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265节

  随着军官一声令下,利箭如急风暴雨,雨骤不绝,眨眼间将标靶射成刺猬。

  尖锐的破空声和利箭射穿标靶的撞击声汇集成怖人的巨音,传遍山野。

  关中降兵见了,纷纷庆幸自己投降,否则,自己必将面对利箭如雨的劫难。

  弓弩兵依次演示完手中武器,快速离去,一万长枪兵配合着盾兵上场演示阵法,五千盾兵整齐划一地将高大的盾牌砸到土中,引起的震动连城头上都能感知到。

  长枪兵喊着号子刺出银枪,巨大喊杀声几乎叫破苍天。

  随后,一队队骑兵策马奔驰,快速演示各种冲锋队形,在城下来回穿插,令人眼花缭乱。

  再后就是砲车、霹雳车、八轮云梯、攻城锤、战车等数十种五花八门的大型军械,由数千匹纯黑的骏马拉着,浩浩荡荡地行过城门。

  关中世家和官僚看着这些战争机器,心惊胆战,纷纷感慨:

  “汉中王有如此威武之师,有如此攻伐利器,曹家皇帝永远不可能反攻回来了!”

  军械队伍之后,魏延和吕方骑着白马,带着俘虏的队伍走了过来。

  他们身后,6万战俘被拴成了长串串,由军士押着,踉踉跄跄地往前行进。

  三刻钟后,所有俘虏在城外分成几十个方阵,齐齐站好,随着一道爆炸声响起,他们立刻惶然跪倒。

  这可是六万精壮汉子,全都是草原上出色的骑士,放在任何一个将领手下,都会是战无不胜的存在。

  本应所向披靡、攻城掠地,如今,却成了汉中王和建业王的俘虏,跪在城下。

  而且,这些鲜卑人不是和夏侯充一样主动投降,而是在野战中被生擒活捉。

  关中的世家族人想到这一点,看向城门楼的眼神,越发敬畏。

  整个仪式就此完成,关羽拿着封赏诏书,代天子册封有功之臣。

第366章 曹彰临关

  诏书上载了冗长的名单,从大将军一直列到基层士卒,足有万人。

  其他的封赏名单将由各级官员代为转达。

  城门楼上,阿斗无心听冗长的封赏,此时,他正俯身看着城墙上的世家族人。

  他身后,黄皓正系统汇报关中世家豪族的具体情况。

  “大王,那一排是长安宋氏,他们家出过公、卿各二人。

  他们身后是长安的挚氏和上洛台氏,也是公卿后人。

  再往左边,是杜陵的张氏,他们家乃两汉三公传世。其高祖父张安世,在宣帝时为大司马、卫将军,封富平侯。张放为成帝侍中。张纯为大司空。张奋为司空。传国八世,经历篡乱,二百年间未尝谴黜。

  他们身后是杜陵的廉氏,乃赵将廉颇之后。祖上之廉褒,在成帝、哀帝间为右将军。

  哦,廉氏左边是杜陵的萧氏,乃萧何之后,后人多有公卿。”

  说到这,黄皓移动了一步,指着前方,道:

  “萧氏再往左两面旗帜,那一群矮个子,是杜陵的史氏,家里出过大司马、车骑将军,紧挨着他们的是杜陵的杜氏,御史大夫杜延年之后。”

  阿斗点头道:“长话短说!”

  黄皓立刻改了播报方式:

  “那边,是杜陵黄氏、韦氏,霸陵韩氏,长陵田氏、车氏、赵氏,京兆段氏、稀姓,鄢氏,苌氏,皆为公卿之族。

  还有那边的稀姓,缑氏,寋氏,北宫氏,寿氏,隗氏,松氏,来氏,龙氏,上官氏,皆为地方豪强,家中不少子侄在曹家出仕。”

  阿斗笑道:“确实简单明了,但是说了跟没说一样。”

  黄皓也笑:“小的还是给大王细细的说吧!”

  *******

  很长一段时间过后,黄皓大约讲完了关中世家情况,另一边的封赏也宣读完毕。

  城头士卒挥舞军旗,城外旋即响起爆炸声。

  “轰!轰!轰……”

  九道轰鸣依次炸响,声音浑厚有力,声声震慑人心。

  关中世家交头接耳:

  “这到底是什么声音?”

  “不知道啊,我看极远处的鸟雀都被惊飞了!”

  “难道是天雷?”

  “晴空万里,哪里来的天雷!”

  “你别忘了,建业王可是能呼风唤雨、收集雷电的!也许,这就是前些日子收起来的天雷!”

  “此话甚是有理。”

  *******

  潼关。

  曹彰沿途裹挟谷城、新安、陕县、弘农、湖县的守军和青壮,生生凑了3万新军。

  又搬空了沿途所有郡县的粮草,这才心满意足地来到潼关。

  司马懿早就得到了曹彰西征的旨意,在斥候送来曹彰大军即将抵达潼关的消息后,率众将士出城迎接。

  曹彰驾着高头大马,远远就看到了跪在地上的司马懿,冷哼一声,策马过去。

  司马懿高叫:“末将司马懿,叩见任城王,雍丘王!”

