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16节

  阿斗两眼泛白,欲哭无泪:这就是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既视感吧!

  此时,殿内已经开始议事,先论军事、农事,再论官员任免、银钱拨付。

  刘备见阿斗久坐不语,不禁皱眉,有意让他一鸣惊人,便问:

  “对于汉中的军队布局和官员布置,吾儿有何看法。”

  阿斗脑子嗡嗡,声音混响,见刘备问自己事情,一边掏耳朵,一边回问:

  “父王,说的什么?”

  台下文武只见阿斗肥头大耳,单手掏耳,伸着嘴反问汉中王,那模样,要多痴傻有多痴傻,纷纷交头接耳。

  “世子,果然有些憨。”

  “听说当年在长坂坡,赵老将军为救世子在曹军中七进七出,险些身死,大王爱惜将领,将世子摔出,是头先着的地!”

第22章 益州四派

  刘备见阿斗肿着眼袋,额头似有青筋跳动,知他没休息好,心里嘀咕:

  “昨日我还让他好生准备,怎么弄得如此没有精神。难道是因为章台领回来的女子之故?”

  台下,法正等人见阿斗不说话,不知何故,不愿世子出丑,连忙起身发言,将话题继续了下去。

  众文武对阿斗的评价,立刻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一种是今日第一次见世子的人,认为阿斗如传闻中一样蠢笨,无力参与朝政。

  另一种则是法正、杨仪、赵云几人,认为他睿智,将来会是明主。

  台下人都在观察阿斗,阿斗也在观察台下人。

  汉兴殿内文武分左右而坐,各有三列,百余人。

  其中,分四个派别,其一是刘备集团的元老派,以赵云、简雍为代表。这是刘备最信任的派系,早期就跟随刘备东奔西跑、颠沛流离,不离不弃。

  其二是刘备后来招揽的荆州派,以诸葛亮、黄忠、蒋琬为代表。这个派系文武均衡,人才众多,忠心耿耿,是刘备集团的核心力量。

  其三是东州派,以法正、李严、许靖为代表,这是刘焉刘璋父子入蜀时带到益州的班底,掌控“东州兵”,有较强的军事力量,之前全面压制益州派,目前属于益州行政体系的中层。

  最后是益州派,以黄权、李恢、谯周为代表,他们是益州本土豪族,长期被刘璋、刘备打压的对象,但是强龙不压地头蛇,没有人敢轻视他们的力量。

  之所以四派都挤在朝堂,是因为刘备掌控荆州五郡和益州,又新拿下汉中,地盘急剧扩大。

  张飞、关羽、刘封等嫡系都派到各地镇守一方,自己没有更多的人手填充到各个地方和部门。

  虽然不能完全信任东洲派和益州派,但实在是人才有限,只好选用各派系的人相互制衡,才能保证政权运转。

  这也导致利益上的矛盾,目前的表现形式,便是朝堂上的争吵。

  这会,出身武阳郡世家的杨洪,就在据理力争的呵斥李严:

  “蜀郡已有都江堰保证水利,今年的财力人力,理应拨付给武阳郡整治河道,开拓水渠。”

  出身建宁郡的李恢借机反驳:

  “杨太守主政蜀郡,自然知道都江堰能保蜀郡丰收,然,杨太守出自武阳郡,必知武阳背靠大江,并不缺水,如此言语有假公济私之嫌。吾认为,今年应先修建宁郡的水利!”

  阿斗看着台下狗咬狗,不要脸面的争夺利益,哀叹世家门阀的自私自利。

  在他们看来,谁主政益州都无所谓,只要保证自家利益,其他爱咋在咋滴。

  历史上钟会、邓艾大军压境,各大门阀只求自保不愿反抗,诸葛瞻等勋贵战死后,刘禅已经无人可用,不得不选择投降。

  阿斗转头看看刘备,发现他也在看戏,静等土著内讧,并不阻止。

  而元老派和荆州派也不急参与,似乎在等时机。

  阿斗知道,他们不在意水利在哪里建设,而是在意下一步在哪里征收足够的粮草,以继续出兵。

  阿斗则趁这一会时间,打开系统面板,只见他已经积累了64个技能点。

  其中有2点是在魅棠小阁收获的,10点是遇到严颜收获的,30点是黄忠等贡献的,其他22点,则是普通将领贡献的。

  “想不到,台下近百人,竟然只有34人算是将领或者谋士,其他人都是凑数的吗?简直是废物中的垃圾!”

  阿斗回忆了一下,此前见到的人里,智力最高的是诸葛亮和法正的148。

  武力最高的是赵云的257,然后是黄忠和严颜。

  自己目前武力44,智力92,饲养能力10,统御力0。

  综合看来,智力和武力依旧垃圾的很,饲养能力暂时没什么用,统御力暂时不知是干什么的,也不必理会。

  “还是先加到武力上吧,至少先把身体调养好,再不能做三分钟先生了。”

  【叮……加点成功。刘禅,武力108,智力92,统御力0,饲养能力10。】

  【叮……总点数超过200点,宿主增加耕种能力10点。】

  系统声音停止。

  阿斗顿觉身体充满力量,原本肥胖的身体,立刻强壮起来,体重没变,但体内所有脂肪瞬间转换成肌肉,虚胖男瞬间变成了壮汉一枚。

  “虽然远不如几个名将,但在普通人里,算是佼佼者了!”

  阿斗很是满意。

  忽然,他想起张莺莺和关凤也算武将,他们一个智力高,一个武力高,都碾压自己。

  “哎,都加了这么多技能点了,还不如两个女子。刘禅啊刘禅,你真是个废物!”

