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224节

  木鹿沉默半晌,向西南一指,道:“去交州。雍闿起事前曾与交趾太守士燮(xiè)联系。如今咱们兵败,去投奔他不失为一个后路。”

  “士燮?他能挡住刘禅兵锋吗?”

  木鹿沉声道:“士燮其祖为鲁国汶阳人,为躲避王莽动乱移居交州,经过七世,到他这一辈,已经成了交州豪族。”

  木小鹿皱眉:“雍闿也是南中豪族!还不是惨败身死!”

  木鹿摇头:

  “不一样。士燮是交趾太守,其诸多弟弟都是各地主官员。其中,士壹是合浦太守,士?(yǐ)是九真太守,士武是南海太守。他们的子孙辈都在各个地方任中郎将。士氏一族掌控交州七郡,已经算是割据一方了。不是雍闿可以比拟的。

  就连汉人的朝廷都不敢轻视士燮,拜他为安远将军,封爵龙度亭侯。如今,整个南方,也就只有他才能抵抗刘禅了!”

  木小鹿闻言崇拜地看着父亲,道:“还是父亲见多识广!”

  另一边。

  赵云一路撵杀木鹿残军,从味县东的山林一直追到兴古郡境内,最终失去了木鹿的踪迹。

  他寻来当地村寨之民,问清地理,取出南中地图,手指一一划过隶属兴古郡的西随、贲古、进乘、句町等城,稍作思考,给阿斗发去了战报,自己带大军赶往兴古郡治所宛温城。

  *********

  楪榆城。

  冯习坐镇太守府,俯视匆匆赶过来的各地县令。

  邪龙县令恭敬道:“左将军,云南郡各地都已经归降,不知该怎么处置那些蛮人?”

  冯习疑问道:“云南的叛军不都被消灭了吗?”

  “属下说的是村寨里蛮人!要不要赶尽杀绝?”

  冯习眼神一凛,喝道:“本将告诉你。”

  他指着云南、青蛉等地的县令,大声道:“还有你们。

  对叛军,我们要斩尽杀绝,但是,对普通蛮人,只要他们诚心归顺,都要视为汉人,将他们迁徙到各地平原,免费发给农具和种子,让他们安心开垦,安稳生活即可。切不可区别对待。

  冯习向东方拱了拱手,高声道:“你们记着,建业王说了,大汉统治之域皆是汉土,归附朝廷之民皆是汉人!

  你们作为父母官,一定要一视同仁,助其开荒、施以教化,方能使南中长治久安!”

  *********

  不韦城。

  经过几日的镇杀,张苞已经完全肃清了永昌郡的叛军。

  派兵前往嶲唐、博南、比苏、哀牢、永寿、南涪等地安民。

  这天。

  不韦郡府丞王伉带了一个年轻人寻到张苞,闻声道:“将军,此人是秦相吕不韦之后,名凯,字季平。此次封境抵抗叛军,就是他的计策!”

  张苞看着眼前的年轻人,道:“原来这就是吕凯啊,久闻大名啊。”

  吕凯知道自己仅仅是个小功曹,毫无名气,张苞如此说,仅仅是客套话,故而只是客气地笑笑,道:“不敢。凯为边陲小民,实在担不起大名二字。”

  张苞笑道:“我本来是不知道你的,可是来永昌郡前,建业王专门提起过你,说若是王府丞不举荐你,就让我寻你入仕。”

  吕凯一愣,完全没想到张苞会如此抬举自己,甚至把建业王抬出来给自己贴金,用充满感激的神色看着张苞,道:

  “小人怎敢劳建业王挂念。”

  张苞又道:

  “当时我也是这么问的,建业王说你和王府丞关闭四境抵御雍闿,有功,还说你正在绘制《平蛮指掌图》,是个人才,若是已经完成,就多多复制,传给军中将领,若是没完成,便让我给你些帮扶,助你早日完工。”

  吕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确实在绘制《平蛮指掌图》,但此事知之者甚少,不想建业王竟知道。

第314章 直指关中

  张苞向北方拱拱手,道:“建业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稍作推演便知天下事。”

  吕凯和王伉闻言,也向北方拱拱手,道:“建业王真乃天人也!”

  “这话没毛病。”张苞点头,又道:“既然王太守将你带来了,也省了我的事。”

  他拿出一份委任状,道:

  “建业王有令,王伉升为永昌郡太守,总领永昌郡事务;任命吕凯为永昌郡府丞,兼任都尉,辅助王太守管理郡务。”

  二人闻言欣喜,下拜领命。

  张苞扶起他们,将《退林开荒》等书册转交给,又是一番嘱咐。二人连连点头,珍而又珍地将书册收好。

  “此间事了,我便不久留了,过几日我便按计划赶往滇池,和建业王会师。永昌郡就交给你们了!”

  王伉和吕凯朗声道:“我等受建业王知遇之恩,必效死命!”

  这时,张绍突然开口:“哥,我想留在永昌郡。”

  “为何?”

  “我想走一走‘身毒道’!”

