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116节

  甚是寒酸。

  如今,他开一次庆功宴,竟有这么多王侯将相,比许昌的天子也不遑多让了。

  他端起酒一饮而尽,开怀大笑。

  关羽、张飞二人回忆往昔,同样感慨万分,看着阿斗等后辈,一时间百感交集,痛饮了三大杯琼浆玉液。

  坐在勋贵区末位的刘封,愤懑地喝了一杯酒,将金樽重重掷在案上。

  雍闿见了,凑了过去,低声道:“大王子怎如此不悦?”

  听闻有人称呼自己大王子,刘封诧异地看了过去,问道:“你是谁?”

  “属下是建宁雍闿!目前执掌雍氏一族。”

  刘封极少在成都居住,自然是不认识雍闿的,但是对于雍氏还是有所耳闻的,这人既是一族之长,自然不能怠慢。

  他连忙拱手道:“久仰久仰!”

  雍闿笑着道:“听闻大王子先拿下上庸郡,又出兵拿下新野等城,可谓战功赫赫,汉中王也多有奖赏,怎么还郁郁寡欢?”

  “一些琐事而已。”刘封不可能对谁都肆无忌惮地说话,故而随意搪塞了过去。

  雍闿似乎有所图,并不追问,而是拱手道:

  “如今建业王身居高位,汉中王膝下可就缺个世子了,不知大王子何时进位?”

  这一句话可就戳到刘封心窝子了,但他不知敌友,只冷声道:“此事自有我父王定夺。”

  “即便汉中王有意,也需要一个契机。”雍闿笑笑,郑重道,“在下不才,愿联系益州世家族人,联名推荐大王子为汉中王世子!”

  刘封怦然心动,随即狐疑地看着雍闿,低声道:“你为何这样做。”

  “自然是仰慕大王子……”

  “行了。你退回自己食案吃饭去吧。”对于这种说辞,刘封才不会信。

  雍闿一愣,一脸尴尬地道:

  “哎……属下听闻建业王在荆州大动屠刀,将世家族人处死一批、流放一批,我雍氏家大业大,难免有作奸犯科之人,更有人在东吴和许昌出仕,万一那天建业王一不高兴,将屠刀搁到我的脖颈处……”

  刘封懂了,这人是想找个靠山才来帮自己的,沉声道:“你只要一心效忠我父王,便不会出问题。没必要寻我庇护。”

  雍闿摇头:“天有不测风云,我们家产虽还算丰厚,然,实在经不起风浪,故而,想依附在大王子身边,等将来建业王去了扬州,您执掌益州,我们也好安身立命。”

  刘封面无表情,缓缓道:“兹事体大,容后再议。”

  雍闿闻言大喜,认真作了个揖,缓步退回自己食案。

  高台上,阿斗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心里不免狐疑,毕竟,雍闿和他身后的雍氏在地方上很有权势,平日里就不服管制,嚣张跋扈。

  历史上,在刘备病逝后,通过吴交趾太守士燮与步骘归附于吴国,在益州割据一方,更联合朱褒、高定,拉拢孟获,煽动南中各地的夷族举兵叛乱。

  现在他和刘封嘀咕一阵,不知有何企图,不得不防。

  “小皓子,找几个得力的手下,潜伏在雍闿身边。”

  黄皓心领神会,默默点头。

  这时,刘备走过来,道:“阿斗,三天后是你加冠的日子,为父给你起的字是公嗣,你觉得如何?”

  “公嗣?是爵位传承的意思么?”阿斗低语。

  刘备眼睛光亮,沉声道:“不,公是天下的意思,嗣是继承的意思!”

