、心甘情愿地读我们指定的书。这可是统御人心的神来之谋!

  你说,这不值得兴奋么。哈哈哈……”

  阿斗给他一个大拇指:“还是父亲格局大!”

  刘备心安理得的接受了阿斗的夸赞,回到自己位置坐下来,道:“你再坐会,为父还得问你个问题。”

  阿斗见他说的挺严肃,便坐了下来,道:“怎么,遇到难题了?”

  刘备点头:“关于税赋,我的意思是三十税一或者更少。毕竟,你说过,此后的百年,大汉会持续降温,我是希望予民休息的。

  可是,若轻徭薄赋,朝廷便缺钱少粮,修城筑路、兴修水利、对外征战、巩固边疆等等大事、要事,就会因为钱粮不足而难以开展。

  若是这些工程不开展,咱们就很难熬过今后的百年寒冷。

  另外,等你我魂归大地后,后世子孙八成会为了钱粮加征税赋,一个不慎就会横征暴敛,社稷倾覆!”

  阿斗点头,道:“父亲想得真远!三五代以外的事情,我们哪能控制!”

  刘备皱眉道:“正因为无法控制,我才想提前谋划一些,至少,把这个江山打造的更稳固一些。”

  阿斗摇头:

  “若是后世子孙残暴,迫害大汉子民,你把江山打造的越稳固,就会让子民受更多苦,流更多血,才能推翻暴政!”

  刘备闻言,猛拍桌案,喝道:“你是站在咱们皇家这边,还是站在百姓那边!”

  阿斗正色道:

  “必须站在百姓那边!

  父亲,只有上位者始终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只有当权者始终站在百姓利益那一头,才能长治久安,否则,只能被推上斩头台!

  所以,若您真的想让大汉国祚绵延千年,在设计制度时,首先就应该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质问儿臣是站在咱们皇家这边,还是站在百姓那边!”

第418章 压榨剥削

  刘备闻言,脸色阴沉,他本是同意休生养息政策的,但是还没称帝就被人说推翻暴政,实在有些难以接受。

  阿斗见他脸色不好看,道:“父亲,出了五服就不算亲戚了。五代以后的事,跟你没关系!六代以后的事,跟我没关系!”

  刘备一脸黑线,嗤道:“甭来这套,没听说过!连子孙都不顾了,你夺笋啊!”

  阿斗闻言一愣,试探道:“奇变偶不变?”

  “你说啥?”

  阿斗又试探:“宫廷玉液酒?”

  “什么酒?”

  “呼……你不懂我就放心了!看来是巧合。”阿斗拍拍自己胸口,语重心长地道:“父亲,治国有道,而利民为本,你要真想万世一表,首先要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刘备一翻白眼,道:“你说的这个我懂。心系苍生嘛!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嘛!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嘛!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嘛。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嘛!”

  他一仰头,大声道:“你觉得为父没读过书么?不懂御民之道乎?”

  阿斗一叹,纠正道:“是为民,不是御民!”

  刘备一摆手,道:

  “管他是为民还是御民。我只知道,管子曰: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

  阿斗忍不住给刘备拍手鼓掌,道:

  “说到富民了,那我就把话题说回税赋上。父亲说想要轻徭薄赋,最高三十税一,但是又担心朝廷没有钱粮,这个问题其实不是问题!”

  刘备闻言来兴致了,急道:“吾儿细细道来。”

  阿斗缓声道:

  “管仲为齐桓公所设计的富国强兵之策首先就是按照土地肥瘠的不同,征收不等额的租税。这个方法在公田为主,私田很少时,很适用。

  很巧,咱们现在就没收了大把大把的公田,完全可以参考。用三十税一的尺度收租,三五十年内是稳定且养民的。

  但是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从历史发展规律上讲,公田早晚会被贪墨殆尽,地租一税早晚名存实亡。”

  刘备点头表示认可,道:“你说点有用的。”

  阿斗继续道:“高祖编户齐民,实行按编户征收田租、算赋和口赋。也就是按地和人头收税,再加上徭役和兵役,其实对百姓的剥削非常重。

  曹操进驻冀州后开始试行户调制,每亩土地征收田谷四升,每户征收户调绢二匹、绵二斤,取代了沉重的人头税,但有利于大族豪强荫客。

  在这之后的历史上,各路皇帝基本在租庸调之间摇摆,换着法的汲取民脂民膏,结果最后皆养肥了世家和官僚,逼得底层农民造反推翻暴政,然后按之前的程序再来一遍。”

  刘备打了个哈欠:“你直接说重点,不用给我普及后世知识。”

  阿斗道:“普不普及是小事,水字数才是大事。”

  他轻咳一声,道:“我的建议是,在公田还能控制的这几十年里,以租为准,同时征收财产税,逐步征收间接税,既把地税压在最低,算赋和口赋这种人头税直接取消,还能压制豪门的发展!”