  “唉?不对,我可以这样想,我武力碾压张莺莺,智力碾压关凤,嗯嗯……我果然是个天才!”

  这边阿斗在发扬阿Q精神,台下文武正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吵得火热。

  良久。

  东州派和益州派经过各种明里暗里的利益交换,终于达成一致,太守以下的官职任命尘埃落定,进而敲定了各地征粮比例、确定了今冬明春的水利工程和开荒地点。

  阿斗冷笑:你们争吧,抢吧,再过几年,你们现在拥有的,都将属于我!

  法正整理完所有事宜,呈给刘备。

  刘备大体一观,予以通过,朗声道:“汉中平定,功臣皆已封赏,各地太守尚未调整,孤纵观全局,调整各地太守如下:

  襄阳太守,关羽。蜀郡太守,杨洪。南郡太守,糜芳。巴西郡太守,张飞。零陵太守,郝普。巴郡太守,廖立……”

  阿斗听了会心一笑,刘备的安排非常唯亲是用,关羽、糜芳,自不必说,两个兄弟一个小舅子。霍峻、郝普、廖立等人都是荆州派。

  结合刚才东州派和益州派争夺中层官员任命人选,这个时期刘备集团的基本盘已经清晰的映射在阿斗脑海:

  嫡系霸占高层,益州土著占据中层,门阀势力掌控底层!

  “哎,这种泾渭分明的权利结构,可不算稳定,也怪不得刘备一死,益州爆发多出叛乱。

  其中,黄元率军打到成都,雍闿策动朱褒、孟获祸乱南方,逼得诸葛亮放低姿态和孙权讲和,回过头来再收拾叛军,刘备集团就此失去问鼎中原的底钱!”

  想到这里,阿斗看向台下的眼神里,闪现一抹杀意:

  “敌对的门阀!应尽早诛杀!”

第23章 殿上舌战

  随着刘备宣布完各地太守的任命,东州派和益州派安静下来。

  他们分到了力所能及的利益,开始缄口不言,静等刘备嫡系力量“崭露头角”。

  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诸葛亮等人还没出列,坐在高台上的世子竟率先开口:

  “父王,汉中已定,曹贼退去后,必然聚集大军支援襄阳,前将军孤军直入,极其危险,另,荆州精锐云集襄阳,腹地空虚,恐遭东吴偷袭,请父王选派至少五万精兵东去,防范东吴,支援前将军北伐!”

  此言一出,台下骚动起来。

  如今谁都知道,关羽势如破竹,曹操抵抗得极为吃力。

  而且,刘备和孙权刚刚谈定,以湘江为界划分荆州,谁也不相信孙权会在这个时候背信弃义偷袭荆州。

  如此清晰的局势,世子竟然看不明白,还妄言荆州危、关羽险。

  绝大部分人以鄙视的眼光看向刘禅:

  “世子之智实在令人惋惜!”

  法正、诸葛亮等人也很是吃惊,前日几人军议,世子就提过这个事情,世子走后,几人经过讨论,认为荆州局势尚可,最多派遣1万人马辅助,不需要兴师动众派大军前往。

  不想,今日大朝会,世子竟然当众再次提出这件事。

  “难道这两日大王没有知会世子此事?”

  法正琢磨着,正不知如何开口,李严突然出列,朗声道:

  “世子危言耸听了!”

  此言一出,汉兴殿上鸦雀无声,都看着这个直接硬刚太子的牛人。

  “世子,一年前,我们与东吴划江而治,已有定论。纵使孙仲谋人心不足,短期内也不会有太大的动作。

  其次,建安二十二年至今,曹贼与东吴在濡须会战,初期曹将张辽奋战逍遥津,几乎杀了吴侯。

  后来吕蒙占据濡须坞抗曹,战到今日,孙曹双方各投入数万兵力,均有重大损失。

  曹军东线力量被牵制,西线在汉中惨败于大王,元气大伤,再无力量支援襄阳。

  而东吴同样元气不足,目前全力布防长江沿线,何来的力量可以偷袭荆州?

  故此,臣认为,前将军定能势如破竹占领襄阳,剑指许昌!”

  李严说完,大殿上响起一阵赞同的声音。

  就连坐在高台正中的刘备,也几乎被这番话打动,若不是昨日知道了历史走向,这会已经驳回了阿斗的上奏。

  阿斗笑笑,道:

  “辅汉将军所言听起来很有道理。”

  李严闻言微笑,以为刘禅被自己的七寸不烂之舌说服。

  不想阿斗话锋一转:

  “但是,这完全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忽略了曹贼和东吴的视角!”

  “世子此言何意?”

  阿斗正色道:

  “我父王取荆州,下益州,并汉中,在我们看来,叫做势如破竹,大快人心。

  可在孙仲谋看来就不是这么回事了。要知道,东吴同样志在荆州、益州,从利益上讲,我父王断绝了东吴西扩的希望。

  从曹贼那边看,我父王是衣带诏的唯一生还者,肩负灭曹贼匡扶汉室的责任,曹贼不可能坐视我父王一路开疆拓土,进而威胁自己性命!”

  阿斗讲到此处,已经有部分文臣悟出了什么,看他的眼神悄然改变。

  “综合来看,曹贼不能坐视前将军攻下襄阳,继而威胁许昌,东吴也不想让我父王一路风顺,继而压到自己头上。

  他们双方虽然征战两年,但是近期已无大战,进入相持阶段。现在各自抽手罢战,一个支援襄阳,一个偷袭荆州是他们各取所需、相得益彰的事情。

  相信曹贼和孙仲谋,看得比我们清晰!”

  诸葛亮闻言没有说话,但是给了刘备一个深邃的眼神。刘备回以眼神,表示懂了。

首节 上一节 16/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