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232节

  阿斗笑了:“那就好啊。你会唱了吗?”

  “报……”

  一声高叫打断了阿斗的问话,只见一个士卒纵马疾驰而来,奔到阿斗身前,下马高呼:

  “大王,小槐里城派了个人出城乞降!”

  “哦?直接带过来!”

  “遵命!”

  半个时辰后,一个年轻人被汉军士卒带着来到这处军屯,见到阿斗跪下行礼。

  阿斗见他皮肤白皙、眉清目秀,有些儒雅之气,缓声问:“你是何人?”

  那年轻人高声道:

  “小人刘晨,字羽飞,乃光武帝之后。今受小槐里县令之托,前来请降!”

第325章 收小槐里

  阿斗闻言一愣,问道:“刘羽飞?哪个羽?哪个飞?”

  刘晨恭谨道:“回大王的话,羽毛的羽,飞扬的飞。”

  阿斗眉毛一挑,心道:“我去,这名字好啊,刘备的刘,关羽的羽,张飞的飞。”

  他见刘晨目光炯炯,和自己对答也很得体,微微颔首,问道:“你是光武帝之后?汉室宗亲?”

  刘晨沉声道:

  “正是。小人祖父乃豫州刺史,祖父亡故后,家父刘威代为刺史,后因我叔祖父华乡侯平虏将军刘勋犯罪,被连坐免官。小人几经辗转,来到小槐里定居。”

  阿斗端详着眼前的年轻人,心想:

  “他倒是个知礼仪的,《礼记》中有‘君前臣名’的记载,意思是在君王面前讨论事情时,儿子可以直呼父亲的名字,这样才能显出君王的高贵。

  他既然是汉室宗亲,又是官宦之后,肚子里似乎也有些文墨,倒是可以留在身边任用。”

  想到这,阿斗道:

  “你回去告诉小槐里县令和守将,本王接受投降,而且,因为他们是主动投降,本王也不没收他们在城里的财产了。

  但是,城外已经分出去的屯田是拿不回去了。若是同意,就择日开门献城。”

  刘晨大喜:“小槐里城内的世家早就想把田产分给百姓了,如今借大王之手完成心中夙愿,正是欢喜,岂有不同意之理?小人这就回城向大家传达大王接受投降的好消息!”

  他走后,阿斗转向从事官,问道:

  “我们说到哪了,哦,对了,唱歌,那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你会唱吗?”

  “会!”从事点头,旋即唱到:“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

  阿斗赞许:“嗯……唱得不错,可以做个比赛裁判了!”

  从事喜道:“这都是大王教导的好。”

  阿斗闻言眉头微微皱起,心道:“我身边何时有这么多阿谀奉承之言了?这不对啊!”

  这时,黄皓笑道:

  “大王,您真是英明神武、智谋超群啊!”

  ****************

  ****************

  次日。

  小槐里城中十几个文武官员带着五百士卒和世家族人出城,阿斗派去200名士卒受降。

  县令将户籍册、甲胄、武器、府库钥匙等物品交给前来接收的汉军,将领纳了,笑道:“县令大人心怀汉室,实乃小槐里百姓之福。”

  刘晨代县令回道:“此乃建业王仁德,致使百姓慑服文武忠心!”

  受降将领很是受用,宣讲了会儿训示,令城中士卒在城头换上汉军旗帜,受降仪式算是结束了。

  城中百姓一看,纷纷议论。

  一人问道:

  “怎么?县令还是那个县令,县衙里的县丞,主簿,曹史等官吏一个没死,连看城门的士卒也还是那几个人,除了城头的旗帜换了,怎么没感觉到其他变化啊。”

  另一人感慨:“如今打仗,都不围城了,要不是其他县城四门紧闭,我兴许能去走走亲戚。我完全感觉不到打仗的气氛!”

  又一人回道:

  “你感觉不到那是你层次不够,你没见城中守将和士卒都离开了吗?你没听说城中富户的田产都没了吗?”

  “田产去哪了?”

  “当然是谁种给谁了!城外的那些屯田兵、佃农和雇农如今都成小地主了!”

  “你这么一说,我也想去分地!”

  那人道:“我听城中的汉军说了,所有人都能分地,我们的那份还留着呢!过几天就会贴告示了!”

  “那感情好啊!”

  “好啥啊,汉军说了,他们不会在城中驻守,若是魏军打回来,拿到田产的人必须参军保卫自己的农田!”

  “嘿!既然把田产给咱们了,我们必须参军啊!以前,我们是被抓壮丁,去前线送死,现在,是为了保护自己家的口粮田,是保护妻小的温饱,别说参军,就是不参军,我也得拿起锄头赶走魏军啊!”

  “吆喝?你还这么血性?”

  “给别人打仗自然不会,但是,保护自己田地,必须拼死一战啊!”

  *****************

  洛阳。

  王朗准备了三天,带了3000步兵风风火火地赶往关中,满朝文武都去城门送行。

  华歆站在首位,高声道:

  “魏国之长盛久安,全在王司徒了!”

  王朗笑道:“放心,吾此去,必让刘备父子颜面尽失,拱手称臣!”

