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蒙:我在黄金家族当国师 第235节

  “你们都是哪个家族出来的?”借着一丝酒劲,张勇来到床边,将两女搂在怀中,开口问道。

  说实话,自从开始攻打潼关到现在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张勇肚子里也是憋着火呢!而且今天可是喝了不少酒的。

  “关,关中王!我,我乃是成都薛氏的女儿,前,前来服侍王爷。”右手的女子显然有些害怕,身体还有些微微的颤抖,说话很是紧张。

  “嗯!那么你呢?”张勇看向了另一个女子,开口问道。

  “回禀王爷!小女乃是嘉定府崔氏之女,还望王爷日后多多照顾。”左手边的女子倒是显得很镇定。

  回首对着张勇媚一笑,甚至还起身做了一个万福,开口说道。

  “你们两个从今天开始就是本王的妻妾了。等这里的事情忙完了,本王带你们返回关中京兆府。”张勇说道。

  “多谢王爷!怜惜。”

  “嗯!你们两个过来服侍我就寝。”

  两女顿时起身,一左一右来到了张勇身边,开始服侍起张勇洗漱,伺候张勇安歇。

  当天晚上,张勇非常热情的拉着两个妹子切磋了一下牌技,教她们打了一晚的斗地主。

  两女当农民,合力来斗张勇这个地主。

  致使两位姑娘当天白天睡眠严重不足,只能在房中补觉了。

  时间就这么一晃而过,转眼之间,张勇入川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个半月了。

  这两个半月的时间,张勇才彻彻底底的拿下了整个川蜀之地,边境地带已经和云南的大理国接壤。

  另外从关中一地调来的一些文官,也是陆续到来,进驻到了川蜀之地任职。

  而川蜀之地的一些本土官员,张勇也做了一些提拔,不过却调离了他们原来的岗位。

  这半个月的时间,张勇总算是初步稳定川蜀之地。

  稳住了那些世家大族,并且又清理了一部分的南方家族,特别是汉中之地的南方分家族群。

  此时,天气已经到达了六月份,气温开始升高,川蜀之地也开始了第一次夏收的工作。

  “你得好好忙下手的工作,再有几天,本王就要带领一万骑兵,一万步卒,返回关中之地了。”张勇布置好手底下一些工作之后开口说道。

  接下来就是要安排一些川蜀之地的防卫力量,特别是汉中之地,一定要增派一些军队,至少放上一万人。

  然后还有两个地方也需要布置一些兵力,成都和重庆府不能少,各放五千人。

  至于潼川府和嘉定府,象征性的留守一两千军队就可以了。

  “王爷,您是此时打算返回关中之地,然后参加对于金国的战争对吗?”张勇身边的一个谋士开口说道。

  在刚刚进入川蜀之地的时候,张勇就招募了一些文官随军幕僚。

  这些幕僚大多是处理一些普通的军务。

  而这个文士就是其中之一,名叫陶阶。

  “嗯!我本以为攻破潼关之后能够势如破竹呢?但没想到金国的战争不是太理想,我得过去看看才行。”张勇开口说道。

  情况并没有如自己和窝阔台想的那样,战争呈现一面倒的情况。在南宋的支援之下,金国此时和蒙古居然形成了一种拉锯战。

  “关中王以在下之见,您若是可以拖的话,最好是先留在川蜀之地,先不要返回关中之地加入蒙金战争。”陶阶来到张勇身边,咬了咬牙,开口说道。

  ????

第260章 王可知否?

  不返回去打金国,你这话什么意思?张勇瞬间有点懵住了,这小子到底想说什么?

  “陶阶,你此话怎讲啊?”张勇将陶阶叫到了自己面前,开口问道。

  这个叫做陶阶的文官还是非常有学识的,处理内政和军务是一把好手。也正是因为如此,张勇在关中之地就将他带着。

  一直录用至今,甚至今天让他跟在自己身边帮忙处理军务,但今天这货蹦出来的一句话,让张勇有些听不明白。

  “关中王,您在夺取川蜀之地之后,您更应该在川蜀之地留更长的时间,而不是立刻返回北上去参与对金国的战争,这对您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陶阶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开口说道。

  跟着这位关中王,也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当年还是一位北方普通学子的他,来到了关中的京兆府,想要在这位兴奋的关中王这里讨一份差事。

