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252节

  刘备闻言,抬起巴掌就按到了阿斗的头上,大声道:

  “你小子飘了,跟你爹这玩什么故作高深呢!”

  阿斗委实没想到刘大耳朵会动手,缩着脖子道:

  “确实等着就是啊,老天爷不打雷下雨,我能咋办!”

  “你……”刘备叹气,“说得有那么一点道理。”

  他顿了顿,问道:“此处没有外人,你给我说说日食的原理!”

  阿斗笑道:“有外人也可以说啊!”

  “都这么随意的吗?”

  “必须的。父亲跟我来!”

  话罢,阿斗领着刘备来到自己军帐,打开一口大木箱,取出二三十本册子,道:

  “这是我半年来写的义务教育课本,囊括史、地、生、数、理、化各个方面的知识!其中就有日食和吸引雷电的原理。”

  刘备大约翻看了一下,问道:“这些天书,是给谁看的?”

  “给天下所有百姓看的,尤其是青少年!”

  “他们能看懂么?”

  “直接看不行,我还得先培养一批高级教师!”

  “你要拓展官学吗?”

  阿斗点头,向往道:

  “自大汉建立伊始,朝廷就极其重视教育,尤其重视平民的教育普及。

  高祖先后设立了太学、国子监,教授《五经》、《诗赋》、《射御》等课,同时,也鼓励私人办学作为太学和国子监的补充。

  后来武帝大力兴办官学,先是扩大太学,继而增设郡国学、县学等郡县学校,使得更多的平民子弟有机会进入官学学习。

  光武帝中兴大汉后,沿袭太学、国子监、郡国学、县学,新增设了太常寺、太傅寺,规定了教育的考试和选拔制度。

  还允许私人的书院,宗教的道观在各个层级教学。道家、阴阳家、医家、术数得以发展。

  至此,形成了从朝廷、郡国、县到村完整的教育网。”

  阿斗顿了顿,继续道:

  “然而,我觉得远远不够,尤其是黄巾乱世以后,各地的官学被毁坏殆尽,平民再次失去了学习途径。

  所以我以后世的教科书为蓝本,编写了这些册子,充实官学教材!

  待培养好一批高级教师后,便让他们以理学院等机构为基地,奔赴各地,为大汉培养新型人才!”

  刘备闻言点头:“准备这些事情虽然有些早,但也势在必行了。”

  他想了想,担心道:

  “若日食这种现象被世人学会,知道是稀松平常的事,你一手建立起来的天命权威不就荡然无存了!”

  阿斗摇头:

  “天命权威仅仅是权宜之计,若是我大汉只能以鬼神怪力统御天下,必不能长久!

  想要大汉长治久安、万世一表,靠的不是天命、不是鬼神,首先是温饱和安全,更是法制理念和文化认同!”

  刘备闻言陷入深思,叹道:“我儿治国思路源自韩非子么?”

  阿斗又是摇头:

  “法治这方面有相通之处。但也不一样。另外,后世的经验不可能适应现在的情况,需要做出很多调整。

  今天正好说到这,咱们也有大把时间,我就把后世种种政体和科学体系给您系统地讲一讲。

  父亲大致理解后,和谋士们深入讨论,根据如今形势修补、调整,然后布置下去即可!”

  刘备闻言一脸郑重:“吾儿慢慢道来。”

  阿斗点头,倒了杯茶,将三公九卿制、九品中正制和后世的三省六部制,做了详细的陈述。

  又详细讲了宋代的“分化事权”,辽代的“蕃汉分治”,明清的内阁制和军机处制度。

  同时将西方邦国制、帝制、共和制、政教合一、君主立宪、神权制和议会制都做了概述。

  刘备听得一愣一愣的,叹道:

  “你等等,我脑仁装不下了!要是孝直、孔明、正方他们能直接听多好啊!”

  阿斗笑道:“哈哈,不急,先吃饭,咱们爷俩慢慢聊!”

  刘备闻言一噎,心道:“这话怎么感觉怪怪的。好像他才是老子!”