  贾诩几步走上前,双手托着刘协的禅位诏书,高声道:

  “此乃山阳公的禅位诏书,乃陛下所赠,必能助王司徒马到成功。”

  王朗接过,对着皇宫放心拜了三拜,高声道:“皇上所托,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城门外熙熙攘攘,曹丕却独自一人跪坐在龙案前,拿着一份份战报,一一读道:

  【雍县境内屯田尽数被刘军占据,王双率兵三千出城阻击,被关兴从中截击,死伤1000余人,大败而回。】

  【美阳境内的屯田、农具和耕牛尽数被刘军分给屯民,城中守将不敢出动,向长安求援。】

  【武功县境内的屯田悉数落入刘军之手,张辽率八百将士出城袭击敌营,突袭刘备之中军帐,然刘备指挥白毦兵拼死抵挡,后张飞在后偷袭,张辽大败而归,八百将士只剩30余人。】

  看到这一条,曹丕叹了口气:“刘备果然不像孙权那么好打!当年逍遥津,张辽带着800人就撵着孙权十万人亡命飞遁,如今,却大败而归……哎……”

第326章 曹丕惶恐

  曹丕叹息半晌,接着看到:

  【李严大军兵分三路,在陈仓、五丈原一带大肆抢占屯田,百姓不仅不反抗,反而纷纷带路,屯田兵也尽数投降。万顷良田进入刘军之手。】

  【吕方、魏延分两路涌出大散关,一路去往郿县、马冢,一路去往芒水、涝水一带,来自汉中郡和凉州的移民倒戈,竟然聚众抓捕屯田将领,交给汉军,致使所有屯田尽数被占领!】

  看到这,曹丕将牙咬得咯吱作响,骂道:“当年若不是先皇收留这些屯民,他们早就饿死了,不想如今竟然公然投贼!可恶!可恶!一群忘恩负义之辈!”

  他边骂边往下看:

  【关羽率军掠过长安,分兵控制高陆、池阳、万年、富平、泥阳等五县屯田,长安以北之田尽属汉军。曹真派遣费耀率5000虎豹骑出战,结果被关羽使了诱敌之计,引羌兵四面包围,杀得虎豹骑十不存一,费耀率百余人逃回长安。】

  【小槐里县令向刘禅投降献城,城中500守军被刘禅派出城兴建水渠,百姓甚为优待,送水送食以资军。】

  【汉军在各城池周围兴建烽火台,步步为营,城中守军但凡出兵,汉军在半个时辰内便四而围之!】

  曹丕看到这里,差点吐出一口老血,悲道:“农户拥戴、守军被困,天不佑我大魏啊!”

  他神色恍惚,深深叹气,又拿起几份奏报看到

  【羌族骑兵突入洛水,将粟邑、重泉、郑县、下邽、新丰等地的屯田尽数占据。】

  【匈奴骑兵凶神恶煞而来,见兵就杀……】

  曹丕看到这里,呼吸急促,心道:“坏了,刘备还能控制手下人不生乱,羌氐匈奴来了岂不要杀烧抢掠?有羌胡肆虐,纵使屯田保住,百姓必然十不存一。

  关中没有屯田之民,还有何用?”

  想到此处,他悲怆至极,心慌慌地往下看:

  【胡夷兵马似乎被刘备施了巫术,一边齐唱歌曲,一边将土地分给屯民,再无凶悍之色,更无劫掠奸淫之行,堪比上古仁义之师!】

  【关中百姓自得了土地,刘军便教授其唱名为《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百姓自习得后,对刘军更为敬重!】

  曹丕额头冒出冷汗,惊道:“早就听闻刘禅用妖法当上了羌人的天神,怎么,他还会蛊惑之法?用歌曲就能蛊惑人心?”

  他看到此处,已经没有精力翻阅其他奏报了

  此时,曹丕只觉得,浑身无力,头昏脑涨,伏在龙案上,久久无法释怀,不禁叹道:“父亲,若是你在世,会如何应对?”

  想到自己父亲,想起大魏天下,曹丕双手撑着案边,缓缓起身,低声道:

  “我父29岁时为骑都尉,受命进攻颍川的黄巾军,大破之!后调任济南国相,大力整饬贪赃枉法,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33岁孤身一人刺杀董卓。

  34岁到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次年纠集18路诸侯与董卓大战虎牢关。

  36岁率兵在东郡大败于毒、白绕、眭固、于扶罗,威震四方。

  37岁开始,历经大战逐步占据兖州,41岁迁帝于许昌,被封为大将军,进武平侯。

  之后讨伐官渡、征乌桓、战荆州、据关中……灭华夏十几位诸侯,最终统一除荆州、益州之外的大汉疆土,哪一战不是亲力亲为?哪一战不是身先士卒?哪一战不是勇不可当?”

  “刘备,乃我父皇手下败将,此时来关中,送死尔!”

  曹丕忽地起身,大喝道:

  “朕要御驾亲征,杀退刘备父子!传令,整顿军马,出兵关中!”

  ***********

  洛阳中文武得知曹丕要亲征关中,皆大惊失色,三公九卿带头,数百文武聚首,齐前往皇宫力劝。

  曹丕正在兴头上,哪里肯听,骂道:

  “先皇征战数十年才建立无数功勋,如今朕正当盛年,乃建功立业之时,刘备窜入关中,朕必驱之、灭之!”

  群臣奏曰:“自古只有将帅死尽,文臣无用,君王方才御驾亲征,如今兵多将广,刘备又是两州之小疾,御驾亲征实在劳民伤财!不若静等佳音!”

  曹丕自然不允。

首节 上一节 232/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