  曹彰居高临下,俯视道:

  “司马懿,你可知罪?”

  司马懿闻言一惊:“末将不知!”

  “不知?你麾下徐晃、郝昭、王双、王羽都已经投降刘备,你没罪?”

  “任城王明鉴,此乃刘备的诡计!郝昭、王双、王羽已经死在军中。”

  “你如何证明?”

  司马懿取出一个册子,高高举起:

  “这是刘备封赏部下的名单,其中就有魏延、吕方、姜维等人斩杀我军将领的军功。

  此封赏名单在关中各城张榜,世人尽知,做不得假。”

  曹彰接过看了半晌,冷声道:“郝昭三人已死,徐晃却被封官了!”

  司马懿低声道:“徐晃早已被撤职查办,不属于末将麾下将领。”

  曹彰刚要呵斥,司马赶紧接上话头:“但是末将治军无方,导致大败,丢了陈仓等城,实乃大罪。

  末将再不敢指挥兵马,再不敢担任都督一职。”

  曹彰闻言脸色稍稍缓和,厉声道:

  “你还算有自知之明,今日,孤便撤了你所有官职,自己去领30军棍,回家务农去吧!”

  司马懿郑重磕了三个头,高呼:“谢大王不杀之恩!”

  贾诩一直在不远处冷眼旁观,心道:“曹彰果然拿司马懿开刀立威。也罢,仲达暂时回家赋闲,总比待在潼关朝不保夕的好。”

  司马师听着曹彰的命令,心道:

  “我父亲刚去陈仓时,杀了兵败的郭淮。任城王刚到潼关,立刻撤了我父……看来,这便是立威之法!”

  曹彰见司马懿态度恭谨,脸上全无悲愤,不再难为他,一甩马缰,径直入关。

  曹植、贾诩等人带队随之入关,黄尘渐渐淹没了跪在地上的司马懿父子。

  傍晚。

  司马师找了辆马车,载着臀部开花的父亲,匆匆出城东去。

  曹彰兄弟二人完成了例行巡查,站到潼关西门。

  血红的夕阳即将落入地下,配上瑟瑟秋风,让曹植倍感悲凉:“想不到,潼关竟然成了我大魏的边关。哎……本是许昌士,今为洛阳民。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

  曹彰摇头:“注意,不是你曹子建的大魏,是曹子桓的大魏!千万别弄错了。”

  曹植下意识看看身后,小声道:“慎言。”

  “慎个吊毛!子建在担心贾诩么?担心他手里的利刃?呵呵,他那把剑,早晚会抹到自己脖子上。”

  曹植并不接话:“此战,你准备怎么打?”

  曹彰闻言,视线转向西北方,没有直接回答,缓声道:

  “最新情报,刘备率领五万铁骑,围歼了15万鲜卑骑兵。当场斩杀了七八万人,带回来五六万俘虏!

  据说,仅仅运回来的马皮就有二十多车!辎重军绵延20里!”

  曹植闻言一惊:“五万人围歼十五万人?开玩笑么?假的吧。”

  曹彰摇头:“不知。现在能确定的,是刘备确实带回来成山的战利品和足以成军的战俘。

  我们麾下只有7万人,可刘备麾下的战俘就可以比拼我们了。更别说,他还有十多个猛将,十多万精兵,更有个文武双全的儿子。”

  曹植闻言眼神一亮:

  “刘禅!确实文才惊艳!他在益州和荆州写的诗句,我看过一些,端的是文风清奇,犹如文坛泰斗。”

  曹彰也回忆起襄阳城下那一战,沉声道:

  “他的武艺,亦是泰斗级别的!子建,你说,我们兄弟二人文武相济,能赢得了刘禅吗?”

  曹植闻言沉吟不语,只是愣愣的看着远方。

  曹彰微微一笑,道:“文风这块,你想想办法,武功这块,我今夜就去会一会城外的汉军!”

  曹植一惊:“你要夜袭敌营?”

  

第367章 曹彰来袭

  潼关城外。

  关兴大营。

  一个人影站在校场,于月光下挥舞青龙偃月刀,寒光闪动,几乎将秋风斩断。

  这时,又一个人影走了过来,正是关兴,他朗声道:“还在生气呢?”

  舞刀的人影恍若未闻,依旧在劈空斩气。

  关兴摇摇头,走上前:“行啦。不就是个封赏吗,至于么?”

  关索停了手中的长刀,气喘呼呼的喝道:

  “我是气愤于封赏吗?我生气的地方在于,南中之战时,我们打了黄元后,就回了成都,张苞他们一路南下,据说现在已经攻入交州和身毒了。

首节 上一节 265/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