  *******

  一炷香时间后。

  士卒端上餐食,父子俩边吃边聊,一直聊到日落西山。

  渐渐从政体说到了兵制,什么征兵、募兵、世兵、府兵都聊了一遍。

  刘备只觉得脑子都快炸了,问道:

  “后世的人,要学这么多东西吗?”

  阿斗点头:

  “对啊,从6岁开始,学到二三十岁,一般强制学9年,然后根据你能力再学3-11年!”

  “等等,需要学十几年的知识,你一天就给我讲完了?你想累死我么?”

  “我只是给你说了历史课的一个小分类而已……”

  刘备头大,嚷道:“天色不早了,我要睡觉了。”

  “父王,大好时光怎么能睡觉,岂不知头悬梁、锥刺股?”

  “不知道,没听说过,累了,孤要睡觉。”

  阿斗摇头晃脑道:

  “所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刘备听着听着就急了,唰地站起来:“去你的先王之遗言!”

  阿斗笑道:“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

  刘备听他拽荀子的《劝学》,怒道:

  “阿斗,你飘了!等等……有异响,好像有人偷袭大营!”

  “没有啊,父亲,你逃学的借口可不大高明!”

  刘备竖着大耳朵,脸色郑重,大声道:“不对,确实有骑兵夜袭军营!”

  阿斗闻言侧耳仔细听,实在没听到。

  好半晌后,他刚要说话,就见一个士卒闯了进来,急道:

  “大王,营外突然窜出千余骑兵,已经翻过辕门,向中军这边冲来!”

  “还真有!”阿斗站起身,看着那对大耳朵惊道,“好听力!”

  ********

  “杀!”

  这时,营中杀声震天,马蹄声滚滚,袭营的敌军似乎已经近在咫尺。

  分在各处驻扎的将领都听到了动静,有人迅速穿了披挂走出帐来。

  李严得知一个张字大旗突兀地闯入中军,惊问:“敌军多少人?”

  “回将军,听动静,不足千人!”

  “才这点人,那不用担心了,固守咱们营区即可。”

  黄忠也冲出自己军帐,听着混乱的马蹄声,心道:

  “能突袭中军,来人不一般啊,关中之地,也就张辽有这个实力了。可惜人马不多,还不够建业王一人杀的。”

  关羽在军帐中侧身而卧,嘟囔道:

  “一群插标卖首之辈,这点人马就去送人头,扰我睡觉。”

  他一抬手,即将被子掀起来,捂住自己头,隔音。

  张飞兴冲冲地骑了马,挥舞着马鞭向中军出去,大吼道:

  “阿斗啊,留点活口!”

第350章 玄德用兵

  中军。

  张辽率军一路直冲猛撞,汉军见其气势威猛,纷纷闪避,不敢争锋。

  魏军士气大振,朝着中军帐急速猛冲。

  800匹战马如同一股洪流般在汉军大营中肆虐,冲过一道又一道栅栏,无一合之将。

  张辽见中军帐大旗越来越近,心下大喜,高叫道:

  “当年在逍遥津,本将就是如此力退孙权十万大军的,今日,便让刘备丢盔弃甲而逃!”

  “杀!”

  魏军振奋了。

  冲破刘备大营已经是奇功一件,若是能冲入刘备中军帐,那便是惊天动地的大功。

  倘若因此逼得刘备退兵,甚至斩杀了那个大耳朵,升官封侯就在眼前。

  一想到这,所有魏兵都亢奋起来。

  中军帐就在眼前,张辽一马当先冲破最后一道围栏,旋即看到千余士卒高举盾牌和火把,堵在前路。

  他左右一看,高声道:

  “管他敌人万千在前,我自一点破之,冲!”

  “哒哒哒……”

  魏军骑兵自围栏缺口处鱼贯而入,簇拥在张辽身后,集中突击。

  此时。

  刘备和阿斗走出军帐,看着数队骑兵在不远处向自己的方向冲锋,皆面不改色。

  阿斗道:“父亲,要不你躲一躲?”

  刘备笑了:

  “不必,今夜,孤才是主角!”

首节 上一节 252/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