  刘备见阿斗说到重点,他认真起来,身体稍稍前倾,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

  阿斗很满意他的表现,沉声道:

  “我先说人头税,朝廷需要直接派官吏去挨家挨户收税,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稍有不慎就会激起民愤。

  而间接税,则是让百姓在感觉不到的情况下便交了税。因为不再按照人头收税,也不会有人为了避税而隐匿人口!”

  刘备疑惑道:“不直接去收?感觉不到?难道去偷?不合适吧。”

  阿斗拍手叫好:“这个偷字,妙得很啊!”

  他笑着道:“人都要吃粮、吃肉、吃盐吧,又要穿衣用药吧,都要购买农具、家具等必需品吧。”

  刘备点点头。

  “所以。”阿斗压低声音:“我们只收这些生活必需品的税,从生产的源头收。商人为了不赔钱,就要加价卖出去,天下之人不得不买。这税,也就成了人头税。

  当然,粮米布帛等可以自产的,不易征税,短时间内的效果可能不怎么好,但是,仅仅食盐一条,就可以代替人头税了。

  此外,我们可以在琉璃、美妆、丝绸、茶叶、白糖、酒水等物品课重税,从世家身上收到丰厚的税金。

  虽然这依旧是压榨和剥削,但是,朝廷需要钱粮发展和抵御敌人,征税必不可免。”

  刘备不怎么关心压榨和剥削,问道:“你这么说我就懂了,确实很妙!我喜欢。你再说一说遗产税。”

  阿斗喝了口茶,道:“官宦、世家的田产、房产,都是可以继承的。我们可以在财产继承时,收取他们的税赋。

  比如一个豪门长者去世,给子孙留下了一百亩农田,朝廷征收30亩后,才能继承给其子孙。

  这样一来……”

  刘备喜道:

  “这样一来,朝廷有了源源不断的公田,还能压制世家豪族的发展壮大!”

  阿斗点头:“不错。但是,这属于直接税,相当于直接割百姓和世家的肉,百姓没什么办法反抗,但官僚和门阀可是拥有相当能量的,等皇权衰落,他们必然想方设法的推翻这个制度!

  即便实行科举,也只是延缓这一情况,而不会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刘备皱眉道:“那怎么办?”

  阿斗一笑:“推翻暴政,从头来过呗!”

  “哎吆我去……”刘备捂脸,“最后又到了这个沉重的话题!我得缓一缓。”

  阿斗哈哈大笑,道:“你缓缓吧,我去长安街头走一走!听说,近期长安城开了很多新店铺!”

第419章 长安街头

  阿斗别了刘备,换了寻常富户的衣服,带着黄皓出了临时汉中王府,悠哉的走在长安街头。

  嘴里忍不住低唱道:

  “和我在长安的街头走一走,喔……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黄皓听了,急忙走上前,挽住了阿斗的衣袖。

  阿斗险些一个趔趄,一膀子就把黄皓甩开老远,喝道:

  “你干什么?挽着我做什么?你又不是女的!”

  黄皓委屈道:

  “大王,你刚刚唱的,让我和您在长安的街头走一走,让我挽着您的衣袖!”

  “拉倒吧你!我随便唱个歌你也照做!”

  “必须的。大王说的每一句话对小的来说都是天命!赴汤蹈火也得执行!”

  “还天命!那好啊,本王问你,我曾给你说过,如果在长安开蒸馏之醉了,就在他旁边开个面馆推广新食材!你可记得?”

  黄皓点头道:

  “开了呀!”

  “啊?开了?”

  “对呀!店名叫做‘春风拂面’!”

  “你怎么不给我说?”

  黄皓委屈道:“大王说过,低于一个金饼子的开销,我可以自己做主,年底总汇报就成……这……这还不到年底!”

  阿斗半信半疑:“你带我去看看!”

  黄皓重重点头,带着阿斗穿过几个路口,行了一刻钟时间,来到一个香味十足的小店面前,道:

  “大王,这就是咱们的面馆?”

  阿斗看着不到20平方的地方挤满了顾客,问道:“为什么整的这么小家子气?”

  黄皓告罪道:

  “咱们大汉没有面条,最类似的吃食是索饼和水引饼,都是开水煮面片,我怕百姓难以接受这种丝线状的面食,所以开了个小的,全做实验了!”

  阿斗看着拥挤的人群道:“显然,成功了!”

  黄皓咧嘴一笑:“正是,大王,你往里面去看看吧。”

  阿斗走到门口便停下脚步,往里看了看食客,又看了看装潢,见墙上挂着菜名,低声读到:

首节 上一节 299/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