  刚开始的日子确实不是很顺畅,直到他做了随军的文官,这才开始在关中王的眼界当中出现,在一批文官当中,他也最受这位关中王信任。

  最近这几天,关中王一直在交代一些川蜀之地的布防之事和后续的发展问题。他看得出来,关中王是想尽早离开此地。

  然后北上前往蒙古大军主力部队那边,指挥对于金国的战斗。可如果这样做,会对未来的发展不太好,所以他才将这话说了出来。

  可这话一旦说出来,那么就相当于在挑唆,这位关中王和蒙古之间的利益关系。

  但跟关中王这么长时间,他也看出来一些事情,这位关中王表面上虽然对蒙古服服帖帖,甚至说是忠心无比,但这位关中王却隐隐有自立之意。

  这一点他还是看的出来的,不过关中王表现的很好,除非在他身边的人,而且是那种计谋权术极高的,否则根本看不出来一些东西。

  “你倒是挺敢说的,本王给伱一炷香的时间,你说说你的想法?”张勇慢慢的将手中的书卷放下,看向了陶阶开口问道。

  “关中王,您想想看,现在您在蒙古确实位高权重,甚至受封了关中之地,而且现在又取下了整个川蜀之地。

  甚至还有吐蕃的一些地区和西夏的一部分土地,也在你的统辖之中。你实际上占据的土地和人口,其实已经不比金国甚至大宋差多少了。

  现在蒙古有着大量的敌人,有着金国,还有着大宋,但大宋这一次被夺取川蜀之地之后。

  相当于失去了1/3的税收和粮饷,甚至人口损失都到达了1/4,实力已经大不如前,就像是一头快要瘦死的骆驼。

  而金国,现在也就是一头即将死去的老马,根本没有能力阻挡蒙古,在这金国这匹老马和宋国这匹瘦骆驼死后,蒙古是不会停止扩张的脚步的。”陶阶看着张勇开口说道。

  他是想要告诉这位关中王,您现在的地位其实和那位汉初的三杰之首韩信差不多,韩信有用的时候刘邦是极尽封赏,又是齐王,又是楚王的。

  可韩信一旦没用了,那么等待他的是什么下场呢?是被彻底除掉,得到川蜀之地之后。

  这位关中王手中实际的兵力控制甚至已经到达了十万人,而未来这个数字随着川蜀之地的获得,还会增长。

  这在任何一个王朝,都是不敢想象的,你手握如此重的兵权?还有土地和人口,怎能叫人放心呢?

  在金国覆灭之后,在南宋覆灭之后,蒙古再也没了自己的敌人那么蒙古要对付谁呢?

  “你想的倒是挺多的,但蒙古和其他的一些草原马背民族不一样,他们的征服目标可不只是中原地区。

  甚至一些蒙古人都对中原地区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们更想要的是西方的土地。”张勇开口说道。

  这还真不是开玩笑的,中原地区虽然财富方面非常吸引蒙古人,但让他们在这里居住,蒙古人刚开始其实是不怎么喜欢这里的。

  改变这一想法的,其实是忽必烈,但现在自己在蒙古的地位,忽必烈的崛起已经成为一种不可能。

  而大部分蒙古将领,还有西道诸王,他们的想法都是向西挺进,这也是张勇为什么在中原地区敢明目张胆的原因。

  “关中王!人心最难测,人心也是最善变的,您现在带兵北上,以您的军略,金国必然被灭,一旦金国被灭,那么下一个就轮到大宋了。

  结束对大宋的战争之后,蒙古人就会发现大宋有多富有,到时候蒙古人会心甘情愿的将大宋的土地交给您吗?”陶阶开口说道。

  在他看来,现在的南宋根本就没有什么战争潜力了,被灭亡只是迟早的事情而已。

  自古以来,由北向南攻,那都是一场极其快速就能结束的战斗,甚至说是碾压般的战斗。

  他觉得最多十年时间,蒙古就可以灭亡大宋,到时候这位关中王的处境就尴尬了,而作为关中王幕僚的他们,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听到陶阶的话之后,张勇摸了摸下巴,陷入了沉思当中。是啊,自己和成吉思汗还有窝国台等人制定的计划是挺好的。

  等灭亡金国之后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其实要打的并不是南宋而是西征!

  但在原本的历史上,西征的同时,蒙古人还发动了对朝鲜半岛的战争,还有对于南宋的战争,可以说是三路开花。

  其中对于南宋的战争,可是相当重视的,甚至窝阔台还派出了自己最器重的儿子阔出和阔端。

  这个说法在东西方是有争议的,因为西方认为蒙古的最精锐最主力部队在西征。

  而去攻打南宋的只不过是一支小股部队,甚至偏师而已,而且也没有取得什么重要的战果就撤军了。

  但西征的队伍,实在是太过于豪华了,诸王室的长子,领军的还是拔都,贵由,蒙哥,旭烈兀,速不台,蒙古名将云集。

  也正因为这一次长子西征,才让西方承认了蒙古的战力,但蒙古秘史还有后世的一些历史,说明了一件事。

  蒙古第二次西征确实很庞大,但远没有第一次西征那样举国之力,大汗亲自上阵,甚至这场西征更多的是为了磨练黄金家族的后辈子孙。

  对于南宋的战场,也是同样如此,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西征取得了硕大的战果,而南征攻宋,只能用惨败来形容了。