  张苞想了想,道:“这事我虽然支持,但我做不了主,这样吧,你留在不韦,我先行前往滇池县,通过驿道传表,请示过建业王后再听令行动。”

  张绍大喜:“好!就这么办。”

  次日。

  张苞留下近4000士卒给弟弟,自己带着1000人向滇池方向进发。

  张绍站在城头看向渐行渐远的张苞,心道:“不韦城距离滇池少说也得800里,山林难行,估计哥哥又得跋涉二十多天。”

  **********

  滇池。

  经过5天的行军,阿斗终于到达了滇池。前世,他没能到此地旅游,这一世倒是得以观赏这里的美景。

  他席地而坐,享受着清风,看着碧水蓝天,心情舒畅,直至月起星升,看着那片荡漾,诵道:

  “南泽春水夜无烟,耐可乘流似入天。

  且就滇池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淫了诗,他缓缓起身,看着在他身后奋笔疾书的黄皓,笑道:“你还真准备给我整理书册啊?”

  黄皓郑重道:“大王的文采千古难见,不留下传世,是大汉文坛的巨大损失!属下觉得,大汉诗坛的万古长夜就等着大王照亮了!”

  “嗯……”

  阿斗微微点头,心道:

  “历史上诸葛瞻说自己外不能制姜维、内不能除黄皓,就按刚才的马屁水平,就算是刘邦、刘秀重生,都得保着黄皓,以便自己能多分泌点多巴胺。”

  想到这,他语重心长地道:“小皓子,鉴于你的赞美之词,本王给你降低两成月钱。”

  黄皓闻言正色道:“大王,属下刚才说的不是赞美之词,是陈述事实!”

  阿斗闻言一噎,心道:“得,扣钱都改不了他本性了。”

  “行了。你别说没用的了,本王给你三天时间,把‘谛听’的工作安排好。”

  黄皓闻言一脸振奋,高兴道:“大王是要北上?回成都吗?”

  阿斗点头:“南中耽误的时间有点久了。本王得尽快回成都,继而挥师北上,夺取长安!”

  黄皓振奋道:“大王,长安不是目的地,而是您征程的起点!”

  阿斗一巴掌拍在他脑门上:“少说话,多做事!”

  这时,一个亲卫疾步走过来,呈上一封战报,道:“大王,这是永昌郡传来的。”

  阿斗接过打开一看,琢磨道:“张绍要去印度么?”

  黄皓闻言问道:“什么印度?”

  “就是身毒国!”

  “哦,属下知道了。永昌郡往西是盘越国,再往西是摩揭陀国,再往西是大月氏建立的贵霜国。那里的土地都叫做身毒。

  然后,贵霜国南北数千里,南边占领身毒。北边控制大宛,和咱们西域长史府连着。”

  阿斗震惊地看着黄皓,问道:“你怎么知道?”

  黄皓自然而然地道:“之前北伐凉州,我就派人打探了鲜卑、匈奴和西域的情况,顺道了解了一下西域以西的国度。

  现在咱们南征,我就派人了解了一下周围的国家。”

  他顿了顿,道:“大王,您不用担心,盘越国很弱小,摩揭陀国也很弱小,而且太他妈远了。至于贵霜国,据说有些实力,但是它更远。咱们一时半会跟他们对不上!”

  阿斗拍着黄皓的小脑袋,笑道:“你好好干,但使把心思用到正地方,本王就能让你成为伟大的郑和!”

  黄皓不知道郑和是什么玩意儿,但是他懂何为伟大,立刻郑重点头:“大王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阿斗赞许的点点头,旋即转头看向西方,心道:

  “亚历山大撤出印度之后不久,旃陀罗笈多建立了孔雀王朝,阿育王死后,印度恢复了分裂状态,之后,大夏希腊人、塞人等外族先后侵入印度,最后是大月氏在北印度建立了强大的贵霜帝国。

  在如今这个时间段,贵霜是‘波调王’在位,他一边强力控制着印度河以东地区,一边在中亚扩展国土。

  若是张绍带兵东去,拿下盘越国和摩揭陀国不难,若遇上贵霜,可能会遇到困难。我若是给他加30点智力,说不准他还真能有一番作为!”

  他来回踱步,半晌,道:“小皓子,给永昌传令,就说本王同意张绍东去!”

  “遵命。”

  吩咐完,阿斗信步回到太守府书房,在一幅地图前站了良久,提笔写道:

  “李恢任建宁郡太守。吴班任兴古郡太守,收到委任状后立即赴任。张苞收到军令后,不必来滇池,直接去兴古郡和赵云部会师,然后去交州追击木鹿残部,顺道收复交州。”

  写完,阿斗对黄皓道:“送去从事官那边,润色后发出去!”

  黄皓稍微一扫,奇怪道:“大王要派车骑将军和征西将军去征讨交州?”

  阿斗笑道:

  “让赵叔去南征交州,最是稳妥。至于张苞,他毕竟是正儿八经的交州牧!他不去谁去!”

  黄皓点头:“属下知道了。”

  阿斗想了想,再次拿起笔,写道:

  “儁乂,你带兵到永昌郡后,寻兰沧水(澜沧江)、周水(怒江)两道河流,带领山里的蛮夷族人顺水而下,沿途建立军屯和村寨,直达大海。那边,有个叫做泰国的地方,据说盛产美人,而且民风开放,可能是你喜欢的地方。”

  写罢,他吹了吹墨迹,交给黄皓:“这一张不用润色,直接送去永昌给张郃。还有,你去准备一下,后天我们带上200士卒,返回成都。”

  “只带200人?”

  “对!”

  “那属下去给各路将领传令,让他们前来送行。”

  “不必了,各地军务繁忙,琐事极多,就别折腾他们了。后天给他们发去‘羽檄’通知一下就行了。”

  “那祝融夫人那边……”

  “她那边?拖三天再给发过去!”

首节 上一节 224/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