  阿斗旋即明白了刘备的意思,原本,他觉得公嗣这个字不好,给自己取了‘承乾’作为备用,不料,刘备和他的意图一模一样。

第160章 暗流涌动

  见阿斗沉思,刘备解释:“《汉书》中有‘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这里的‘公’就是朝廷的意思。

  《左传》中有‘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一句,这里‘公’的意思是君王。”

  阿斗闻言心想:“若是取承乾为字,有些昭然若揭了,公嗣更内涵一些,不至于被人当成把柄,失了大义。”

  笑道:“父亲把我当稚童呢。还讲解的这么细致。”

  刘备同样笑道:“在我眼里,你永远是孩子。”

  ********

  熙熙攘攘的庆功宴一直持续到深夜,众文武、世家之人对于宴会上的琼浆玉液赞美不已,对细盐烹饪出的食物赞美不已,所有人都看得出,细盐和蒸馏酒必将成为新的财源。

  事实也确实如此,第二天汉中王便出面,收购了蒸馏之醉,将酒列为国之官营,要下大力气建造酒厂,最大程度地提高产量。

  对此,大部分世家之人喜闻乐见,毕竟,不用预约就能买到琼浆玉液比什么都好,至于钱被谁赚去了,那是次要的。

  此外,宴会上用于照明的蜡烛,也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据说这是建业王发明的,众人惊愕的同时,也在关注刘备何时会建厂生产,售卖这种照明工具。

  谁知,汉中王府传出消息,蜡烛不列为官营,而是售卖专营资格,将这个利润极大的日常耗材,让利给世家。

  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轰动,大小世家都遣人去汉中王府打探,最终,汉中王身边的红服宦官出面,当众为大家答疑解惑:

  “专营乃是官家指定专营商户,传授其生产方法,由专营商户垄断生产和买卖!其他未得许可的商户和个人,不得售卖和生产,即便自产自用也不行。一旦发现违法行为,最轻处以流放之罪。

  专营商户自定售价,自负盈亏,售卖所得的利润归商户自有,官家二十税一。”

  “第一批专营商户,给出10个名额,用拍卖的方式确定所得者。”

  有人高声问:“敢问何谓‘拍卖’?”

  红服宦官继续解释:“拍卖的具体方法,稍后会在外张榜。届时诸位可自行观看、解读。拍卖时间也会一同张榜。”

  当天,王府的从事官便将告示张贴在了城中各处,详尽讲述了专营制度和拍卖制度,进一步引起了广泛的舆论,摩拳擦掌、志在必得的世家不在少数。

  阿斗暗中观察,对于各家的心思有了大致了解,自语道:

  “若是蜡烛专营能取得成功,下一步就能开展白糖、火柴等新物件的专营了。”

  ********

  成都,一处隐蔽院落。

  四个人聚在一个昏暗的房间里。

  一人道:“刘备用刘巴的建议,铸直百五铢,并开办官市,以新钱购买物资,我等世家的铜钱被大量洗劫。昨日又强势收购了蒸馏之醉,有了酒水的利润,今后他的财力,要更雄厚了。”

  又一个人接过话头:“更阔恨滴厮,他将蜡烛专营,还撒子普爱卖!普爱卖就罢廖,还要用新钱,今天,就有豪多人运着老钱,去王府换新钱撒!”

  “如此一来,刘备将老钱熔了铸成直百五铢,又平白得了几十倍的财富!”

  “哎……诸位就不要分析了,尽快设法让刘备身死,并推刘封上位,赶走刘禅,才是长久之策!”

  一人问道:“这刘封……会施仁政吗?”

  “他是荆州寇氏族人,从根子上与世家亲近,也懂得运用世家扶持之力,不像刘备那个编履之辈,拿世家当矿,毫无做官的底线!”

  “兹事体大!涉及世子和继承的问题,刘备真的会将世子之位给刘封,要知道,他可是义子!我们真的不继续笼络刘禅了?”

  一人冷哼:“自他回到成都,除了头几天,之后便长期闭门谢客,一看就知道他与他父亲一样,!你若是能与他结好,我们自然喜闻乐见。”

  “哎……刘禅毕竟接见过尔等,我嘛,连见都没见过!不过,万一我们帮不上刘封,又该如何。”

  “我们全力为之,若刘备不肯,刘封记恨的自然不是我们,待时机成熟,我们完全可以起兵,拥戴刘封夺权上位,恢复仁政。”

  “刘封若翻脸不认人呢?”

  “哼,我们既然能扶他上去,自然能拉他下来!”

  “好,我这就起草劝进表!”