  而张勇的目标很简单,那就是扩大长子西征的规模,让长子西征到达一个空前绝后的地步,将蒙古主力大军,彻底推进到西方去。

  但这样做却影响到了蒙古东道诸王,甚至河北汉人世侯的一些利益,因为这些人是希望蒙古全力攻宋,南下一统天下的。

  这和张勇的想法形成了两个极端,现在窝阔台和成吉思汗还有西道诸王是比较赞同张勇的。

  甚至成吉思汗极度反感蒙古贵族势力、黄金家族势力去中原地区居住,因为这会让他们丧失斗志。

  夺取中原地区的财富,统治中原地区可以,但黄金家族的子孙却不能去那里享受生活。

  因为一旦享受,一旦脱离了蒙古原本的生活,那么他后代的战斗力就会下降。(这个在历史当中也是有记载的,成吉思汗不允许自己的后代去中原地区居住,改变者还是忽必烈,忽必烈在蒙古可是反骨宗王,继位之后,金帐汗国,察合台,窝阔台汗国都相继叛乱。)

  可将命运交在别人的手中。自己只能做一些推波助澜,而不是决定性的事情,确实有着很大的变数。

  原因很简单,现在距离金国在历史上,真正灭亡的时间还有五年左右,提前将金国攻灭。

  那么这场西征会不会提前五年发生呢?或者说自己要想办法拖延五年?

  “关中王!在您统治川蜀地区一年甚至两年之后,金国灭亡是最好的,到时候川蜀之地,就没有任何胆敢反抗您的声音了。”陶阶说道。

  陶阶并不知道张勇穿越者的身份,自然也不会想到张勇的一些考虑,所以他说这些话,做这些事情,其实都是在为张勇考虑,因为这样做确实对张勇非常的有利。

  而且保持原本时间线的那个长子西征也非常的重要,因为在长子西征的后期,窝阔台会病死。

  而窝阔台死后,就是他妻子乃马真后上位监国,法蒂玛获得最大权利的时期甚至到时候法蒂玛的权利,比现在的自己还要牛逼一些。

  乃马真后当政的五年,才是自己的黄金时期,到时候张勇就会完全的开始扩大地盘了,朝中有法蒂玛帮忙运转,自己将再也没有后顾之忧。

  等到第三次大汗选举的时候,金帐汗国派出十几万大军,就帮助蒙哥夺取了汗位,到时候自己的实力会比金帐汗国差吗?

  这蒙古大汗之位我要了,中原皇帝之位我也要,权利这种东西,从来不嫌多,一旦开始,那就根本停不下来。

  甚至你的妻子,孩子,父母、亲戚朋友,皆可算计。

  大汗之位,为何不可一争呢?

  只要你有绝对的力量,那么一切都是你说了算。

  经过一番思虑之后,张勇瞬间觉得陶阶的话有些道理,自己确实要让蒙古全力西征。

  但必须是要在原来的时间点上,而不是让这场戏争提前。

  “你的话言之有理,但我要以什么理由拒绝,或者说是拖延前往金国的时间呢?”张勇看向了陶阶,开口问道。

  听到张勇的话之后,陶阶顿时大喜过望,太好了,自己的谏言总算是被关中王采纳了。

  “关中王,您的理由有很多,首先川蜀之地刚刚被您平定,还需要时间巩固防御,一是要防止当地的叛乱。

  二是要防御云南大理,方向的偷袭,三是要防止南宋从汉中之地前来反扑,还要稳固当地的一些税收。”陶阶说道。

  偌大的川蜀之地刚刚打下来,留在这里的理由实在是太多了。

  “那么你觉得可以拖延多长时间?”张勇开口问道。

  “一个月,关中王,再拖延一个月,现在天气已经开始炎热起来了,蒙古人受不了炎热的天气,现在的战斗力肯定大减。

  而且最近的战报传来,我也是观看了的,现在和金国已经陷入了一种僵持状态。

  蒙古应该会避暑一段时间,今年冬天若是粮草足够,蒙古人肯定会趁着冬季发起攻势,若粮草不够,蒙古就只能等到明年开春,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发起下一次的灭金战争。”陶阶说道。

  蒙古这一次的战争之所以发动的这么顺利,和关中王您可不无关系,您支援的粮草就占到了蒙古总粮草的一半多。

首节 上一节 235/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