  ********

  又一日,汉中王府,

  刘禅加冠礼。

  仪式依旧是在汉兴殿举行,殿内聚满了人。只不过这次没有外臣,也没有世家族人,皆是亲属和刘备的嫡系近臣,以及他们的家眷。

  勋贵族人中,除了张莺莺和关凤,其他人几乎都来了。

  阿斗根据规划好的流程,先祭告天地、祖先。继而进入汉兴殿,拜见见刘备,与众亲友行礼。

  礼罢,吴懿、关羽和张飞依次上前,给他加冠三次。

  从流程上来说,首先是用黑麻布材质做的缁布冠,表示有参政的资格,能担负起社会责任;接着再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表示要服兵役以保卫社稷疆土;最后加上红中带黑的素冠,表示可以参加祭祀大典。

  三次加冠完成后,阿斗近前,叩拜刘备夫妻,正式取“字”,此时鼓乐齐鸣,最重要的仪式算是完成了。

  刘备引着阿斗走向“亲友团”,依次拜见长辈、兄弟,其中有糜竺、关兴、张苞、赵广等人,也有吴王妃的族人,还有益州中有些地位的皇室宗亲。

  然后,由吴王妃领着,一起进入后堂,拜见女性亲属。

  阿斗与姑、姨、婶母、舅母等长辈们一一见礼,又向平辈姊妹行平辈礼,众人回礼,一切都很顺利。

  这时,一个小小的女娃从人群中钻了出来,伸着手,奶凶奶凶地问道:“大哥,你答应给我的蜂蜜呢?”

  阿斗定睛一看,竟是糜芳之女糜子兰,微笑道:“你什么时候来的?我舅舅呢?”

  “我和我母亲,还有封哥哥一起坐船来的,我父亲留在荆州干活,不能来。大哥,你别说这个,你答应我的蜂蜜呢?”

  阿斗头大,心道:“这个小吃货的记性真好!”

  “就在我房中,等会仪式结束,我命人给你送来!”

  糜夫人见自己女儿捣乱,赶忙出来抱起女儿,连连斥责。

  阿斗笑道:“舅母,子兰还小,不要这么斥她。蜂蜜的事确实是我忘了。”

  糜子兰被母亲抱在怀里,依旧不老实张牙舞爪的道:“就是大哥没记住,害我天天做梦找蜂蜜,就是找不到……”

  此言一出,内堂传出一阵笑声,直到有人拿出点心塞到糜子兰手里,才算将这场小插曲糊弄过去。

  出了后堂,内侍一拥而上,帮阿斗换上了玄色的礼帽礼服,引着他来到汉兴殿外的空旷地,会见刘备麾下的嫡系文武。

  由于阿斗是王爵,他每次行礼,众文武都要赶紧跪下还礼,场面既庄重又滑稽,弄得阿斗哭笑不得。

  至此,加冠仪式算是结束了,阿斗长舒一口气,叹道:“万恶的封建社会啊……”

  就在众人准备散场时,文武人群中突然一阵骚乱,引得刘备和阿斗都看了过去。

  片刻后,一个小官急匆匆地跑过来,急道:“不好了,法大人口吐鲜血,不省人事了!”

  “孝直!”

  刘备熬了一嗓子,撒丫子就跑了过去。

第161章 演技浮夸

  阿斗看着着急忙慌的刘备,心道:“看你急的,有我在,你的小正正死不了。这会儿我不能过去,得让太医宣布抢救无效、安排后事时,我再出场力挽狂澜。”

  怀揣阴恻恻的想法,阿斗大喊:“太医,传太医!”

  “臣在这。”

  太医早已往法正那边跑去,听到阿斗呼唤,连忙回应了一声,接着又闷头跑远了。

  原来,这种人数众多的重要场合,王府的长史都会预备个太医在侧待命,不出事也就罢了,一旦出了事,必须有人立刻救场。

  太医一边喊着,一边分开人群,快速挤进去,只见刘备双眼含泪,一双手紧紧握住法正的肩膀,拼命摇晃:“孝直,你怎么了,你快醒醒!”

首节 上一节 116/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